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原 序
本卷与前两卷相同,唯一奢望是要作为一种对亚洲艺术研究的一般性介绍。就是说,它不仅是在重复着著者与叶理绥(Elisśeev)、哈金(Hackin)、乔治·萨勒斯(Georges Salles)、菲力浦·斯特恩(Philippe Stern)诸教授合作而由皮卡德出版社(Auguste Picard)印行的更为详尽的参考书。
此外,应该公平地指出,伯希和教授于1927—1929年在苏尔邦奈(Sorbonne)的中国文化研究所所作关于中国艺术的讲演,以及维及尼尔(M. Charles Vignier)对艺术品本身的说明,都使本书获益匪浅。
我曾试图根据考古资料来略述中国的艺术发展,这实在更感到抱憾。与乍见时的假定相反,以考古学为出发点的方法,在进行重建专门理论及个人观点上,贡献并不太大。
承蒙欧美许多博物馆与收藏家允许我复制他们的一些收集品,谨此表示最诚挚的谢意。在日本,我更特别感谢审美书院出版者的协助与席来文·列维(Sylvain Levi)教授所复制的中国绘画精品。
关于中国人名,曾借助于翟理斯(H.A. Giles)在1912年出版的《汉英字典》第二版,在此一并志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