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大国崛起历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新中国纺织工业的巨大成就

20世纪下半叶,亦即新中国成立后的近50年间,是中国纺织工业继往开来,走向世界市场的辉煌历史时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开辟了历史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伊始,国家首先把“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等官僚资本纺织企业,改造为国营企业。接着,迅速调运棉花,安排贷款恢复纺织业生产。仅仅3年时间,即在1952年就以年产棉纱362万件(65.7万吨)、棉布38亿米的纪录基本超过旧中国纺织业最高年产量。

紧接着,顺利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推进纺织生产。同时大规模地建设西安、咸阳、郑州、石家庄、邯郸、北京等新纺织基地。到1957年,棉纱产量达到465万件(84.4万吨),棉布达到50亿米,仅次于美国和苏联而跃升为世界第三位。五年内建成的棉纺织厂总规模达240万锭。同时,新建了6个印染厂、3个毛纺织厂、7个麻纺织厂、4个丝绸厂、3个化纤厂和1个大型纺织机械厂。历史地来说,“一五”的确奏响了中国纺织工业新发展的一曲凯歌。有了这个基础,特别是积累起自力更生建设各类纺织企业的宝贵经验后,以后几十年再迈生产、建设步子,条件就好得多了。

在1958~1977年的20年间,虽然曾遭受“三年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种种负面影响,关系国计民生的纺织工业,毕竟还是有相当的发展。下面是1978年的一组有代表性的重要统计数字:棉纱1328万件(238万吨),棉布110亿米,呢绒8885万米,丝织品6.11亿米,化纤28.5万吨;全国纺织工业的总规模为棉纺1562万锭,棉织机49.7万台,毛纺47.8万锭。毛织机7120台,缫丝72万绪,丝织机4.5万台,棉印染年产能力68.7亿米,化纤年产能力38万吨。到这一年,中国纺织工业的总产值,已是新中国成立那年的9.58倍。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纺织工业的发展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又经过20年的努力,中国纺织工业到世纪之交,交出了如下一份答卷:

第一,中国纺织工业已形成一个实力强大、行业齐全的产业部门。新中国成立以来,纺织工业的发展,无论在规模、速度、水平等各方面都是旧中国所无法比拟的。到1997年,全国纺织工业乡及乡以上企业共有职工1065万人,为解放初期的14倍。固定资产原值达到5094亿元,为解放前70多年积累起来的固定资产的100多倍。全国共有纺织、服装等各行各业的企业4.56万个,资产总额8800多亿元。1997年纺织工业产值7149亿元,比1952年增长64倍。

纺织、服装各个行业中,在旧中国只有棉纺织行业规模比较大,基础比较好,但是在解放前70多年历史中也只积累起500万棉纺锭;至于毛纺织、麻纺织、丝绸、针织等行业规模都很小,基础十分薄弱。新中国成立以来,各行各业都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部门。50年间继续重点发展棉纺织行业,1997年全国棉纺锭已达到4千万锭以上,为1949年的8.4倍。毛纺织业在1997年已增加到387万锭,增长30倍。丝绸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行业,但在新中国成立前桑蚕缫丝设备已萎缩到不足9万绪。新中国成立后迅速发展,1997年已达到324万绪。针织行业的发展也很快,旧中国针织行业每年加工的棉纱最多达到13万件,1997年加工棉纱已达443万件,增长34倍。麻纺织业包括黄麻、苎麻、亚麻纺织都得到很大发展。特别要指出的是服装行业的发展。纺织品主要用于衣着,而过去纺织工业提供的棉布、呢绒、丝绸都还是衣料,人们都是购买衣料靠手工缝纫加工成服装。现在,加工最终产品的服装行业发展起来了,服装行业的产值已占整个纺织工业的20%以上,成为纺织工业发展的一大支柱,也为人民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中国纺织工业已形成了一个实力比较雄厚,行业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合理的产业部门。棉纺行业产值的比重由解放初期的75%左右,下降到29%;毛麻丝纺织和针织等行业的比重由10%提高到29%;服装等深加工行业产值比重占到21%。行业结构的这一变化,基本上适应了现阶段城乡人民生活和发展出口的需要。

