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应该将公司关门清算
首先有个问题,股票市场和公司管理层究竟谁是对的?
当下公司和股东心态失衡的一个原因可能是清算的问题,即许多股价低于公司现金价值,换句话说市场预期公司经营下去会消耗现金而不是赚取现金。如果这是事实,股东不应该在现金被消耗完之前将公司清算吗?但显然管理层会不同意,那么到底双方谁是正确的?
下面我将要奉上格雷厄姆先生系列文章的第三篇,也是最后一篇,该文章论述的正是这个问题。
在目前的市场中,超过1/3的公司股价低于净速动资产,大量的公司股价低于可支配现金。对于这一情形,我们在前面已提出了三种可能的原因:①对事实的忽视;②被迫卖出却无力买入;③由于担心资金被消耗而不愿意购买。
前面两篇文章讨论了前两点,但依然不能充分解释当前的市场情形。
如果可以无条件地用50美分兑换1美元,投资者估计会蜂拥而至。现在其实就是这个状态,但是附加了条件。账上的现金名义上属于股东,而股东却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看着这些资产不断减少甚至消失,也正因为如此,股东才会拒绝按照账面价值评估公司价值。
这时不免有读者会不耐烦:“为什么要在公司没打算清算的时候讨论清算价值?股东对账面现金的兴趣理应与对固定资产的兴趣一样:如果公司被清算,股东自然会得到现金;如果公司保持盈利,固定资产价值就会超过账面值。”
这个问题说得很对,但上述问题很好解释。股东无权让公司盈利,但有权让公司清算,这一关键问题背后存在着股东和管理层的冲突。那么简单地问,到底是谁错了?这些低价到底是非理性恐慌的结果还是传递着股东的清算诉求?
目前这个问题的话语权在管理层手里,但这似乎是不合理的,毕竟领取薪水的职业经理人与公司股东可能存在严重的代理问题。举例来说,如果你有一家经营状况糟糕的杂货店,你会让经理人来决定要不要关门吗?尤其是在经理人的判断受市场严重影响的时候。
股东的无奈源于两个重要的认知:一是董事对证券市场价格没责任也没兴趣;二是外部股东往往对公司业务不了解,因而其观点也不会被经理人所考量。这两点成功地让董事和股东闭上了嘴,管理层不再需要为让公司继续经营而浪费口舌。
董事不关心股票价格,管理层同样不用对股价波动负责,但其实他们应该认识到他们有责任保护股东免受股价过低的损害,因为那样也可以让他们自己免遭一些本可避免的资产损失的责任。如果真是这样,当下股价与清算价值之间的荒唐关系也就不存在了,董事会和股东应该意识到,股票的真实价值不应该低于净速资产价值所代表的可实现价值,若低了就应该关门清算。
董事会不应袖手旁观,而应通过以下行动应对股价非理性下跌:首先,尽力保证分红,数额至少应补齐股票内在价值的下限,在财务健康的情况下,应当积极地提取累计盈余;其次,应该让股东对公司价值有信心,让其明白公司的清算价值是高于市价的;再次,以合理价格将多余的现金返还股东,如我们前面所述;最后,仔细研究经营现状,确保公司可实现价值不会遭受重大损害,如果未来真的存在经营风险,便应当认真考虑是否清算公司。
然而当下不管管理层如何标榜其合理性,没什么迹象表明他们做到了上述内容。对于个人所有的企业,退出经营再正常不过,但对于分散持股的上市公司来说,公司管理层提出解散、清算公司是很少见的事情。乔希·布林斯(Josh Billings)怀着炽热的爱国热情,时刻准备用尽妻子的所有关系来捍卫国家。有些管理层跟他一样,就算把股东的最后一分钱花光也要坚持运营企业到最后一分钟,而不是清算公司、归还剩余的净资产给股东。
管理层由董事会选出,董事会代表股东,在必要情形下董事会向管理层提出反对意见本是再合理不过的,但在现实中很少见,其原因可以从任意一份董事会报告中读出:①职业经理人首先在意自己的利益,其次才是股东;②投资银行家首先在意股票承销收益;③商业银行家首先在意贷款发行和保护;④其他和公司有往来的人少得可怜;⑤董事会虽然关心股东的利益,但经常陷于同管理层的个人感情之中,管理层经常也就是通过这种个人关系得以上任,这一点从我自己担任董事的经历中也能得以证明。
所以清算对于股东来说很特别,在大多数情况下股东需要通过董事会提出这种诉求,而不是他们独立地进行判断。应该说,此时搞明白这个问题很重要:
股价长期低于公司清算价值,是否意味着关门清算是更好的选择?
请注意我没有暗示清算是更优的选择,而是想给股东提出这个问题,让大家重视。
股东应该用更开放的心态来思考这个问题,结合事实和自己的判断做出决策。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清算是没有道理的,企业持续经营的价值在正常的经济形势下远大于清算价值,所以承受短期损失坚挺过萧条期是更明智的选择。
将企业关停清算而不是渡过难关,可能更有利于企业主。但对整个宏观经济而言,或许意味着更严重的通货紧缩?意味着更糟糕的失业状况和购买力萎缩?意味着其实最终损害股东的自身利益?
看上去是这样,但事实上继续经营境况不佳的企业对宏观经济有百害而无一利——它们会令供给过剩,令竞争格局和行业利润更糟,反倒是清算会带来一场行业的供给侧改革,留下更优质的公司以更合理的成本与价格进行产出,就像棉花行业所发生的一样。
要知道,需求并不会因为供给的调整而收缩,生产在供给侧的转移也不会缩小总的就业规模。当然,从个人角度来看,行业洗牌会令一些员工承受一定的痛苦,但我们的经济原则不允许为了就业而牺牲股东利益。
应该说,我们并没有得到一条明确的渡过萧条的路径,但毫无疑问办法是存在的,股东有很多的选择但真正做出的决策很少。换一个新的角度观察与思考,可能会为丧失信心的股东注入新的动力。
[1] 《福布斯》1932年7月1日刊,经授权许可转载。福布斯公司版权所有,193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