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岛与长堤大马路
19世纪初的长堤大马路
这里要讲的海珠岛,并非位于珠江南岸,俗名“河南”的海珠区本岛,而是“羊城三石”之一的海珠石。
宋朝时候,海珠石又称“走珠石”,宋方信孺在《南海百咏》的《走珠石》写道:“旧传有贾胡自异城负其国之镇珠逃至五羊,国人重载金宝坚赎以归。既至半道海上,珠复走还,径入石下,终不可见。至今此石往往有夜光发,疑为此珠之祥。”这当然是一段美丽的传说。其实,海珠石是珠江河面上一块巨大的红色砂岩礁石,由粗砾岩和沙砾岩层组成,特别能抵抗洪潮水力冲击。宋朝时,这里已有文人骚客雅集于此。清代樊封的《南海百咏续编》中提到,这里曾是南宋名宦及诗人李昴英年轻时读书之处。南宋状元张镇孙也曾于此大集名士,吟咏竟日,号曰“龙头会”。随着珠江不断淤积,到了明代,海珠石已成为珠江中的风景秀丽小岛,其上修建起海珠寺,内造观音像碑,寺内有文溪祠,逐渐成为有名的游玩胜地。
万历年间(1573—1620),为扩大和规范对外贸易,朝廷决定每年夏、秋两季,在广州海珠岛举行定期贸易(称“定期市”),每次数天或数个星期不等,允许海内外客商集中贸易。定期市期间,全国各地商品云集于珠江沿岸。海珠岛定期市延续到何时已不可考。不过到了清朝初期,海珠岛依然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南海百咏续编》提到海珠寺,云“在珠江之中,怒涛四撼,突起仙洲,瑶房嘉树,恍若蓬壶……”可见,清朝时的海珠岛已绿树婆娑。顺治四年,总督佟养甲以“寺居省垣要害,建码台,遣将兵戍守”。该炮台遗址延存到清末民初,在同治《南海县志》中,还可见海珠炮台的记载。康熙年间,巡抚李栖凤在海珠寺文溪祠前修筑高台“得月楼”,以供游人登临远眺。
到了清末,由于珠江岸线不断南移,海珠岛逐渐靠近珠江北堤岸的陆地。为改善珠江沿岸交通,政府于1902年设立堤工局,大举修筑珠江北堤岸,1910年全部完成筑堤工程。由于修筑时要求视沿河形势确定填筑之宽窄,有余泥余沙者多填,无者少填,结果堤筑成后,马路并未完成。因此,1920年再次筑堤修马路。这条马路东连海珠桥脚,西接今孙逸仙医院,全长约710米,沥青路面宽12米,名为长堤大马路。1931年,在长堤大马路南面填平海珠岛北面水道,并填筑西面一段浅滩。当时,政府聘请马克敦公司,以每立方码港币六元八毫的价钱,把海珠礁石炸去高于马路平面的部分,共11. 55万立方码,共耗资75万元,又筑成了1159米长、11—20米宽沥青路面的新堤大马路(今沿江中、西路),东起自永安堂(今广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西止于爱群大厦西端,原为河岸的长堤大马路成了内街。
直到1932年,长堤大马路一直是珠江北岸的堤岸。这条不足千米的马路,由于濒临珠江,是广州城内繁华的商业街区之一。其实早在长堤大马路还没有动工修筑前,沿珠江一带狭长逼仄的道路北侧,已是百肆杂陈。五仙门码头近在咫尺。珠江上各种船只来来往往,岸上一片繁荣景象。
1914年,马应彪创建的先施环球货品粤行在长堤开业(旧址在长堤大马路318号),成为当时内地建成的首家现代化百货公司,其经营模式亦开国内百货业之先河。在近代中国商业销售中,先施公司率先采用明码实价的销售形式,还首聘女营业员柜台服务,并首次将娱乐业与百货业融为一体,在先施附设天台游乐场,演粤剧、杂技,放电影,还有交谊舞厅等。当年广州人来先施,不单是为了购物,还为了娱乐。先施还兼营其他行业,例如在北侧附楼底层建有汽水厂、化妆品厂等;还设有先施人寿保险公司、先施水火保险公司和先施信托银行等,堪称当时广东最大的民族资本企业。
长堤还有不少茶楼、酒楼,最有名的是大三元酒家(旧址位于长堤大马路260号)。1920年,经“酒楼王”陈福畴承顶运营,大三元由原来的“竹筒铺”变为“三合一”的宽敞大店,拥有56个小厅房。管理层经过市场分析,采用“划逆水”的经营手法,推出60银元一只的红烧大裙翅,由以烹制鱼翅见长、人称“翅王”的吴銮主厨。当时酒楼服务员的工资,一月也不过2元,天价裙翅推出,引来社会各界猜测和好奇。据说,大裙翅“出笼”首日,“大三元全店以至行人道,均被鲜花篮壅塞,各层楼宇前面又挂满鲜花牌,长长的鞭炮多达数十串,几乎整日不断燃放。凡食过的,无不交口称赞”。除了红烧大裙翅,大三元还推出“炖品大王”黄水创制的“凤爪燉海狗”、点心师李应精制的名点,致使大三元名气大振,一时饮誉羊城,成为当时广州“四大酒家”之首。在东南亚的华侨中,甚至今天还有“住在广泰来,食在大三元”的说法。
长堤大马路上的新式旅店也鳞次栉比,其数量、规模、经营理念亦在民国年间领羊城之先。当时,除了传统的广泰来、名利、平安、海珠等老字号客栈之外,现代的高档酒店在长堤渐次崛起。位于长堤大马路、先施公司附设的东亚大酒店1914年建成开业,“其结构之高华、陈设之奇丽,堪称百粤之冠”。1927年、1932年,新亚大酒店、新华大酒店先后在长堤大马路西侧的太平南(今人民南)路开业,这两栋具有浓郁新古典风格的建筑由籍贯广东中山的建筑师杨锡宗设计,采用粗重石材砌筑券廊作为整幢建筑的基座,并以壁柱对立面作竖向分段处理,体现了杨锡宗在美国康乃尔大学接受的学院派教育,是岭南该时期为数不多的运用正统西式风格进行设计的本土建筑。1937年夏天,高15层、64米,被誉为“南中国之冠”的爱群大厦竣工,使得长堤大马路一带的旅游业多了一处“广州之最”。有数据显示,1935年广州旅馆业最兴盛,旅馆、客栈达到401家,多分布在长堤大马路一带。时至21世纪的今日,行走在西濠口、长堤大马路,还处处可见酒店、宾馆的招牌:富丽华大酒店、威力斯酒店,海帆宾馆、新庭宾馆、新时代宾馆、广东大酒店,鸿城宾馆……近两年,政府重新规划、定位长堤大马路,以腾笼换鸟的形式,引进小额贷款公司等民间金融机构,将此地打造为民间金融一条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