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芳身世之谜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章 2.刘三 柳氏落脚凉州

两个月多以后,时间已是大唐武德2年(公元619年)的一月中旬。经过千辛万苦长途跋涉,刘三和柳氏终于到达了凉州城(今甘肃武威)。刘三长长出了口气:总算安全了!

他们为何会出现在这偏远的凉州?

原来那晚刘三带着柳氏离开李如珪的将军府后,迅疾来到邻街不远处的好友家,驾着早已在那里准备好的马车,顶着凄冷的月光,冒着深秋的寒气,马不停蹄地赶路。

心思缜密的他,心中早就作好了计划。

他驾着马车顺利出了西门,先是一路向西,到了郊外又调转马头往东疾行了几十里,随后再往北行了一程,最后抄小道走近路往西直奔渭河而去。

每到一处岔路口,他都等马车走过几百米后,然后徒步返回到路口,用树枝将马车驶过的痕迹仔细清扫干净。这样的话,即使有追兵追来,也会让追兵一时半会儿搞不清该往哪个方向追击,为他们安全逃离争取时间。

第二天天色微明,他和柳氏乘坐的马车已经过了渭河,进入陈仓地界。只要再翻过前面的陈仓山,就进入了甘南地区,就比较安全了。

再往西走,就是金城(今甘肃兰州),从金城再往西就是凉州了。刘三早就打算好了到凉州落脚。

他是这样想的:如果在陕西附近,离长安比较近,万一朝廷要缉拿他们,他们比较容易被发现。凉州和河西地区就不一样了,那里离长安将近2000里路程,而且那里现在才刚刚归附大唐,刚经历了战乱,逃难的百姓和各地来的流民还比较多,鱼龙混杂,便于混在其中不容易被发现;再者,原先自己熟识的秦琼、罗成、程咬金等瓦岗旧将大多都随秦王在那里征战,还未班师回朝,如果遇到紧急难处解决不了时,也可以临时去找他们帮帮忙。

当然,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他是不愿去找任何人的。

这到凉州的一路上,刘三非常谨慎小心,随时留意身后有无追兵追上来。为防备官府的巡查,以免给自己和柳氏带来危险,刘三决定沿路都不去客栈住宿,而是到老百姓家借宿,适当付点费用给老百姓。

现在已是隆冬时节,西北戈壁滩的寒风呼啸而来,比长安城的寒风凛冽多了。鹅毛般的大雪在寒风中漫天飘舞,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银装素裹的景象,天气出奇的冷,可以说是滴水成冰。

幸亏他们出门时带的行李比较齐备,棉衣、毛衣甚至棉被都装上马车了,一路上还没怎么受冻。柳氏已怀孕差不多有六月了,肚子已经大得非常明显,不宜再奔波了,必须要尽快找个僻静安全的落脚点安顿下来静养。

刘三把柳氏暂且安置在凉州城中僻静处一家叫“来福”的小客栈。一连几天,自己赶着马车城里城外到处去找比较理想的栖身之所。

城里都寻遍了,南城外和北城外也去找了一番,他都没有找到满意的住所。东城外,来的时候已经观察过了,也没什么适合的地点。他决定明日到西城郊外去看看,碰碰运气。

雪停了,天刚亮,刘三就驾着马车在蒙蒙雾气中出了西门,往西郊去了。

刘三一路往西,沿途寻找合适的栖身之所,不知不觉走了三、四十里。太阳出来了,雾气渐渐消散。

他隐约望见道路右边几里外的山岭下似乎有一村镇,他决定去镇子里看看。

走到镇口,刘三遇到一白发老丈,便停下马车向他详细打听这里的情况。

老丈耐心地给刘三介绍:此地离凉州城约40里,唤作“西林镇”,因这里地处凉州城西面,镇子周围有一片野生的柿子树林而得名。在每年九月柿子成熟时,树上满是成熟了的柿子,一眼望去,火红的一片,像一片红红的祥云,那才好看!如今这隆冬季节,柿子树早已掉光了所有的叶子,光秃秃的枝丫,没啥意思。这个镇子是河西走廊上的一个小小不起眼的镇甸,因为不在官道旁,所以不大引人注意。整个镇子比较小,只有两条成十字型的街道,街道比较窄,勉强能容两辆马车并排通过,只有四、五十户人家。由于刚经过战乱,镇子里年轻男子很少,基本上是一些老弱妇幼。镇子处于山坳之中,东、北、西三面都是山岭,只有南面有一条土路通向官道,离河西走廊上的官道约5里地。

