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公共物品协同供给治理创新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4.2 城市社区公共物品供给低效

随着城市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对公共物品的品种、质量、数量等均提出更高需求,且需求具有动态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这不仅超出了政府和市场的供给能力,而且供给时存在着明显的时间迟滞、内容失配、主动意识薄弱、规划滞后等问题。

4.2.1 政府导向偏离

从政府供给角度来说,“政府往往追求政绩或城市形象”[73],对社区供给搞“面子工程”,在吸引社会眼球的同时导致实体公共物品的重复建设和无效供给增加,这无疑也加重了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

4.2.2 社会参与不足

从社会组织角度,由于自身利益或形势驱动,社会组织在城市社区公共物品供给中存在参与程度低的现象,与居民沟通较少,接受反馈能力不够,以致信息不完善,存在较多风险因素。

4.2.3 居民参与受阻

城市居民作为社区主要享受公共物品的主体,应该积极主动参与社区公共物品供给,但由于自治的观念淡薄、利益诉求受阻、沟通渠道不畅等,产生居民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低的问题。

4.2.4 供给管理短板

在城市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理念到供给实践的过程中,存在供给目标和价值不统一、供应环节的投入与消费反馈的产出不一致、单中心行政僵硬化的现象,这正是社区公共物品供给效率低下的体现。

4.2.5 供给环节迟滞

公共物品在供给环节中存在产权边界不清,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完善,供应主体在投资时缺乏增加资金和人力投入的动力,大量的社区公共产品存在资金不足和管理不善的问题,因而长期处于低水平维护和低效率运行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