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感觉:对肢体运动的精准分析
感觉是一种奇妙的东西,它是最原始的心理现象,也是最简单的认知过程。繁华热闹的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周围的人们都是三五成群,唯独自己是孤身一人,这时孤独感油然而生,四下无人的夜里更甚。当我们形单影只地在城市里游荡时,当我们在公交车上难过地哭泣时,来自陌生人的一丝安慰变成了眼泪决堤的最后推手,那是来自异国他乡的陌生人的善意,它可以带给我们温暖的感觉。我们在逐渐长大,未来却总是遥不可及,我们常常怀念逝去的美好,却眺望不到未来的曙光,那是一种不能活在当下的感觉。这感觉与我们息息相关,它无时无刻不陪伴在我们身边。
而心理学中的“感觉”指的是头脑中浮现出过去的印象,这个印象可能出现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当各种各样的感觉扑面而来时,我们会感到当头一棒,而这“一棒”恰恰指的是各种各样杂乱无章的刺激感。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告诉我们:当我们失去所有感觉时,就会产生不同的病态心理。我们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各种各样的刺激,它们是我们机体赖以生存的基础。感觉使我们的机体正常运营,我们的正常发育和成长是建立在与外界的不断接触中,所以只有更好地融入社会,我们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肌肉感觉:它们是如何影响定位的?
反射运动最初是无目的且无规律的,它的转化源于它的这两个特性。因为转化可以满足明确目的和规律,所以转化过程中的基本要素只能从运动中找寻,由此我们可以想到测量肌肉运动的问题。
当我们双腿交替、自然行走时,我们就能丈量出步伐的长度。一个专业的钢琴家可以精确地估计各个琴键之间的距离,所以他在移动手指时可以不差毫厘。当我们对自己的身体非常熟悉时,我们也可以对自身的肌肉力量了如指掌。当我们举起不同重量的物体时,我们能辨别出它们的量值。如果我们举起重物的时候,可以辨别十七分之一的细微差别;对皮肤施加压力,可以辨别出三分之一的差别。这样,我们便可以在感觉的帮助下对运动的规模和力量进行测量。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来自体内和体外的感觉使我们能够接受变化的唯一提示。
如今,我们始终注意着自己的运动,就会发现自身的运动始终伴随着肌肉的感觉。通常来说,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这些感觉是非常微弱的,我们无法察觉到它们。假如我们移动整个肢体——这当然算是给身体施加力量——我们才能感受到自身肌肉的紧迫感,尽管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运动,但也能产生很高强度的紧张感,因为它们经常重复运动并产生了疲劳。疲劳只是肌肉的一种感觉,它时而出现在我们休息时,时而出现在我们活动时。
肌肉感觉只有在异常强烈的时候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这与我们感知觉的最终特性有关。上文中我们已经阐述过,最容易被忽视的感觉当属无法归属于外界物体的感觉。通过直接观察我们最容易被摆脱的部位是视觉和触觉的部位,因为我们的注意力通常指向外部印象的位置。用此方式,我们把肌肉视为知觉的手段而非感觉,它们由运动的规模和力量构成。感觉是观念的一部分,它能引起复合观念;如果我们按照这个思路去考虑的话,那么我们需要使用不同寻常的实验方法或感觉强度。