听完介绍,刘三觉得这个地方环境不错,比较僻静,正是自己心中所要找的“桃花源”。他决定就在这里落脚,但先要寻得一处比较适合的地方,长期住下来。

他下了马赶着马车,从镇的东头找寻到西头,又从西头找到北头,几乎把整个集镇翻了个遍。

虽然天气已经放晴,但天气依然阴冷,人、马哈出的气立马形成一小团雾气。

窄窄街道上非常冷清,几乎没有什么行人和商贩。几个老年妇人裹着头巾,背着背篓,木然地默默从他旁边走过,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仿佛就没有刘三的人和马车存在。

该在那里落脚呢?

刘三有些茫然了。

这时,他隐约记得他刚来进镇子时,就在镇子口的南边的小溪旁边,有一片柿子林,柿子林旁好像有一家客栈。

他决定去那里看看。

不一会儿,刘三就赶着马车来到小溪边,果然看到了小溪对面的那家客栈,房屋有些破旧,看起来条件有些简陋。客栈的屋顶此刻正冒着淡淡的炊烟,似乎在准备午饭。

一座宽约六尺,长约三丈的小木桥,从小溪这边通向客栈。小木桥的木板已经比较陈旧,有的已开始腐朽,像是已经有好多年了。

桥两边立着几根茶杯口粗的旧木桩,上面拴着拇指粗的铁链,作为桥的栏杆。铁链已是锈迹斑斑,仿佛在展示自己经历的岁月。桥那边一扇有点破旧的木栅栏门静静地大开着,似乎在对客人说:欢迎到来。

刘三牵着马车小心地走过小桥,刚走进木栅栏门,就见从屋里快步走出来一位老丈。

“客官是住店啊?”老丈的声音有些沙哑,但表情很和善、热情。

刘三点点头,仔细打量着面前的老丈。只见他身上厚厚的棉衣已补了几处补丁,衣服还算干净。头上是一顶旧毡帽,稀疏的山羊胡子已有些花白,脸上刀刻一般的皱纹似乎述说着岁月的沧桑。他年纪约六十来岁,身材不高,甚至还有些瘦小,但举止还利落,身体还算硬朗。

“我是这里的老板。这里就我和我老伴,已有好长时间没有客人来住店了。这兵荒马乱的,生意不好做,请随我来,我先带你看看。”

那老丈说完,伸出一双皱得像松树皮似的手,帮刘三把马车赶到拴牲口的棚子那里停好,然后带着刘三四处看看。

客栈前面是一块一亩大小的平地,客栈主屋是五间由石头和砖砌成的,应该是客房;两边分别用木头、木板搭起来的简陋屋子,屋顶用茅草覆盖,左右各两间。

左边紧挨主屋那间的屋子,屋顶的烟囱还在冒烟,应该是厨房。厨房旁边是一个堆放杂物的储物间,紧挨着的就是拴牲口的一个简易棚子和茅厕。右边那两间屋子似乎是用作客人吃饭的地方。

屋前平地两边沿房屋到小溪边的栅栏门边,栽种上了一圈骆驼刺,已有一人高,作为篱笆墙。

中间那间主屋前的空地上立着一根两丈来高的手臂粗的木杆,上面挂着一块已有些破旧的布招牌,在寒风中孤零零地抖着,上面歪斜地写了“如意客栈”几个字,依稀还能辨识。

刘三又到屋后看了看。这客栈依山而建,在屋子和山岭之间是一块长二十余丈,宽七、八余丈的平地,栽种了一些沙枣树和柿子树。林间空地还有几株没及时采摘而枯死的蔬菜。林地旁边靠屋的地方还垒了一处不大的鸡舍,里面养着十来只大大小小的鸡。

