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译者序
大多数奥威尔的读者,应该都和我一样,是从《1984》和《动物庄园》这两部传世作品开始认识奥威尔的。诚然,这两部小说是奥威尔最著名的作品,也会长久地流传下去,但我们应该认识到,小说上的成就并非奥威尔的全部。他其实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评论家。如果说那两部反乌托邦、反极权的小说是两座引人注目的山峰,那么他的散文评论就是围绕这两座山峰四周的连绵不绝的山峦。踏足了这些山峦,或许我们就能更好地观赏那两座山峰。
各位读者手里拿着的这本《奥威尔散文集》,收集了五十一篇文章,时间跨度近二十年,几乎涵盖了作者的整个写作生涯。这五十一篇文章涉及的话题广泛,包括文学、政治、回忆、写作等。在这些文章中,我们始终可以看到作者对极权政治的抨击、对底层人民的同情,我们还能感受到他那锋利的笔触、敏锐的洞察力,以及生动的语言。
此外,通过阅读这些文章,我们还能了解奥威尔作为一个作家的成长历程。在其写作生涯早期,奥威尔的文章趋向于描写和叙述,这些都是基于他所经历过的战争和贫困,如《绞刑》、《猎象记》等,而越往后走,他的文章就越趋向于议论,如《诗与麦克风》、《英国的反犹主义》,以及数篇对作家和作品的评论。然而,无论是以叙述还是以议论为主,奥威尔都没有偏离他写作的出发点——揭露谎言,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但同时也努力将政治写作与审美体验结合起来。
对奥威尔有所关注的读者,或许会发现这些文章并非首次以中文的面貌出现。更加细心的读者甚至还会发现,其中有些文章拥有不止一个中文译本。他们或许要问:为什么还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再次翻译呢?我始终认为,翻译作品需要不断推陈出新,更新换代。正如村上春树所言:
“翻译关乎语言技巧……而语言技巧自然会随着语言细节的变化而变化。世上有永恒的作品,但却没有永恒的翻译。因此,我们有必要定期推出新译本,这就像电脑程序需要更新一样。至少,翻译作品的更新可以提供更广泛的选择,而这对读者而言必然是有利的。”[1]
的确,多个中译本的同时存在,可以为中文读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新译本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修正已存在译本的错误和不足。当然,这么说并非是否认前辈译者的工作。这本书的整个翻译过程,是在充分尊重前辈译者的基础上完成的,而且现存中译本也给我们的翻译工作提供了不少帮助,对此我们也万分感激。
另外,译言古登堡计划为我们提供良好的协作翻译平台,也是我们复译这些文章的原因之一。在线协作进行图书翻译的模式曾受到过质疑,质疑者担心这种模式所产出的译本质量不佳。但是,我想在这里说的是,最终决定译本质量的,不是翻译的模式,不是翻译周期的长短,而是译者的付出和严谨程度。传统的图书翻译流程所产出的译本,不一定就是优质译本;在线协作翻译所产出的译本,也并非就是劣译。古登堡计划为年轻、无名译者提供了机会,而且我相信这些译者大多数都是严谨细致的,而且他们对翻译的热情会驱使他们努力将译本做到最好。
这本散文集的翻译前后持续了一年半的时间,包括我在内的三位译者分别仔细互较译文两遍,我作为项目负责人,也在这本书的翻译上倾注了不少心血,确保把合格的译文呈现在读者眼前。当然,在这个四十余万字的项目中,我们难免会有些疏漏和错误,有心的读者若是发现,还望不吝指正,我们将会在电子版本中及时更正。
最后,我必须感谢译言古登堡计划提供翻译机会,也要感谢另外两位译者易小又、曹聿非在翻译过程中的细致付出。
罗爽
2015年7月19日
于山城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