第二,纺织品生产大幅度增长,较好地解决了人民的穿衣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种主要纺织产品的产量都大幅度增加。1949年棉纱产量为180万件,1997年达到3121万件,增长16倍;棉布产量由19亿米增加到241亿米,增长12倍;呢绒产量由544万米增加到3.88亿米,增长70倍;丝织品产量由0.5亿米增加到65亿米,增加129倍。各种纺织品折合纤维总量由1949年的40万吨增加到800多万吨。服装的产量达到80亿件。中国城乡市场纺织品、服装供应日益丰富多彩,已是举世公认的事实。

纺织品生产的增长,大大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在旧中国,纺织品生产远远不能适应需要,人民衣着水平极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纺织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凭票限量供应的办法。随着纺织生产的发展,纺织品供求之间的矛盾逐步缓解;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纺织生产连年大幅度增加,到1983年终于取消了实施近30年的棉布凭票供应办法,这标志着全国人民穿衣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在这基础上,纺织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提高产品质量,发展品种花色,开发新兴产品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人民群众的服饰形象发生了根本变化。

在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全国5亿人口平均每人纺织品(折纤维)分得量为0.8千克,人均棉布消费量只有7市尺[1]多一点,农村只有5市尺左右;至于呢绒、丝绸等高档纺织品,更是普通老百姓不敢问津的。目前全国人口增加到12亿左右,而人均纤维分得量却提高到6.6千克,为1949年的8倍。人均棉布消费量提高到30市尺。呢绒、丝绸等高中档纺织品早已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人民的衣着也从“买布做衣穿”变成“买衣穿”,而且讲究品种、质量和款式。

第三,纺织工业的地区布局显著改善。新中国成立后,在纺织工业发展中注意改变过去的不合理布局,采取了充分利用沿海地区和加强内地建设的方针,在内地原料产区和广大消费地区,有计划地建设了大批棉、毛、麻、丝纺织厂,建成了郑州、西安、咸阳、石家庄、邯郸、北京等一批新的纺织基地城市,各省、市、自治区都有了不同规模的纺织工业,纺织工业的地区布局逐步趋向合理。如棉纺锭,新中国成立前有87%集中在沿海地区,内地只有13%;1997年沿海地区棉纺锭所占比重降为54%,内地则上升到46%。地处边疆的新疆、宁夏、广西、内蒙古、西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自治区,也都因地制宜地发展了现代纺织工业。广大内地和边疆地区纺织工业的发展,对于当地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在加强内地纺织工业建设的同时,沿海及长江两岸的老纺织工业基地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发展。经过生产改组和技术改造,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特别是在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这些地区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利用当地长期从事纺织业的传统,外向型纺织工业迅速发展,乡镇纺织业蓬勃兴起。特别是江苏、浙江、广东等省的纺织工业发展非常迅速,在全国纺织工业发展中起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四,建立了强大的化学纤维工业和纺织机械制造工业。化学纤维工业是纤维原料生产部门,纺织机械工业是装备制造部门。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用了很大力量发展这两个部门,这是保证我国能够自力更生发展纺织工业的物质基础。

50年代后期,为了满足纺织工业所需纤维原料资源的需求,确定了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并举的方针,在大力促进棉花等天然纤维生产的同时,逐步建立起化学纤维工业。经过40多年的建设,到1997年全国化学纤维生产能力达到了504万吨。一些在七八十年代建成的大型石油化纤基地如仪征化纤集团等,成了化学纤维工业的骨干力量。目前,我国纺织工业使用的原料,已有50%左右是化学纤维。由于化纤工业的发展,不仅增加了纺织原料供应,而且丰富了纺织品的品种花色,促进了纺织工业的技术进步。

