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句类史概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特指问句的历史发展

特指问句是指说话人对事情的某一方面有疑点并用疑问代词就疑点所在进行发问的疑问句。特指问句针对某一特定疑点进行发问,一般要求对方必须作答,是疑问层级最高的一种疑问句。疑问代词是疑问点的载体,属于特指问句的必有元素,通常被视作疑问句的同现成分。特指问句有几个疑问点,就相应有几个疑问代词。通常情况下,一个特指问句只有一个疑问代词也即一个疑问点,但不排除个别例外。例如:

谁赢谁输?(《老乞大谚解》卷下)

在特指问句中,疑问代词和疑问语调通常是不兼容的。一般情况下,特指问句依赖疑问代词而存在,疑问语调往往从无。只有当疑问代词隐而不现的时候,疑问语调才能现形起主导作用。以下是文献中不多见的例句:

哥哥你贵姓?(《老乞大谚解》卷上)

大哥你贵寿?(《老乞大谚解》卷上)

缺少了疑问代词,又没有疑问语气词,句子就只能凭借疑问语调(升调)来发问。由于没有特定的疑问词,上二例的疑问点呈弥散状,已扩展至整个句子。

由于特指问句的疑问信息已由疑问词和疑问结构来担当,句中通常就不再需要疑问语气词来辅助。这一状况基本贯穿了特指问句的整个演进史。据李禾范统计,在魏晋南北朝的四种小说《世说新语》、《搜神记》、《西京杂记》和《博物志》中,“疑问代词+疑问语气词”式的句子仅22例,而纯粹的“疑问代词”句高达307例。(8)后世的情况与之差不多,如《老乞大》和《朴通事》中的大部分特指问句也是不附带语气词的。二书中,凡是附带语气词的句子都是一种非典型问句。例如:

你谁根底学文书来?(《老乞大谚解》卷上)

你学甚么文书来?(《老乞大谚解》卷上)

你姐姐曾几时吃粥来?(《朴通事谚解》卷上)

这孩儿几个月也?(《朴通事谚解》卷中)

我不曾见。写着甚么里?(《朴通事谚解》卷下)

尽管句中语气词的有无不对疑问句构成根本性的影响,但并不意味着语气词在句中就完全是一种羡余信息。从语用上看,语气词至少可以起到适度调节语气的作用。比如,上例中的“来”和“里”都是委婉性的语气词,一旦缺失,句子的语气就难免变得直接而生硬。这种情形在前期和后期的文献中都有所体现。试比较:

曰:“汝复谁耶?”(《搜神记》卷十八)

鬼问:“汝复谁?”(《搜神记》卷十六)

老爷诧异道:“他远走高飞到那里去?”(《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

只见他进门就叫道:“老爷子,都来了。搁在那里呀?”(《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

就疑问点所关涉的具体内容而言,提问性的特指问句大致可分为八种类型。下面就对这八类句的历史进程略作叙述。鉴于特指问句的疑问点主要由疑问代词来担当,整个叙述将围绕疑问代词的演进来展开。

一、处所问句的历史发展

处所问句即询问地点和方位的句子。上古的处所问句常用“何”、“安”、“焉”、“奚”、“恶”、“爰”来询问处所。例如:

王见之,曰:“牛何之?”(《孟子·梁惠王上》)

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

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娄上》)

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

所谓道,恶乎在?(《庄子·知北游》)

爰采麦矣?沫之北矣。(《诗经·鄘风·桑中》)

中古除了沿用上古的部分疑问代词外,还增出不少新的组合,进一步突出了询问处所的意图。其中又以“何”系疑问词语为主,如“何、何所、何处、何许、何边”等。例如:

其母曰:“今蛇何在?”(《论衡·福虚》)

鬼问:“欲至何所?”(《搜神记》卷十六)

汝盲父母今在何许?(北魏吉迦夜、昙曜译《杂宝藏经》卷一)

王问:“何处来?”(《世说新语·政事》)

从近代开始,新的处所疑问代词频发,其中历时最久且使用最为普遍的是“那里”。“那里”用作疑问代词大约始于晚唐五代,起初使用极其有限。敦煌变文中只有一例用作反问的“阿那里”。例如:

只忧身命片时,阿那里有心话语?(《敦煌变文校注·父母恩重经讲经文》)

《祖堂集》和《古尊宿语录》中“那里”句和“阿那里”句虽可询问处所,但用例依旧寥寥。例如:

师垂语曰:“大家去那里向火?”(《祖堂集》卷九)

洞山问:“阿那里去来?”对云:“到夹山。”(《祖堂集》卷七)

