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战国和秦代长城
长城是地上延伸极长的人工防御建筑设施,历史上共有20多个朝代修筑过长城。战国时期,与北方民族接壤的秦、赵、燕分别在各自北部边境地区筑长城,防御东胡、林胡、楼烦、匈奴,其长城被称为“外长城”。自春秋时期开始,各诸侯国出于相互防御的目的,在相邻边界地带修筑长城,如楚、齐、魏、中山等国都筑有长城,它们相对于北部地区的秦、赵、燕长城,是谓内长城。
一、战国内长城
(一)楚长城
楚国是较早修筑长城的国家之一,当时称为“方城”。《左传·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记载,齐以诸侯之师伐楚,楚大夫屈完对齐桓公说:“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史记·齐太公世家》等亦有相似的记述。《汉书·地理志》记载:南阳郡,叶,“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曰方城”。楚长城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长城之一。
春秋初期,楚文王灭邓及南阳盆地汉阳诸姬姓的小国申、吕等国。从春秋到战国,楚国陆续在通向中原的要塞之地设关,在申、息之北及今河南方城县东北依山筑城。战国末为防秦入侵,又于西部(今河南西峡、内乡、镇平、邓州一带)筑城、筑障,形成一套巨大而复杂的防御体系。
楚长城由今河南邓州市东北境起,沿镇平县境向北,经南召西北方向折转向东,至鲁山县南,然后由叶县西部南转,循方城县蜿蜒而入泌阳县境。整体上,楚长城主要在河南省南部,以南阳盆地为中心,东、西、北三面向南围成半环形,因有“方城”之名。楚长城大部地区依山势而建,利用山岭高地,连接数座山峰,再连接河流堤防,构成“连堤”,因此它不是单线形式,更像是网络结构(图1-15)。
2008年至2009年,在河南境内调查残存长城墙体30.51公里,消失或掩于地下的墙体25.37公里,山险200多公里,关堡6个,寨堡105个,确认烽燧37个,古代道路8条,沿线冶铁遗址7个,城址18座。在不同地段,楚长城以山体为主要天然屏障,山间无险处累石堆土相连,筑险以为屏障,采取多种不同的防御形式:低平地筑人工墙体,人工墙体有土石混筑、纯土筑和毛石干垒等形式,解剖发现底部堆积有炭化的木棍层;人工墙体和山险结合;在山间垭口、古道、要冲处,沿两侧山势向下修筑一段人工墙体扼守;海拔较高的地方以山险为主,以关堡、城址扼守要冲。可见,楚长城是由人工墙体、关堡、城址、烽燧、古道、自然山险、河流等构成。局部墙体附近发现有兵营遗址(24)。
(二)齐长城
齐长城也是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形势下的产物。《韩非子·初见秦》载:“齐之清济浊河,足以为限;长城巨防,足以为塞。”
齐国的长城分三段。
春秋末期,齐国为防御鲁国,在与鲁接壤的泰山以西、今济南长清区西南或平阴县东北原济水河畔的钜防修筑了最早的长城,即西段长城。西段长城从今山东济南长清区西南的孝里镇广里村北古济水东岸的古防口东行,经泰安市肥城县绕泰山西麓,成为齐鲁的边界线。《管子·轻重》有言:“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
春秋末到战国初,楚国势力向东、向北发展,先后灭莒、杞、邾等小国,又灭越、鲁,在山东境内与齐对峙。齐国把长城自泰山东延至穆陵关,成为中段齐长城。中段长城经泰沂山区东北行至章丘、莱芜,再东南经博山,至潍坊临朐大关镇与沂水县马站镇交界处的穆陵关。
战国时期,齐国把长城从穆陵关东延至海滨,成为防御楚国北上的工事。东段长城从穆陵关东南行,经莒县和五莲县北部,然后向东经诸城至胶南灵山卫镇东于家河庄(现属黄岛区)的海边入海(图1-16)。
齐长城全长641.32公里,大部分经过泰沂山区,跨1500余座大小山峦,采取多种形式构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像土石长龙沿山脊匍匐而行,有的地方直接以陡峭山险代墙,属典型的山地长城。平阴、长清至泰安肥城之间的一段有土筑、石垒、土石混筑长城,莱芜、博山、章丘、长清等地都有石砌长城。石砌部分底宽8~10米,高4米,顶部为圆形(25)。
(三)魏国长城
