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巷遗韵:衢州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下营街

下营街位于衢城朝京门内北隅,《衢州市地名志》(126页)中载其北起文昌阁、新河沿口,南至水亭街、上营街口,全长390米。这条街的历史,最远可追溯至元朝,衢州历来为屯兵重地,元朝年间,朝廷在此驻军,设有兵营,又因此处位于衢江下游,故名“下营”。当时“城半驻兵,上下营外又有西营、南营”。据清朝嘉庆十六年(1811年)的《西安县志》(239页)记载,当时的下营街南起朝京门,北至铁塔下。到了民国时期,《衢县志》(221页)中记载的下营街为“朝京门左转灵顺坊至文昌阁一带”。由此看来,下营街西头过新河沿这一段到民国已改为文昌阁路了。

2002年前的下营街,左侧疑为周氏祠堂(周叶典摄)

古迹

今天文昌阁一带的下营街,已是一处花园,只剩下1932年开辟的西安门。但这片土地古时候却是充满文运之气。说起衢州文昌殿,人们熟悉的是江山廿八都的文昌宫,建于宣统三年。然而衢州之文昌殿历史悠久,与南孔故里儒学有关。据史料记载这一文昌殿是当时依照“水木之胜”的风水建造。清代文昌阁边上有一儒生,在此建了一个颇具名声的私家园林—崔圃,亦称观我园。老百姓称崔家花园。清代大学士朱珪曾在此寄居过,并留下“观我园”匾额及诗一首。说起崔家,明代在下营街(今天周明基故居北侧)留下过一座节孝坊,今天老人对此仍有记忆。此外,下营街还另有一节孝坊,为明代刘门二节而立,赞颂姑媳相依为命,一起把孤孙抚养成人。此坊在西门文昌阁边,系道光十七年题。

崔圃这一带还有拱桥、石桥、板桥六处多。下营街北有徐家花园。王汉卿老人说,花园黑瓦矮墙前后近百米。里头有池塘、栏廊、柳树。这一带为联豸徐氏族人聚集之地,花园应该是其族人。花园消失是在21世纪初。

从嘉庆时期的府治图来看,当年的西安门是一水门,贯通内河外濠,边上有一铁塔。因此,当年进城的乡民,还未到西安门,甚至还未踏上下营街的青石板,抬头先看到的便是铁塔。据记载,建造此塔以镇蛟龙之害,资其控扼,补形势之不足。因此铁塔也就成了衢州一邑之镇。

下营街原来是由青石板铺成,街两边是房屋。据《衢州文史资料》第四辑《水亭码头今昔》记载与王汉卿老人回忆,靠近水亭门的那一端,开满了店铺,有元大米行,德昌油行,金门南货店,王裕顺油行,徐宏昌豆腐店,徐大丰磨坊等。据陈锡祥采访小时候住下营街的杜娜说:“下营街有药站,生意十分兴隆、省内外的药商纷至沓来,门庭若市,药站里有不少千斤缸供防火用;药站对面有手工摇面作坊,55号是蔡家油行等行业,蔡家油行有很厚实的石门槛,大门用铁皮包着,油行有两道天井,有前后厅,厅里有一人不能合抱的大柱子。”2002年西侧的房屋被拆,筑了一道白墙。今天街东侧房屋还在,大部分是一层楼民居,外墙大都用水泥修过,屋檐上是斑驳的瓦片。推门进去,则是斗拱与房梁,保存完好的几家,窗上雕花、梁上牛腿,雕刻依旧清晰。就在临近水亭门处,今天还能看到据说是衢州最早仿西洋式的小塔楼。

下营街西侧被拆前的房子

今天的西安门城墙,虽是断垣残壁,却依旧古朴苍劲。城墙的砖缝里爬出了绿色的植物,在铁红色的城砖上蔓延。清末民国时期的乡里人,便是经过这西安门,再由下营街入城。那时,清澈宽广的衢江贴着衢城西隅缓缓而过,江的西边,是宽阔的田野,东边是熙攘繁华的城市,一条浮桥,连接了东西两岸。清晨,第一抹晨曦微露,住在江西边的乡里人,便穿着褂子,挑着担子,晃晃悠悠走过浮桥,踏上龚家埠头,穿过西安门城墙,走到当时城里最繁华的水亭街。西安门城墙外,虽然也有通广路可进城,大部分人却还是喜欢走下营街。于是,每天,在这条当初并不宽阔的青石板小路上,行人络绎不绝。赶集人挑着菜、米、柴进城,也有纸、桐油,形形色色,据说一天三四百担是起码的。后来,独轮车出现了,乡里人肩上的重量,遂逐步转移到了独轮车上。那时雨后的青石板上,兴许还印着新鲜的车辙。

族人

20世纪的第一个年头,绍兴的周家坐船徐徐而来,当家人周意生携着娇妻,跨入下营街,选定了街北口上的一座老宅,自此梅香墨影,成为“门对千株竹,家藏万卷书”的一代书香门第,至今周家屋檐下的“坎”卦依旧棱角分明。而在绍兴的周家到来之前,另一名宦之家孝义周氏,早已把祠堂选在了下营街。