师云:“那里学得者虚头来?”(《古尊宿语录·杨歧禅师》)

僧云:“和尚那里得这消息来?”(《古尊宿语录·道吾禅师》)

对于导致上述状况的原因,张美兰作了如下解释:“在《祖堂集》中‘那里’、‘阿那里’用例相对而言甚少。大多数的是以词组形式来表示的,如‘那头’、‘阿个寺’,与其意义相当的是‘什摩处’(共有265例),可见《祖堂集》中的疑问句式有替代性的,但大量的是区别性的。”(9)

元明往后,“那里”的使用日趋广泛而多样,有时表示始发处所,有时表示终到处所,有时表示存在处所。各举一例如下:

大哥你从那里来?我从高丽王京来。(《老乞大谚解》卷上)

好院判哥,到那里?(《朴通事谚解》卷上)

店在那里?(《老乞大谚解》卷上)

不仅如此,“那里”在句中的位置也更加灵活,可分别充任句子的宾语(含介词宾语)、状语、定语(见于“的”字短语)等。例如:

你搬那里去?(《朴通事谚解》卷中)

先生恰说的秀才在那里下着里?(《朴通事谚解》卷下)

咱们今夜那里宿去?(《老乞大谚解》卷上)

这段子地头是那里的?(《老乞大谚解》卷下)

可以说,问处所的“那里”句在近代几乎一统天下,已成为处所类特指问句中的主流句,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今。

二、时间问句的历史发展

时间问句即对时点和时段加以提问的句子。上古能用来表时间的疑问代词只有“曷”、“何”以及相关的组合,并且用例甚少。例如:

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诗经·王风·扬之水》)

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尚书·汤誓》)

郊曷用?郊用正月上辛。(《公羊传·成公十七年》)

父老何自为郎?(《史记·冯唐列传》)

进入中古,汉语中用来询问时间的疑问词语骤增,如“何时、何日、何世、何年、何日月、何当、几时、几世、几年、几载、几岁、早晚”等,多数是由“何”、“几”分别加上时间词语的组合。这些组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时间询问的指向性和精准度。例如:

五百岁必有王者之验,在何世乎?(《论衡·刺孟》)

太后问:“何时来邪?”(《世说新语·贤媛》)

王作宫舍,从来几岁?(东汉昙果、康孟详译《中本起经》卷二)

禇季野问孙盛卿:“国史何当成?”(《世说新语·排调》)

君等所营宅早晚当就?(《北齐书·琅邪王俨传》)

自唐代往后,此类句的疑问词语一般多由表数量的疑问代词“多少”、“几”加相应的时间名词(如“日”、“月”、“时”)构成,并且有了时点和时段之分。一般说来,“几时”专表时点,而“多少时”、“几日”、“几月”专表时段。例如:

者个上座适来辞去,几时再来?(《祖堂集》卷六)

何日交余闻妙法,几时令我免沦(轮)回?(《敦煌变文校注·妙法莲华经讲经文(一)》)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李煜《乌夜啼》)

甚日休,几时了?(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四)

你几时离了王京?我这月初一日离了王京。(《老乞大谚解》卷上)

哥哥,你几时起身?(《朴通事谚解》卷上)

几时下红定?(《朴通事谚解》卷上)

你两个到这里多少时?(《老乞大谚解》卷上)

说几个日头?(《朴通事谚解》卷上)

留几日来?(《朴通事谚解》卷下)

你这东国历代几年?(《朴通事谚解》卷下)

另外,近代用于询问时点的疑问代词还有“早晚”和“多早晚”,前者多行于唐宋,后者则频现于元明清。例如:

师归新州,早晚却回?(《祖堂集》卷二)

石头曰:“未审汝早晚从那边来?”(《祖堂集》卷四)

白头种松桂,早晚见成林?(唐白居易《种柳三咏》)

刘公曰:“早晚当至?”(《太平广记》卷三十九)

猜,多早晚到书斋?(元周德清《柳营曲·冬夜怀友暮》)

多早晚入歛来?(《朴通事谚解》卷下)

好好的,我多早晚又伤心了?(《红楼梦》第六十四回)

多早晚是了手?(《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一回)

三、原因问句的历史发展

原因问句即对动作行为或事件的原委进行发问的句子。上古常用来询问原因的疑问代词有“何”、“曷”、“盍”、“胡”、“奚”以及相应的组合式“何以、何故、何为、如何、曷为、胡为、胡以、奚以、奚为、云何、云胡”等,相关的疑问句自然比比皆是。兹酌举数例如下:

