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新型冠状病毒的病毒学特征
冠状病毒是一个常见而又古老的病毒系,因其形态在电子显微镜下,有如日冕般或皇冠般的外围,因而被称为冠状病毒。1937年人类首次从禽类分离到冠状病毒,人冠状病毒于1965年从1例患普通感冒男孩的鼻洗液中分离出来,于1975年被正式命名为“冠状病毒科( Coronaviridae)”。在新型冠状病毒之前,已发现6种冠状病毒可使人类致病,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病原特点认识有限,可从已知的冠状病毒特性来了解。
一、SARS-CoV-2的来源
在COVID-19暴发的初期,流行病学追踪到部分病例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有关,推测来源于华南海鲜市场的某种野生动物。既往流行病学证据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蝙蝠可能是冠状病毒的天然宿主,而SARS-CoV的中间宿主是野生动物市场的果子狸,MERS-CoV的中间宿主是骆驼,新近研究显示SARS-CoV-2的中间宿主可能与穿山甲有关,但还可能存在其他中间宿主。
二、冠状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分类
1.病毒分类
冠状病毒属套式病毒目( Nidovirales)、冠状病毒科( Coronav iridae)、冠状病毒亚科( Coronavirinae)的冠状病毒属( Coronavirus),是导致多种畜类、禽类、野生动物、宠物及人类若干疾病的重要病原。2014年,国际病毒学分类委员会将冠状病毒科分为4个属,即α、β、γ和δ属。其中,α属的229E和NL63,β属的OC43、HKU1、SARS-CoV、MERS-CoV和新型冠状病毒可使人类致病。
2.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新型冠状病毒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约60~140nm。所有冠状病毒粒子都有包膜。包膜有3种糖蛋白:①刺突糖蛋白(spike protein,S蛋白),是受体结合位点和主要抗原位点,具有溶细胞作用;②小包膜糖蛋白(envelope protein,E蛋白),是包膜结合蛋白;③膜糖蛋白(membrane protein,M蛋白),负责营养物质的跨膜运输、新生病毒出芽释放与病毒包膜的形成。少数种类还有血凝素糖蛋白(haemaglutininesterase protein,HE蛋白)。病毒的核衣壳含有核衣壳蛋白(N蛋白)。冠状病毒的核酸为非节段正单链RNA,长(27~32)×10 3 bp,是RNA病毒中最长的RNA核酸链。
3.病毒的基因组
SARS-CoV-2基因组全长29kb,与SARSCoV基因组的序列有6个差异区域,二者基因组序列在核苷酸水平上具有79%的同源性。系统进化分析表明,SARS-CoV-2与SARS-CoV的亲缘关系比MERS-CoV近,与蝙蝠冠状病毒BATSL-CoVZC45株和BAT-Sl-CoVZC45株的核苷酸同源性更高,达87%以上。基于ORF1a/1b、S和N基因的进化分析也表明,SARS-CoV-2更有可能是一种从动物独立引入人类的新型冠状病毒。分析不同来源地的SARS-CoV-2的全基因组,序列高度同源,提示病毒尚未发生明显的变异。
冠状病毒核酸的正链RNA具有的重要结构特征:即RNA链5′端有甲基化“帽子”,3′端有多聚腺苷酸polyA“尾巴”,结构依次为5′UTR-ORF1a/1b-SOE-M-N-3′UTR-多聚腺苷酸尾巴,UTR序列对病毒基因组的复制和转录起着重要作用。开放读框(ORFs)位于病毒基因组5′端,长度约占基因组的2/3,编码一系列病毒复制酶,ORF1a和ORF1b,分别编码2个多聚蛋白(polyprotein),即pp1a与pp1b,分别裂解为16个非结构蛋白(NSP1-11与NSP12-16)。病毒复制酶的多聚蛋白直接从基因组RNA翻译,随后经自身酶解作用形成有功能的复制和转录复合体。位于其下游的4个ORF分别编码膜(M)、刺突(S)、包膜(E)和核衣壳(N)蛋白4种主要结构蛋白。其中,S蛋白对病毒的吸附和侵袭过程起着关键作用,其他3种结构蛋白则对病毒的组装和释放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冠状病毒的感染过程
冠状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步骤包括吸附入侵、基因合成、成熟病毒的包装和释放这4个过程。其中,在病毒吸附入侵的关键步骤是病毒受体的特异性。在冠状病毒感染宿主细胞过程中,S蛋白特异性识别细胞表面受体并形成复合物,是决定病毒入侵的关键性因素。成熟的S蛋白通常会在宿主蛋白酶的作用下裂解成2个亚基:S1和S2,其中S1负责受体的识别,而S2启动病毒与细胞的膜融合。
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存在着不同的受体,除HKU1的受体尚未明确之外,229E的受体为氨基肽酶N(aminopeptidase N,APN,又称CD13),OC43的受体为唾液酸(N-乙酰基神经氨酸,SAα2.3/6Ga1),MERS-CoV的受体为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 4,DPP4,又称CD26),NL63、SARS-CoV和新型冠状病毒的受体均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ACE2是一种锌依赖性肽酶,与S蛋白相互作用,在介导病毒入侵细胞、促进病毒复制、加重急性肺损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与SARS-CoV一样,SARS-CoV-2侵入细胞依赖于病毒S蛋白和ACE2的结合,在这一过程中,宿主细胞的丝氨酸蛋白酶TMPRSS2对S蛋白有启动作用,采用TMPRSS2蛋白酶抑制剂可以阻断SARS-CoV-2的入侵。
体外分离培养时,新型冠状病毒96小时左右即可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内被发现,而在Vero E6和Huh7细胞系中分离培养需约6天。
四、冠状病毒的理化特性
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理化特性尚缺乏了解,但可参照SARS-CoV的生物学特性。SARS-CoV对外界的抵抗力和稳定性要强于其他人类冠状病毒。室温24℃下在尿液中可存活10天,在腹泻患者的痰液和粪便里存活5天以上,在血液中存活约15天,在多种物体表面可存活2~3天;病毒对温度敏感,37℃可存活4天,56℃ 90分钟或75℃ 30分钟能灭活病毒;75%乙醇溶液(5分钟)可使病毒失活;紫外线(1小时)、含氯消毒剂(5分钟)和乙醚(4℃条件下24小时)均能杀灭病毒。
(舒赛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