魏国为防御秦国东下,在关中东部黄河以西的魏国西境筑长城。《史记·秦本纪》载:“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史记·魏世家》载,魏惠王十九年(公元前351年)“诸侯围我襄陵。筑长城,塞固阳”。该处长城为魏的西长城。西长城南起今华阴市华山北麓的朝元洞,沿长涧河西岸,北抵渭河南岸,再循洛河东岸西行,至大荔县许原北的长城村,向东北经澄城、合阳等抵韩城县境内的黄河西岸,全长200公里。华阴、大荔尚存地面长城遗迹20多处,最长的一段长2100米,墙宽16米,高2.2~11.4米,有的地方高出地面18米。魏长城为夯筑和堑山相结合,沿线有城堡、烽火台遗迹,烽火台均在墙南侧,北侧有城壕(26)。
魏惠王晚年修筑了保护大梁的魏、韩边界长城,是为南长城。南长城在今河南中部郑州附近、魏都大梁之西存有两处遗址——郑州市管城区圃田乡的青龙山长城遗址(所在地今属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明湖街道办事处李南岗村)长3公里,西北东南走向;密县县城西北长城遗址现存5.5公里,南北走向。南长城墙基宽2.5米,高2.5米,以青石砌筑。
二、秦、赵、燕长城(27)
(一)燕国长城
燕国长城西起河北张家口赤城县独石口,向东经沽源、围场,内蒙赤峰、敖汉旗、库伦旗,辽宁北票至阜新以北,穿越内蒙、河北、辽宁三省区。在辽东地区仍有长城遗迹发现,朝鲜大宁江东岸发现的长城遗址应是燕长城的东部起点。赤峰到北票一段为秦始皇时期修缮利用,东段与秦始皇长城大致平行,南北相距四五十公里。燕长城以北的一段秦长城从内蒙化德与商都县之间,沿北纬42度线向东,经河北康保县南,内蒙太仆寺旗、多伦县南,河北丰宁、围场县北至内蒙赤峰,向东接燕长城。燕国长城成为秦代东段长城的主体(图1-17)。
燕长城多选在山岭之上,就近取材,外侧用大块平整石块垒砌,中间填以碎石,直壁或下宽上窄,当地或称“石龙”。有的地方以河沟为堑,或筑与河流平行的墙。黄土丘陵地段则以土夯筑。沿线发现城障或烽燧遗址多处。
另外,燕国在易水北岸沿河堤建有南长城,以防御邻国齐、赵、中山进犯。
(二)赵国长城
赵国北邻林胡、楼烦,北筑长城以御之。《史记·匈奴列传》记载:“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赵长城习称赵武灵王长城,分布于河套以北阴山南麓、大青山沿线,东端从河北张家口市万全、张北两县之间,经内蒙集宁市东南,沿北纬41度线往西,经呼和浩特市北、包头市和固阳县一带,越乌梁素海附近,北移沿阴山向西到内蒙巴彦淖尔盟临河市以北、乌兰布和沙漠边缘狼山口(今石蓝计山口)。赵国长城基本为秦所用,成为秦代的中段长城(图1-17)。
赵长城主要建于阴山山脉的大青山和乌拉山下,大部分为夯土建筑,少数地段用黑色巨石垒砌,总长尚有250多公里,高约4米,底宽3.5~4米,顶宽1.5米,为保存最完整的古长城地段之一。在长城之南,每隔1公里左右,就有一处小城址和烽火台。
(三)秦国和秦代长城
秦国长城在河套地区,东北—西南走向,秦昭襄王时修筑以拒匈奴。该长城从今甘肃岷县城西10公里处开始兴筑,沿洮河东岸到今临洮县境,绕县城东行,经渭源、陇西、通渭、静宁县,进入宁夏西吉、固原,甘肃环县,陕西吴旗、志丹、靖边、榆林、神木,沿毛乌素沙漠东南侧入内蒙准格尔旗,最后达黄河南岸准格尔旗东北的十二连城,消失于十二连城以西的沙漠中。秦国长城穿过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四省区,是秦代完整加以利用的西段长城。
秦长城经过的地方大都是黄土地带,长城及沿线相关建筑多为黄土夯筑,有些地方隐约可见一条黑土带,其上草木格外茂盛。临洮附近的城墙下部宽4.2米,上部宽2.5米,残存长城高3米左右,用黄黏土夹杂少量碎石夯筑。秦国长城分支部分有石垒,也有土夯,丘陵高地上的夯土墙宽6米、高3米。许多地方是顺应地势堑削而成。
战国早期,秦国为了阻止魏国的西进,在秦国东境沿洛河西岸夯筑长城,是为秦东长城,史称“堑洛”。东长城自陕西华阴长城村过渭河,沿洛水西岸经大荔、蒲城、白水、宜君、黄陵到富县境。后来魏国加以修缮利用,成为抵挡秦军东下的魏国西长城。
秦统一后,公元前213年,始皇命蒙恬修缮、连接秦、赵、燕三国已有长城,征用民工30万,担土垒石十余年,连接起了一条西起甘肃临洮(今岷县)、东到鸭绿江岸的万里屏障,这就是秦代长城(图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