既见君子,云胡不夷?(《诗经·郑风·风雨》)

子曰:“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

君奚为不见孟轲也?(《孟子·梁惠王下》)

新人见寡人常掩鼻,何也?(《韩非子·内储说下》)

尔曷为哭吾师?(《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

君胡为轼?(《吕氏春秋·期贤》)

楚成王兴师问曰:“何故涉吾地?”(《史记·齐太公世家》)

中古用于询问原因的疑问词语特别多,除了沿用上古的部分词语外,还产生了不少新的条目和格式,如“那得、何缘、何事、何由、何意、以何事、以何由、何因缘、何因缘故、以何因缘、以何意故”等。相关的疑问句例如:

那得初不见君教儿?(《世说新语·德行》)

何缘空还乎?(三国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一)

安石,卿何事至尔?(《世说新语·排调》)

忽用金薄裹箭脚,何意?(《南齐书·竟陵文宣王萧子良传》)

和南道士,将以何事贼吾躯命?(三国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四)

此天女者,以何因缘得受天身?(北魏吉迦夜、昙曜译《杂宝藏经》卷四)

进入近代,疑问代词出现了剧烈的代谢。前期通行的疑问词语整体退出,而新的疑问代词不断涌现,由此诞生了不少新式的原因问句。这一时期新生的原因特指问句大致有以下三种。

1.“怎么”句

“怎么”用来询问原因是疑问代词在近代获得新生的例证之一。关于其来源,吕叔湘作了如下推论:“禅宗语录里有多至不可胜数的‘作么’和‘作么生’,很明显的,‘怎’只是‘作’字受了‘么’字的声母的影响而生的变音(tsak mua—tsam mua)。”(10)显然,吕氏认为唐五代的“作摩”(又作“作么”)是“怎么”的前身。而“作摩(么)”是可以用来询问原因的。例如:

皎然易解事,作么无精神?(唐寒山《褴缕》)

好句慵收拾,清风作么来?(唐贯休《秋居寄王相公三首》)

僧曰:“和尚还传也无?”师云:“作摩不传?”(《祖堂集》卷十一)

大约自宋代开始,“怎么”逐渐成为流行的形式。“怎么”是一个具有谓词性质的疑问代词,在句中常作状语。从实例看,“怎么”本身并不是疑问点所在,真正体现句子疑问点的是“怎么”前后的部分。一般说来,当句子的句法格局为“怎么+VP”时,“VP”成为疑问点。例如:

你是高丽人,却怎么汉儿言语说的好?(《老乞大谚解》卷上)

却怎么这时间才来到?(《老乞大谚解》卷下)

这肉都煮熟了……,却怎么不见一个后腿?(《老乞大谚解》卷下)

你说饶我四着,我却怎么赢了这三十路碁(棋)?(《朴通事谚解》卷上)

而当句子的句法格局为“(NP)+VP+怎么”即“怎么”位于句末时,前面的“(NP)+VP”成为相应的疑问点,并且句子的疑问度显著加大,达到最高级。例如:

你寻他怎么?(《老乞大谚解》卷下)

没来由胡讨价钱怎么?(《朴通事谚解》卷上)

而今没来由偷别人的媳妇怎么?(《朴通事谚解》卷上)

2.“为甚(什)么”句

“甚么”本身是个名词性疑问代词,一般要与介词“为”、“因”组配后才能表原因。“为甚么”早见于晚唐五代,敦煌变文和《祖堂集》中分别作“为甚没”、“为什摩”或“为甚摩”。例如:

前生为甚没不修行,今日还来恼乱我?(《敦煌变文校注·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

闻处为什摩只闻不见?见处为什摩只见不闻?(《祖堂集》卷十)

师子尊者与二祖大师为甚摩却偿债?(《祖堂集》卷十七)

“(NP)+为甚么+VP”历来是此类句的常规句法格局,其中的“为甚么+VP”为全句的疑问点所在。《老乞大》和《朴通事》大致反映了这一状况。例如:

为甚么有这般的歹人?(《老乞大谚解》卷上)

你为甚么省不得,执迷着心?(《老乞大谚解》卷下)

别没不了的事件,又没过犯,为甚么不得?(《朴通事谚解》卷中)

你为甚么骂人?(《朴通事谚解》卷中)

你为甚么胡讨价钱?(《朴通事谚解》卷中)

你却为甚么不上去?(《朴通事谚解》卷中)

你为甚么这炕面上灰泥的不平正?(《朴通事谚解》卷下)

在语境明了的情况下,“为甚么”也可独立成句。此时句子的格局最为简约,疑问度也达到了最高级。例如:

