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原因剖析
造成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看法并不一致,需要对这些影响因素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
(1)体制机制障碍是造成实体经济发展困难的根本原因。特别是体制机制束缚,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市场体系不健全、诸多行业领域存在准入壁垒等,导致实体经济发展受限。
(2)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短板。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研发投入少、创新领军人才缺乏、工匠精神缺失等方面,核心技术和高端装备长期受制于人,不利于实体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3)前期经济刺激政策的累积效应和溢出效应导致产能过剩结构性矛盾加剧。当前我国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已经大大超出正常的市场承受范围,价格下行压力加大,企业效益下滑,造成了实体经济企业盈利水平大幅下降。
(4)实体经济下行具有一定合理性和必然性。随着工业化迅速推进,支撑我国实体经济快速增长的传统优势逐步丧失,要素价格持续上升,实体企业综合生产成本不断上涨,必然导致实体经济下行。
(5)虚拟经济过度膨胀是造成实体经济困难的重要因素之一。金融、房地产及其他虚拟经济领域的快速膨胀和过度的投机行为侵蚀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但也要看到,“脱实向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进入工业化后期,各行业市场饱和、竞争激烈,产业利润回报率降低,大量过剩资本进入虚拟经济领域,从而刺激了虚拟经济加速增长。实体经济发展困难又不能完全归罪于虚拟经济,两者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健康的虚拟经济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6)市场需求不足进一步加剧了实体经济的困难。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外需持续萎缩与内需增势放缓相互叠加、有效需求不足,使实体经济发展面临更强的市场需求制约。
总之,造成实体经济发展困难的原因既有长期因素,也有短期因素;既有周期性因素,也有阶段性因素;既有总量因素,也有结构性因素;既有外部环境的原因,也有内功不足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体制机制障碍和创新能力不足是造成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困难的根本原因,加快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应是未来振兴实体经济的政策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