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与研习手册(上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情节概要

长篇小说《红楼梦》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生活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以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以“金陵十二钗”的命运际遇为纲领,叙述了贾家荣、宁二府父子、兄弟、妻妾、主仆之间在婚姻、道德、文化、教育、财产等方面错综复杂的人事纠葛和矛盾冲突,真实立体地再现了封建社会末期广大的社会生活面貌。

小说的故事主线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贵族公子贾宝玉与父母双亡、寄居在贾府的姑表妹林黛玉青梅竹马、志趣相通、互为知己。在长时间的生活交往中,两人萌发了真挚的恋情。贾宝玉虽被众多可爱动人的女孩子包围,却在一次次的试探和验证中坚定了对林黛玉的情感,感情逐步专一,数次向黛玉袒露心声。然而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他们的婚事却必须服从封建家族的利益,由家长们全盘操控。贾宝玉之母王夫人为了家族的利益和宝玉的前途,更希望宝玉迎娶同样暂住贾府的姨表姐薛宝钗,成就一段“金玉良缘”。薛宝钗出身于皇商富族,聪明贤惠,善于处理大家族中复杂微妙的人际关系,博得贾府上下交口称赞。在后四十回续书中,黛玉焚稿断情,忧病而逝。贾宝玉则在家长们的哄骗安排下,与宝钗成婚。可叹贾宝玉“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他不甘于就这样度过家族为他设定的人生,终离家出走,而宝钗只能空守着不幸的婚姻寂寥一生。这段爱情纠葛自第三、四两回,宝黛钗初会开始,在矛盾中不断推进发展。至续书的第九十七、九十八两回,林黛玉和薛宝钗在“悲”与“欢”的强烈对比中,一者“魂归离恨天”,一者“出闺成大礼”,达到高潮。小说后二十二回是高潮的余波、情节的下降和结尾阶段,伴随着贾府内外环境的巨变,贾府被抄,大厦倾颓,群芳离散,最后贾宝玉随僧道离红尘而去,归结“红楼梦”。

除爱情悲剧外,小说还有一条暗线是以贾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展现金陵贵族名门由富贵堂皇走向没落衰败的历程,以及与之相关的古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小说深刻细腻地描写了贾府这个贵族大家庭在饮食起居、祝寿治丧、接驾祭祀、宴饮游园等各方面的生活内容,展现了这个钟鸣鼎食的诗礼之家的没落过程。此外,小说也将笔触伸至贪官滑吏、贩夫走卒,刻画他们的行为心理,全面展现世态人情,并在行文中穿插了大量的诗词歌赋、书籍戏曲、酒令灯谜、对联匾额、医卜星相、花果禽鱼、针黹烹饪、宫闱仪制等内容,全方位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风俗面貌。

纵观全书,我们可以将情节大体概述为以下六部分:

缘起灵河畔,神石历红尘

小说开篇用神话交代作品的来由。女娲炼石补天时共炼制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单余下一块未用,弃置在青埂峰下。此石通灵,为自己不堪入选而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恰逢一僧一道经过此处,谈起凡世繁华,引得此石凡心大动。二仙将这无缘补天之石刻字,幻化为“通灵宝玉”,携入繁华富贵之地历练。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一株绛珠仙草,受赤瑕宫神瑛侍者甘露灌溉得以幻成人形,欲用毕生的眼泪来酬报这灌溉之恩,便亦下凡历劫,去了却这段“木石前盟”的姻缘。后来不知历经了几世几劫,空空道人经过青埂峰下,见到石头上刻录着一段悲欢离合世态炎凉的故事,便受石所托,将这故事抄录传世,后辗转至曹雪芹手中,经他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终成此书。

