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的田园城市(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什么是“田园城市”?

霍华德倡导的是一种社会改革思想: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分离的旧社会结构形态。他在序言中说:“城市和乡村都各有其优点和相应缺点,而城市—乡村则避免了二者的缺点。……这种该诅咒的社会和自然的畸形分隔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城市和乡村必须成婚,这种愉快的结合将迸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文明。本书的目的就在于构成一个城市—乡村磁铁,以表明在这方面是如何迈出第一步的。”为了形象地说明上述观点,他绘制了著名的三磁铁图,三块磁铁分别注明为“城市”、“乡村”、“城市—乡村”,三种引力同时作用于“人民”,于是提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他们何去何从?”

在英语中“garden”可以广泛地译为“园”,花园、香料园、药草园、菜园、果园、动物园、植物园、苗圃等等都可以称为garden。把“garden city”译为“花园城市”未尝不可。但是,为了避免人们过分习惯于把“花园城市”理解为“美如花园的城市”,把注意力放在园林艺术手法上,忽视了“城乡一体”的主题思想,我在十几年前就决定译为“田园城市”。希望人们能从“田”字联想到“乡”,以体现“城乡一体”。不过,这一字之差并没有引起注意,误解还在继续。

其实,虽然霍华德在“田园城市”中设置了林荫大道和中央公园,但是他并没有在“花园”上大做文章。他的田园城市示意图明确写着:“城市用地1000英亩,农业用地5000英亩,人口32000人。”所谓田园城市,显然是城乡一体的。其中城区1000英亩、30000人,平均每人城市用地面积约135平方米,彼得·霍尔就曾在《城市和区域规划》(UrbanRegional Planning,Penguin Books,1975)中指出:“与一般印象相反的是,霍华德为他的新城所提倡的是相当高的居住密度:大约每英亩15户。按当时一般的家庭人口规模,约相当于80~90人/英亩(200~225人/公顷)。”

1919年田园城市和城市规划协会与霍华德协商,对田园城市下了一个简短的定义:“田园城市是为安排健康的生活和工业而设计的城镇;其规模要有可能满足各种社会生活,但不能太大;被乡村带包围;全部土地归公众所有或者托人为社区代管。”尽管这个定义回避了社会改革,但是至少它与人们通常理解的“花园城市”并不相干。

但是,对于霍华德来说,“田园城市”并不是他的奋斗目标,而只是实现他所追求的目标——“社会城市”——的一个局部试验和示范。1902年更改书名的主要后患就在于,它把人们的视线从社会改革的整体转向具体实践的一个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