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中国与中国影像:百年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八节
沈浮的《万家灯火》

沈浮导演,阳翰笙、沈浮编剧,朱今明摄影。蓝马饰胡智清,上官云珠饰又兰,吴茵饰胡母,沈扬饰春生,齐衡饰钱剑如。昆仑影业公司1948年出品。

沈浮也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通过勤奋自学走上电影道路的著名导演艺术家。沈浮(1905—1994),原名沈恩吉,祖籍江苏吴县,生于天津。出身贫寒,小学没毕业就走上社会谋生。1924年起参加电影演出,1926年,在天津渤海电影公司编剧并主演滑稽片《大皮包》。之后编过几年小报,1933年去上海进入联华影业公司。先编《联华画报》,还客串角色和编写剧本, 1935年拍摄《无愁君子》尝试导演。1936年,沈浮参与编剧、费穆导演的《狼山喋血记》是“国防电影”的代表性作品。1937年沈浮编导《天作之合》,以卓别林笑中带泪的手法表现底层人们的悲苦人生,获得舆论界的好评。

抗战初期,沈浮去成都西北影业公司编导《老百姓万岁》(未完成1939)。后电影业因胶片等限制而萧条,他转向戏剧,在重庆话剧舞台上导演了《草莽英雄》《两面人》《日出》《雾重庆》等作品,创作了《重庆二十四小时》《金玉满堂》)《小人物狂想曲》等剧本,誉满剧坛。战后,沈浮重返电影界。先在北京拍摄《圣城记》(1946)和《追》(1947),后去上海昆仑影业公司,推出《万家灯火》(1948)、《希望在人间》(1949)、《乌鸦与麻雀》(参与编剧1949)等作品。“昆仑”时期,沈浮的电影创作走向成熟。《希望在人间》赞颂爱国知识分子在敌伪摧残下坚强不屈的民族气节,艺术上有突出的创造;《万家灯火》以严谨娴熟的写实笔法描摹普通百姓的艰难人生,被视为中国“新现实主义”电影最重要的作品。

《万家灯火》描写战后中国的经济萧条,通货膨胀,城市市民失业,乡村农民破产,以及普通百姓在如此情形下的辛酸遭遇和艰难生存,有力揭示和批判了战后国统区的社会现实。主人公胡智清是某公司职员,三口之家过着温馨的生活。可好景不长,农村破产,母亲带着弟弟一家前来投奔,老少八口挤在一间屋子里,日常开销全靠他的薪水来维持。胡智清向同乡、公司经理钱剑如借薪,幼时常受胡母恩惠的钱剑如却冷淡地敷衍他。无奈,他只得当掉妻子又兰的首饰及家中值钱的物件。接着,公司要转入地下做黄金美钞倒卖生意,佯装倒闭又使胡智清失业。加上物价飞涨,全家都在为生活发愁。弟弟春生上街擦皮鞋,被人欺生殴打;妻子去求钱剑如被哄骗,母亲去骂钱剑如受到侮辱,回家后婆媳俩又为此发生口角,又兰负气出走同学家,母亲负气带着弟弟一家去找亲友。胡智清夹在当中焦头烂额,欲哭无泪,又在公共汽车上被诬为小偷遭毒打,在街上狼狈奔逃被车撞伤。

影片叙事精巧缜密。它由一个家庭带出都市、农村多个社会阶层,且穿插、衔接自然。其主题揭示以小见大:一是将社会批判与家庭生活描写结合起来,在人间至情的矛盾纠葛中突显现实黑暗的阴影;二是从小人物悲欢中透视民族危难,“写出这人物所生活的世界、国家和他的社会”[1],因此反映社会面宽广,现实挖掘深刻。原先和睦亲爱的一家人,因为破产、失业、贫困而怨气相向,影片的批判锋芒直指现实黑暗那只巨大的魔掌;而透过普通人的家庭生活悲欢去揭示社会内涵,又使其现实批判蕴含着浓郁的人生况味。

电影开篇,镜头摇摄掠过上海都市一片片里弄的屋顶,饱览户户炊烟,然后探进胡智清家里,用舒缓自如的摄影机运动,平实、质朴、细腻地呈现其日常生活,再扩展开去描绘浮生烦忧、世态风情、人间冷暖,确定了该片的影像风格。它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电影家用逼真写实的镜头画面,去展示底层人们的苦难生存和感情历程。自幼家境贫寒的人生经历,使沈浮对社会底层有着深厚同情和无限悲悯;少年时代走上社会谋生就去照相馆当学徒,又使他对影像的纪录功能有真切感受。以纪录式影像去展示社会底层生活,因而成为沈浮电影一以贯之的探索,它在《万家灯火》中达致完美的实现。但沈浮并非为纪实而纪实,他强调“开麦拉是一支笔”,电影家要“用它写曲,用它画像,用它深掘人类复杂矛盾的心理”,所以要“一切以人物为中心,力求做到人物与镜头水乳交融,生命抱合”。[2]在如同生活般写实的影像画面中,影片描绘了底层人们的痛苦挣扎,他们之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情感,体现了生活的真实,人性的真实,富有艺术深度和感人的力量。

