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院岁月
在北大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含汉语中心)的22年当中,我在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同时,先后担任过汉语中心副主任、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选修课教研室主任、汉语教研室党支部委员等职务,亲历了对外汉语这个新兴学科在北大的变化。我还因参加编写《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史》一书,撰写《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学大事记(1952—2003)》(打印稿)和《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概要》等文章,对北大这个领域的发展有所了解。可以说,我这个新中国的同龄人也是北大对外汉语教育事业发展变迁的见证人。
北京大学的对外汉语教学,始于1952年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该专修班前身是1950年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下设立的清华大学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转进北京大学,更名为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由教务长周培源兼任主任。20世纪50年代,北大是全国唯一从事留学生汉语培训的单位,那时学生不到80人,教员仅十几名,邓懿(周一良夫人)为教学方面负责人。那一代对外汉语教师以编写出版《汉语教科书》为主要标志,为北大和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初创做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60年代初,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被撤销,全国外国留学生汉语培训工作中心转到北京外国语学院,1964年又转到新成立的北京语言学院。在北大,留下八名教员成立了公共汉语教研组,负责入系留学生的汉语补习。1965年,中国接收3000名越南学生来华学习,北大接受了250名学生的汉语培训任务,学校从中文系、俄语系和北师大借调教师、选留毕业生,汉语教研组教师骤增到40人。“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停止接收外国留学生,对外汉语教学中断。1973年,北大在全国率先恢复接收外国留学生,直到70年代末,留学生人数尚不多,汉语教学规模较小,机构、人员也不够稳定。但是,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管理等方面,北京大学还是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世界出现“汉语热”,来华留学生迅速增加,对外汉语教育事业蓬勃发展。1984年10月,北大以原来的留学生汉语教研组为基础,又从中文系调来部分教师,成立了对外汉语教学中心,中文系林焘教授兼主任,潘兆明、卫德泉任副主任。当时有教职工28人,长期生80多人,短期生200多人。对外汉语教学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北大的对外汉语教育事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之后,学生人数逐年攀升,至2001年已达到长期生359人、短期生707人;另外,还从1986年开始招收培养了86名研究生。教师数量增到49人,不断补充年轻教师,北大初步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整体素质好、学历层次高、教学科研能力强、朝气蓬勃的对外汉语教师队伍。在汉语中心阶段,各方面工作都登上了新台阶,这块原来在北大并不起眼的地方,呈现出令人瞩目的欣欣向荣的景象。我本人与许多中青年教师,正是有幸在这个时期,开始在这块充满希望的园地上耕耘、成长。
2002年6月29日,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成立,标志着北大的对外汉语教育事业又跨进了一个新的阶段。建院10年中,除了原有的长期班、短期班,新增添了预科班、特殊班,学生总数上升到1200多人。最醒目的是研究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各类研究生合计达到300多人,其中还有30余名博士生,这标志着学科建设达到了可喜的规模与水平。随着国家汉语国际推广的大步前进,学院每年还为海内外培训大量汉语教师。学院教师队伍结构继续优化,学历层次日益提高,学术活动异常活跃,研究成果更加丰硕。同时,还建立了一支优良的兼职教师队伍,逐渐撑起了教学工作的半边天。教学管理的合理化、制度化,教材编写的更新换代,硬件条件的改善,课程体系的完善,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等,也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经过十多年的大发展,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实力增强,气魄大长,地位提升,再也不是几十年前的“小院落”。
近几年来,随着国际汉语教育新形势和新媒体带来的教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北大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在管理体制改革、师资与学科建设、举办高端学术会议、开展远程汉语教学、支持国外孔子学院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出成绩,各项工作又登上了新的台阶。我作为在这块园地上耕耘了22年的退休老园丁,亲身经历和见证了这里的巨大变化,为北大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非凡历程而感动,更为改革开放40年来的全面大发展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