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秘史(精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智除鳌拜,有无其事

康熙智擒鳌拜的传说

满族人热衷于涉猎骑射等一些激烈的运动,摔跤也是被人们看好的运动之一。满族人的摔跤十分有意思,常被作为一种游戏来进行。两名选手身着窄袖短衫,为了能够在动作的时候不至于碍手碍脚,也为了更加方便,短衫要用七八层布严密缝好,使人在撕扯扭打中不至于松散开来。游戏开始后,两名选手并不急于马上就置对手于败地,不加考量地出手往往会适得其反,二人缠在一起攻防中需要努力寻找战机,在扭结、相撩中,首先仆地者为败。虽然游戏的规则很简单,但是十分考验一个人的力量和爆发力,在年轻人中很受欢迎。这就是满族语中的布库。

鳌拜是满族的巴图鲁,自然也精通摔跤等运动,但是这一介武夫没想到最终会败在自己最擅长的摔跤中,而康熙也成功地运用了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为列祖列宗的江山制服了这个权臣。

布库图

鳌拜可以说是康熙执政以来扎在心中的第一根刺,也是最难拔的一根。他的专横跋扈已经让康熙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不得不迫使自己宁可冒着破釜沉舟的危险也要放手一搏的为自己争取一点生机,脱离傀儡的角色。而令康熙无须再忍的原因还有各种反对鳌拜实力的团体纷纷集到康熙周围以寻求政治保护。可见鳌拜并不是一个十分出色的政治家,根基并不是特别稳妥的情况下也敢挑战这个不甘趋于人下的少年天子。鳌拜整天沉迷于权势旋涡中,他根本就不知道康熙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如何推翻他这个辅政大臣,尽早让自己亲政、如何夺回原本就属于自己的权力、如何能够亲自掌握整个国家。给康熙又加了一把油的是,满族贵族中鳌拜一代已经老去、逝去,新的一代已经形成,他们对鳌拜曾经辉煌的战绩毫无印象,只是对他的专横跋扈记忆犹新,也就是新生的这一代,成了年轻皇帝的心腹和可倚重的力量。

让康熙坚决下定决心除去鳌拜的是自己身边的一些侍卫。

这些整天跟在皇帝身边的侍卫,对鳌拜的惧怕甚至大过了对皇上权威的惧怕;也有侍卫对鳌拜崇拜得无以复加,甚至还有人追捧鳌拜为“圣人”。显然,怕鳌拜和奉鳌拜的两类人明显都不是无权的康熙能够依靠的。他只能另起炉灶,训练出一只值得信任、专为自己效忠的禁卫队。当然,这里少不了孝庄太后的推波助澜,他们共同密谋、挑选了一批忠实可靠的年少有力、善扑营,又不能为鳌拜所收买的亲卫队。这时期,索尼已经归顺于康熙,并让自己的儿子索额图亲自统领这些精挑细选出来的少年们,每天在宫中练习布库,伴随着抓蝈蝈、追迷藏,康熙以玩乐的行为麻痹了鳌拜一天又一天,一直到自己有足够的实力能够对付鳌拜为止。

这群少年侍卫练习时就算是碰见了鳌拜也并不回避,越是防范敌人就越能引起敌人的疑心。玩闹中带着无比认真地专心练习。鳌拜并没有想到这场游戏其实是为他而准备的,有兴致的时候,身为满族第一“巴图鲁”的他还会亲自示范,指点一二。他还以为康熙年幼无知,天性好玩,心里不免更加得意、坦然,希望康熙再放纵一些,更别说产生提防之心了。

自以为高枕无忧的鳌拜美滋滋地享用着无人之上的待遇之时,康熙也逐渐地准备好了一切。

康熙与索额图等设下计谋,传鳌拜入宫,趁他不警惕之时用摔跤这个游戏将他拿下。事后看来,康熙赢就赢在了鳌拜的对他的轻视和鳌拜自己的疏忽大意上。这擒拿的过程确实也十分顺利。

1669年6月14日,已经无法无天、目中无人的鳌拜接到传他入宫的圣谕,他还像往常一样坦然单身入宫。只是没有想到,再从宫中出来,将要面对的情景便是天上地下的差别了。康熙隐忍到现在,终于有机会能出口恶气,他大声痛斥鳌拜,细数其过去的种种罪状。鳌拜早已看惯了软弱可欺的康熙,不曾料到还有这样凌厉的一面,心中不由一怔,心知不妙。但他毕竟在朝中专横跋扈久了,打心里就没看重这个年轻的皇上,很快又恢复了镇静,和康熙对峙起来。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如今的康熙已经完全没有了平日的忍耐力,把他平时的罪状通通细数一遍:违背先帝嘱托、结党私营、肆意妄为、残害忠良、欺君罔上、罪大恶极……