做的早时,吃些个好来,黑夜不敢多吃。

——为甚么?(《朴通事谚解》卷下)

上例充分反映出此期“为甚(什)么”语用上的独立性。考察唐宋至元之间的文献可以发现,“为甚(什)么”尽管运用广泛,但独立成句的现象几乎不见。例如在《祖堂集》和《古尊宿语要》中,“为甚(什)么”句有数百例之多,但无一单独成句。

3.“做甚(什)么”句

从结构上分析,“做甚么”原本是一个临时组合而成的动宾短语,后在词汇化和语法化因素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凝固为一体。“做甚么”句在语用上明显别于“为甚么”句:或询问原因,或询问目的。例如:

做甚么来这里商量?(《老乞大谚解》卷下)

当的二十两银子。——当那偌多做甚么?(《朴通事谚解》卷上)

你摘馈我些叶儿。——要做甚么?(《朴通事谚解》卷中)

以上前一例问原因,后二例问目的。从句中分布看,“做甚么”也有两个不同的位置:或开头,或收尾。吕叔湘曾注意到“做什么”的这两种位置,并指出了二者在语用上的区别:“放在动词前头的,询问原因为主;放在动词后头的询问目的为多。”(11)对比以上诸例,吕氏的分析可谓精当。

吕氏还对“做什么”两种位置出现的先后时间进行了考证,最终断言:“放在动词之前的做什么出现较晚,是做什么侵入为什么范围的结果。”(12)根据目及语料,“做甚么”位于动词之前的情形恐不会早于元代。除了上举《老乞大谚解》中的一例外,同期的其他文献也能提供一些佐证。例如:

你做甚么眼睁睁当翻了人?(元李文蔚《同乐院燕青博鱼》第一折)

做什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

你做甚么又来骂我?(《水浒传》第二十五回)

“做甚么”的产生时间要略晚于“为甚么”,敦煌变文中尚未见一例。其早期形式应为“作什么(摩)”,曾较多现形于禅宗语录里。例如:

师云:“又乱走作什摩?”(《祖堂集》卷十一)

茱萸云:“平地吃交作什么?”师云:“只为心粗。”(《古尊宿语要·赵州真际禅师》)

如吕叔湘所言,“作什么(摩)”起初只出现于动词性词语之后,既可问原因,也可问目的。有时,“作什么(摩)”可以简作“作么(摩)”。例如:

师乃回视云:“作摩?”(《祖堂集》卷五)

汝坐于此作么?(《景德传灯录》卷五)

这种现象似乎行世不久,宋代以后即基本绝迹。究其原因,当与“怎么”的兴起有关。吕叔湘甚至认为:“怎么原来就是作么,作么就是作什么;怎么的用法有一部分跟作什么相同(8.2.3),不是偶然的。”(13)

与其他类特指问句相比,“原因”类问句的另一个显著差别是可以频频从反面即否定方面来发问。例如:

你既是姑舅、两姨弟兄,怎么沿路秽语不回避?(《老乞大谚解》卷上)

怎么没一个听事的?(《朴通事谚解》卷中)

这一张弓为甚么不桦了?(《老乞大谚解》卷下)

你为甚么不买来?(《朴通事谚解》卷上)

何故不与甘结?(《朴通事谚解》卷中)

如何先生数日不见?(《朴通事谚解》卷下)

这一状况一直维持到现代汉语阶段。故此,吕叔湘指出:“特指问句除问原因外很少从反面提问。”(14)

四、人物问句的历史发展

人物问句即对与动作行为或事件相关的人员进行提问的句子。上古问人物的疑问代词仅有“谁”、“曷”、“孰”、“何”等。“谁”、“何”一直沿用至今,“曷”、“孰”相继在中古退出。相关的疑问句例如:

臣杀其君,谁之过也?(《国语·鲁语上》)

呜呼!曷归?予怀之悲。(《尚书·五子之歌》)

弟子孰为好学?(《论语·雍也》)

祭伯者何?(《公羊传·隐公元年》)

中古时期,问人的疑问代词明显增多。除了一部分为旧有词语外,大部分为此期萌生的新型组合,如“阿谁、何人、何者、何等、何物、何等人、何物人、何如人、何似人”。例如: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

闻卿有四友,何者是?(《世说新语·品藻》)

何等人?汝何姓名?何国来?(东汉康僧会《旧杂譬喻经》卷上)

牛屋下是何物人?(《世说新语·雅量》)

卿家仲堪,定是何似人?(《世说新语·赏誉》)