压力引起肌肉收缩,肌肉作用于肌肉之中的感觉神经纤维。紧张与压力的皮肤感觉、实际的肌肉收缩都参与到了运动之中,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感觉参与了运动。我们的运动感觉除了依靠肌肉做的内外部的功之外,脉冲强度也会影响它,这些脉冲来自扎根在运动神经中的中枢器官,肌肉活动的病变证明了这一事实。假如某个病人的手臂或者腿遭遇了部分瘫痪,他只能用比原先更大的力量才能做与原来相同或者比原来还小的功。他感觉自己的肢体像被灌了铅一样重,若想做与原来同样数量的功,就必须付出更大的力量、接受更高强度的刺激。在患病伊始,他的步伐颤颤巍巍,手握不住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下去,他就会获得一种新的精确程度,不断的训练使肌肉产生了新的感觉系统。
上述情况有的时候仅适用于个别肌肉或者单个肌肉群。比如:眼睛部分肌肉受伤可能致使眼球向外,但不影响其他的功能,解剖学家将这一肌肉称为外部直肌。在病人的视觉印象里,他看所有的事物都比实际事物更靠外一点。这种错误概念的产生将会伴随他很长时间,比如:当他用锤子砸石头的时候,他很有可能击中拿石块的手。渐渐地,他会适应自己的这种情况,然后获得正确的位置概念,只不过对于患病的一侧,病人可能要花费较大的力气。
部分肌肉病变的现象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全部肌肉瘫痪的情况下,仍应该坚持让肌肉活动锻炼。假设有位病人的一条腿完全失去了运动的能力,但是他不甘心自己的腿从此没有任何知觉,于是他坚持要活动这条腿,这时他会产生一种肌肉紧张的感觉,从而觉得自己的腿可以活动了。然而事实上,他的眼睛会告诉他,腿并没有活动。当眼睛完全失明、无法看到一切时,情况也是如此。患病的人经常会有一种视觉幻想,这是一种运动实施的概念与实际静止的无奈。
我们有时会认为意志活动可以解释主观运动幻想,假如我们想活动自己的某个器官,那么器官运动与我们的观念必然会产生联系。但是,想要观察出其中的联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不同的瘫痪程度所对应的运动量值是不同的,而体现在肌肉感觉上是相似的。这种感觉其实是一种意志活动,对相同的意志来说,它的程度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一般来说,感觉是由肌肉收缩导致感觉神经受刺激而产生的,假如在肌肉不能收缩的情况下,感觉神经的刺激应该怎样产生呢?
我们必须明确的一点是,特定的意志才会产生肌肉感觉。所以,当意志重复出现时,与之相适应的肌肉感觉便会出现。因为我们已经经历过许多次感知,熟悉肌肉感觉,而且这种感觉与意志过程密切相关。更甚者,即使肌肉不能收缩、不能产生感官刺激,也能发现它们与意志密不可分。我们为那些由内部刺激产生的、可以靠以往的外部刺激发生反应的观念和感觉起一个名字——再生的观念和感觉。比如,再现的肌肉感觉就是指自始至终伴随着意志发生变化的肌肉感觉,当我们根据再生的感觉和观念与原本相似的感觉与观念相区别时,便可以将它们称为再现的肌肉感觉。如果意志对肌肉产生一般的影响和反应,肌肉的运动肯定是与之相随的;但是,它们会立即与肌肉收缩引起的肌肉感觉相统一。换句话说,两种效应只能分类讨论,就像前面说的那样,不同程度的肌肉瘫痪已经损害了周围肌肉的感觉。
运动感觉如何与其他感觉相联系?
关于感知觉的发展有无数的历史研究,有的探讨肌肉感觉的起源问题,有的研究肌肉损坏之后出现紊乱的现象,两者相比较而言,后者的重要性更强一点。当部分肌肉损坏的时候,肌肉对病情的康复适应程度会像其本身那样具有可塑性,它可以表明感官的发展会由肌肉感觉施加。个体对位置的概念存在以感觉为基础,这种感觉伴随着感官对物体运动的努力。如果我们可以替换肌肉感觉系统中新定位的力量,那么这对我们下面要陈述的假说便是小菜一碟了。换言之,感知觉处于发展进步的过程中,我们在外部刺激和肌肉感觉两者之间建立一种缓慢增长的递进关系,这可以反映我们最初讨论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正确测量反射运动的话,那么这种测量的源头可能是运动自身。显然,测量感觉会随着运动的规模力量而不断变化。经验表明,我们通过这些运动才使感觉器官有了可靠性。然而,肌肉感觉的变化剔除了这种可靠性。所以,它必须通过另一种实践过程再次获得。
