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气振青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这是一员榆林公路交通建设劈山开路的急先锋,这是一名榆林治沙史上举足轻重的领军人,这是一位榆林农垦事业开天辟地的拓荒者。他,就是本书的主人公——苏振云。

魁梧健硕的身板,标志醒目的光头,耿直率真的性格,活脱脱的“鲁智深”形象;睿智敏捷的头脑,缜密务实的作风,出口成章的谈吐,十足足的“秀才”内涵。外“犷”内“秀”的苏振云,个性颇为独特,履历写满挑战,人生极具传奇。

苏振云生于1919年,逝于1991年,其73岁的生命轨迹,随着国家变迁和时代演化,历经了跌宕起伏:诞于战乱,生于贫困,少年受尽煎苦;青年就学绥德师范学校,被推举为学生会主席,与反动统治者勇敢抗争;就业后教学,暗中为党工作,误被“整风运动”逮捕审查;解放战争中受命于危难之时,出任“支前大队长”,冒着枪林弹雨抢运伤员,荣获“支前模范”荣誉称号;新中国成立后任绥德专署交通科长,殚精竭虑,建设公路,率先实现专区“县县通汽车”;榆绥专区合并后,先后作为榆林专区“五办”(主管农林水牧、交通)主任和农林局长,统筹治沙治水,率领以“三大二堂一门生,七十二个毛毛兵”为骨干的治沙大军,向沙漠宣战——开大渠,造良田,播绿荫;“四清”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时期,连遭审查、批斗和迫害,以历史加现行“双料反革命”的罪名二度含冤入狱,饱受十年牢狱之灾,受其牵连妻殁弟亡,儿女遭殃;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复职,义无反顾、争分夺秒地干事创业……

这是一条浓墨重彩的命运线条,一个承载时代特色的传奇历程;更是一条不甘平庸创业者的奋斗轨迹,一曲斗士直面挑战、砥砺前行的铿锵壮歌。

探究苏振云充满张力的生命支点,解读其执着奋斗的初心,我们不难发现那蕴含在一项项宏业、一宗宗际遇、一行行足迹中的精神密码——坚定的信仰、求实的作风、抗压的傲骨和为民的情怀……

胸怀坚定的信仰。人是要有一定精神的。这个“精神”是一种情怀,一种境界,一种血性和品节。精神的核心是信仰。一个有信仰的人,其内心是强大的,步履是坚定的。苏振云就是这样的人。

黑暗旧社会带给少年苏振云的切肤之痛,使他认清了旧制度的罪恶;求学期间,共产党的主张和革命理念的浸染,使他在抉择中看到了真理的力量和时代的曙光;革命战争的磨炼和党的培养教育,使他进一步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从1948年入党时起,苏振云就把自身命运与党的使命融为一体,立志毕生忠诚党的事业,为共产主义奋斗不息。凭借这份信仰,他在血肉相搏、九死一生的火线上舍命救人;凭借这份信仰,他夙夜在公、殚精竭虑而无怨无悔;凭借这份信仰,他受屈蒙冤、甚至身陷囹圄时能够泰然处之。信仰,给与他强大的精神力量;信仰,铸就了他超凡的钢铁之躯。

奉行实事求是的作风。无论是修路、治沙,还是办农场、修灌渠,苏振云总是深入调研,广纳意见,缜密论证,实事求是。不盲从,不蛮干,不显摆,不折腾,凸显实干家本色。修路架桥,他深入施工一线,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抓进度,抓安全,抓质量,修通公路成为那个年代陕北人民的救命路、惠民路,受到交通部表扬。治沙时为了寻找治服“沙老虎”的“金钥匙”,他率领智囊团钻沙窝,访农家,看典型,搞试验,形成了“五金合流”“五干同署”管理运作、场社队三合一规模治理和农林水三业并举的全面治沙思路。按照这一蓝图,苏振云率领治沙军团,兴办八大农场,修建了榆东渠、榆西渠、芦惠渠、定惠渠等600多华里水渠,开发了良田,切断了沙源,捆住了沙魔。使榆林闯出了一条从怕沙、恨沙,到懂沙、治沙、用沙、爱沙的成功之路。茫茫大漠,遍洒着治沙军团的辛勤汗水;郁郁林木,印刻着治沙军团的不朽碑铭。1963年在全国国营农场工作会上,苏振云结合榆林治沙实践、生动传神的发言,受到谭震林高度赞赏。

具有抗压的傲骨。了解和熟悉苏振云的人,都说他是一条响当当的“硬汉子”。苏振云的“硬”,在于他一向信“理”不信“权”,唯实不唯上。14岁的小小年纪,就勇闯国民党的军营救父亲;还是“小科长”时,就敢直言“犯上”,无论是对于西北交通部的指责还是省工作组的审查,他都摆出事实,据理力争。历次政治运动的高压、审查、批斗,没有把他压垮;集训、关押和牢狱,没有使他消沉。在“左”倾风潮日益加剧的20世纪60年代初,经过深入调查,他以极大政治勇气提交逆时政风向的《绝大多数群众要求包产到户》报告,总结了包产到户的十大优越性,这一彰显民意、符合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言论,产生了极大反响。“四清”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中,屡受高压逼迫,坚持做人和党性原则,不说一句假话,不认一项不实指控,不违心出卖一个同志。深陷牢狱之中,也是“服法不服罪”,一边不停申诉,一边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毛泽东著作,坚信有平反昭雪的那一天。

充满为民的情怀。“共产党人爱穷人,不是爱人穷。”这句苏振云常说的话,也是他常挂在心的不变情怀。由于这份情怀,他谋事干事,总是首先考虑群众心愿、民生得失;由于这份情怀,他顶着压力,屡为人民鼓与呼;由于这份情怀,他不畏劳苦,抛家别子,身先士卒,战斗在修路、治沙第一线。

也有生活的温情。对同事,苏振云工作上严格要求,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他们的切身问题和现实困难。对妻子,苏振云是个好丈夫,为了弥补他常年在外忙于工作、疏于照顾家庭的亏欠,每次回家,都要亲自给妻子端水洗脚、剪指甲,慰藉她劳苦的身心。对儿女,他是个好父亲,对抱养的一双儿女,苏振云视如己出,无微不至地关怀,尽心尽力地培养,尽到父亲的责任。

人生如车辙,碾过的一道道旅痕,都承载着一个个沉重的历史记忆。苏振云的人生历程,是一部做人与做事令人肃然起敬的传奇演绎,是一个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称谓的完美诠释。苏振云的人生故事,像一坛又醇又香的陈年老酒,值得我们慢慢咀嚼,细细品味。

中共榆林市委党史研究室

201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