鳌拜到了这时才发觉自己可能掉进了圈套,恐怕在劫难逃,心一横,攥紧拳头,向康熙扑去。事先埋伏在暗中的布库群起而攻之,不让鳌拜近皇帝的身。鳌拜当年冲锋陷阵,横扫千军如卷席,骑马如入无人之境,哪里会把这几个布库放在心上。岂知这些少年早已经练得武功精湛,又早有准备,一拥而上,将鳌拜掀翻在地,最后一根绳索结束了鳌拜的冉冉气焰。

史籍中的记载

智擒鳌拜,真的是惊心动魄,然而,史籍中的记载却大相径庭。

康熙八年(1669年),上以鳌拜结党专擅,勿思悛改,下诏数其罪,命议政王等逮治。康亲王杰书等会谳,列上鳌拜大罪三十,在兵部左侍郎潘湖叟黄锡衮的率领下,王弘祚配合黄锡衮密助康熙主政于朝,逮鳌拜有功。王弘祚晋兵部尚书、潘湖叟黄锡衮升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左侍郎。论大辟,并籍其家,纳穆福亦论死,上亲鞫俱实,诏谓:“效力年久,不忍加诛,但褫职籍没。”纳穆福亦免死,俱予禁锢。鳌拜死禁所,乃释纳穆福。

《清史稿·鳌拜传》中的这段话压根没提布库之事。而是称,王弘祚配合黄锡衮,将鳌拜绳之以法。不过,同是在《清史稿》中“圣祖本纪一”中却有着不一样的记载:“上久悉鳌拜专横乱政,特虑其多力难制,乃选侍卫、拜唐阿年少有力者为扑击之戏。是日,鳌拜入见,即令侍卫等掊而絷之。于是有善扑营之制,以近臣领之。”这段记载是说官吏待卫和拜唐阿在“布库”游戏中擒扑了鳌拜。同样一本书却出现了前后不一样的记载,到底哪一个才是符合史实的?不过,关于“布库兵”,在几本文人的书中却有着相同的记载。

“羽林士卒”擒扑说

康熙帝指挥羽林军智擒鳌拜。昭梿《啸亭杂录》记载:“数日后,伺鳌拜入见日,召诸羽林士卒入,因面问曰:‘汝等皆朕股肱耆旧,然则畏朕欤,抑畏拜也?’众曰:‘独畏皇上。’帝因谕鳌拜诸过恶,立命擒之。声色不动而除巨慝,信难能也。”

“选小内监”擒扑说

康熙帝统率小内监戏擒鳌拜。姚元之在《竹叶亭杂记》载述:“帝在内,日选小内监强有力者,令之习布库以为戏(布库,国语也,相斗赌力)。鳌拜或入奏事,不之避也。拜更以帝弱且好弄,心益坦然。一日入内,帝令布库擒之,十数小儿立执鳌拜,遂伏诛。”

“亲王子弟”擒扑说

康熙帝统率亲王子弟擒鳌拜。《清史通俗演义》叙述得活龙活现:康熙帝“到慈宁宫内去见太后,泣述鳌拜不法情状。太后女流,无计可施,只用好言抚慰。究竟圣明天子,别有心思,他向各王邸中,选了百名亲王子弟,年纪多与康熙帝仿佛,一班儿练习武艺,研究拳术,将门之子,骨种不同,不到一年,都学得拳术精通,武艺高强,连康熙帝也得了一点本领。于是康熙帝不动声色,先封鳌拜为一等公,歇了数日,单召鳌拜入内议事。鳌拜欣然前往,到了内廷,见康熙帝端坐上面,两旁站立的,便是一班少年贵胄。鳌拜昂着头,走至康熙帝前……”于是,鳌拜就被擒扑了。

“内侍健童”擒扑说

康熙帝在南斋(后为南书房),召鳌拜入。内侍请鳌拜坐在三条腿椅子上,而以一位内侍在其后扶着椅子。命赐茶,先把茶碗煮于热水,上茶时,鳌拜接茶,茶碗烫手,砰然坠地。靠椅子的内侍乘势一推,鳌拜仆倒在地。康熙帝呼曰:“鳌拜大不敬。”健童群起,擒扑鳌拜,交部论罪。这段摘自《南亭笔记》的记载,透露了一个细节,就是康熙帝擒扑鳌拜在内廷的书斋里,即后来的南书房。但有学者指出,这种“三条腿椅子”的说法纯属讹传。

可见,康熙帝这支“布库兵”是真实存在过的,各书记载相同,鳌拜应该是被“布库兵”所擒,不过各书记载的“布库兵”的成分却不同,是羽林军、是宫内太监、是亲王子弟,还是宫廷侍卫与拜唐阿,已经很难考证。但分析起来:其一,清朝没有羽林军;其二,清朝不许太监习武;其三,不会组织亲王子弟。那么,《清史稿·圣祖本纪》记载的由宫廷侍卫和拜唐阿组成的“布库兵”,趁鳌拜受召,独入内廷,毫无戒备,加以擒扑,既合乎情理,也比较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