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重要建筑和道路设施
一、碣石宫和金山咀建筑群
20世纪80年代,在北起辽宁绥中墙子村、南到河北秦皇岛北戴河金山咀40公里的环渤海地区发现秦代的大型建筑组群。绥中墙子村海滨高岗地带的一组耸立的自然礁石,民间传为“姜女坟”,又称“姜女石”。紧靠姜女坟的岸上发现六处建筑遗址群,规模最大、面对姜女坟的石碑地建筑遗址,平面呈曲尺形,中心建筑台基南北长500多米,东西宽近300米,面积近15万平方米,台基高8米,高出周围院落5米左右。夯土台上有多级建筑,周围建筑高低错落有致。高台建筑遗址上发现用空心砖铺成的左右对称的厕坑和夔纹、变形夔纹大瓦当(28)。以石碑地遗址为中心、以止锚湾和黑山头为两翼的大型建筑群,应即始皇于公元前215年出巡的行宫——碣石宫的一部分。碣石宫和阿房宫、始皇陵并列为秦代三大工程。
20世纪80年代发掘的秦皇岛市北戴河金山咀秦代建筑群遗址,分金山咀、横山和横山北三个南北相间的地点,遗址总面积近10万平方米。横山地点的大型建筑群基址出土了丰富的建筑构件和生活用具等遗物。建筑基址布局紧凑,中央区域分布着三个大型院落,两翼分布着两个南北狭长的院落。每一相对独立的建筑单元外围都普遍环以围墙,单体建筑内部分堂、室。建筑以夯土筑墙,室内用柱,屋顶用板瓦和筒瓦铺叠(29)。
二、直道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七年,治驰道。”《汉书·贾山传》记文帝时,贾山借秦为喻作《至言》:“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修驰道是秦统一后的一项大工程,由于驰道大部分修筑在平原地区,很难保存下来,至今未发现相关遗迹。《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开始修造的直道,遗迹至今仍有保留,从中也可想见驰道之规格和规模。
(一)直道
现路面大部分湮没于林海、沙丘之中,发现道路的地方皆为夯土路面,道路所经之处,植被情况与两边明显不同,有的路段至今仍为当地居民使用。经过多年调查和勘探,现在基本可以确认,直道从陕西淳化以北的秦林光宫遗址向北沿海拔1600米的子午岭主脉,经旬邑、黄陵、富县、甘泉、志丹、安塞、靖边、榆林等地,由神木西北角的昌鸡兔进入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经伊金霍洛旗、东胜市、达拉特旗,在黄河南岸昭君坟附近过河,通向黄河北岸的九原郡麻池古城。除部分地段小有弯曲,总体上基本呈南北直线行走,所谓“直通之”(图1-18)。甘肃庆阳正宁、宁县、合水、华池等地也发现了可连成一线的道路遗迹、烽燧及古城,可能为秦直道的支线。直道横穿陕、甘、内蒙三省区的14个县,全长直线距离700多公里(30)。直道在陕西境内南段宽10~20米,北部宽20~60米,道路拐弯处最宽约60米,一般宽20~30米。靖边段局部宽达160米。2009年,因青岛至兰州高速公路施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富县境内秦直道进行首次发掘,选择多处典型路段进行解剖,发现秦代车辙,出土的铜镞等与秦始皇兵马俑坑所出完全相同。
(二)与直道相关的重要遗址
1.甘泉宫
甘泉宫遗址位于今陕西淳化县北约25公里的铁王乡凉武帝村、城前头村和董家村一带,是直道的起点。甘泉宫为汉武帝在秦林光宫基础上增扩而成,《长安志》引《关中记》载:“林光宫,一曰甘泉宫,秦所造……汉武帝建元中增广之,周回十九里一百二十步,有宫十二,台十一。武帝常以五月避暑于此,八月乃还。”(31)昭、宣诸帝也在此宫举行重大活动。甘泉宫与未央、长乐、建章并称为西汉四大宫,为组群式建筑,周围有宫墙,内有宫殿台阁百余所,主体建筑是武帝时所筑甘泉前殿(又称甘泉殿)。
20世纪80年代的考古调查表明,甘泉宫遗址平面东西向近长方形,夯土城墙,北墙拐折,总面积约148.6万平方米。城市发现汉代“甘林”“长生未央”“长毋相忘”文字瓦当等建材(32)。2009年调查发现,北墙西段与东段相错,复原为东西相间的两个城,并推测东城(大城)为汉甘泉宫,西城文化堆积少,为秦林光宫或秦汉云阳县城,也可能是汉代驻军和阅兵场所(33)。2014年、2015年的勘探调查证实东、西城的存在,西城北、西、南三面城墙保存较好。2016年发掘解剖西城城墙,发现西城年代为南北朝时期,与秦林光宫、汉甘泉宫无涉。东城区仅发现多处夯土台基,并未发现城墙,原来所说的东城墙是以几处大型建筑的外墙部分相连推测的。
2.麻池古城
麻池古城遗址位于今包头市九原区麻池镇政府西北约800米,南距黄河5公里,是直道的终点,原为战国赵九原城,秦为九原郡治,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改为五原郡。古城有南北相连、东西相错的两个方形城址。北城南北690米,东西720米,位置偏西。南城稍小,南北660米,东西640米,位置偏东。两城有300米城墙连在一起。北城为秦九原郡,南城为汉五原郡五原县城。
3.兵站和其他遗迹
甘肃正宁县境内调令关南侧大古山梁上发现一处大型的秦代兵站遗址,遗址北窄南宽,形似葫芦,面积7000多平方米,东、西、南三面环沟,北面只有30米宽的出口紧贴直道,形成天然的屯兵营地。兵站两侧直道附近发现秦瓦棺墓。
直道沿线还发现建筑基址多处,有的可能为驿馆。除兵站和众多的烽火台遗迹,在两山之间还设有关隘、障城。有的烽燧顶部还存有狼粪和灰烬遗存。残存路段发现许多秦汉铜铁镞、弩机、带钩和砖瓦、陶片、半两钱等。直道是秦代的一项庞大的战备工程,是连接中原与北方草原地区唯一的交通枢纽,它与长城一起构成强大的防御体系,在方便战时前线补给、防御匈奴进犯、移民实边、设置郡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正式“国道”,西汉时期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1) 柳青河原为一条小河,名称不详,传明初督水官吕清主持对河道进行了开挖、疏导。
(2)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齐故城》,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年。