必须指出的是,无论是上古还是中古,“谁”都是最为常见的问人代词。刘开骅曾对中古十种语料中的问人代词做过穷尽统计,发现“谁”占所有用例的62%。(15)

唐宋时期,问人的疑问代词一度延续了多元化状态:不仅延续了前期的“谁”、“何”、“何者”、“何物”、“何人”、“阿谁”等词,还新增出“谁家”、“阿谁”、“甚人”、“那个”、“什么人”、“阿那个”等多个组合。例如:

谁家能驻西山月?谁家能堰东流水?(唐卢照邻《行路难》)

王老师要卖身,阿谁买?(《祖堂集》卷十六)

井中是甚人乎?(《敦煌变文校注·舜子变》)

马大师云:“汝是什摩人?”(《祖堂集》卷十四)

师云:“那个是维摩祖父?”云:“某甲是。”(《古尊宿语要·赵州禅师》)

夫出家者阿那个不是道人?(《祖堂集》卷三)

不过,作为一个古今通用的问人代词,“谁”一直占据着强势地位,并且愈走愈强,最终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局面。考察发现,在《老乞大谚解》和《朴通事谚解》中,“谁”是唯一的用来问人的疑问代词。例如:

你是姑舅弟兄,谁是舅舅上孩儿?谁是姑姑上孩儿?(《老乞大谚解》卷上)

可知道好,着谁去讨?(《朴通事谚解》卷上)

你那金带是谁厢(镶)的?(《朴通事谚解》卷上)

是谁家的牢子?(《朴通事谚解》卷中)

我这上直着谁当着?(《朴通事谚解》卷下)

谁碎盆来?(《朴通事谚解》卷下)

五、事物问句的历史发展

事物问句即对某个物品和某种事件加以发问的句子。上古问事物的疑问代词有“何”、“安”、“曷”、“奚”、“胡”等。相关的疑问句如下:

何以赠之?(《诗经·秦风·渭阳》)

人之为言,胡得焉?(《诗经·唐风·采苓》)

公曰:“安信?”(《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曰:“奚冠?”(《孟子·滕文公上》)

然则曷祭?(《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

到了中古,用于询问事物的词语同样出现了很多新生者,诸如“底”、“何所”、“何者”、“何等”、“何物”、“何事”等。相关的疑问句如下:

单身如萤火,持底报郎恩?(《乐府诗集·欢闻歌》)

白雪纷纷何所似?(《世说新语·言语》)

又复问言:“何者是头?”(北魏吉迦夜、昙曜译《杂宝藏经》卷一)

此示现者,名曰何等?(东汉昙果、康孟详译《中本起经》卷上)

头上定是何物?(《南齐书·东南夷传》)

桓公问:“有何事?”(《世说新语·规箴》)

唐五代开始,新兴的指称事物的疑问代词“甚(什)么”问世,并逐渐占据了上风。“甚(什)么”在早期文献中常作“甚没”或“甚摩”,宋金时代亦作“甚物”。例如:

单于言:“作甚没来?”(《敦煌变文校注·李陵变文》)

自代云:“他家欠少甚摩?”(《祖堂集》卷二十)

尚未知伤着甚物,直恁不能起?(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五)

吕叔湘认为“甚(什)么”的产生经历了两个阶段:其一由“是何物”省缩成“是物”,其二由“是物”音变为“什么”。(16)吴福祥则倾向于认为“甚(什)么”是纯粹音变的产物,其大致演进过程为:是物→是没→什(甚)没→什(甚)摩。(17)

“甚么”句在宋元得到极大的推广,使用率和覆盖面都明显提高。《老乞大》和《朴通事》中,“甚么”句堪称询问事物的主流句。例如:

要我这婆婆好,不问要甚么,都捨的。(元刘唐卿《蔡顺奉母》第二折)

李逵道:“你使的甚么鸟好,教众人喝采!”(《水浒传》第五十四回)

你学甚么文书来?(《老乞大谚解》卷上)

你有甚么主见?(《老乞大谚解》卷上)

你要买甚么货物?(《老乞大谚解》卷下)

那们时,如今少甚么?(《朴通事谚解》卷中)

咱们赌甚么?(《朴通事谚解》卷中)

要说甚么?(《朴通事谚解》卷下)

从句中分布看,表事物的“甚么”基本不能出现于主语位置,这似乎是一种历史的延续。卢烈红对《古尊宿语要》和张美兰对《祖堂集》所做的穷尽统计都证实了这一点。卢氏指出:“《语要》中‘什么’共使用1066次,从语法功能看,能作宾语、定语、兼语,不作主语……”(18)张美兰指出:“(什摩)在《祖堂集》中用1050次,只作定语和宾语,不作主语。”(19)因此,“甚么”或“什么”出现于疑问句句首应是较为晚近的现象。例如:

