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祭祀的起源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是由劳动进化而来的,劳动创造了人类自身。恩格斯说:“劳动……它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1)远古蛮荒时期,为了生存,为了能够获取必要的生活资料,以保障人类自身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同时为了战胜野兽和自然灾害,人类开始打制粗糙的石块。这种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原始劳动既改造着自然,同时也改变着人类自身。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长期的劳动既促进其两只手不断进化,也促进其大脑日益变得越来越发达,并最终实现了使人类由直立行走的猿人发展到能够思维、会制造劳动工具的真正意义上的人。据考古发现,华夏大地早在一百多万年以前,就已经有古人类生存。
远古人类一边为了基本的生存而不断地与自然作艰苦的斗争,一边又在斗争中不断地增长生活经验和生活技能,由此促进自身不断衍进。古代典籍文献对此多有记载。《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庄子·盗跖》:“古者禽兽多而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粟,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积薪,冬则炀之,故命之曰知生之民。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礼记·礼运》:“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丝麻,衣其羽皮。”
上述三则材料所说的“上古”“古者”“昔者”,大致指的是我国的旧石器时代。当时人类的生活环境极其恶劣,时刻面临死亡的严重威胁。于是,为了生存,便推举、拥戴那些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获取较多较重要生活技能和生活经验的人担任部族的首领。可以想见,那个时候的人们要想生存下去,唯有过着群居生活,不管是农耕、渔猎还是采摘,因为仅凭个人或小群体的力量是难以抵御外界险恶环境侵袭的。而集体生活和集体劳作,既需要分工,又需要合作。也就是说,处于任何一个集体中的任何成员,必须与该集体中的其他成员进行彼此间的交流。此时,采用什么样的交流方式已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人人都有交流的迫切需要,因为这一需要与语言的产生密切关联,“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12)因此,恩格斯说:“劳动的发展必然促使社会成员更紧密地互相结合起来”,“这些正在形成中的人,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13)而语言的产生与发展,又促进了人类思维的深化与发展,进而促进了远古人类向智人的发展演变。
当然,人类的进化在生理、心理和思维意识等方面并不是同步进行、同步实现的,而是首先在生理进化最先完成的情况下,心理和思维意识才慢慢变得成熟,最终得以实现。因此,虽然远古人类在生理上完成了向智人的进化,但他们的心理和思维意识仍处在较为原始的阶段和状态,往往会把自然界的万事万物看作是与自己相同的生命体,即存有普遍的“万物皆我”“物我不分”的认识观念。“原始人在理解他本身和围绕着他的自然界时所陷入的主要错误或疏失是,他没有把自己同自然界分开,而把他自己与自然的现象和力量合为一体。因此,当看到一些现象的时候,他误认为自己也有唤起或创造这些现象的可能;另一方面,他又把仅为人所具有的能力尽可能广泛地归属于自然力以及我们称之为无生气的自然界的物体。这就是说,他把他本身具有的生命力加到了自然身上。”(14)由此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原始人类把自然界的一切都看作是自己的同类,与自己一样,有语言,有思维。《淮南子·览冥训》:“譬如隋侯之珠。”高诱注:“隋侯,汉东之国,姬姓诸侯也。隋侯见大蛇伤断,以药傅之,后蛇于江中衔大珠以报之,因曰隋侯之珠。”大蛇报恩之说,体现出蛇能解人意,通人性,这正是远古人类物我不分观念的反映。考古学资料表明,灵魂观念大约产生于蒙昧时代中期以后,最早可以追溯到山顶洞人的时代。在山顶洞人的墓葬中发现,尸体周围撒有赤铁矿石粉末,学术界认为,这赤铁矿石粉末便是证明灵魂观念存在的依据。(15)在仰韶文化中的瓮棺葬中,可以发现底部往往凿有很多小孔,作为鬼魂出入的通道。(16)
不仅如此,远古人类还认为物我之间、物物之间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山海经·北山经》所载“精卫填海”的故事:“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庄子·齐物论》亦载:“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欤!不知周也。俄而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至于文献多有记载的关于夫妻死后化为鸳鸯鸟、蝴蝶;人死后化为白虎、黑熊、黄龙、玄龟等等,以及《红楼梦》中叙说林黛玉为绛珠仙草所化,无不是基于这一观念。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人类思维意识的不断发展,人类基于对死亡的认识而渐渐产生了灵魂的观念。“起初死亡被认作是不醒的睡眠,生者要对于自己的‘入睡的亲人’加以照顾,但尸体的腐烂是摆在原始人面前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面对‘睡眠的人’逐渐消灭的事实,他最初有着茫然失措的感觉。”(17)“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18)据考古发现,我国境内的原始灵魂观念可以追溯到山顶洞人时代。
此外,我国大量早期墓葬中,死者的陪葬品随着时代的推移而不断增加,这一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时的人们相信人死以后,其灵魂是长期存在的,而那些日渐增多的陪葬品无非是供死者的灵魂在另一世界享用的生活物品。“既然灵魂在人死时离开肉体而继续活着,那末就没有任何理由去设想它本身还会死亡;这样就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19)
同样基于物我混同的观念,远古人类便认为自然万物与自身一样,都有灵魂,并逐渐发展为崇拜自然的万物有灵观念。于是,祭祀就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据学者们推断,远在商代以前,祭祀活动就已存在于华夏大地各处了。从本源上看,祭祀活动的实质是宗教活动的一种,而且是较原始的一种。恩格斯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在历史的初期,首先是自然力量获得了这样的反映,而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在不同的民族那里又经历了极为不同和复杂的人格化。”(20)宗教信仰是一定时期特定的社会物质文化在人们精神层面的空想或幻想式的集中反映,因此是超自然的。在商代以前的历史时期,社会物质文化的发展程度与时代特点决定了其祭祀的内容与形式呈现出许多与后代不同的特点。
《说文·示部》:“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又“祀,祭无已也。”《国语·鲁语上》:“夫祀,国之大节也;而节,政之所成也。故慎制祀,以为国典。今无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祭祀能上升为“国之大节”(即国家的大法),成为“国典”(即国家的正式法规),可见,祭祀活动和祭祀制度在先民心目中居于何等崇高的地位,发挥着何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