(3) 马世之:《新郑郑韩故城》,《河南文博通讯》1978年第2期;河南省博物馆新郑工作站、新郑县文化馆:《河南新郑郑韩故城的钻探和试掘》,《文物参考资料丛刊》3,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4)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邯郸市文物保管所:《赵都邯郸故城调查报告》,《考古学集刊》第4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5) 段宏振、任涛:《邯郸赵王城遗址城垣建筑考古的发现》,《中国文物报》2011年3月25日。
(6)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夏县禹王城调查》,《考古》1963年第9期。
(7)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夏县禹王城汉代铸铁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94年第8期。
(8)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燕下都》,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9) 湖北省博物馆:《楚都纪南城的勘查与发掘(上、下)》,《考古学报》1982年第3、4期。
(10) 韩伟、焦南峰:《秦都雍城考古发掘研究综述》,《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5、第6期;田亚岐:《秦都雍城布局研究》,《考古与文物》2013年第5期。
(11)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凤翔队:《秦都雍城遗址勘察》,《考古》1963年第8期;陕西省雍城考古队:《秦都雍城钻探试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2期。
(12) 陕西省雍城考古队:《陕西凤翔春秋秦国凌阴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3期。
(13) 陕西省雍城考古队:《凤翔马家庄一号建筑群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5年第2期;雍城考古队:《〈凤翔马家庄一号建筑群遗址发掘简报〉补正》,《文博》1986年第1期。
(14)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秦都栎阳遗址初步勘探记》,《文物》1966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栎阳发掘队:《秦汉栎阳城遗址的勘探和试掘》,《考古学报》1985年第3期。
(15) 刘瑞等:《西安秦汉栎阳城考古新进展》,《中国文物报》2015年9月11日。
(16) 刘庆柱:《秦都咸阳几个问题的初探》,《文博》1976年第11期;《论秦咸阳城布局形制及其相关问题》,《古代都城与帝陵考古学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17) [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57页。
(18)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都咸阳考古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19) 陶复(杨鸿勋):《秦咸阳宫第一号遗址复原问题的初步探讨》,《文物》1976年第11期。
(20) 杨东宇、段清波:《阿房宫概念与阿房宫考古》,《考古与文物》2006年第2期。
(2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阿房宫考古工作队:《西安市阿房宫遗址的考古新发现》,《考古》2004年第4期。
(22)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战国中山国灵寿城》,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23)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发掘报告》,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
(24) 李一丕等:《豫南地区楚长城资源调查与发掘取得突破》,《中国文物报》2011年9月30日。
(25) 何德亮:《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长城——齐长城》,《中原文物》2009年第2期。
(26)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工作队:《陕西华阴、大荔魏长城勘查记》,《考古》1980年第6期。
(27) 参考文物编辑委员会:《中国长城遗迹调查报告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
(28)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绥中县“姜女坟”秦汉建筑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6年第8期。
(29)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金山咀秦代建筑遗址发掘报告》,《文物春秋》1992年S1期。
(30) 王永亮:《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秦直道》,《中国文物报》2001年9月7日;甘肃省文物局:《秦直道考察》,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
(31) 陈直:《三辅黄图校证》卷二《汉宫·甘泉宫》,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
(32) 姚生民:《汉甘泉宫遗址勘查记》,《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1期。
(33) 梁云:《汉甘泉宫形制探讨》,《考古与文物》201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