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9.附子益火消阴,妙扶稚阳
【功能主治】
附子,味辛、甘,性大热。有毒。归心、脾、肾经。功能:补火助阳,散寒除湿,止痛。其气雄行散,可升可降,走而不守。主治:亡阳欲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寒厥头痛,阴火喉痹,心腹冷痛,吐泻久痢,冷结便秘,阴寒水肿,冷积疝瘕,阳虚外感,风寒湿痹,中风挛急,阴疽疮漏。《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去脏腑沉寒;补助阳气不足,温热脾胃。”李杲曰其:“除脏腑沉寒,三阴厥逆,湿淫腹痛,胃寒蛔动;治经闭;补虚散壅。”《小儿药证直诀》:“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温病条辨·解儿难》总结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
【应用经验】
关于附子在儿科的应用,郑师认为,由于儿科领域“以清为主”和“以温为主”两大学派的形成,特别是受小儿为“纯阳之体”的影响,加之小儿患病易从热化,临床用药多以清凉,所以“以清为主”的清凉派占有主导地位。尽管“稚阴稚阳”的小儿生理特点几被公认,而用药并未得到广泛遵循。补偏救弊不乏贤达,如近代医家徐小圃氏善用麻、桂、姜、附治疗小儿急危重证“立起沉疴”,而“温阳”在儿科临床并未得到应有的应用。寒凉法造成的弊端依然触目惊心,正如清代儿科医家陈复正直言所指:“幼科论证,悉以阳有余阴不足立论,乖误相乘,流祸千古,后人误以婴儿为一团阳火,肆用寒凉,伤脾败胃。”时至今日,附子的应用在儿科“谈附色变”者仍普遍存在。
郑师深入研究小儿体质,曾有《略论小儿体质“三说”》《江育仁教授“阳可统阴”学术思想在中医儿科临床应用体会》及“回阳救逆”抢救小儿重证的医案发表,对附子在儿科的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小儿凡脾肾阳虚、阳不护阴、生气不足诸证均在辨证遣药中常用附子而收良效。
【病案举例】
例1.桂枝加附子汤治疗汗过伤阳
魏某,男,2岁4个月,河南原阳县人,2011年4月2日初诊。
主诉:
发热4天,汗出2天余。
现病史:
患儿于4天前因发热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感冒”,治疗(具体用药不详)2天后,热退而汗出不止,体温35℃,胸背冷汗自溢,四肢发凉而至我院求诊。诊见:神清,倦卧,恶风,唇白,额头、胸腹、背部冷汗,四肢发凉,小便少,大便稀,舌质淡,苔白水滑,脉浮大无力。
中医诊断:
漏汗。
西医诊断:
上呼吸道感染。
辨证:
汗过伤阳,卫阳不固。
治法:
温护阳气,固表止汗。
方药:
桂枝加附子汤加减。
处方:
桂枝6g,白芍6g,干姜6g,制附子6g,大枣6g,炙甘草6g。中药配方颗粒,1剂,频频服之。
二诊(2011年4月3日):
恶风已除,汗出明显减少,四肢转温,脉已转平缓。守法再调。
处方:
桂枝6g,白芍6g,生姜6g,大枣6g,制附子6g,黄芪10g,炙甘草3g。2剂,每日1剂,药尽诸症平复而愈。
注:
小儿脏腑娇嫩,患病易虚易实、易寒易热,临床误下、误汗病例时有发生。该患儿因感冒发热应用发汗药物过多而致漏汗不止,《伤寒论》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遵张仲景之法,用桂枝加附子汤,生姜改为干姜,旨在加强温阳之力。1剂而阳复肢温,守法加黄芪一味调理3日而愈。
例2.大黄附子汤治疗冷积便秘
周某,女,8岁,学生,河南郑州市人,2008年12月6日初诊。
主诉:
大便干硬、排便困难3年余。
现病史:
患儿平素嗜食生冷,大便秘结常达7天不行,每次必用开塞露导之,此次因6天未排大便而求诊。诊见:面白无华,风池 ①、气池色青,大便干硬,四肢发凉,畏寒,腰冷腹凉,食少神疲,舌淡,苔灰白水滑,脉沉迟无力。胃肠道彩超无异常。
① 风池,小儿面部望诊的部位。见《奇效良方》,即眼平视,瞳孔直上,当眉毛下缘处,即鱼腰穴的稍下方。
