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巷遗韵:衢州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水亭街

进入朝京门,径直而对的便是水亭街。《衢县志》(220页)记载:“(民国时期的水亭街)在朝京门内,直抵新驿巷口。”据说水亭街街心是窄窄的青石板路,两边则是卵石铺就的小巷。过去,走在这样的路上也是有礼节意义的,中间留给长者、尊者,以示尊敬。而这窄窄的街道勾画出水亭街的文化魅力。老人们回忆说,两边店铺鳞次栉比,十分红火,从早上八点一直要营业到晚上八点,来往之人川流不息,“人挨着人,转都转不过身的”。

昔日水亭街十字路口

关于水亭街的得名,《衢州市地名志》(123页)记载:“因古城门外水坪建有捲雪亭,衢江水从亭下流过,俗称城门为水亭门,街名以此。”在民间还有这样一种说法,说水亭街时常积水,如果赶上衢江涨水,则会漫过“大埠”,流入大街,所以有“水亭街,街亭水,街亭水不停”,这与“浮石潭,潭浮石。潭浮石不浮”形成对仗,因此称横句‘水亭浮石。亭、停谐音,因而得名。在柴家巷居住过的82岁老人沈典武对于水亭街的得名给出了他自己的理解:“为什么叫水亭街呢?因为路上都是水,来往人多,地面就不会燥。下面船要运货,要搬货,来来往往人很多,水亭街路面都是石板路,就是不干燥。”可以想见,当时从船上卸货的搬运工人来来回回,汗水滴滴落下,河水顺着脚底淌出,所以水亭街的地面总是湿漉漉的,那是怎样一幅繁忙热闹的景象!

历史变迁

从民国《衢县志》(220页)对于水亭街的记载看,水亭街不单是指一条街,还泛指周围小巷,是作为一个街区来记载,而“明扬坊”则可能是作为这块坊巷的名称。当时水亭街包括“城外三马头(盐马头,龚马头,新马头,沿河皆有街市)、下营、上营、漕门弄、大小盐仓巷、黄衙巷、天王巷、新河沿、小天王巷、黉序巷、新驿巷、县学前和箭道巷”。

查康熙十八年陈鹏年修《西安县志》,那时还没有水亭街,这一带的巷是以朝京门和县学街为区域记载。《衢县志》把民国水亭街与康熙的旧志记载比较,发现已经有很大变化。“按陈志载有厚俗坊,西有柴巷、饭巷,俱后街九出,旧名水亭街,北有拱酱巷、打铁巷,均无可考,又天宁寺西有小天宁巷,今废。”如今的水亭街与《衢县志》的描述相比,又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县志上记载的漕门弄已经消失。但是据95岁的王汉卿和91岁的郑怀棪两位老人的回忆,现在从水亭街进入的进士巷应该是县志上提到的漕门弄。《衢州市地名志》(132页)记载:“进士巷,曾名漕门街。北起水亭街,南曲通柴家巷,长173米,宽3米,水泥路。”另外《衢县志》提到的大小盐仓巷、黉序巷、新驿巷和箭道巷都已经消失了。只有新河沿、县学前名字还保留着,但风貌早已不是从前。

景观质地

早期水亭街的宽度也不似现在这样。1928年,浙江民政月刊在《衢州状况调查》中称,衢州城内道路狭隘,当时水亭街是卵石石板路,宽5米。1942年,衢县县政府将水亭街拆建为宽12米的泥结路面马路。

下面以清代以及民国初年景观为底本解读一下水亭街的文化质地,对两侧的住家、民居、商铺、路面、牌坊、名木、古井、外围景观等进行描述,着重把握这条街巷的特殊风格和人文特色。

朝京门内水亭街

水亭街的入口 今天从外面进入水亭街首先是城门口,接下去依次是上下营街口、进士巷口、黄衙弄口、柴家巷口、天皇巷口和十字街口。各个入口当年的景观大都已经发生变化。但从各个方面的回忆来看,从大西门进入的景观应该类似湖南凤凰城的入城口。当年进入朝京门,便可看到左侧有米行和金龙酒店,右侧有天成米行和徐大丰烧饼店(现碧春楼停车场)。如今这些建筑都已拆除,但与上下营街交叉的小和尚茶馆和王震大茶叶落花生店基本保持原来格局。