下面我们将介绍反射运动的发展观。存在于中枢器官内的神经联结是反射运动产生的唯一条件。一种刺激可以引起感觉的扩展运动,运动与感觉也可以相互促进。所以,运动只是两种感觉之间的一个过渡,换句话说,运动存在于原始感觉和肌肉感觉之间。原始感觉来源于外部刺激,肌肉感觉则由运动引起。但是在两个过程中间,除了运动,还存在很多其他杂质。当我们活动四肢时,它们可能会发生两种反应:一种是与感觉器官的接触器相接触;另一种是将产生的刺激从器官的某个部位转移到另一个部位。我们不妨假设给皮肤一个刺激,皮肤的某个部位被触及,这个刺激会引起运动;换句话说,运动的结果就是第二种感觉的产生,这第二种感觉就是除去外部刺激引发的感觉而剩余的感觉。但是这种现象只会在临近的肌肉群中发生,因为中等强度的兴奋传递程度有限,只有邻近的神经结才能感受到它。更进一步说,现在不仅有两种感觉完成这一过程,我们还发现了第三种感觉。排在靠后位置的两种感觉具有强弱不同的两种扩展性质。可是,不久之后,会有某种特定的触觉来到靠前位置,这个感觉类似于整个刺激中最原始的感觉,也就是被作用部位的感觉,这种感觉的起因就是受外部刺激。这两种感觉极为相似,原因显然是部位接触所引起的,该部位的最初刺激就源于此。不言而喻,皮肤的各个部分依赖于许多部位特征,它们可以通过这些特征被人们区分和鉴别。刺激发挥作用的部位是运动的目的和接触感觉的结果。这个目的不仅对假设来说是十分容易的,对现实同样如此。因为我们可以同时辨认触觉特性和肌肉感觉。假设这在很多情况中都曾发生过,那么这两种感觉之间将会建立起坚实的联结。当刺激产生时,感觉便会随之产生,与之相对应的运动感觉也将被唤醒,从而进入运动的状态。当触觉的最终反应与它最初的感觉一致,整个过程的最后一步也就完成了。
我们发现眼睛中有通过器官的某些结构来调控的现象。视网膜上分布着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神经联结,这些神经联结将视网膜放置在负责转动眼球的肌肉反射过程中。视网膜上有一个位于视网膜边缘位置负责清晰成像的结构,它可以感受不同的色彩印象。其实是各种各样的颜色都合并为灰色被视网膜感受。尽管它们相当接近视网膜中央部位,还会有一段难以辨别的色彩区域。但当颜色进入“黄斑”时,我们才能清晰地分辨各种颜色。我们可以总结出关于眼睛反射运动的规律:每个景象都会最终呈现在黄斑部分——视线最清晰的位置。在一个无目的的反射运动中,突出反映清晰成像这一运动,将视线直接置于这一位置,使刺激能够更快地作用在黄斑区域。
但是,当我们像用经验观察那样观察反射的发生过程时,我们可能陷入了一个误区。我们将这一过程归于有机体的早期心理发展,它是一种有目的的、带有明显的倾向性行为。难道我们观察到的这些现象不应该仅归属于遵循机械定律的范畴吗?一个男孩将石子捡起来并抛出去,说明他对自己的意图有一个了解;正在运动和感知的被试对象对意图也有一个了解。如果后者不比前者的了解更多的话,那么我们就应该把目的放进它们当中去。
我们着实不能用“意图”和“目的”的字面意思来解释感知觉发生过程中的“意图”和“目的”。实际上,没有什么可以成为斟酌上述言论的先决条件。有些过程对反射运动的调节是十分重要的,还有一些过程是我们依照特性和强度来分辨感觉存在的,这两种过程具有同样的本质。它们存在的位置也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存在于联结的触感之中,第二种存在于操纵感觉刺激继而产生的感觉之中。我们把这种联结称为联想,联想又被分为两种:接踵联想和同期联想。眼下我们有X和Y两种感觉,我们在两种感觉之间建立一种联想。