什么是个“阴阳”?(《红楼梦》第三十一回)

甚么叫个“涝”?(《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八回)

除了“甚(什)么”,近代汉语有时还用“怎的”来问事。例如:

寇承御,你在此怎的?(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

怎的是撤签背念书?怎的是免帖?(《老乞大谚解》卷上)

我且问你,怎的是一半儿钱赎?(《朴通事谚解》卷下)

“怎的”不仅产生时间晚,而且用法也和“甚么”有所不同,一般只就行为进行发问。“怎的”的这种用法为以往的疑问代词所不具备,很可能是元明之际的新生现象。

六、数量问句的历史发展

数量问句涉及人物各种计量的问句。数量问句颇为常见,但汉语中用来询问数量的代词并不多见。上古常见的数量代词有“几”及相关的组合“几何”、“几所”等。例如:

子来几日矣?(《孟子·离娄上》)

汝罪有几?(《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将军度羌虏何如?当用几人?(《汉书·赵充国传》)

为犹将多,尔居徙几何?(《诗经·小雅·巧言》)

王阳居官食禄,虽为鲜明,车马衣服亦能几所?(《风俗通义·正失》)

中古询问数量仍以“几”为主,但出现了一些新的组合,如“几许”、“几多”。由于量词的涌现,此期“几”与量词的结合机会也大为增加。例如:

然士有百行,君有几?(《世说新语·贤媛》)

得几许物,供一日食?(北魏吉迦夜、昙曜译《杂宝藏经》卷一)

复令悲此曲,红颜馀几多?(《庾子山集·夜听捣衣》)

未知一生当著几量屐?(《世说新语·雅量》)

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宋赵佶《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近代开始,“几”在用法上有所变化:一是很少单独作谓语或宾语,二是所代表的数值大为缩小(一般不超过两位数)。例如:

我有两个月俸来关。关几担?(《朴通事谚解》卷上)

你要打几个气力的弓?(《朴通事谚解》卷上)

烧子二两家卖了几串?(《朴通事谚解》卷下)

做了第几位?(《朴通事谚解》卷下)

数值范围的缩小直接导致了“几”在近代口语中的衰落,《老乞大谚解》全书中不见“几”而只用“多少”似乎就是一个明证。这一状况表明“几”与“多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消长关系,诚如吕叔湘所言:“因为几字的询问用法已经有了种种限制,近代汉语里才发展出一个多少来。”(20)

“多少”是汉语中询问数量的另一常用代词,大约起于中古。吴福祥认为当时的“多少”尚是一个表选择性疑问功能的联合式短语。(21)例如:

马比死多少?(《世说新语·简傲》)

吴主问蜀马多少?(《三国志·蜀书·邓张宗杨传》注引《华阳国志》)

又曰:“士马多少?”(《宋书·张畅传》)

张郎弓马多少?(《南齐书·张欣泰传》)

唐代以后,“多少”逐渐凝为一体并专用于询问数量,很快得以流行。以下为唐宋文献中的一些用例:

皇帝又问:“剑南去此多少?”(《敦煌变文校注·叶净能诗》)

玄沙却问:“无缝塔阔多少?高多少?”(《祖堂集》卷十一)

未审大师年多少?(《祖堂集》卷十二)

师作打势云:“踏破多少草鞋?”(《古尊宿语要·睦州禅师》)

“几”和“多少”起初并没有形成对立和竞争。张美兰指出:“‘几’、‘多少’在《祖堂集》中用法基本相近,没有形成对立。”(22)但在元代之后,情况似乎发生了变化:“几”一般表示已知的较小数值,而“多少”表示已知的较大数值或未知数值。试比较:

正官几员?随从几个?(《朴通事谚解》卷中)

这孩儿几个月也?(《朴通事谚解》卷中)

就蹄子放血,他要多少工钱?(《朴通事谚解》卷上)

那厮多少年纪?(《朴通事谚解》卷下)

“多少”在功能上完全覆盖了“几”,因此后世大行其道。《老乞大》和《朴通事》中,用“多少”询问各种数量的现象十分普遍,“几”则罕用甚至不用。例如:

你那众学生内中,多少汉儿人?多少高丽人?(《老乞大谚解》卷上)

你这几个头口,每夜吃的草料,通该多少钱?(《老乞大谚解》卷上)

离阁多少近远?(《老乞大谚解》卷上)

你这们胡讨价钱,我还你多少的是?(《老乞大谚解》卷下)

