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态度与灾害教育
风险虽然随时存在,但灾害并非时刻发生。这种对待灾害的侥幸心理,在我国百姓中普遍存在。反映在日常生活中,这种侥幸心理就会导致人们对灾害风险的麻痹与视而不见,比如不清楚在自己生存的环境里可能发生哪些灾害,不知道身边隐藏何种风险及如何预防灾害,不了解自己周边的应急避险场所、医疗资源点,不学习掌握基本的灾害风险识别和应急逃生技能,等等。侥幸心理与依赖心理又如影随形,对灾害存在侥幸心理的人往往希望灾害发生时能获得他人的及时救助,这种依赖心理会进一步抑制个人尝试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努力。对每个人来说,身边潜在的灾害风险及灾害发生的具体情境都是不同的,需要个人对自己生活工作环境的密切关注,而不能由别人代劳。人们对待灾害防范的消极态度,必然会导致对社区减灾重要意义的忽视,不积极甚至不愿意支持和参与社区减灾行动。
人们对灾害的态度与我国防灾减灾的教育密切相关。国内学者较早就提出发展灾害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灾害意识和有关科技知识水平是时代的大势所趋,政府和社会必须予以重视。[1]也有学者指出,在我国整个防灾减灾工作的链条中,有关灾害教育的环节十分薄弱,缺口很大,由此导致了公众的灾害意识还相当薄弱,这对于我国防灾减灾工作非常不利,因此要加强对公众的灾害教育,充分发挥灾害教育在我国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2]但是,据2012年《人民日报》联合人民网共同组织的一次问卷调查发现,受访者中完全不知道应对灾害的自我保护措施和逃生技能的占到9%,非常了解各类灾害的自我保护措施和逃生技能的仅占6%;37%的受访者从未接受过防灾减灾教育;被问及家中是否会常备灭火器、救生包等急救用品时,74%的人表示不会准备,虽然有些被访者在家中配备了灭火器,但多数人并不知道如何使用灭火器。[3]这一结果显示我国防灾减灾教育亟待改善。加强防灾减灾教育,有赖于专业的科普人员、丰富的教育内容、多样的教育形式,现实情况却是专业人员极度缺乏、教育内容陈旧空洞、教育方式单调乏味,我国防灾减灾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除了常规的防灾减灾教育,传统减灾知识的传承和运用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见专栏2.3)。传统减灾知识具有生动零散(如谚语形式)、口口相传、内化于社会、非制度化等特征。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这些传统知识的传承也面临很多困难,其中突出的一点是人们对区域性历史灾害的低认知率。[4]对区域性历史灾害的忽视,必然会抑制人们对社区减灾政策的认可和参与。
专栏2.3
传统减灾知识传承和运用所发挥的作用
在拒马河畔的涞水县三坡镇刘家河村,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旅馆、饭店百余家,百里峡客栈就是其中之一。在一次洪灾中,客栈主人王玉平、刘庆花夫妇运用传统减灾知识,第一时间发现洪水,成功挽救了500多名游客的生命。
刘庆花50多岁,从小在拒马河畔长大,曾听父亲说过,如果看到山上流水了,那就是河水要上涨了。自2012年7月21日上午接到防汛通知,直到夜里24时村民和游客都已安然入睡,刘庆花一直在家门口的河边看着远处的群山,观察着河水的涨势。快到22日凌晨1时了,刘庆花突然看到山上有水流下来,又听到远处有呜呜的水声,“不会是洪水真的来了吧!”刘庆花没有多想,赶忙回屋叫丈夫王玉平一起出来。当夫妇二人一起出屋的时候,院子里已经进了洪水。他们本能地想回屋带走一万多元现金,但是又不约而同地转身向周围的旅馆跑去。“洪水来了!快走!快走!”“来水了!大家都往山上跑!”平静的黑夜,一瞬间被夫妇二人的喊声打破。
此时此刻,附近500多名游客正在熟睡,叫醒他们谈何容易。王玉平和刘庆花二人就挨家挨户敲门、敲窗、大喊。就在这时,洪水已经没过了他们的脚踝。不一会儿,游客们都在王玉平和刘庆花的催促下,慌乱地往楼下跑。这时,王玉平往返十余次引导着大家往后面地势高的山坡上跑,刘庆花指挥着几名司机将十多辆汽车开出去。就当最后一位司机去开车时,刘庆花看到后面的洪水涨势越来越快,便一把将司机拽到高处。等他们再回头时,汽车已被洪水冲走了。就是这一拽,刘庆花救了一命。
来源:栗凤瑶、冯硕:《洪水夜袭 舍命喊醒500游客》,载《燕赵都市报》2012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