这一联想具有的特征是:当感觉X产生时,尽管不存在对Y的外部刺激,也会感觉Y就被附加在X上。换句话说,联想的概念就是在复合联想体中一个元素的自发重现。我们把这一概念作为我们观察的标准,便可发现身边许多奇妙的事例。感觉之间的联结越来越稳定,它们的稳定程度与反复频率呈正相关关系。不过,除了反复的频率之外,我们还发现了第二种影响,它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假设X融入了两种联想,第一种联想是与之类似的感觉Y,第二种联想是与之截然不同的感觉Z,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一个复合联想具有截然不同的性质。X+Y组合联想具有相同的感觉,X+Z组合联想具有不同的构成成分。所以,我们的感觉联想又被分为相似感觉联想和相异感觉联想。举例来说,当两个音符构成一种和谐的乐音时,我们称之为相似感觉联想,因为它们由两种相同的音调组合而成。当两个完全不相关的乐符碰撞在一起的时候,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共性,便形成了相异感觉联想。倘若现在有一种感觉X和其他许多种感觉Y、Z、A、B、C……我们将X与其他的感觉组合起来,其中Y与X最为相似,这时相似联想占据上风,其他的感觉处于劣势。与交替联想相比,相似联想更容易产生。这其实很容易理解。X感觉向Y感觉转换的过程中,二者的过渡部分存在包含关系,相同的特性使得二者的转换更加迅速。X包含了Y的一部分,所以当X存在时,相当于Y也已经产生一部分了。
下面,我们将探讨这些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当我们看实物的时候,能够立即清晰地接收信息,这都可以用联想这一过程来解释。比如:视觉与光感形成了稳定牢固的感觉联想,这一联想是通过光的印象和反射运动形成的功能性联结。假设实际运动中这一联想被阻断,肌肉也能再现运动的感觉。也许,视觉点与光印象的组合就是一个典型的相似感觉联想的实例。因为这种联想具有独特的优先性,所以它重复的频率更高,进而更趋于稳定。假使我们刚才在描绘反射联结的过程中,提出了关于“重新认识”和“被带到”视觉清晰点的概念,那么我们就不必就两个术语的通常意义来解释“反映”和“考虑”了。在这里,为了更加通俗易懂,我们将心理机制的联想过程改编成逻辑思维的表达方式。逻辑思维指的是我们内部心理活动对其产生的直接认识。即使这一过程本身不存在于逻辑的界限内,它提供了一种在心理过程中将要素分离成清晰可见的联结的手段。不过,我们依然需要小心谨慎,解释心理联结的过程本身不可以与逻辑公式相混淆。上面介绍的联想成为一种基础,逻辑思维等一切高级的心理活动也都建立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这种情况推入到更深层次来看,在最原始的地方找到它,一以贯之也是可以的;或许,我们可以这样来描述,将逻辑语言与心理联想机制相互转换也始终是可行的。但是联想本身却全盘忽略了逻辑反应。
反射怎样更熟练?练习!
我们一直以来讨论的心理联想是一种非常浅显的类别,与之相对应的生理的联结同样如此。描绘整个复合的过程很容易做到,我们一直尝试运用心理的角度观察它,并尝试用纯粹生理学的名词进行观察。为了成功地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适当忽略那些存在于感官和运动器官之间的伴随着刺激的感觉。的确如此,我们应当适时地插入假设说明已知事实。但是,这些东西与我们熟知的物理定律是相对应的,这就可以充分说明近乎现实的图式是体现我们感官功能及生理现象的决定因素。