中医诊断:
便秘。
西医诊断:
功能性便秘。
辨证:
脾肾阳虚,阴寒凝结。
治法:
温里散寒,通腑散结。
方药:
大黄附子汤加减。
处方:
制附子(先煎)9g,酒大黄6g,玄明粉(溶化,兑服)6g。3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空腹服用。服药第2剂即自行排便,下硬便如算珠6、7枚。第3剂后又下2枚。
二诊(2008年12月9日):
饮食见增,舌苔转薄白,脉见缓象。原方继进3剂,又大便2次,为不成形软便。原方去玄明粉,大黄减为3g,加生姜6g、大枣3枚,再进3剂。
三诊(2008年12月15日):
患儿手足转温,饮食大增,大便能自行排出,请求根治之方。遂改为配方颗粒,处方:制附子3g,酒大黄3g,生白术10g,陈皮6g,炙甘草3g。每日1剂,分2次冲服,10天后改为隔日1剂,1月后停药观察,嘱其禁食冷冻、冷藏食品。随访观察2年未见复发。
注:
小儿冷积便秘日益增多已成为一个趋势,囿于小儿为“纯阳之体”,有病多从热化,冷秘常被忽视,甚至见到亦少用温下之法。此案用温下法获得满意疗效,同时经温通之后患儿整体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当然,由于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易寒易热”“易虚易实”,温通之法,十祛七八,中病即止,不可过剂,以防热热之弊,亦当谨记。郑师如是讲。
例3.四逆汤加减治疗麻疹合并肺炎心衰
杨某,男,6岁,河南清丰人,1967年3月2日初诊。
主诉:
发热,咳嗽,喘促11天。
现病史:
患儿于11天前始发热、咳嗽、流涕,按风热咳嗽治疗3天,发热、咳嗽渐重,以“上呼吸道感染”住院治疗。经用青霉素、地塞米松以及中药桑菊饮、麻杏石甘汤等治疗,高热见退而喘促加重。3天前见身有皮疹,疑为药物疹。病情进一步加重而邀郑师会诊。诊见:嗜睡神疲,面色青灰,喘促痰鸣,口唇发绀,面部及胸、背部散在灰色疹点隐隐,四肢欠温,呕恶不食,下利清谷,日10余次,舌淡紫,苔白水滑,脉细数而微弱。体温35.5℃,心率127次/min,呼吸43次/min,两肺可闻及细小湿啰音及痰鸣音。腹部凹陷,肝大,脾未触及。
中医诊断:
麻疹。
西医诊断:
麻疹合并肺炎心衰。
辨证:
疹毒内陷,心脾阳衰。
治法:
回阳救逆,暖中补土。
方药:
四逆汤合桂附理中汤加减。
处方:
制附子(先煎)9g,人参9g,干姜6g,肉桂6g,炒白术10g,炙甘草6g。1剂,急煎,频频予之。
二诊(1967年3月3日):
神振志清,面灰大减,四肢转温,喘轻泻减,体温36℃,心率90次/min,呼吸28次/min,两肺啰音及痰鸣音大减。守法再调。
处方:
桂枝6g,制附子6g,人参6g,炒白术6g,干姜6g,五味子6g,丹参10g,炙甘草6g。3剂,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三诊(1967年3月6日):
神振身温,阳复脉通,喘平痰消,泻止纳食,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弱。体温36.5℃,心率82次/min,呼吸26次/min,两肺啰音基本消失。
处方:
人参6g,炒白术6g,茯苓6g,姜半夏3g,陈皮3g,五味子6g,炒白果6g,款冬花6g,炙甘草6g,生姜2片,大枣2枚。3剂,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药后诸症悉平,痊愈出院。
注:
郑师在其所记病例中写道:该患儿本为麻疹,误而未透,见高热、咳喘而投激素及中药寒凉之剂,治上犯中,致冰伏胃阳、疹毒内陷、阳衰正败之变证。土寒则不能生金,阳衰则寒水凌心。暖中补土、回阳救逆乃救危之要,故投四逆汤合桂附理中汤温振脾肾之阳。此刻宣肺则难平其喘,化瘀亦难救其心,非温肾不能治其寒,非暖土不能救其金,此即“临证察机”之所在。
(冯 斌 郑 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