你与多少脚钱?(《朴通事谚解》卷上)

多少一板?(《朴通事谚解》卷上)

当的多少钱?(《朴通事谚解》卷上)

另外,疑问代词“甚么”有时也用来询问数量,但其后必须有表数量的语词。例如:

看捽挍的官人们有甚么数目?(《朴通事谚解》卷下)

七、方式问句的历史发展

方式问句是用来询问动作行为方式的问句。上古用于询问方式的代词主要是由“何”构成的系列组合“何如、何若、何以、何用、何由、如何、若何、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相关的疑问句如下:

伐柯如何?(《诗经·豳风·伐柯》)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

何由知吾可也?(《孟子·梁惠王上》)

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孟子·滕文公下》)

疾甚矣,将奈社稷何?(《吕氏春秋·长见》)

寇深矣,若之何?(《左传·僖公十五年》)

忠臣之事其君何若?(《说苑·臣术》)

中古基本沿用了上古的方式疑问词语,但也增加了一些新的成员,如“缘、那、若为、何方、何方计、何方便”等。例如:

吾贫,缘获给使乎?(三国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二)

君欲云那放?(《世说新语·排调》)

天子若来,居士若为相对?(《南齐书·明僧绍传》)

如汝所说,当作何方得灭雠贼?(北魏吉迦夜、昙曜译《杂宝藏经》卷十)

唐五代开始,新兴的表方式的疑问代词“怎、怎么、怎生、怎的”逐渐呈现出强盛之势,上中古的同类词语先后被取代。“怎”是其中的先行者,唐代作“争”。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二:“争,犹怎也。自来谓宋人用怎字,唐人只用争字。”大约自宋代往后,“怎”就代替了“争”并沿用至今。例如:

老去争由我,愁来欲泥谁?(唐白居易《新秋》)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宋李清照《声声慢》)

梦里寻春不见,空肠断,怎得春知?(宋辛弃疾《满庭芳·和洪丞相景伯韵呈景卢内翰》)

别人中你石子,怎近得我?(《水浒全传》第七十回)

休这般说,贼们怎知你有钱没钱?(《老乞大谚解》卷上)

划我这一场愁?(《朴通事谚解》卷中)

下面着重就“怎么”句、“怎生”句、“怎的”句的发展状况略作描述。

1.“怎么”句

“怎么”询问方式的用法大约始于宋代,元代以后渐趋寻常。例如:

欲执此二者之中,不知怎么执得?(《河南程氏遗书》卷二)

你如今待怎么说?(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二折)

一边摆桌儿。怎么摆?(《朴通事谚解》卷上)

你打时怎么打?(《朴通事谚解》卷上)

这一等花儿匀大的,怎么卖?(《朴通事谚解》卷上)

去时怎么得入去?(《朴通事谚解》卷中)

我没零钱,怎么好?(《朴通事谚解》卷中)

这帽刷、靴刷各一个,刷牙两个,掠头两个,怎么卖?(《朴通事谚解》卷下)

2.“怎生”句

吕叔湘认为“怎生”是由“怎么”与“生”结合后省缩的结果。(23)“怎生”大约产生于唐五代,以下为其早期的两个用例:

昨朝今日事全殊,怎生得受菩提记?(《敦煌变文校注·维摩诘经讲经文》)

若不思,怎生得如此?(宋程颐、程颢《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

“怎生”在元明代即渐趋湮没,《老乞大》和《朴通事》中的相关用例极少,正反映出“怎生”在当时语言中的生存境况。另外,同期的其他文献中也所见不多。例如:

他吃的饭却怎生?(《老乞大谚解》卷上)

当初怎生建国来?(《朴通事谚解》卷下)

王庆,怎生这几日不见你?(元郑庭玉《后庭花》第一折)

公公、婆婆,你怎生割舍得抛弃了奴?(元高明《琵琶记·糟糠自厌》)

3.“怎的”句

在产生时间上,“怎的”要晚于“怎生”,二者之间似乎有一种此长彼消的关系。“怎的”原先作“怎地”,是“怎么”跟“地”结合后再缩减的产物。例如:

若非君瑞以书求救,怎地支吾?(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八)

百般言语难能吃,这般才料怎地发迹?(金无名氏《刘知远诸宫调》第二折)

“怎的”取代“怎地”几乎与助词“地”取代“的”的进程同步。大约从宋代开始,“怎的”逐渐流行开来。例如:

你这厮许了我人情又不还,我怎的不打你?(《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

大着胆看他怎的?(《水浒传》第二十六回)