《西安县志》(1622页)记载,水亭周氏祠堂,在西隅水亭街北。《衢县志》(1130页)则详载孝义周氏祠在下营灵顺坊,也就是今天的周王庙对面。县志中介绍孝义周氏始祖名斌,为江宁上元人,明朝宣德五年时来衢。《孝义周氏宗谱》记载:“明朝洪武年间,佛保公以从龙军功授广信所,世袭屯卫都指挥,数传至贞一公,改调来衢,遂为迁衢之始祖。”家谱中所载的贞一公,便是县志中所说的孝义周氏始祖斌,其人文韬武略兼具,英勇豪壮,被赞“辕门尽毁,息千里之鲸鲵;虎帐云辉,宁万家之鸡犬。借虎踞于冲关,资龙骧于要汛,此三衢有管钥之司而百姓保安全之福也”。然而周氏家族何以名为“孝义”?《衢县志》(1130页)解释,因贞一公之孙女守贞不字,故以孝义称。此女子在家谱中被尊称为“太贞姑”。曾任山东布政使司的明朝进士方应祥为周氏宗谱写序时,赞其家族虽“世袭武功而训迪必以文事,是所谓说礼乐而敦诗书者,莲华清洁,细柳高风,兼擅其美”。孝义周氏的祠堂,现已无迹可寻。据王汉卿老人回忆,当年的祠堂位于今天的下营街22号,其规模与对面不远处的联豸徐氏的祠堂相当。而现在,即使是联豸徐氏的祠堂,也仅剩了两个石头的旗杆墩,静静靠在下营街周王庙对面的白色围墙下,诉说着一个家族逝去的威严。

祠堂内供奉的周氏迁衢始祖

下营街的主要家族当属联豸家族,其宏大的宗祠坐东朝西,颇有气势。而周宣灵王庙是下营街上的一笔浓墨重彩。据《衢县志》中所记,周王庙古时又称周孝子祠。现存建筑部分可追溯到康乾时代。据称咸丰元年(1851年)从朝京埠移入城内,后多次增建、修复,庙内现存八块完整的明清石碑。这一带因周王庙也叫灵顺坊。

小巷人物

也许是受这古韵的熏陶,住在下营街上的人,都带了点古风。据李吉安《小巷人物》一文记载,当年街上住着刻字的财根,分头,清瘦个子,俊眉朗眼。他常穿藏蓝色的褂子,里面衬件白衬衫,给人极精明极有神采感。每天,他拎个蒲袋从下营巷口出来,过水亭街,到县学街前,然后坐下,开始一天的活计—刻字摊刻字。到傍晚他用布包收起刻刀,又拎起蒲袋踽行回家。二三十年了,似乎天天都是如此。〔94〕现住在下营街口的王汉卿老人,年轻时念过私塾,至今能抑扬顿挫地背诵一口流利的《石钟山记》。95岁高龄的他,每天依旧在屋里一笔一画练字。

老手艺人老王

80岁的老王也是下营街的神来之笔。他的老王理发店位于下营街14号,店面只有十平方米,原为周王庙的附属建筑。老王头发已然全白,却依然精神矍铄。他的理发店在下营街已经开了三十多年。在他的店里,保留着最传统的工具和理发手艺。一张被时光磨亮的躺椅,一张陈旧却干净的皮沙发,一把古老锋利的刮胡刀,一台上了年纪的古董收音机,稍远处则是烧着开水的炉子。老师傅一袭蓝白相间的条纹衬衫,笑容温润内敛。躺椅上一般也都是上了岁数的老人,是十几年的老顾客。据说有的甚至还专门从二三十里的乡下赶过来,只因这里服务还保留着老衢州的手艺,细致周到,收费公允。但见师傅取下敷在老人脸上的毛巾,为其细细擦拭嘴唇周围的泡沫,复又用刷子在唇边涂上肥皂水,尔后拿出刮胡刀,在躺椅边的皮布上微蹭几下,开始刮胡子,动作轻柔而不拖泥带水。一遍过后,用热毛巾擦洗面部,然后再刮第二遍。其后又仔细地清理眼睛、耳朵、鼻子,最后把修剪过的头发又精雕细琢了一遍,才算完成。店内的收音机同时幽幽地放着老歌。

下营街上最早西式小塔楼

铁塔巍然,牌坊静穆,庭院深邃,庙宇神圣,祠堂威严,这便是下营街。选一个冬日的午后,走上下营街,数一数西安门的城砖,闻一闻周家老屋里的梅花,品一品周王庙雕梁的肃穆,探一探徐氏祠堂的旗墩。或者,信步走进平常人家,和里面的老人聊一会家常,看午后暖暖的阳光,慢慢从天井边的青苔石板往上方移动。你会发现,下营街的古韵,还真值得细细品味。

(高佳燕、吴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