九、土拨鼠去哪儿了——说话始终不要忘记自己的目的
课堂上,老师给学生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三只猎狗追赶一只土拨鼠,土拨鼠无处可逃,只能钻进一个树洞。不一会儿,居然从树洞里钻出一只兔子,这兔子飞快地向前跑,并爬上另一棵大树,仓皇之中没站稳,掉了下来,砸晕了正在仰头看的三只猎狗,最后兔子竟然逃脱了。
故事讲完后,老师问:“这个故事有什么问题吗?”有反应快的学生回答道:“兔子不会爬树,一只兔子也不可能同时砸晕三只猎狗。”
“还有呢?”老师继续问。学生们继续想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直到再也找不出问题了,老师才缓缓问道:“其实,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你们都没有提到,那只土拨鼠哪儿去了?”
老师的一句话,将学生的思路拉回猎狗追寻的目标——土拨鼠上。兔子的突然出现,将大家的思路引开了,土拨鼠竟在大家的头脑中消失了。
土拨鼠去哪儿了?这句话我们应该时常问一问自己。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本来是因为某件事情去找对方沟通,但是见面后正事还没说,就被对方提出的话题吸引住了,于是两个人聊得不亦乐乎。聊了很长时间,发现时间不早了,于是起身告辞。出去后才一拍脑袋,发现自己只顾着聊天,忘了说正事了。
虽然沟通时已经有了明确的目的,但谈着谈着却被我们抛之脑后了,这就是普通沟通与有效沟通的区别。
我们每天都要因为不同的事情与他人进行沟通,但又有多少次是有效沟通呢?简单地说,有效沟通就是沟通之前明确目的,沟通之中紧扣目的,沟通之后达成目的。不管聊得多投机,说得多尽兴,都不要忘记说话的目的。
为了使自己不忘记说话目的,沟通时一定要说话条理清楚。平时交谈,说一两句简短的话,谈不上条理清楚。如果要说的事比较复杂,头绪比较繁多,就需要将话题安排得有条不紊、脉络清晰。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说话者对所讲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并对要说的事有全局的周密安排。一定要抓住主线,并紧紧围绕主线,安排好次要线索,并注意前后衔接、首尾照应,这样讲起来自然就条理清楚了。
但有些人常常犯一个毛病,即说话杂乱无章,常常忘了目的,主要表现在:
1 兴之所至,高谈阔论,说着说着就把话题扯到别的地方去了。
2 讲话层次不清,颠三倒四,往往一个问题还没有说完,忽然又节外生枝,岔到了别处。
3 说话没头没脑,常常中途突然冒出一句莫名其妙的话,让人摸不着头脑。
要解决说话容易忘记目的,杂乱无章的毛病,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讲话要有中心
每一种谈话,无论怎样琐碎,都要保持中心点,这也是所谓谈话目的,其目的就是能够促进你和对方的关系。
除非按照预先拟好的讲稿,一般都不可能没有发挥。特别是即兴的发言,言语顺序不那么严谨,有时会插进一些题外话,有时会发现已经讲过的某个问题尚有遗漏,要临时补充等,这样便容易显得杂乱。
漫无边际的谈话可能是思路混乱的表现,也可能是想委婉曲折地达到目的的手段。不过,对更多人来说那只不过是一种习惯。
但作为一个高明的讲话者,应时刻把中心记在脑子里,不管怎样插话、补充,不管转了多少个话题,都不能偏离讲话的中心。
2.说话要言之有序,有头有尾
说话前要认真考虑清楚,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讲。安排顺序的原则,以听者是否方便为准。
万事万物之间都有一环扣一环的复杂的条件联系。在交谈场合,利用这种连环的条件联系,深入地揭示事物之间的必然内在联系,将前后过程密切地串联在一起,使自己的言辞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与雄辩的说服力。擅长运用连锁紧扣方法,能极大地表现一个人的语言表达才智。
要懂得尊重听者,不要一开口就冒出一句没头没脑的话,使人听不明白。平时讲话尽量不要颠倒时间次序,最好从开头一步一步地讲到现在,由远及近,有条不紊地叙说。千万不要一会儿讲现在,一会儿又倒叙三年前的事情,一会儿又回到现在,一会儿又补充一件五年前的事情。
3.长篇大论要多做归纳
多归纳就可以把许多相类似的意思归纳到少而又少的单位,这样便于听众记忆。为了避免说话杂乱无章,不妨事先拟一个提纲,将自己的话语内容列成几点,然后从中选取关键词和中心语句。在日常口语表达时,想一想再说,也能起到拟提纲的作用。
通常,说话所拟的提纲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集中
你准备说什么,即说话的主旨要明确。这一主旨便是左右说话内容的总观点或总主张。
简洁
要避免由于句子过长或层次过于复杂而减弱说话的分量。
连贯
开场白、中心和收尾各要说些什么内容,相互之间该如何过渡,开场白与收尾如何呼应,应该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前后连贯。
适度
要考虑主观与客观上、内容和形式上、身份和情感上、目的和对象上是否合拍。
说话技巧
不忘记自己的目的并不代表要刻意做作,如果十分露骨地将话题引到自己的目的上,很可能会让对方十分反感。因此,只有轻松自如地将话题巧妙地引到自己的目的上,才能保证自己达成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