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1971年2月至今)
1967年9月,聂荣臻副总理向中央提出了《关于国防科研体制调整改组方案的报告》,建议把国防科研方面的研究力量进一步集中起来,成立18个研究院,其中,第五研究院名称为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研究院,即空间技术研究院。10月25日,毛泽东主席在报告上批示:“此件压了很久……照办。”
1968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根据中央军委的批复授予第五研究院番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研究院,印章于1968年2月20日启用。1973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第五研究院正式划归七机部建制,名称改为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五研究院,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研究院的名称及部队番号撤销。
七机部八院原来搞返回式卫星和载人飞船设计的100余人于1968年4月被调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研究院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1971年2月将七机部八院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研究院探空火箭技术与回收技术研究所,1988年12月29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下文正式启用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的名称。[2]
在1971年2月至1980年这10年间,在探空火箭技术方面,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完成了挺进1号甲核爆炸试验取样火箭的研制,并在多次核爆炸试验中取得了样品,挺进1号甲火箭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被作为重大科技成果受到表彰。在回收技术方面,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的返回式卫星回收技术团队成功地将我国1976年发射的返回式卫星回收,使我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6]1980年5月18日,我国向南太平洋第一次发射第一代远程火箭,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研制的数据舱在溅水前可靠地弹出并成功开伞、标位和打捞,为中国第一代远程火箭飞行试验的成功作出了贡献。[7]此外,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还承担了我国试验通信卫星的太阳电池壳等复合材料结构件的试制和生产任务,以及长征3号第3级的液氢液氧储箱共底的椭球形玻璃钢蜂窝夹层结构的研制,全部以优质产品交货并成功地经受了飞行试验的考验,为我国卫星通信工程作出了贡献。
在1981年至1990年这近10年间,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在运载火箭、多用途飞船概念研究及空间相机研制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1978年12月,七机部确定由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承担卫星新技术试验火箭(当时定名为新长征11号运载火箭,1981年年初改称为长征1号丙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长征1号丙运载火箭可用于发射多种小型应用卫星及第二代洲际弹道导弹弹头的再入试验。该火箭由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完成了方案设计,并完成了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1984年10月该研制任务停止,但该任务为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培养了从事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途径研究及多用途飞船概念研究的技术人才。
1986年3月,我国启动国家“863”计划航天领域研究项目,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勇敢地、主动地承担了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途径研究与多用途飞船概念研究工作,成立了直属研究所领导的高技术组(又称飞船论证组),最多时该组人员达25人,从1986年到1990年,该组成为我国航天界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途径研究的主力军之一,成为受“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和其他专家组资助的多用途飞船概念研究的唯一单位。该项研究成果对确定中国载人航天从飞船起步的决策起了重要的作用,[8]该研究成果提出的“三舱一段”的飞船构型(如图1-15所示),被后来的神舟号载人飞船(神舟1号至神舟11号)采纳。
图1-15 1989年4月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飞船论证组提出的多用途飞船方案(1∶10模型,左为侧视图,右为俯视图)
为了铭记这段历史,由钱振业、董世杰、李颐黎、李惠康主编的《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途径研究与多用途飞船概念研究文集(1986年至1991年)》一书于2013年由中国宇航出版社出版,如图1-16所示。该书是参加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途径研究与多用途飞船概念研究的25名同志和多个协作单位共同努力的劳动结晶。
图1-16 《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途径研究与多用途飞船概念研究文集(1986年至1991年)》
1986年6月,有关领导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空间光学遥感器的研制任务调整到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1975年,该研制团队研制的我国第一代航天摄影系统随返回式卫星做轨道飞行,获取了有价值的空间遥感资料。这一成果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光学遥感技术的国家。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至今已研制成功涉及多个系列、应用于数十颗卫星的近百台空间光学遥感器,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成功率达到了100%。
从1991年至今,这27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和空间遥感技术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03年,中国发射了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航天员杨利伟遨游太空,安全返回,圆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研制的神舟号飞船回收着陆分系统对保证航天员和返回舱安全着陆起了重要作用。之后,从神舟6号到神舟11号飞船,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的神舟号飞船回收着陆分系统精益求精,不断进行技术改进,连续取得了圆满回收的佳绩。[9]
1992年神舟号载人飞船立项后,航空航天工业部第五研究院决定由该院“501”部(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承担载人飞船系统总体室工作。1992年11月18日,航空航天工业部第五研究院发出《关于下发“关于李颐黎等十三名同志参加飞船系统总体室工作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五计〔1992〕827号文件),该《通知》说:为加强载人飞船系统工作,院决定508所李颐黎等13名同志参加“501”部载人飞船系统总体室工作。该《通知》附件中说:13名同志自1987年以来承担了“863”计划航天高技术“飞船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载人飞船(兼空间站救生艇)”的概念研究工作,并参加了院“载人飞船系统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工作,尤其是在概念研究阶段,他们不辞辛苦,在有限的经费支持下,做了大量的论证工作,为载人飞船立项论证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对他们今后参加“501”部飞船系统总体室工作寄予厚望。在1992年以后的几年间,李颐黎等13名同志每天早出晚归(因为他们的家在丰台区东高地,上班在位于海淀区知春路82号院的“501”部)、加班加点,完成了方案论证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和初样阶段的繁重任务,突破了各自负责的关键技术攻关项目,获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奖,和“501”部的同志一道完成了神舟号飞船的总体研制任务。[10]其中李颐黎、徐焕彦、陈灼华同志后来还被“501”部返聘,一直工作达10余年之久。2009年载人航天总体设计部从“501”部分出来,至今(2018年)载人航天总体设计部的前厅仍展示着由包括李颐黎、徐焕彦在内的五院神舟号载人飞船第一代开创者的照片,如图1-17所示(李颐黎曾任“501”部载人航天总体室副主任,徐焕彦曾任该室总体组副组长)。李颐黎等13位同志没有辜负五院对他们寄予的厚望,他们部分人员的照片如图1-18所示。
图1-17 在载人航天总体设计部前厅的五院神舟号载人飞船第一代开创者照片(摄于2012年)
(a)第一代开创者照片组成的“921”字形;(b)李颐黎照片;(c)徐焕彦照片
图1-18 1997年夏参加神舟号飞船总体设计工作的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高技术组部分成员在北京西郊碧云寺门前合影
正如原所长岳涛2015年2月26日在为李颐黎著《航天器返回与进入的轨道设计》一书的序中所说的那样,目前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已发展成包括空间遥感技术、空间激光探测技术、航空遥感技术、航天器回收与着陆技术、空间复合材料结构技术和航天器火工品装置技术在内的多学科的实力雄厚的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