为了建立自己的纺织机械工业体系,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就着手把纺织系统的修配力量组织起来,按照“合理分工、专业生产、全国成套”的原则,走自己设计、制造、自己武装自己的道路。早在50年代“一五”时期就开始成套生产纺织专用设备。以后在对这些老厂不断扩建改造的同时,又新建了一批规模较大的纺机企业,逐步形成了具有自主开发能力的产业部门。产品不断更新换代、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不仅满足了中国纺织工业发展的需要,还大量出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第五,纺织工业科技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旧中国纺织工业科学技术落后,机器设备陈旧,生产效率低,劳动条件差。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近50年的发展,纺织工业的科技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发展新产品、研制新设备、开发新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纺织产品方面,开发了大量新产品、新品种。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试制、70年代得到很大发展的化学纤维和天然纤维混纺、交织的一系列新产品,如涤棉混纺织物,使国内纺织品市场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80年代以后又大力开发新一代的化学纤维纺织品,特别是各种仿天然纤维纺织品,如仿麻、仿毛、仿丝产品,受到了国内外市场的普遍欢迎。各种新型差别化纤维,如异形、变性、超细纤维都迅速发展。在提高印染后整理水平方面,发展了各种印花、烂花、磨毛、液氨整理等新工艺,开发了防缩、防皱、免烫、抗起球、抗静电等技术,使纺织品更加丰富多彩。近年来在发展产业用纺织品方面进展较快,逐渐渗透到医药、建筑、汽车、军工等行业,一些产品如宇宙服、火箭外壳防热保护层、人造心脏瓣膜等已进入了尖端科技领域。

纺织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改进。传统纺纱、织造工艺设备经过几次更新换代,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自动络筒机、清梳联合机等重大装备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许多新型工艺装备也在实际生产中推广使用,如气流纺纱是一种新型纺织设备,与传统的环锭纺比较,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劳动条件显著改善。我国在1974年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现在全国已推广60万头。其他如自捻纺纱、喷气织机、剑杆织机、圆网印花机等新技术、新装备都已在生产上大量推广。不少新兴技术、电子技术已在纺织行业开始使用。

纺织工业的科学研究工作,一方面紧密结合当前生产进行,同时也大大加强了基础理论的研究。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组织力量进行科技攻关,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985年以来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励。标准管理、科技情报等基础性工作都已有很大进展,科研机构和力量有了很大加强。

第六,企业管理工作显著加强,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着手对旧的企业管理制度进行系统改革。废除侮辱工人人格的搜身制,废除欺压工人的工头制,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实现民主管理。并在生产经营管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基础性业务建设。加强设备维修、操作管理、工艺管理等三大技术管理。建立以作业计划为中心的计划管理制度,强化生产指挥系统。以及强化成本管理、资金管理,建立经济核算制等。在实行计划经济的体制下,纺织企业的管理工作是比较健全的,基础是比较好的。

1978年后,开始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纺织工业的管理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年来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进行了不懈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绩,经济体制改革一步步深入: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发展企业集团,进行股份制试点,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内容涉及生产、建设、原料供应、产品销售、外贸出口、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通过改革,改变了过去计划经济时期集中过多、统得过死的弊端,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发挥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了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使纺织企业能够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的变化调节生产,更好地适应需要。

20世纪90年代后期,经济体制改革同纺织工业各行业的改组、改造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批有实力、有竞争能力的企业集团,成为纺织工业进一步发展的骨干力量。不少企业已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竞争主体。在不断改革和加强企业管理工作的同时,坚持“两手抓”,始终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放在重要地位,使纺织企业管理提高到新的水平。

第七,造就了一支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经营管理水平的干部和职工队伍。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适应纺织工业发展的需要,十分注意培养人才工作,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旧中国,培养纺织专业人才的高中等院校虽有较长的历史,但是规模小,教育设施简陋,师资不足。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纺织行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还仅有7000余人,不到职工总数的1%。20世纪50年代初,一方面着手整顿原有纺织院校,另一方面在国家资金还很困难的情况下,就用可观的投资在纺织工业比较发达的重点地区,在调整、合并原有院校的基础上,陆续建设了一批新型的纺织院校。1951年建立的华东纺织工学院,是中国第一所大型高等纺织院校,后来发展成中国纺织大学。北京、天津、西安、武汉、郑州、杭州、苏州等地都设有高等纺织院校。同时还在郑州、上海、天津、咸阳、成都等地建立了多所中等纺织技术学校。40多年来为纺织工业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培养出了我国自己的博士、硕士。纺织工业系统现有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48万人,占职工总数的11%。1985年,还创办了中国纺织政治函授学院,经国家教委批准,近两万名专职政工干部经过三年的函授教育,取得了国家正式授予的大专文凭,大大加强了政工干部的队伍建设。与此同时,大力加强职工教育。各地都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职工业余教育,陆续建立了从中学到大专的业余教育体系,有条件的省市还举办了全日制、半工半读的纺织院校。此外还采取办培训班、专业班等各种形式进行在职培训,培养了许多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