演说荣国府,权贵四家族

姑苏城有一个乡宦甄士隐,爱女英莲被拐,家中又起大火,他因家中屡遭变故而陷入贫病交加的境地中,后遇跛足道人,受《好了歌》点悟而遁入空门。甄士隐曾资助过一个穷儒贾雨村,此人因贪污被革职后因缘巧合之下成为了林黛玉的家庭教师。一日,贾雨村在扬州郊外偶遇好友冷子兴,冷子兴向他讲述了贾府的内情:当年宁国公和荣国公创下家业,分立宁、荣二府。宁国公长孙贾敷幼年夭折;次孙贾敬袭官后一味好道,便让袭于其子贾珍。贾珍整天寻欢作乐,无法无天,娶妻尤氏,生子贾蓉。荣国公长子贾代善,娶了金陵史家小姐为妻,生长孙贾赦(袭爵为官),次孙贾政(科举为官),孙女贾敏。贾赦娶妻邢氏,生子贾琏(娶妻王熙凤,生女巧姐),生女迎春(庶出)。贾敏嫁林如海为妻,中年病故,独留一女林黛玉。贾政现任工部员外郎,娶妻王氏(王熙凤姑母),生下三男二女。长子贾珠,娶妻李纨,生子贾兰后不幸亡故。次子贾宝玉衔玉而诞,被祖母史太君视为珍宝。贾宝玉生性钟爱女子灵秀,嫌弃男子浊臭。人们多言贾宝玉将来必是酒色之徒,其父贾政因此不太喜欢他,对他管教甚严。三子贾环是赵姨娘所生(庶出)。长女贾元春因贤德选入宫中为妃,次女贾探春(庶出)与贾环同为赵姨娘所生。贾(宁荣二公之后)、史(保岭侯尚书令史公之后)、王(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薛(紫薇舍人薛公之后)四大家族之间盘根错节,同气连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后来贾雨村补授应天府后巧遇一案,事涉英莲,却因惧怕四大家族的滔天权势,不念报答甄士隐之恩,反而为保全薛蟠乱判此案,借此攀附四大家族。薛蟠夺走英莲,逍遥法外,随母亲薛姨妈、妹妹薛宝钗一同进京。

宝黛钗初会,十二钗聚首

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共三十六位女子,其中既有贾府本家的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巧姐等小姐,李纨、王熙凤、秦可卿等奶奶,晴雯、袭人、紫鹃等诸多丫鬟,亦有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这样亲戚家的女子,还有在栊翠庵修行的妙玉,随薛家母子进京的香菱等。

因贾敏病逝,贾母怜惜外孙女林黛玉孤苦无依又多愁多病,便将她接来贾府抚养。林黛玉婉约柔美,腹有诗书,初入府便与表兄贾宝玉一见如故,从此同在贾母房中坐卧,感情比其他姐妹更为不同。后来薛家母子进京,贾宝玉的表姐薛宝钗也来到贾府寄居。薛宝钗端庄丰美,行事豁达,比林黛玉更得贾府众人喜爱。又因宝玉性情淳朴,对钗黛二人都十分亲厚,林黛玉便常含醋意,薛宝钗却浑然不觉。宝黛钗在贾府相会,“木石盟”逢“金玉缘”,由此展开了贯穿全书的情感纠葛。

一日,贾珍妻子尤氏邀贾母等人赏梅,贾宝玉因感困倦,便到秦可卿卧房午睡,梦游太虚幻境,在警幻仙子的指引下,阅览了“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中众女的判词,对其中诗文和图画的内涵都感不解。他又听了怀金悼玉的《红楼梦曲》,更觉无趣。警幻仙子将妹妹可卿许配给他。他与这仙子柔情缱绻,难舍难分,后入迷津才惊醒。因缘际会,贾宝玉在梦中所看到的这些女子,共同聚首在贾府中,共同演绎了她们的青春与美好。

众美青春景,群芳大观园

贾元春加封贤德妃,贾府权势达到极盛,煊赫一时。为了迎接元妃省亲,荣国府修建了省亲别院。元宵佳节,元春与家人团聚,享天伦之乐,心中感慨万千,为省亲别院赐名“大观园”,并命宝玉及诸姐妹题咏赋诗,后又传谕宝玉与众姐妹可以入园居住。从此,一众青春女孩在大观园里谈诗论画,昼聚夜饮,泣残红,戏彩蝶,唱《牡丹亭》,读《西厢记》……尽情释放天性中的美好和灵秀,恣意挥洒青春和热情。

大观园里有爱情的萌芽。贾宝玉在十二三岁时,在外结交秦钟、蒋玉菡,在内又有诸姊妹和丫鬟相伴,入大观园后,更是无所不至,快乐非常。无论小姐,还是丫鬟,他都亲近爱敬,在众多女子之间极尽谨慎,唯恐违背了她们的心意。在与众女子相处的过程中,经过了一次次的试探和考验,他逐渐明晰了自己对林黛玉独特的情感,将黛玉引为知己。宝黛二人具有强烈的精神共鸣,他们会共读《西厢记》,以张生、莺莺自喻,传递爱的信号。贾宝玉会为了紫鹃假说林黛玉要回原籍苏州去的试探就呆症大发,闹得满宅惊乱。两人会因误会反生疏远,闹到砸玉剪穗的地步,又在听到史太君“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话后宛如了悟禅机,感到情发一心。贾宝玉会在别人规劝他多学仕途经济时坚定地认为林妹妹从不说这样的混账话。林黛玉也会在宝玉挨打后把眼睛哭得桃儿一样肿,心疼哽咽着规劝他从此都改了。二人在精神的契合中明确了彼此的爱情,这美好的情感在大观园的沃土中生根发芽。