水亭直街景观 据汪筱联考证,“明、清时代水亭街宽度仅二丈左右,从水亭街头到城门约200米。青石板街心,两厢弹石路面。两侧店铺相继排列,街景自然和谐。”据弥陀寺居士徐文华(其父亲1949年前在水亭街与县西街交界处开“徐协昌蛋行”)回忆,水亭街两侧的建筑与商铺与现在不一样。“我们站在水亭街楼上看抬老佛爷,有屋檐,回廊,有凳坐上面。”她说,“当时水亭街与上营街一样宽。水亭街的房子改过,1941年拆马路。鼠疫封锁了2个月,然后地板都拆掉、烧掉”。据说细菌战以后,水亭街被封锁,商铺无法继续营业,重建花了半年,都是由各个商铺自己负责,政府不管。1941年档案记录了当时拆建后沿街房屋的标准,由此可见当时水亭街景观的特点,实录如下:

马路两旁新建市屋标准

一、 屋为两层

二、 外柱紧贴人行道(内需紧贴拆让符号之内方)

三、 檐高离人行道十八市尺(即离现有街心十八市尺半)

四、 檐在柱外三尺六寸

五、 柱外不得有挑楼等建筑物。檐屋门面一律髹漆白色,檐□一律髹系□

六、 均须装白铁水漏

七、 楼层门面下殿须装置绿色铁栏

八、 每房屋五幢至少需要砖墙一道

九、 建筑石库门之外墙高为十八市尺

十、 旧料改筑外,除高度得仍旧观外,其他依照上例多项办理,但仍需在五年内改正之

1940年档案显示,拆建水亭门时,为了防火要求建防火墙。规定:“每隔六十尺须设置风火墙一道。水亭街以城门为起点。用石砖砌成,厚度至少一尺以上,高出屋顶二尺。墙上不得开辟门窗或空洞。”据徐文华回忆,水亭街经常着火,天皇巷口有一个太平池,供救火用。与县西街交叉的十字路口也有一个。池建在地面上的,约2米多宽,1.2米左右高,砖头的。另外在天皇巷,即现在的税务局边还有一个。池后面有井,救火的人戴着铁帽,穿着草鞋,有的赤着脚,拖着管子。救火的设备就放在周王庙里。水亭街多是木行,每个商铺之间的隔墙都是用木板做的,常着火。徐文华认为以前人诚实,各家就用木板隔开,不愁偷盗。民国档案还附有地下水道图样。

建国以后,1959年衢县人民政府又改建水亭街为混凝土路面。因此《衢州市地名志》(123页)这样记载现状:“水亭街,西起大西门(水亭门),东至县学街,长155米,宽12米,原泥石路,1960年改为水泥路。”这些变迁当然有其现实需要,但今天来看,不变的水亭街似乎更加具有文化魅力。

民国水亭街下水道图样(衢江区民国档案)

里仁为美

过去的街坊,总是立有一些牌坊,这是中国传统以坊巷树立教化空间之需要,也是为了彰显德行,培育里仁文化。水亭街虽然不长,但自东向西眺望,街道中有骑街而建的三座功名青石牌坊,水亭门城楼衬托在后,三座青石四柱三门功名牌坊,自东向西依次而立街道中:

蔡春明牌坊,系功名坊,骑水亭街口而建。据明《嘉靖府志》载:[蔡春明牌坊]水亭街,为举人蔡春立。(按;蔡春,为弘治五年(1492年)壬子举人。)

殿中执法坊,系功名坊,骑水亭街建。据清康熙《西安县志》载:[殿中执法牌坊]在水亭街,为御史徐任道立。(按;徐任道,万历十四年(1586年)丙戌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魏政进士牌坊,系功名坊,水亭街进士巷口,骑水亭街建。据明《嘉靖府志》载:“魏政进士牌坊:水亭街,为进士魏政立。”魏政天顺三年(1459年),山西中举人,成化二年(1466年)丙戍进士。居家水亭街南,存有进士巷地名,巷内有“进士厅”,为衢州十三厅之一。

在现在人看来商业繁华之地必然以追求利润为最终目标。然而我们也发现,这里的商家大都前店后寝格局,商家亦是邻里,之间不乏人情来往,可谓孔子笔下的“里仁”。郑怀棪老人回忆,有一次他腰骨痛,下不来床,隔壁同德堂老板叶龙生亲自来给他针灸,一下子就好了。郑老说:“我们是隔壁邻居不收钱的,都是邻里帮忙。”可见当年商家邻里之间的和睦关系。《论语》中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者,民之所居。透过这些商铺的商业活动,我们看到的是这些活动背后人和人之间的熟人纽带,情感联系。

