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城市在职青年的工作转换
一、问题与背景
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的重大影响之一,就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这种转型不仅将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的就业方式从国家统包统分逐步过渡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同时也将青年职业生涯中的流动性变得更加常见,而将其职业的稳定性变得相对较低。例如,有研究指出:“1990—2005年,随着大学生毕业时间的向后推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呈现下降的态势,在2000年以后,这种下降趋势尤为明显,工作变得更加不稳定,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不断增加。”(翁杰等,2008)也有学者的研究指出:劳动者“随着年龄增加,职业流动的程度下降”,而“剧烈的职业流动主要发生在25岁以前”(李若建,1997)。
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变所带来的青年就业领域中的这种变化,一方面极大地扩大了青年就业的范围,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增多了青年职业流动和工作转换的可能。这无论对青年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还是对社会的职业分层与流动,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如果说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带给青年大学生的主要是更为灵活、更为广泛、更具竞争性也更为有效的就业机制和途径的话,那么青年在职业生涯中的流动性增加、稳定性降低,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成是青年进行个体就业取向的社会适应过程,即在社会愈益依靠市场进行劳动力结构和资源的合理配置的背景下积极进行自我职业的调试或者重新定位。
尽管这一转型已经受到了研究者的极大关注,但是大量的学者将视角置于更为社会宏观层面的“职业变动”。这类研究虽然对社会转型中的职业变动及其社会影响做出了评估,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却忽视了在职业变动中的主体——青年——的反应与调适。换句话说,大量的研究者关注的是社会变迁中的结构性转型,强调社会结构对个体的影响,而对结构中的行动者如何随社会结构的转型而行为缺乏足够的关注。即使受制于社会宏观的市场结构和政策环境,青年却也不可能完全被动地接受社会结构的影响,因为“职业”过程对于青年来说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社会学认为“成家”“立业”是青年的社会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件大事(风笑天,2006a);尤其是“立业”,形成了大部分青年从学校真正走向社会的人生转折点,也成了“成家”这一社会化过程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因此,青年必然是从自身的社会化需要出发,能动地应对社会结构发生的变迁,寻找或者转换自己的工作。
与有些学者特别是人口学者相对关注社会宏观层面的“职业变动”,尤其会偏重于对首职和现职的研究所不同的是,本研究更关注于青年的工作转换过程,聚焦于受制于社会宏观市场结构和政策环境的行为主体及其反应。处于职业生涯初期的城市在职青年是如何应对这种宏观经济结构和制度的变革的?又有哪些因素影响了当代城市在职青年的工作转换?这正是本研究所关注的中心问题。具体地说,本研究希望探讨:当代城市在职青年中,有多大的比例转换过工作?又是哪些人在转换工作?当前城市在职青年转换工作的状况有什么样的特征或趋势?哪些个人背景因素与城市在职青年转换工作的现象有关?对于城市在职青年转换工作的现象及其原因我们又可以做出什么样的理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