那老丈一边带着刘三参观,见刘三一脸憨厚相,不像是坏人,就主动跟刘三诉说着自己的身世。

他说他夫妻二人结婚不久就因战乱逃到这里,在这里居住下来,在镇上好心百姓的帮助下,建起了这些房舍,后来就开了这家客栈,风风雨雨到现在已快40年了。原先有一个儿子和女儿,女儿不到10岁就因患病夭折了;儿子早在15年前去凉州买日用品时就被城里的军队给抓了壮丁,到现在一点音讯都没有,估计早死在了战乱之中。

说着说着,老丈的双眼已变得模糊,他用衣袖轻轻擦了擦眼睛,悲哀地叹了叹气。刘三充满同情地安慰了他几句。

刘三屋里屋外仔仔细细地看了个遍,心里对这里很满意。不错!这里就是他心中理想的栖身之地。

刘三就先向老丈交了订钱,然后高高兴兴地赶着马车回城里的“来福客栈”,去把柳氏接来。

午饭过后,刘三驾着马车带着柳氏来开开心心地到了“如意客栈”。

老丈和他的老伴一脸和善,非常高兴地帮刘三他们安排好房间,主动帮他们把行李拿到房间。

刘三对店老板言明要长期在这里租住,先付半年的房钱。老板老两口自然非常乐意,满口答应。

那老丈的老伴见柳氏挺着个大肚子,一看便知是怀胎好几个月的。

在得知柳氏是刘三的弟媳后,那老妇人还主动提出来,她和柳氏住一个房间,便于对柳氏的生活起居进行照顾。

柳氏、刘三大为感动,觉得遇到了好人,欣然应允,内心对店老板老两口充满了感激。

为了避免店老板老两口多花时间做饭,让他们少一些劳累,同时自己也可以节约些盘缠,柳氏和刘三主动跟他们商量:饭菜可以简单一些,每顿饭就和他们老两口一起吃,然后把饭菜钱付给店老板老两口。

老两口很爽快地答应说:“这样也好,大家在一起吃饭还热闹些。至于饭菜钱嘛,适当付点就行了,有个心意就行了,不用那么见外。能到这里来住店,就是看得起他们老两口,大家相见就是一个缘分,今天晚上这顿饭不用给钱,就算是大家初次见面,表个心意,招待你们的。”

刘三和柳氏见店老板老两口如此热情,也不好推辞。

老妇人炒了几盘素菜,还特意给柳氏蒸了一碗鸡蛋,给柳氏增加点营养。

到了吃晚饭的时候,四个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吃一边闲聊。老两口吃得格外开心,因为他们的客栈好久没有这样的人气,没有这样热闹了!

吃饭间,大家开始拉起了家常。

刘三坦然地对老板老两口说:“我们是从内地来的,因兄弟被歹人所害,为怕牵连到弟媳,只好带着弟媳远避他乡,这才来到这里,遇到了你们这样的好人!”

那老丈的老伴也一脸真诚地对刘三和柳氏说:“这里地方穷,也没什么好东西招待你们,你们就将就吃吧!不瞒你们说,我们也是逃难之人。我和丈夫都姓韩,原本住在离这里往西100多里的韩家庄,后来遇上战乱,突厥人打了过来,冲进了我们的庄子,见男人就杀,见女人就抢,那真是个惨啊!除了我们和另外几个人逃出了庄子,流落到了这里落脚,其余人不是被突厥兵杀死,就是被掳走了。这个西林镇,有一半是各地流亡到这里,定居下来的。其余一半是本地人,都姓青。唉!该死的战乱啊!毁了多少人家呀!我们老百姓的日子可真苦啊!这兵荒马乱的日子何时是个头啊!”说完,双手抹泪,一脸愁容。

她的丈夫听了,只是一个劲的摇头叹气。

不知何时,柳氏已开始小声抽泣,她的脸上已淌满泪水。

刘三知道:她又在思念丈夫李如珪了!

老丈的老伴见状,慌忙起身搀扶柳氏,宽慰道:“好了!好了!不说了!我们都是苦命人,不说这些伤心事。大妹子,我们还是回房早些洗漱歇息吧。”说完起身扶起柳氏往房间里去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集《李淘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