就目前的形势而言,某种运动可以视为感觉神经中的一般刺激,我们并不知道这种运动的真实性质到底是什么。因此,我们无法界定它。现在,我们只能假设它也符合力学定律。正如我们所见,运动可以经由神经细胞传导到神经纤维,并引起神经兴奋,兴奋的程度取决于刺激的强度和感受程度。稍弱一点的刺激被囿于特定的神经通道内,它与接收刺激的感觉神经紧密相连,而强烈的刺激具有较大的扩散效应。随之而来的情况是,如果反射过程有着被确定的感觉神经,那么这种反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出现在特定的通道内。当反射活动被唤醒时,就会出现在该通道,偶尔也会存在出现在其他通道中被占用的特殊情况。显而易见的是,运动通过优先的通道传导至刺激接收部位,因为神经联结的排列具有一致性,反射过程就是由这种一致性的排列来供给的。我们的骨骼肌排列和骨骼结构决定了我们位移的发生,对位移产生重要影响的还有神经末梢。
我们通常可以洞察到的一个现象是:就事情发生的难易程度而言,沿着同一方向多次进行相同的动作,顺着这一方向要比朝向其他方向更简单一些,而且不会受到初始转向的阻碍。例如,把水倒在地上,水滴会自动汇集起来形成一条道路,它们最初流淌的方向可能仅仅由重力决定,但是,一旦它们形成了自己的流淌方向,它就不会轻易被改变。当我们增加泼水的次数时,水流的方向也愈加固定。再者,当我们启用一台新的机器或者重新运转一台放置很久未曾使用的机器时,需要克服很大的摩擦力才能使它们正常运转。反观一直在运作中的机器,不同的零部件之间也要进行磨合,在较长时间的磨合以后,再加入一定的润滑剂,它们之间的阻力会减小很多。因此,经常使用的机器才不容易损坏。还有,当你摘下自己的手表,搁置在桌子上不给它上发条,一段时间以后,你会发现手表会自动停下来。上述情况同样适用于神经传导过程。如果我们经常使用某处肌肉进行运动,运动就会变得容易起来,简而言之,就是做同样的事情花费更少的力气。“熟能生巧”的道理就是如此。进行一种经过反复的运动会更加容易,这并不难解释,因为存在于神经和肌肉中的刺激过程在重复中不断被巩固。这个过程源于源源不断的要素供应,经过训练的肌肉显现出凝聚物质的质量。
众所周知,神经分布在一个明确的通道内。我们通过观察有目的的练习,使得上述问题更加毋庸置疑。比如:大多数人不能轻松地将中指和无名指分开,但是当我们多次练习以后,我们便可以轻而易举地移开任何一个手指。起初,这是非常困难的,但是随着练习的次数增加,我们总能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
上面所举的例子中,练习就好比下面陈述的过程。一开始,我们打算单凭肌肉去活动特定的肌肉群,结果失败了。不论我们怎样奋力去做,都会有相邻的肌肉群参与活动。但是随着单一肌肉的练习,相邻肌肉的伴随运动也会逐渐减弱,最后趋于停滞。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道理:反复的单一刺激与特定肌肉的神经联结相生相伴,随着刺激的充分反复,它也被纳入统一的通道,从而固定下来成为唯一的神经通路,我们观察恒定性反射的形成。但是两者还是有区别的:上述例证中,刺激在神经通道中的传递是一种意志问题,但是在反射过程中,它却可以在运动纤维和感觉纤维的联结中自发产生。显而易见,在神经中通过重复统一生理过程而多次使得机体产生练习效应,这并非是意志所为。假设是意志所为,那么运动风力在我们的期望之下就应该立即实施,而事实证明,不论我们的意志有多坚定,都离不开必要的练习。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假设分离只受意志支配,那么意志就没有必要对运动进行干预了。
一种联想过程——空间排列
根据我们研究的过程来看,因为各种研究路径达到了统一的结果,所以一切都是殊途同归的。最初,我们用目的性反射来证明反射运动的局限性;第二,我们用生理学术语分析这一过程,发现它仍然受限。所以,我们将两种研究糅合起来,也就是将生理和心理调查结合在一起,这也具体地说明了一种基础原理,这个原理在普通的感觉过程中是可以被广泛应用的,这个原理叫作“身心平衡论”。然而,我们现在不得不将问题拉回到心理学上来,这时就有一个疑问产生了:按照我们先前的描述方式,所有的过程一致限制了反射运动,那么反射运动在这之后又变成了什么呢?