郑怀棪老人的父亲在柴家巷开设顺昌南货店,他回忆,以前的南货店,如果你一年到头光顾他生意,到了过年的时候,他会送些东西以表谢意。很多店都是这样子,这是当时的习惯。以前也有类似今天“超市卡”,叫“经褶”。用白纸做的,一拉就很长,一大一小,然后用布套套起来,可以放在裤腿或者袋子里。今天买一斤肉,可以不付钱,先拿回去吃,到一个月或者一定时间,结算一下。或者到其他店,拿着经褶,买什么东西都可以,到时候结算一下。这个风俗一直到1937年抗战开始还有。不过现在70来岁的老人应该没有见过了。

郑怀棪说,以前那些一年到头来他们家挑大粪、泔水的,到过年的时候,会给他们家一担米或者两斤猪肉,以表示感谢。总之逢年过节,商家会送给顾客一些东西,以表示感谢。胡嘉镐回忆,过年的时候,一些菜馆会派大厨去他们家烧菜,且食材都是自带,作为对老顾客的感谢。

修复水亭门,重新竖立那些牌坊必然会增加街道的古韵,然而,里仁为美,这些牌坊本来是为敦厚民风存在,同样,水亭门的街坊邻里文化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水亭街上的商铺

作为衢州城最繁华的街道之一,水亭街上的店铺生意一般做得都很大,既有零售也可批发,吃的穿的用的玩的一应俱全。这些店铺延伸到下营街、上营街和柴家巷。水亭街商业盛况一直持续到抗日以前,在解放初又渐盛。

水亭街质地

进入水亭门右手边第一家就是徐大丰烧饼店,该店做的麻饼是今天衢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每逢中秋节和过年,麻饼生意就相当好。有打油诗“看杜(大)水”,大意是“脚穿木榻板(鞋),出城看杜(大)水。走到水亭街,大丰七(吃)烧饼。头戴箬壳帽,爬上城墙顶。但见水谩‘挢庵里,茫茫听见鹿鸣鸣……”

长155米的水亭街上,白墙灰瓦的商铺错落有致,棕色木结构店面临街而立,最高的店铺可达三层。这些店铺有的是三间两进,有的是五进、六进,最多的可达十几进,从水亭街上可以一直通到上营街。店铺“前店后寝”格局居多,即前面开店,后面住人,有的是掌柜住在店里,有的则是学徒或者外地的单身伙计住。

进入城门,有汗流浃背的搬运工、货担郎,他们车推肩挑,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间左躲右闪;也有穿着长袍大褂,拎着提包的来自徽州、上海、杭州等地的商客。这样的景象无一不在显示水亭门一带商业的繁盛。《衢县志》(645页)记载:“西城水亭街,南城坊门街,十字街,西南市街皆为繁盛之区,十字街南为上街,十字街北为下街次之,至县西街与浮石街则又其次。”衢州首条公路常玉公路(常山至玉山)于1928年建成通车。1932年衢州有至江西、兰溪的公路。这之前,自古以来水路一直是衢州主要交通通道。《衢州市地名志》(123页)记载:“昔日水亭门外,衢江中帆樯林立,热闹无比。”

据郑怀棪和郑宏盛以及王汉卿三位老人回忆,1949年前水亭街上光布店就有十五家之多,如叶震兴布店(现在柯城区红十字会)、大昌绸布庄(现爱婴房前面)、王长源布店、林振兴布店(水亭街22号,现卖凉席的地方)、汪培生布店(水亭街18号)、万成布店(现在是鼎顺策划)、怡大布店(水亭街52号)等。药店也很多,有专业卖西药的中英大药房(现水亭街62、60号),也有卖中药的同德堂(现煮三国餐馆)、仁寿堂(现同德堂药店水亭街46号)、戴沅昌药店(水亭街24号)等。

