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注重技法合用
周允娴讲究操作技术,针法与灸法并重。针灸疗法除选穴、配穴恰当及取穴定位准确外,针法与疗效亦关系密切。周允娴所指的针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针刺方向,二是针刺手法。同一患者和同一针灸处方,往往由于医者手法的优劣,其疗效有显著差别,尤其是急性病,针刺得法,常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操作不得法,不仅无效,甚至引起不良反应。关于针刺方向,她认为教科书中一般都言之不详,而过去某些老师也对此秘而不传。在实践中,不少腧穴由于针刺方向不同,其疗效也不同,例如太阳穴,教科书中对其如何操作仅言直刺或斜刺0.3~0.5寸,但并无言其如何斜刺。事实上,由于斜刺的方向不同,其对所治疾病的疗效也不同。例如治头痛,针尖向耳侧斜刺较好;治目疾,宜向眼侧斜刺;治面瘫、面肌痉挛或三叉神经痛,针尖则应向下斜刺,且刺入较深。又如迎香穴,教科书对其如何操作亦仅言直刺或斜刺0.3~0.5寸,而根据经验,治鼻疾,针尖应向鼻腔平刺,治面瘫,应向四白透刺。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临床中若仅凭教科书中所言,则往往难见佳效。
周允娴对灸法也很重视,治疗某些疾病单用灸法即有佳效,如婴幼儿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用艾条悬灸腹部下脘、神阙、气海、关元、天枢诸穴10~15分钟,往往1次见效,既安全又无痛苦。此外,治疗某些疾病,针灸并用更能提高疗效,如急性腰扭伤,针灸加拔火罐,常治疗1次即愈,而若单针不灸,则需治疗3次以上。
针灸与药物并用。对于某些疾病,针灸的疗效胜于中药,而有些疾病采用针灸外治和中药内服,可增强疗效,缩短疗程。正如先贤所云:“针灸攻其外,汤药治其内,则病无所逃矣。”
中医治疗手段多样,均各有所长,不可偏废。孙思邈言:“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针灸而不药,药不针灸,亦非良医也……知针知药,固是良医。”明确一名中医师,须“知针灸,知中药”。然而,当今临床,不少医师或重药轻针,或重针轻药,很难全面掌握,发挥中医综合治疗的优势,使临床疗效大为减弱。周允娴结合多年临床经验,重新反复论证了“针药并举,各施其宜”的观点。她认为,由于致病原因不同,邪客人体部位殊异,而针药治疗各有所长,或针或药,或针药并举,均应根据临床实际灵活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