首先,我们应该用眼睛的事例来解释这个疑问,因为眼球的运动机制相比较其他的运动机制来说较为简单。眼球转动的部分肌肉和黄斑的特殊结构不得不让它们进入视网膜的运动关系之中。其次,我们用皮肤做对照:与眼睛相同的、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无数系统存在于皮肤之间。也就是说,皮肤里多次反复发生的机制在眼睛里仅仅发生了一次。
就像我们所熟知的那样,不论在什么地方,何种光线的出现,它照射在什么地方,眼球的反射运动都可以将光束投射到最清晰的区域,即趋向黄斑区域。运动产生于每一条光束,刺激都以最短的路径冲向黄斑,黄斑便与运动感觉稳定联结。与黄斑有关的特定色彩会在运动过程中呈现,这也是运动产生的另一种结果,即改变初始感觉的位置色彩。初始刺激距离核心位置越远,感觉的变化就越大。而今,运动强度与距离也呈正相关关系。假设我们将一物体抬高六十厘米,或者举高三十厘米,两者都会使我们产生紧张感,但是前者要比后者产生的感觉大很多倍。我们按照运动产生的量值比例将运动感觉分级,眼睛的运动感觉与光觉的变化是相辅相成、平行一致的。我们可以通过位置色彩辨别光的刺激与黄斑的关系,还可以从数量上测量因此产生的运动感觉。如果一束光将光刺激带入眼部,眼部运动就可以将静止的刺激传递到视网膜的各个部位,与之对应的感觉特征也是不尽相同的。这些变化与运动感觉一一对应、相互平行。因而,我们将这种变化与运动感觉联系起来,并将客观刺激活动所引发的感觉与主观感觉差异区别开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非客观性,也不意味着我们将其作为中间隔离带。因为感知觉过程中不存在分类问题,它们全部依赖于联想的心理原理,所以将我们与我们之外的所有事物分隔开来是不合理的。主客体区分正是在研究者陈述的心理过程材料中一步步建立的。它们只不过是辨别自我意识的第一步,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存在着明确的界线:主观的差别产生了一种感觉特性,除此之外其他的感觉特征组合在一起形成另一种大相径庭的感觉特性。这就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感觉差异和运动感觉组合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其实,当我们做出这种描述时,我们已经附带了一种有待商榷的假设条件,这个条件大致是这样的:假如运动将光束带入了黄斑区域,一旦它进入时它便立即离开黄斑区域转向其他位置。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视觉不变这一情况的话,那么原始印象就被带入了接收刺激的视网膜的指定位置。正常的成年人可以将自己的眼睛转向任何一个方向。只要他愿意,他可以一个接一个地接收来自任何方位的任何印象。由此,我们是否可以推出新的假设?即在先前的发展阶段,系统并没有废除单一的反射机制。实际上,有一种发挥作用的机制正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这种机制使得先前的变化成为现实,而且,假使没有预备性运作,随意变化实现的概率就会降低。我们这里指的是疲劳对眼睛的影响,而疲劳指的是长期经历外部刺激使得光觉变弱的一种状态。
反射运动由视网膜边缘位置的刺激产生,然后将印象趋于视觉最清晰的位置。在黄斑区域,印象滞留短暂片刻,然后被长驱直入的疲劳赶走,直到机制放松为止。随后,接踵而至的边缘印象进入引起注意的中心位置,并再一次引起反射运动。通过这样的研究,我们就能够观察到一个个外部印象是如何呈现在视觉最清晰位置的。起初,刺激强烈的印象位于黄斑附近的反射联结并首先被感知,其他的刺激也纷至沓来。如今,我们呈现给眼睛两个彼此间隔一定距离的光源,假设这两个光源完全一致,那么眼睛感受到的印象是否也是一模一样的呢?答案是:不完全一致。当眼睛从第一光源转向第二光源时,第二光源的刺激进入原先第一光源接收刺激的部位。此时,表面看来两种光感在质量上是一致的,但实际上第二光源产生的光感已经发生了变化。此外,运动感觉会不由自主地计算两个光源之间的距离。
部位色彩和运动感觉之间的特定联结是一种联想,这种联想在长期练习的过程中形成。它们数量之多超乎我们的想象,而且彼此之间可以重新建立联想的联结。运动感觉可以分级量化,部位感觉形成的差异就是量的分级,它使两种联想产生的感觉趋于平行。由此形成的复合联想带来的结果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对这个问题,我们只能粗略地描绘一二。这个过程将眼睛周围和眼睛内部的感觉联结在一起,将简单零碎的光感系统化,使眼睛将光感转化为知觉。
这个过程的转化形式就是空间知觉。到目前为止,我们通过观察得出了下列结论:在心理学研究的领域内,空间知觉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们是感觉联想的产物。当下要紧的是,我们应该考察空间知觉的特性,并详细地检验我们得出的结论。
有关触觉的空间知觉的奇思妙想