咱们的马怎的喂?(《朴通事谚解》卷上)

假如明日事发起来时,带累一家人都死也,怎的好?(《朴通事谚解》卷中)

我家里老鼠好生广,怎的好?(《朴通事谚解》卷中)

相公支分怎的盖?(《朴通事谚解》卷下)

正常情况下,“怎的”一般要后附具体的动词或形容词。“怎的”若单用,则意味着动作行为的不确定。例如:

上了坟回来,怎的?(《朴通事谚解》卷上)

买人的文契只这的是,更待怎的?(《朴通事谚解》卷中)

明清时期,随着“怎(么)样”的崛起,“怎的”渐遭废弃。例如:

你且说你大爷这件事,该怎样办理?(《歧路灯》第五回)

雨村低了半日头,方说道:“依你怎么样?”(《红楼梦》第四回)

公子便赶着问道:“怎么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老爷忙问:“怎样?”(《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

他也不承认,我也不承认,这话怎样说呢?(《老残游记》第十七回)

即便如此,“怎的”也并未马上绝迹,至少还在反问句中存活了一段时间。例如:

这些日子了也没个回信儿,真叫人怎的不着急呢?(《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

他怎的不回来?老弟,你这话我就想不出的个理儿来了。(《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

八、情状问句的历史发展

情状问句即对人和事物的具体情貌和状况进行询问的句子。情状疑问句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疑问代词在句中只起类似形容词的修饰作用,其后必须带上名词性词语。在上中古时期,情状询问主要由“何+名词”这样的组合来完成。例如:

乐正子何人也?(《孟子·尽心下》)

此为何器?(《荀子·宥坐》)

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世说新语·德行》)

此何瓮也?(《搜神记》卷三)

除此而外,“何”系疑问词中的“何如、如何、何等、何似、何物、何若”等也经常用来询问情状,一般在句中用作谓语或定语,其中的相当部分诞生于中古。例如:

子木问于赵孟曰:“范武子之德何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吾子之君,德行高下如何?(《晏子春秋·内篇问下》)

其贤何若?(《说苑·善说》)

所谓尸解者何等也?(《论衡·道虚》)

卿昔与刘备共在荆州,卿以备才如何?(《世说新语·识鉴》)

简文问孙兴公:“袁羊何似?”(《世说新语·品藻》)

何物老妪生宁馨儿?(《晋书·王戎传》)

这些疑问词作定语时,发问较有针对性;若作谓语,则属于一种泛指式的发问,疑问范围相对灵活,应答者可以相机作答。考察发现,“何”系情状词语,从唐宋一直至近现代仍较为活跃。例如:

某甲则与摩道,阇梨如何?(《祖堂集》卷六)

君知此处花何似?(宋王安石《菩萨蛮》)

贫僧是东土人,不曾认的,你有何冤仇?(《朴通事谚解》卷下)

你这房儿也下的我。茶饭如何?(《老乞大谚解》卷上)

春秋何似?(《朴通事谚解》卷下)

你每且猜他是何等女子?(明汪道昆《洛水悲》)

先生如南来,就印陈老莲画集何如?(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

不过,此时的“如何”、“何等”、“何似”和“何如”等已经有了比较浓重的仿古意味,相关的情状问句大多出自文人之口。

大约自唐代开始,“甚”和“甚(什)么(没)”逐渐取代了“何”的上述用法。以下为早期的一些用例:

井中是甚人呼?(《敦煌变文校注·舜子变》)

单于问:“是甚没人?”(《敦煌变文校注·李陵变文》)

和尚对圣人,说个甚么事?(《祖堂集》卷十三)

供养什么人?(《古尊宿语要·赵州禅师中》)

元明往后,“甚么”句大行其道,但大多用于指事物,很少用于指人。《老乞大》和《朴通事》中的所有用例就只指物不指人。例如:

你每日做甚么功课?(《老乞大谚解》卷上)

你学甚么文书来?(《老乞大谚解》卷上)

你要买甚么货物?(《老乞大谚解》卷下)

你待买甚么本事的马?(《朴通事谚解》卷上)

你要甚么颜色的?(《朴通事谚解》卷中)

客官人们吃甚么茶?(《朴通事谚解》卷下)

明清往后,“怎样”、“怎的样”和“怎么样”也可用来询问情状,相关的问句已发展成为现代的一种主流问句。例如:

这几年倒没曾见,不知出落的怎样的了?(《金瓶梅词话》第五十八回)

西门庆因问他:“庄子上收拾怎的样了?”(《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五回)

老六,我说老九近来怎么样?(刘半农《扬鞭集·拟拟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