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六、著述

孟子晚年,除了继续收徒讲学,主要是著述,最终完成了《孟子》一书。

如果说,春秋时期还没有普遍兴起著作之风,那么,到了战国时期特别是中后期,思想家们便开始著书立说了。孟子就是其中的一个。孔子是“述而不作”,即口述而不著之于书,弟子们将他的话记录下来,经过再传弟子的整理,成为《论语》一书。《孟子》一书则是既有“述”,又有“作”,基本上是孟子自己完成的。

司马迁在《孟子荀卿列传》中说:“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47]从孟子“周游列国”的经过我们看到,当时诸侯国都以“富国强兵”为务,以攻伐为能,不是吞并别国,就是被别国吞并,他们关心的是,如何吞并别国,或者如何不被别国吞并,并无心思实行所谓“仁义”之类。就在这种情况下,孟子每到一国,不顾别人的反对,以唐虞三代为理想社会,以仁政德治为当务之急,其说与其所说的对象“不合”,是可想而知的。

但是,晚年回到邹国后的孟子,不但没有放弃自己的学说,而且进一步总结、完善了自己的学说。他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一起充分展开对话,将自己的思想系统化,并将过去的言论加以整理,终于完成《孟子》七篇。《孟子》中与万章、公孙丑的问答最多,说明二人参与了讨论与写作。书中与其他弟子的问答大都称“子”,如乐正子、公都子、屋庐子、徐子、陈子等等,而只有万章、公孙丑直称其名,这说明《孟子》中的对话是由他们二人记述的。但是最后,很可能经过孟子的删定。因为《孟子》一书,不仅有很多长篇大论和论证,而且文字风格也是前后一致,有“一气呵成”之感。

正因为如此,有些注释家认为,《孟子》一书是孟子自己写成的。赵岐在《孟子题辞》中说:“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称谓之《孟子》。”又说:“孟。……于是退而论集所与高第弟子公孙丑、万章之徒难疑答问,又自撰其法度之言,著书七篇。”按照这个说法,与公孙丑、万章等弟子的问答,是由孟子自己“论集”而成的,除此之外,又“自撰”了许多重要内容。后来,朱熹也认为《孟子》是由孟子自己写成的,主要依据是“首尾文字一体”。这些说法与司马迁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司马迁笼统地说,孟子与万章之徒作成《孟子》,而赵岐、朱熹则明确指出,《孟子》是由孟子“著”或“自著”。如果公孙丑、万章的记述经过孟子的最后删定,说孟子自著也是可以的。在孟子时代,还没有后人著书的习惯和体例,所以保留了问答的形式。这种问答,也不是如同后人写书,假设两个人物,主客之间展开辩论,而是一种真实记录。现代也有人口授而别人记录的例子,但是最后要经过本人定稿。

不过,也有人认为,《孟子》一书是孟子死后由弟子万章、公孙丑共同记述的,如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晁公武以及清代的崔述等人。有人甚至认为是门人的门人编定的。主要根据是书中称弟子为“子”,而“子”是尊称,如今人称“先生”;又对当时的诸侯称谥,如齐宣王、梁襄王,他们都死于孟子之后,而诸侯之谥,只有死后才有。但这并不能推翻孟子自著之说。这些称呼是后来由门人或门人的门人改定的。

司马迁和赵岐都说《孟子》有七篇。但是,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却说,“《孟子》十一篇”,多出四篇。赵岐又列出这四篇的篇名,即《性善辩》《文说》《孝经》《为政》,称之为《外书》。但他又说:“其文不能弘深,不与内篇相似,似非孟子本真,后世依仿而托之者也。”[48]这说明,在东汉赵岐时,就有《孟子外书》,但因与《孟子》不相似而被赵岐怀疑为“依托”之作,因此不为之作注,后来也就渐渐佚失了。现存的《孟子外书》四篇,经学者考证,是明人伪撰,不能当作孟子的著作去读。