与视觉的空间知觉不同的是触觉的空间知觉,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下列现象:在我们的身心发展过程中,眼睛是一种比皮肤发展更加完备的器官,它的特定发展远远早于细密的触觉的特定发展。不过,这并不是说两个过程是完全脱离的;相反,它们之间交叉重叠,一个过程的发生会辅助和影响另一个过程。不过,对于高级动物和人类来说,视觉活动发生得较早,并且它是触觉活动的引路者。
假如我们能回忆起视觉始终影响皮肤压觉的原理,那么我们将观察到视觉是附属在皮肤压觉上的首要知觉。不过,触觉拥有某种程度上摆脱视觉影响的性质。皮肤的感觉特性与眼睛类似,它们都靠印象定位,并且随地点的移动而发生改变。所以,感觉自身的部位色彩最终会辨认出这种定位,且不需要唤醒眼睛来协助选择。一旦眼睛确定部位色彩与位置的关系,我们就能够感受到皮肤表面特定位置的感觉。
因此我们可以延伸并发现,分辨空间的印象位置将不再依靠运动,而是依靠感觉部位色彩中的大小差异,这也不需要相伴而生的感觉可比性和感觉生动性。当皮肤在相邻两区域的差异甚小时,我们便很难区分这两部分的感觉差异。当它们对两个感觉差异甚大的相邻部位皮肤产生作用时,我们便能感受到这些印象在空间上的区别。显而易见的是,这种限度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通过我们的感觉在两个相似印象之间做出辨识。用这种方法,我们自然而然地就能解释实验现象中出现的练习影响。
存在于皮肤表面的各个点有着不同的分辨差异,各种各样的精细程度决定了这些差异的出现。根据精细程度我们可以将部位差异细细划分,它们其实有着天壤之别。比如,我们用一个圆规的两只小脚画圆,两个针之间的距离小到只有一毫米,两种独立印象也是清晰可辨的;但是在背部皮肤上这两个指针之间的距离必须达到六十毫米才能被辨识出来。所以,我们可以将整个皮肤视为关于皮肤感受点的分级系统。不过,这些感受点并不是均匀地排列在皮肤表面,它们之间随机分布着大小不同的间隔。眼睛是除了肤觉的自然属性之外的另一种控制分级的影响。在我们的皮肤上,许多部分它们不在视觉的隶属范围内,而是处于视线之外的区域,但是像手指或其他可见部位一样,它们同样也受眼睛的强烈控制,而且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并不是所有的皮肤都能得到与生俱来的练习。我们的指尖可以得到最频繁的锻炼,锻炼程度比手指稍微少一点的是舌头和嘴唇。因为练习量有很大的差别,所以皮肤的空间辨识能力会得到进一步分化,分化使它们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扩大。举例来说,我们的指尖进步的空间就很小,但是手臂的上肢和下肢发展进步的速度却令人瞩目,只要经过几小时的训练,它们的辨识能力便会提高一到四倍,但是练习的结果很快就会消失殆尽。一天一夜之后,它的感受性就会降低;而在几周或者几个月之后,这种感受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不过,这个现象并不仅仅在接受练习的部分皮肤产生,比如我们的左手通过训练精细度增长了一倍,右手也会同样增加,虽然右手并未得到过练习。上述现象存在于所有对称的皮肤中,并且在此之外的区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比如,我们训练自己的右脸颊或者右手手臂可能有助于左脸颊和左手手臂的辨识度提升,但不会影响额头和胸部的辨识度。我们想要解释这一过程必须从练习过程中所接触到的心理活动来研究。练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联系之前体验不到的感觉差异。当下,对称皮肤的感觉部位是相差无几的。所以,当我们注意到一半较小差异的感觉时,我们也会对另一半的差异寄予关注。尤其是左右两侧,在感受部位色彩的两点之间速度变化方面可以做到一一对应,在分级精细度方面也有高度吻合的一致性。不过,当我们处理不对称的部位时,情况就稍显复杂了:分级和感觉的迥乎不同以至于两个部位之间的经验没有任何共同性。再者,早先的经验只有细微的价值,因为练习使注意变得更加敏感。
我们早就注意到,在正常个体的身上,皮肤恰好能够感受到的差异是由部位感觉差异辨识的结果,而不是由运动感觉定夺的。同样,我们判断触觉印象的空间距离时,依赖感觉的部位色彩和印象的位置了解,更进一步说,依赖将二者联结起来的持续联想。不过,这种熟悉是通过视觉才产生的。当记忆意象的感觉通过受刺激部位产生时,我们就可以依照刺激部位的记忆意象对皮肤的距离长短做出精准判断。通过这段距离产生的运动并不受限制,它只受制于视觉观念,即皮肤上的特定感觉特性决定皮肤部位。存在这样一种推论,当我们分辨空间距离时,不论距离大小,只要皮肤表面的感觉不便,那么辨识度也不会发生变化。这个结果是我们通过做实验得到的。打个比方,假设我们可以感知十一毫米与十毫米之间的差异,那么我们同样也可以辨识出三十一毫米与三十毫米的差异,或者五十一毫米与五十毫米之间的区别。总而言之,皮肤感受距离差别不是相对的,而是绝对的。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现象来解释这一规律的特殊事例:在较长的距离中,相邻皮肤感受点的分辨精细度有着显著的变化。
意外失明和先天失明如何感知世界?
