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碧华传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奋起读书

奉新一中是奉新县的重点中学,邹碧华入校那一年,学校只收了两个班的学生,邹碧华被分在了二班———一个特别活跃的班级。

一进中学,调皮好动的他立即就喜欢上了体育课。体育课经常被安排在上午第四节或是下午放学之前上,教体育的倪建民是上海人,长得高高瘦瘦,很有威严。

一天下午,倪建民提前五分钟下了课。学生们一哄而散,邹碧华独自走到倪建民身边,开始帮着老师收拾跳高架子和杆子。

“不用不用,放学了,你快回去吃饭吧。”倪建民说。

“没关系,倪老师,我来帮您。”邹碧华笑笑。

倪建民与邹碧华拿着器械,边走边聊了起来。

“倪老师,您和跳高运动员倪志钦是一个姓,您是他的家里人吗?”邹碧华突然扭头问倪建民。

倪建民忍不住笑了。教了那么多的学生,邹碧华是第一个这么留心体育健将的孩子。那个年代的信息非常闭塞,大部分新闻都来自报纸和广播,倪志钦是著名的跳高运动员,获得过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邹碧华能留心到这些,说明这孩子真心喜欢跳高。

“倪志钦13次刷新了亚洲纪录,是我们中国第一个打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的运动员,你想成为他?”倪建民打趣道。

“我将来也要做飞人!”邹碧华铿锵有力地回答。

不过,怀着“飞人”梦想的邹碧华很快遇到了麻烦———年级考试的成绩公布了,邹碧华的成绩在全年级排名倒数,班主任亲自上门找邹连德谈话,邹连德这才知道,原来大儿子每天晚上所谓在学校里“晚自习”,其实根本就是在外面玩儿。

从来没有打过儿子的邹连德发怒了,他痛打了邹碧华,并且罚他跪了许久。

怎么办,儿子成绩落后,再不抓紧就要耽误前程。邹连德忧心忡忡,他硬着头皮一次又一次地往学校跑,可儿子读书总不见长进。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一天,邹连德走在操场上,碰见了一班班主任陈名娟。陈名娟平时住在学校,此时的她刚结束班里的英语早读往宿舍走去。

“碧华爸爸!”陈名娟喊了一声。邹碧华这个调皮大王,陈名娟是耳闻已久的。

邹连德苦笑着点点头,忍不住向陈名娟道出一肚子的苦水。

“我现在都不知道拿儿子怎么办了!”邹连德叹息道。

陈名娟体味到了一个父亲的无奈。同样为人父母,她不希望看见邹连德如此消沉:“找一下校长和教导主任吧, 看看有没有解决方法?”“讲了也没用的,我也想给他换班,换到您的班级,但校长肯定不会答应的。”邹连德皱紧眉头。谁都知道,陈名娟的班级学风好,学生成绩不错,想要打招呼进这个班级的人很多。

“要不我去问问?”看着老实巴交的邹连德,陈名娟不由自主地冒出一句话。

“呀,那真是……太好了!”邹连德像见了大救星似的,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陈名娟从来不怕教“差生”,任何一个孩子对她而言都是一样的。

她真的向副校长黄瑞发提出建议了,正好她的班里也有个空位。“嗯……”黄瑞发有些犹豫。

“邹碧华太调皮了,需要换一下班级,不然他会影响二班其他同学的。”陈名娟急中生智地说。

“嗯,对。”黄瑞发点点头,觉得有道理。

很快,换班的日子来了。那是个清冷的早晨,邹碧华正坐在教室里和同学们一起早读。

“邹碧华,拿好书包出来一下!”副校长黄瑞发在教室门口喊了一声,陈名娟站在一边。

坐在后排的邹碧华愣了一下,狐疑地看着校长和陈名娟,然后拿起身后的书包和桌子上的书本,慢吞吞地走了出来。

陈名娟带着邹碧华来到隔壁一班教室。顿时,正在朗读课文的同学们齐刷刷地抬起头目不转睛地盯着邹碧华。

陈名娟一边示意同学们继续朗读,一边把邹碧华引到一个空着的座位上。邹碧华低着头,放下书包坐了下来。

连绵的朗读声再次响起,邹碧华低头看着手里的课本,没有念一个字。

就这样,邹碧华从二班换到了一班。陈名娟的这个班是全校出了名的学风优秀班,邹碧华一进入班级后,马上感受到了周围同学读书的认真劲儿。

一天晚上,全校学生都在晚自习。突然,教室里停电了,教学楼里一片大呼小叫。陈名娟有些不放心,赶紧往自己的一班教室跑,跑到门口,她突然怔住了: 教室里鸦雀无声一片通明,学生们埋头做着自己的作业,课桌上是一支支已经点燃的蜡烛。

原来,由于学校晚自习结束后常常熄灯,班上的学生总会在书包里备上一支蜡烛,如果学校熄灯了,学生们便不约而同地点上蜡烛,继续看书做作业。

在这样的氛围里,邹碧华这个昔日调皮大王终于开始用功读书了。

许贻菊最早发现了儿子的变化。一次单元测试后,她悄悄问邹碧华:“今天分数考了多少分啊?”

邹碧华头也不抬地回答:“分数不重要,纠正错的地方就行。”许贻菊一愣,看来自己的这个儿子读书开窍了! 果然,此后每次考完试,邹碧华都会第一个跑去教务室问老师再要一份空白卷子,然后回家做起之前做错的题目。

每天早晨,邹碧华也开始早早出门去学校早自修。一开始,邹连德有些不放心,怕儿子仍然在外贪玩,到陈名娟那儿一问,才知道儿子这回是真的爱上读书了,而且如同上了发条,再也停不下来了。

“我不努力就跟不上他们了!”邹碧华对父母说。

邹碧华开始疯狂地读书,除了学校里的教科书外,他迷上了县城图书馆的书库。父亲在文化馆工作,邹碧华便常常跟着父亲去借书籍和复习资料,图书管理员一看见邹连德就说:“啊呀,你怎么也来了,以后让孩子自己来就行了!”但当邹碧华真的一个人去图书馆借书时,管理员不是说他年纪小,就是以书被借走为由搪塞他。

邹碧华不甘心,他很快发现,自己在家睡的房间与图书馆书库其实只有一堵木板墙之隔。夜深人静的时候,邹碧华悄悄搬开木板墙底下的砖头,轻而易举地就“钻”进了书库,然后徜徉在书海中。

县城图书馆的藏书很多,除了马列著作和毛泽东著作以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中外古今名著、经济学等书籍应有尽有。《全唐诗》、《当代中国》、《莎士比亚全集》、《大不列颠百科全书》……邹碧华如饥似渴地阅读着这些藏书,尤其是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深深地吸引了他。昏暗的光线下,他把县城图书馆里的文学名著几乎读了个遍,他的作文水平直线上升,也因此戴上了眼镜。

功夫不负有心人,初中毕业时,邹碧华直升进入奉新一中高中部,并被安排在了重点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