其次,影像叙事在注重故事起承转合完整性的同时,追求生活化、电影化的艺术表现。导演不仅按照生活原貌,以不露痕迹的蒙太奇朴实、流畅地叙事,他还大量运用长镜头、跟镜头、摇移镜头等,使生活呈现浑然一体,具有强烈的生活质感。影片在这方面最具功力的,是屋内的场面调度和影像呈现。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和冲突,在琐碎的家庭摩擦中,镜头带着温情和同情,推拉摇移于夫妻、母子、婆媳、兄弟之间,底层社会的艰难生存,人物内心的丰富情感,都在生活的自然流动中揭示出来。沈浮少年时曾在北洋政府陆军部军乐队吹奏军乐,其影像叙事又借鉴了乐曲的特性。故《万家灯火》的镜头影像在原生态的生活流中,又注重镜头及场面的多与少、长与短、快与慢、远与近的有机组接,情节进展有节奏明显、自成旋律的音乐性,引导观众沉入其中而产生情感共鸣。

再次,镜头画面、影像叙事注重细节描写的魅力。影片中如胡智清在公共汽车上“捡钱包”的细节对人物心理的揭示;生活艰难胡母叮嘱春生少吃点饭,而春生抱怨“我现在(每餐)只吃三碗啦”的细节所流露的憨厚性格和幽默感;餐桌上母子、婆媳互为对方夹肉的细节所传递的温馨人情味;影片结尾因又兰哭泣、胡母拐杖倒地惊动对方而相互寻找、抱头痛哭,以及胡智清回家听到她们说话声而激动地倒在母亲和妻子怀里等细节所构成的亲人重逢的场面,等等,这些生活细节都平凡、日常、普通,然而又能“在庸俗中发现诗意,平凡中掘取真理,从小人物肮脏的外衣透视到他们美丽的灵魂”[3],有着丰富深刻的意蕴。

夏衍曾以“剧本好,导演好,演技好”,高度评价《万家灯火》是“珠联璧合的艺术品”。其中谈到蓝马、上官云珠、吴茵等演员,称赞他们“通力合作,浑然一体,用不演戏来演戏,不说教来说教”, “到达他们艺术生涯中的未曾到达的高峰”。[4]蓝马(1915—1976),原名董世雄,祖籍浙江余杭,生于北京。1930年代开始从事话剧和电影表演,先后塑造了胡智清、邓庚白(《希望在人间》)、李有国(同名电影、话剧《万水千山》)等生动的艺术形象。蓝马饰演胡智清,以生活化本色、传情的眼神和细微的面部动作,把人物正直、善良、懦弱的性格内涵和丰富复杂的内心情感真实细腻地表现了出来。上官云珠(1920—1968),原名韦君荦,江苏江阴人。1941年进入电影界,先后饰演了《太太万岁》中的施咪咪、《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的何文艳、《万家灯火》中的又兰、《希望在人间》中的陶静寰、《乌鸦与麻雀》中的华太太、《早春二月》中的文嫂等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饰演又兰,她把握住人物温存贤惠又辛酸苦恼的气质情感,表演自然真挚富有魅力。吴茵(1909—1991),江苏吴县人,生于天津。1930年代中期登上银幕,抗战时期参加话剧演出。战后饰演《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的张母、《万家灯火》中的胡母和《乌鸦与麻雀》中的肖太太等角色而多获好评。饰演胡母,她把这个倔强豪爽、外严内慈的老太太形象演得栩栩如生。

《万家灯火》的艺术创造,形成沈浮质朴细腻、深沉厚重的美学风格。沈浮这种电影风格,在他新中国成立后导演的《李时珍》(1956),以及《老兵新传》(1958)、《北国江南》(1963)、《曙光》(1979)等影片中也都程度不同地有所体现。

[1] 沈浮:《“开麦拉是一支笔”》, 《影剧丛刊》第2辑,1948年11月。

[2] 沈浮:《“开麦拉是一支笔”》, 《影剧丛刊》第2辑,1948年11月。

[3] 辛薤:《观〈万家灯火〉有感》,1948年8月11日《大公报》。

[4] 夏衍:《三绝——推荐〈万家灯火〉》,1948年10月1日香港《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