视觉的正常发展比触觉要早许多,这使触觉的空间测量功能不得不从视觉中获取,而无法从肢体的动觉中获取。因此,触觉发展定律与触觉反射机制将失去其重要性,在视觉发展中重要性会依附其中。它们的影响会下降到由视觉支配而受损害的程度,不过,这种破坏仅仅是区域性的妨碍,视觉影响的任何一种影响都会增添触觉的独立性,并促使它发展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意外事件引发的失明向我们展现了这方面的变化:肌肉反应越来越敏感,轻微的触觉刺激便可引发致使外界物体与皮肤部位接触的活动。在某些稀奇的事例中,不存在视觉支配的心理发展早期的场合,在先天性失明的事例中,触觉运动仍旧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先天性失明的人因为没有视觉能力,不得不从触觉空间中建立起对于世界的空间构架,他们凭借不同寻常的完整性将这一点做到极致。在日常生活中,处于较低水平的官能在发展到完善的程度时,它们的分辨精细程度甚至可以达到视网膜边缘的视觉程度。唯独在要求皮肤与其自身印象直接接触时,它才会比眼睛略微逊色。
所以,先天性失明的人是如何感知方位和物体概念的呢?靠的是来自皮肤的压觉和摸索延伸的肢体的运动感觉。依照这些建立空间知觉。正如视觉那般,他们能够在两种感觉的系列联想中构想具有一致作用的反射机制。不过,后者在盲人的身体中肯定会比正常人需要更完备的发展。因为当肢体被带入皮肤某部位明确的反射联结中时,明确的运动感觉就会与感觉的部位差异发生联系。所以,在皮肤的每一个区域都存在着会变化的中心点,该中心点会影响周围邻近所有的感觉。因此,皮肤的各不相关部分相互融合。并且,原本存在天壤之别的感觉系统彼此联结,肤觉融合为一个单独整体。只要四肢开始彼此接触,不论何时何地它们都会受到影响。用这种方式,就能不完全测量相互独立的感受器官和感觉中心的距离。
毋庸置疑,视觉的训练过程会比这一过程短很多。视觉训练通过单一活动便可实现,不过需要许多连续活动形成一种共同的影响力,它们都拥有相似的性质。换句话说,触觉必须经过多次重复才能引发视觉的空间概念。如今,我们一般用黄斑注视事物获得清晰感知,盲人只能被迫通过皮肤感受器来感知差异,进而练习精细分辨。双手具有这样的能力,盲人经常在运动中练习触觉。显然,仅仅使用触觉是很难精确感知空间位置的。因为假设一个物体的组成部分不在同一平面内,则皮肤压觉很难为思维提供完整信息。所以盲人的双手感受细微的触觉运动也是异常敏感的,因此盲人的双手具有显著的重要性。他们通过触觉确切地感知事物的空间特征,一部分通过接触触觉器官的各构成部分,训练最精准的分辨;另一部分联结压觉和动觉。但是我们可以确定的是,盲人感知简单图像的速度也不及常人观察复杂图案速度的几分之一。对于复杂图案的触觉和动觉,他们必须逐步感知并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