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解放军学忠诚干净担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 人物故事|王百姓:每一次任务,都是与死神较量

生活中,不少人做事都喜欢给自己留后路,总认为一次没有执行到位,没有完成任务,没什么关系,大不了重新再来一次。可你知道吗?对有些人来说,在接到任务的那一刻,他不会给自己找任何重来的理由,他要求自己必须全力以赴地完成任务,不容许有丝毫的差错。

因为,生命只有一次,而他是与死神较量的人。

·与死神较量的人,只有一次机会

王百姓,全国知名排爆专家,现任河南省公安厅治安管理总队调研员,三级警监,高级工程师。他1969年参军至1985年转业到河南省公安厅至今,已经在爆破、防爆和排爆这个令人肃然起敬的领域工作了近50年。有人统计过,自1987年以来,王百姓亲手排除的1.5万多枚战争时代遗留炸弹、爆炸装置和100多眼爆破作业遗留哑炮,足以装满5车皮。多数废旧的炸弹,或发现于闹市区,或发现于居民区,弹体严重锈蚀,不易分离,引信底火外露,排除难度极大,只要其中一枚发生爆炸,他就会丢掉性命。

正因为此,王百姓有一个特殊的习惯,每次执行任务的时候都要请同事给自己拍一张工作照。为什么要拍这个照片?他解释说:“一个是规矩,组织上规定要拍照。第二个,考虑到家庭,万一出事了,给后人留个资料,知道是咋出事的。至少给家人一个最后的交代。”鉴于工作的性质很危险,以至于每次出去执行任务时,他都很少告诉家里人,有时甚至还会对妻子说谎。

这些年来,王百姓究竟处置过多少爆炸现场,排除过多少爆炸物,经历过多少危险,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了。每一次接到任务,他都是无条件执行,这是他的工作,他的职责,他的使命;每一次执行任务,都如同站在生死的边缘线上,必须全力以赴地完成任务,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必须一次执行到位。

排爆,是将社会的危险系数系于一身的职业。在这个特殊的队伍里,王百姓是目前唯一没有伤残,不曾发生过任何事故的全国劳模、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他创立的有关爆破理论和爆破方法,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在国际交流中也让世界同行对他的独到见解、对中国防爆界刮目相看。他用精湛的技术、严谨的作风、高超的智慧和无畏的忠诚,实现着一个人民警察的人生信条。

·谁都可以出错,唯独“他”不行

1998年6月27日,王百姓在开封出差。突然,他接到了上级的电话,说郏县有一颗炸弹需要排除。接到电话后,王百姓连夜返回家乡,到现场时是凌晨2点多。他拿着手控灯,趴到车底一看,是一枚高智能的遥控汽车炸弹。这枚炸弹在河南省是首次发现,在国内也很罕见,其爆炸威力足以炸毁汽车并危害到周围的民房。

当时,王百姓暗暗捏了一把汗,怎么会出现这样的炸弹呢?天很黑,周围的环境也不熟悉,且犯罪分子还没有归案,一旦惊动了他,很有可能会发生爆炸。看到这种情况,王百姓决定等天亮后再排爆。

第二天一早,天蒙蒙亮,王百姓就到了现场。准备就绪后,他走向了那辆被安装了炸弹的汽车。第一次爬进去,他很快就出来了,因为心跳特别快,情绪不够稳定;第二次进去后,手有点不听使唤,他又退了出来;第三次,他还是退了出来。此时,很多同志说干脆不要拆了,汽车炸了算了。可王百姓没同意,在那个时代,老百姓买辆汽车不容易,说炸就炸的话,怎么都觉得对不住老百姓,不能让“保护群众的利益”变成空谈。

王百姓第四次钻进了车底。这枚炸弹线路密集,里面装有4个雷管,8根雷管线,4根电池线,对他来说,拆除这个装置是一个空前的挑战。这12根线,到底该剪哪一根?一旦剪错了,肯定会爆炸。

在理出头绪后,王百姓开始了作业。他一共剪掉了10根线,最后只剩下两根。此时,他又远距离剪掉了一根,最后的那一根他重新钻到车底剪断。就这样,这颗炸弹被成功地拆除了,全程历经2个小时。

