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概念合成理论的历时沿革
第一章比较介绍了王维和希尼其人其诗,第二章重点梳理概念合成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概念合成理论是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讨论该理论之前,我们先简略回顾一下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1989年由Reneé Dirven组织的在德国杜伊斯堡(Duisbury)召开的学术会议上,宣布发行《认知语言学》杂志和成立国际认知语言学协会,标志着认知语言学的正式诞生。后来盛行于欧美,并传播至亚洲以及其他国家,现已成为主流的语言学流派。
关于认知语言学的界定,各家之说各有侧重。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出现的语言学和认知科学的一个流派”(1);可以“由两个共识来定义,称为概括性共识和认知共识”(2);是“分析语言和其他认知域以及和其他认知机制之间关系的一种语言理论”(3);是“当代语言学中的一场广泛的运动,包括一系列不同的研究取向、方法和侧重点,通过一些共同的假设相互联接在一起”(4);是“坚持体验哲学观,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并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作出统一解释的、新兴的、跨领域的学科”(5);是“研究建立在我们对世界的经验以及观察和概念化世界的方式基础之上的人类语言的一门新兴学科”(6);“是一门研究语言的普遍原则和认知规律之间关系的语言学流派”(7)。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种思维现象,只有与心理过程表征联系起来,语言才能得到合适理解,因此认知语言学是对20世纪从索绪尔到乔姆斯基多数语言观的一种激进反对(8)。可以说,认知语言学是以认知科学和体验哲学为理论背景,在反思转换生成语法(TG)等以往主流学派基础上诞生的语言学流派。TG基于“客观主义哲学理论”,从“天赋性、普遍性、自治性、模块性、二元论与形式化”等角度来分析语言与心智之间的关系,而Lakoff、Langacker、Taylor、Talmy、Dirven等认知语言学家提出了与TG学派针锋相对的观点,认为语言学研究应基于非客观主义的“后现代哲学理论”,应当从“体验性、特殊性、依存性、整体性、使用性”等角度,依据“现实—认知—语言”的核心原则来阐释语言的成因,语言不是先天的,而是来自于人们与现实世界的“互动体验”和“认识加工”(9)。认知语言学涉及人工智能、语言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强调人的认知能力是人类知识的根本。
认知语言学的标志性成果包括一些基石性著作,比如Lakoff&Johnson(10)、Langacker(11)、Fauconnier(12)、Taylor(13)、Goldberg(14),以及综述性质的集大成著作Dirven&Verspoor(15)、Ungerer&Schmid(16)、Taylor(17)、Croft&Cruse(18)、Evans&Green(19)、Geeraerts (20)、Kristiansenetal et al(21)等。其研究领域集中在范畴化(categorization)与原型理论(prototype)、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概念合成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or integration theory)、意象(imagery)、框架理论(frame theory)和脚本理论(script theory)、拟象性(iconicity)、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和认知语用推理。近年来,出现了认知语言学的社会转向,关注语言的社会维度及其语言变异,创造了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语言研究和社会研究的新价值,认知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相结合产生了“认知社会语言学(cognitive sociolinguistics)”;建立在后现代的体验哲学之上,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多种认知方式,分析语用推理和会话含意,是对认知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的社会认知分析法的新发展,展露出“新认知语用学(neo-cognitive pragmatics)”的研究趋势(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