《孟子》七篇之中,赵岐为之分出章句,又将每篇分出上下,共十四篇。现在流传下来的《孟子》一书,就是因此而来的。

按赵岐所说,孟子著述的目的是“垂宪言以遗后人”[49],即他的主张既然不能实现,那就笔之于书,使后人有所了解,对后世有所贡献。孟子著述的指导思想是“述尧舜之道”“拟圣而作”[50],即以上古圣人之道为理想目标,对现实社会进行批判,仿效孔子作《论语》的方法写成《孟子》一书。这些看法是有道理的。战国时期著述之风虽然盛行,如《墨子》《庄子》《荀子》等书已经开始按照书中的内容定其篇名,但《孟子》仍然仿照《论语》的方法,取开头的几个字作篇名,每篇的内容也大都是以对话的形式表述的。

关于孟子写作时用以表述思想的思维方式,赵岐提出了很好的解释。他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以独至。其言曰:‘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为得之矣。’斯言殆欲使后人深求其意以解其文,不但施于说诗也。”[51]赵岐认为,上引孟子的话,虽是说《诗》,却又不止于说《诗》,它其实是理解孟子本人著作的重要方法。比喻确实是孟子运用最多也是最重要的“表述”或“辩论”的方法,也是中国哲学不同于西方哲学的逻辑方法的一个重要方面。孟子正是用类比逻辑,建立了他的学说,也是用这种方法,写成《孟子》这部重要著作。赵岐本人在注《孟子》时,虽然偏重于文字和名物训诂,但他并不满意汉代经学家只重“字”而不重“意”的做法。“今之解者摭取而说之,其说又多乖异不同矣。”[52]汉代学者往往摘章引句,字字求解,其结果,只能是断章取义,不见全体,而且各自为说,互相矛盾。今天我们读《孟子》时,应当注意这一点。

孟子死于公元前289年,活了84岁。现在的山东邹县,有孟庙和孟府,孟府是现代人所建。

[1] 《孟子·公孙丑上》38章,《十三经注疏》,下同,以下引文只注篇名。

[2] 《公孙丑下》。

[3] 《公孙丑下》7章。

[4] 《论语·季氏》,《十三经注疏》。

[5] 《尽心下》38章。

[6] 《孟子题辞》。

[7] 《孟子题辞》。

[8] 《离娄下》11章。

[9] 《离娄下》22章。

[10] 毛奇龄:《四书賸言》所引。

[11] 《公孙丑下》2章。

[12] 《郭店楚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141页。

[13] 《离娄上》20章。

[14] 《尽心下》34章。

[15] 《孟子题辞》。

[16] 《万章上》4章。

[17] 孔子也有《诗论》,见《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

[18] 《尽心下》3章。

[19] 《滕文公下》4章。

[20] 《尽心上》20章。

[21] 《离娄上》23章。

[22] 《尽心上》41章。

[23] 《告子下》13章。

[24] 《孟子荀卿列传》,《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343页。

[25] 《离娄下》30章。

[26] 《滕文公下》5章。

[27] 《滕文公下》6章。

[28] 同上书,8章。

[29] 《滕文公上》1章。

[30] 见《滕文公上》2章。

[31] 见《滕文公上》2章。

[32] 见《告子下》13章。

[33] 《梁惠王下》16章。

[34] 《梁惠王下》13章。

[35] 同上书,15章。

[36] 《梁惠王上》1章。

[37] 《梁惠王上》4章。

[38] 见《梁惠王上》6章。

[39] 《公孙丑下》6章。

[40] 《梁惠王上》7章。

[41] 《公孙丑下》8章。

[42] 见《梁惠王下》11章。

[43] 《公孙丑下》9章。

[44] 同上书,8章。

[45] 同上书,10章。

[46] 《公孙丑下》13章。

[47] 《史记》,第2345页。

[48] 《孟子题辞》。

[49] 同上。

[50] 同上。

[51] 《孟子题辞》。

[52] 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