2003年,河北省威县检察院的一位检察官,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那是一枚制作精良的炸弹。河北警方想了很多办法,都没能将其拆除,最后这项任务又落到了王百姓的身上。在看了X光拍的炸弹图后,王百姓心里一紧,这样的炸弹在他几十年的排爆生涯中,从未遇见过。

那一刻,王百姓心里想了很多,甚至想到了有可能去了就无法回来。到办公室提防爆服的时候,走起路来都觉得脚步很沉。从来不向人提要求的王百姓,这次向河北的同事提了一个要求,说希望能和妻子吃顿饭再走。可是那顿饭,他一口菜也没吃,临别的时候,两个人都掉眼泪了。谁也不知道,这一去是不是就成了永别。

到了河北威县以后,王百姓一层层地打开炸弹包裹,发现里面放了一个类似茶叶桶的东西。有人提议说拧开,被他果断否决了,他看到盒子外面有个线头,其他的线头还缠在里面。为了安全排除炸弹,王百姓可谓是绞尽脑汁、倾尽全力。他在现场加工了一个无缝钢管,在钢管上截出一个长方形的孔,然后把炸弹放入钢管里,通过无缝钢管上的孔,围着炸弹导线的位置切开一个口,把炸药一点一点地倒出来。

经过了一天半的时间,这枚炸弹才被成功拆除。打开后一看,这个爆炸装置做得相当有水平,若是拧了盒盖肯定会造成伤亡。在场的领导和同志对此大为震惊,多亏听了王百姓的话,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在无数次与爆炸打交道的经历中,王百姓用自己的生命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神话。对他来说,选择了这项工作,就要恪守承诺和职责,努力把每一次的任务执行到万无一失。每次排爆时,他都会仔细考虑每一处细节,用他的话说:“生命对谁都是只有一次,因为我是一名警察,既然干这个了,就要承担起保证社会治安稳定的义务和责任。”

·为人民做事,不掺私心杂念

王百姓曾说:“人民的利益和党的事业高于一切。作为一名警察,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没有任何理由打退堂鼓,没有任何理由当逃兵。”这些年,他除了亲手排除炸弹以外,还参与了很多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爆炸案件的侦破和查处工作。

2001年3月16日凌晨4时至5时之间,河北省石家庄市发生了一起特大爆炸案:死亡108人,伤54人,损失之多、影响之坏,都是空前的。案发3个小时,王百姓就接到了公安部的紧急通知:火速赶往石家庄!

这是一项紧急命令,王百姓12点就赶到了案发现场。经过勘察和分析,他执笔给出了专家组意见,并对炸药种类、装置类型、炸点位置和装药量逐一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5个爆炸现场,炸药包装一致,点火方式一致,作案手段一致,侵害目标明确,作案时间接近,是同一伙人所为,完全可以并案侦查。

确定了侦破方向后,刑侦人员把被炸的5个炸点的所有住户并在一起分析,很快发现只有一个人和这5个炸点同时有关系,如继母、姐姐、前妻、前妻家人等,且他对这些人都很敌视,存在报复心理。

案发8个多小时,通缉令迅速发往全国。7天以后,犯罪嫌疑人在广西落网。在世界刑侦史上,这样的侦破速度也是罕见的。

每一次执行任务,都是与危险打交道,与死神较量。都是血肉之躯,谁能不害怕?平常人只要一次遭遇炸弹,就已经心惊胆战了。王百姓也是一样,他有家庭、有妻子、有儿女,可他头上还有警徽、国徽,他只能把家人的担忧、战友的期盼、国家的重任,一并担起。

从接到任务起,他就知道自己必须完成,也要求自己必须完成。因为,跟死神多较量一次,人民离危险就少几分可能。在2001年感动中国的年度颁奖仪式上,评委们给王百姓的颁奖词中有这样一句话,而这也是他排爆生涯最真实的写照:“心怀百姓才使他一身是胆,心怀百姓才使他屡建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