大观园里有才情的挥洒。在探春的倡议下,众女子结起海棠诗社,贾宝玉与姐妹们一起,开办了海棠诗会和菊花诗会。后来又有薛宝琴、邢岫烟入府,众人又在雪中争联即景诗。林潇湘夺魁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在这些诗会中,她们互赠雅号,争比才高,赏景咏物,佳作连篇。

大观园里有天性的盛放。在园内,一众姊妹喝酒啖肉,踏雪寻梅,吟风弄月。宝钗扑蝶,是她难得的天性释放;黛玉葬花,是她多愁的青春感怀;香菱进入大观园,也有了吟诗的才气;李纨进入大观园,也有了自荐掌坛的热情……栊翠庵品茶,怡红院夜宴场面都极尽风雅,晴雯笑撕扇,探春勇理家,这些青春儿女天性的自由、美好在大观园中竞相开放,大观园也在这一时期达到了极盛时期。

当然,大观园里也有青春的逝去与众芳的离散。伴随着绣春囊的惊现,王夫人下令夜抄大观园,顺势将司棋、晴雯等丫鬟驱赶出园,司棋与表弟双双殉情,晴雯悲惨死去。紧接着宝钗搬出园去,避嫌远离;迎春嫁与孙绍祖,受辱而亡;再至探春远嫁等诸事,大观园众人离散,群芳凋零。大观园这处浪漫与美好的所在不复往昔盛景。

府内争斗繁,府外颓势现

贾府虽然表面上风光无限,煊赫非常,实际上却暗藏着危机。府内人口众多,事务繁杂,开支庞大。主子们又一个个穷奢极欲,贪图享乐,不知节俭。虽然外面的架子还撑着,内部却已腐朽不堪,家族的衰颓已不可避免。父子、母子、兄弟、夫妻、妻妾、主仆间矛盾重重,明争暗斗。因嫡庶矛盾,赵姨娘与马道婆合计陷害贾宝玉,令其中魔发狂,差点死去;贾环故意碰倒油灯烧伤宝玉,还进谗言挑唆贾政鞭笞宝玉。因主仆矛盾,金钏跳井,含冤而亡;晴雯被逐,旋即病逝。即使是母女间,矛盾也无可避免。探春理家,公正利落,众人交口称赞,赵姨娘却也要数次寻衅。更有尤二姐吞金而亡,尤三姐饮剑殉情……满府上下争斗不休,虚弱不堪,悲凉的气氛笼罩全府。延至府外,贾府的主子和亲戚们常常滥用权力,以势压人,如王熙凤弄权铁槛寺,薛蟠打死冯渊强占香菱等。而贾府的政敌们也在虎视眈眈,忠顺王府上门责问宝玉,索要琪官下落等情节,都能让人感觉到贾府的盛势面临着不可预知的政治危险。

情断木石盟,空对金玉缘

小说悲剧性的情节早已在太虚幻境中伏下,而在小说后四十回的续书中更是哀音尽显。元妃薨逝,通灵宝玉丢失,贾宝玉失魂落魄,出现了疯傻的样子。贾政去江西赴任,贾母想在贾政走前给宝玉娶亲冲喜。王夫人属意薛宝钗,恐宝玉不愿,王熙凤便设下掉包计。没想到傻大姐误泄消息,黛玉知晓后五内俱焚,气急攻心,一病不起,终在贾宝玉大婚的鼓乐喧闹中焚稿断情,泪尽而逝。贾宝玉以为自己将要迎娶林黛玉,大喜过望。待到揭起盖头时,却发现林黛玉换成了薛宝钗,惊讶之下旧病复发。病愈后,他来到潇湘馆,听紫鹃说起林黛玉临终情景,悲痛不已。不久,宝琴、湘云相继出嫁,探春更是远嫁,贾宝玉愈发悲恸。贾赦因石呆子古董扇一案被定“交通外官,倚势凌弱”之罪,革职抄家,贾政也遭到牵连。在这样的乱局中,贾母病逝,鸳鸯殉主,妙玉被掳,王熙凤病重失势,郁郁而终。惜春从此带发修行,长伴青灯,紫鹃自愿服侍。巧姐险些为亲舅舅王仁所卖,幸得刘姥姥搭救,到乡村避祸。贾府内凋零不堪。贾宝玉病情加重,癞头和尚引着贾宝玉的魂魄重游太虚幻境,实际上他已经萌生了却尘缘的念头。梦醒后,贾宝玉发奋读书,次年中举。薛宝钗怀孕,却得知贾宝玉在应试后走失了。贾政扶贾母灵柩回南安葬,回京途中船泊毗陵驿,忽见贾宝玉披着大红猩猩毡斗篷,向自己拜了四拜,旋即随着一僧一道飘然而去,闻其作歌“归大荒”。一僧一道将宝玉携至青埂峰下,安放于女娲炼石补天处,便云游而去。从此“天外书传天外事,两番人作一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