今水亭街上的衢州旧书店

水亭门是福建等地山货的集散地,南货店非常多,有裕和南货店(现水亭街26号),三间店面,黄石麟所有,为衢州最大,店铺很深,前面零售,后面批发。德舆兴南货店(现在是国医堂),是铺面最大的,一直通到罗汉井,由李清芳开办。他清朝时因为做生意,从福建莆田过来,把福建当地的桂圆干、荔枝干贩卖到水亭门,同时售卖糕点等。另外还有王大昌南货店、王文静南货店等。水亭门的水果店有元大森水果行(水亭街33号),老板叫高宏祥,父母在日本细菌战时都先后死去,只剩下他一人,所以他年纪轻轻就做了老板,万春祥水果店(水亭街73号)。王震大茶叶落花生店(现在永芳理发店)主要是卖衢州名特产咸花生,一些花生店以及水果店都有卖这种咸花生。曾经在元大森水果店做过学徒的郑鸿盛回忆说,每天晚上打烊后,他们都要用纸包好第二天要卖的咸花生,这种咸花生非常好卖。此外,水亭街上还有豆腐店、肉店、红纸店、香店也很多。米店比较有名的是郑永甫开的“元聚米店”。还有当时很有名的汪胜馀过塘行、“张协大”过塘行,还有卖纤绳的,卖竹篙的,至于供来往船工喝茶、喝酒休息的小酒店和茶店就更多了。

很多老人们说旧时衢州有“三大缸”:染缸、酒缸和酱缸。据《衢州酱园业记略》一文(见《衢州文史资料》第四辑)介绍,民国初年以来,衢州比较大的酱园有7家,水亭街上的德兴酱园便是其中之一,于20年代歇业。此外还有天乳酱园(水亭街41号)、五丰酱园(红楼大门口)。天乳酱园老板曾经在日本留学,后来又改做胡德泰肉店。

五丰酱园在水亭街上现红楼门口的位置。大概两个店面,之前这里是福兴楼菜馆和香店。郑怀棪和郑鸿盛说:“老板开店是玩玩的。徐志馀,很有名的,国民党官员,驻守宁波镇海的保安司令。”徐志馀的儿子徐麟说可能叫做“和丰酱园”。当时“花园前面是酱的作坊,再前面是现在叫门市部,里面做酱菜,酱瓜堆得像小山一样。那个千斤缸很多很多,上面都有盖子盖起来的”。酱坊里面卖酱、酱油,还有酱菜。当时人家来买酱菜,不像现在一样有包装袋,有的就用荷叶包去,有的自己拿盆碗装回去。

从天妃宫望天皇巷

水亭门原来有很多布店经营各种布料,花布、土布、丝绸。农村人一般喜欢石灰印的花粗布,土布一样的东西,石灰印上花纹。后来有洋布,买的就是机织的布。这时布料都是到杭州去进货的。万成布店位于水亭街44号,即现在的“鼎顺策划”。1952年房产资料上显示是属于江鉴明。江鉴明的孙子江先顺现在住在黄衙巷8号,即鼎顺策划后面。他说,爷爷11岁的时候到衢州,在水亭街上的叶振兴烟店做学徒。在叶家认识了当时给叶家烧饭的奶奶,后来二人就结婚了。大概也是十几岁,就在水亭街上摆了布摊。慢慢的,就买下了店铺,从临水亭街的店面,一直通到现在黄衙巷8号的位置。这店是从一个姓仇的那里买来的。除此之外,还逐渐买了很多纸槽和土地。他回忆说,“万成布店”有三间店面,跟现在大小一样,就是窗户的形状有些和原来不同。一走进店面,就是一个很大的金字招牌摆在柜台后面,从屋顶一直到柜台下面。是铜和金,还有木头做起来的。上面写着,“童叟无欺”。后来店铺倒闭后,家里人把这个招牌就敲掉了。江先顺说,那时候爷爷大概在徽州会馆里有些作用。特别是皖江小学,好像每年给学校钱,要资助的了。

不少水亭街的店铺一直开到1949年后,比如元大森水果店、徐大丰烧饼店等,仁德旅馆则更迟,大约60年代还存在。毛林江老人说:“这个地方米店多,药店多,南货店多。所以形成这条街是繁华街。大西门水亭街最繁华。”

江水浩浩荡荡,奔流不息,江面上船只往来如梭。迎面是雄伟逶迤的城墙,从船上下来拾级而上,是一排别具风格的吊脚楼,吊脚楼一半在岸上,一半则是在河滩上。茶店、酒店一家挨着一家。和吊脚楼隔着一条路,紧靠城墙的是一溜低矮的房屋,都是各种各样的店铺。由于来往船只众多,人流不绝,供客商娱乐的画船歌女也应运而生。夜晚的衢江,江船灯火通明,时常传来悠扬的琴声歌声,不时有过往的船只停靠,走下来的船工或者选择自己中意的酒店或者茶店喝点老酒,就着下酒小菜,听着道情;或者找一家旅店暂时安顿一晚,确有“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的浓厚韵味。

(张崇、吴宗杰、汪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