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的崛起
1939年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战争接近尾声,战后重建与国际合作进入新阶段。此时,全球各国的金本位与银本位制度已基本瓦解,放弃贵金属担保后,取而代之的是国家信用保证。国际贸易的发展,使得不同国家间的货币兑换不可避免,一国的货币贬值直接影响到贸易伙伴的利益,人们依然习惯于有某种公认的标准来担保一国货币的公信力,而黄金依然被人们视为最理想的标准。黄金被广泛认可的贵重使得其作为世界货币成为可能,金币可以与其他商品一样,以含金量为计量标准在世界各国之间流通,满足国际贸易的需要,无论其形状与大小以及如何铸造,英国的一盎司黄金都等于美国的一盎司黄金。
英国金本位制的解体对英镑的硬货币形象形成了较大的打击,而完成黄金大布局与白银保卫战的美国,金银大丰收为美元成为世界货币提供了有力的担保,这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打下了基础。美国的黄金收购导致一些金本位制国家不得不放弃金本位,美国的白银收购也导致一些银本位制国家不得不放弃银本位,失去贵金属货币锚的众多国家重回贵金属本位的希望渺茫,最终选择了以黄金支持的美元本位,也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宣言》,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联合国”这一名称是由当时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设想出来的,美国是成立联合国的组织者。1944年7月,美国邀请参加筹建联合国的44国政府的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签署了一项重要的协议——《布雷顿森林协议》,这项协议进一步确立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根据布雷顿森林体系,各国确定本国货币兑换黄金或美元的价格,美国承诺各国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前文已提到,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是美国通过不断提高价格购买黄金来实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就是以美元国际黄金本位作为美元国际货币地位的重要保证。在布雷顿森林协议签订时,美国持有全球黄金储备的约3/4,这为美元的黄金保证提供了充分的信心。由于协议规定各国随时可以将美元向美国兑换为黄金,各国也就对美元有了更大的信任。当然,黄金担保虽然是重要的促成因素之一,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离不开美国强大的政治与经济实力。
布雷顿协议签订以后直至解体,美国的黄金储备持续下行,美元的大量发行使得以35美元一盎司兑换黄金已经没有了可能。美元与黄金之间固定兑换比例被打破而导致的黄金价格上行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到1964年,外国官方持有的美元已超过了美国的库存黄金价值,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担保的美元本位实际上正在逐步发展为没有黄金的纯粹的美元本位。1965年3月约翰逊总统签署了取消银行储备与黄金挂钩的法案,1968年黄金价格大幅上升,1969年3月10日达到43.83美元,此后黄金价格开始下行,至1969年底重回35美元附近,这一价格维持了不到1年的时间,从此一去不复返。
到1971年,倘若按35美元一盎司兑换黄金,美国的黄金储备已不足以使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一半的美元得到兑换。以高于35美元每盎司的价格从市场购入黄金,再履行诺言以35美元每盎司兑换给持有美元的各国,美国显然没有这个打算。1971年8月15日,美国宣布暂停美元自由兑换黄金,这是尼克松政府新经济政策的重要部分之一。尼克松总统的“新经济政策”公告在东京时间1971年8月16日上午10点发布,当时日本处于开市中,而欧美为周日晚上歇市时间。“新经济政策”发布后,引发了市场的美元抛售潮,由于过分相信美国传达的保证不贬值美元的信息,以及为了维持360日元每美元的汇率价格,避免日本持有的大量美元资产减值,日本银行继续以360日元每美元的价格大量买进美元,这些美元很快就导致了日本银行巨额的账面损失。经历艰难而漫长的谈判后,十国集团最终于1971年12月在史密森学会达成新的汇率协议,各国货币相对美元不同程度升值,平均升值幅度在10%左右,围绕中心汇率的波动幅度从±1%调整为±2.25%,黄金官价从35美元每盎司提高到38美元每盎司。
所有违背实体经济规律的规则只会阻碍实体经济的发展,最终都会在实体经济的强大冲击下瓦解,承载着稳定世界经济梦想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反而成了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因素。布雷顿森林体系基于固定汇率与自由贸易建立,而固定汇率与自由贸易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两国之间的汇率最终由两国经济的对比关系决定,随着国际贸易的规模扩大,政府控制汇率的能力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正如日本试图干预市场来维持固定汇率的失败,史密森协定所达成的新的汇率协议并没有维持多久,到1973年,浮动汇率基本取代了固定汇率,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画上了句号。1971年至1980年的10年间,全球经历了黄金价格的大幅上行。不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尽管解体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却已无法撼动。
由于黄金资源的有限,要保证单位面值纸币兑换成指定重量的黄金,纸币的发行必然受到很大的限制。倘若纸币的增加不以等量增加黄金储备为前提,那么纸币兑换黄金的承诺就无法实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当人们对日益丰富的社会产品进行交易时,需要更多的纸币参与交换,因此,金本位制的存在,会对货币供给适应货币需求形成阻碍,这必然束缚经济的发展,也必然带来金本位制的最终解体。从越铸越小的金币,到金本位制国家纸币兑换黄金的缩水直至中止,再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有限的黄金与日益丰富的社会产品的不匹配使得黄金的货币地位难以继续,黄金重量的增加永远也跟不上社会产品的日益丰富。如果一定要建立社会所有产品与黄金的比价关系,单位产品能兑换的黄金只能越来越少,或者说,黄金只能越来越“贵”,因此,兑换黄金的承诺注定只能是口头空言。显然,是人们没有认清金本位制失败的真正原因,才使布雷顿森林体系得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