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关于651设计院和七机部八院
“651”设计院是中国科学院在1965年9月开始组建的卫星设计院,而七机部八院是在1963年1月划归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建制的搞探空火箭及未来卫星的设计院(当时叫上海机电设计院),简单地说,前者是中国科学院卫星的设计单位,后者是国防部五院(1965年1月国防部五院改为七机部)的探空火箭及卫星设计单位。让我们以时间顺序来看看两个单位承担卫星工程任务的情况。
a)1964年5月,在钱学森的安排下,上海机电设计院成立了卫星研究室,该研究室考虑较多的是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以及发射返回式卫星的可能方案。
b)1964年12月29日,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所长赵九章向周恩来同志报告,提出中国研制人造卫星时机已到,建议把人造卫星研制列入国家计划。1965年1月,钱学森分别向周恩来总理和聂荣臻副总理提交报告,“建议国家早日制定我国人造卫星研制计划,列入国家任务,促进这项重大国防科学技术的发展。”聂荣臻副总理批示:“只要力量有可能,就要积极去搞。”
c)1965年1月,周恩来总理指示中国科学院提出研制人造卫星的方案。张爱萍主任召集张劲夫、钱学森、孙俊等负责人对中国人造卫星研制规划方案进行讨论,并于1965年4月29日以国防科委的名义向中央专委提出《关于研制人造卫星方案的报告》,提出初步设想争取1970年或1971年发射我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100kg左右)。
d)1965年7月1日,中国科学院提出了《关于发展我国人造卫星规划方案建议》,并将该建议呈报中央专委。
e)1965年8月,周恩来总理主持中央专委第十二次会议,批准了《关于发展我国人造卫星规划方案建议》;1965年8月,上海机电设计院迁京,更名为七机部八院。
f)1965年8月9—10日,中央专委召开了第十三次会议,明确了由中国科学院负责研制卫星本体和地面跟踪系统;七机部八院负责研制运载火箭;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负责地面发射设备。中央专委同意中国科学院在院内设立一个卫星设计院。
g)1965年8月,钱学森向七机部八院总工程师王希季布置任务:尽快组织力量拿出第一个卫星运载火箭方案。1965年9月中旬,在王希季领导下,朱毅麟、倪惠生、李颐黎等带领一批科技人员苦干一个月,提出了卫星运载火箭的三个方案,10月14日,七机部八院选择了把探空火箭技术和中远程导弹技术相结合、可靠性较高、能按时完成发射卫星任务的第一方案,即东风4号导弹1、2级加上直径为770mm的固体发动机为第3级方案。在1965年10月20—30日召开的我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方案论证及工作安排会议上,这一方案得到了认可,[11]如图1-19和图1-20所示。上述提到的火箭的第1级、第2级、第3级的定义可参阅本书的附录。与人造卫星相接的那级火箭又称末级火箭。
图1-19 1965年10月16日七机部八院提出的我国卫星运载火箭(即长征1号运载火箭)方案简图
1—整流罩;2—人造卫星;3—弹射机构;4—末级火箭;5—旋转火箭;6—旋转平台及连接分离机构(分离器);7—反推火箭;8—第2级火箭;9—第1级火箭
图1-20 1965年10月16日七机部八院提出的我国卫星运载火箭(即长征1号运载火箭)发射程序
h)1965年9月,中国科学院从力学所、自动化所、地球物理所等单位抽调干部开始组建卫星设计院。1966年1月25日,中国科学院经报聂荣臻同意后正式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卫星设计院,代号“651”设计院,对外的公开名称为科学仪器设计院。由赵九章任院长,杨刚毅任党委书记,钱骥任副院长。
i)1965年9月到12月初,七机部八院的技术人员在院领导的支持下,深入各用户单位调研对卫星的需求,发现许多用户对返回式遥感卫星都有强烈的需求。结合七机部八院在卫星设计和探空火箭研制中积累的飞行器总体设计、结构设计、遥测系统设计、回收系统设计的经验,他们提出由七机部八院承担返回式卫星和载人飞船的总体设计,此建议受到领导的重视。
j)1965年12月中旬,七机部副部长钱学森在听取七机部八院工作汇报时说:“国防科委罗舜初副主任对我说,科学院搞4个卫星系列、20颗卫星是力不胜任的。4个系列怎么搞,让七机部准备个意见,具体就是让你们八院准备意见。”1966年1月4日,副主任罗舜初在中国科学院党委会为成立“651”设计院(即卫星设计院)向国家科委党组(抄报国防科委)的请示报告中说:“卫星设计不是一个院所能承担的,同时应发挥七机部八院的作用,请考虑两个院分工的意见。”
k)根据上述上级领导的意见,七机部八院在王希季总工程师的领导下,于1966年1月开始了中国返回式遥感卫星总体方案的论证工作。1966年5月,在王希季总工程师向七机部领导汇报卫星系列工作的情况时,钱学森副部长指示:“如果用这种火箭发射返回式卫星,那么返回式卫星应结合远程火箭的研制搞……返回式卫星工作要迅速做,飞船以后再考虑,八院现在有多大劲,就用多大劲。”
l)1966年5月17日,七机部召开部党组会议,钱学森副部长在会上发言,极力主张返回式卫星和载人飞船任务由七机部承担。后来,部党组统一了思想,并在征得国防科委的意见后,同意由七机部八院承担我国返回式卫星的研制,返回式卫星最初被定名解放1号。
m)返回式卫星在技术上远比我国第1颗卫星要复杂得多,它有11个分系统。遵照钱学森副部长的指示,在王希季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在吴开林、李颐黎等技术骨干的带动下(吴开林当时任七机部八院卫星研究室总体组组长,李颐黎当时任七机部八院卫星研究室参数组组长),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技术人员对卫星的气动力外形、轨道参数、总体布局、气动加热和防热结构以及各分系统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论证,并在1967年7月提出了《返回式卫星总体方案论证报告》。[12]
n)1967年9月11日,国防科委在北京召开了返回式卫星方案论证会议,代号“911”会议。七机部钱学森副部长等领导参加了会议,七机部八院吴开林、李颐黎等参加了会议。会议审查了七机部八院提出的中国返回式卫星总体方案,认为总体方案可行,可以往下进行设计,会后七机部八院根据会议提出的建议和修改意见,进一步完善了返回式卫星的总体方案。[12]
o)1968年2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研究院成立,“651”设计院从事东方红1号卫星的总体技术人员、七机部八院从事返回式卫星和载人飞船总体设计的技术人员和从七机部一院调往五院的孙家栋等18人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研究院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501”部)的基本技术力量,实现了把中国航天器总体设计力量集中起来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