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经济学集成创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劳动价值理论

深化劳动价值论研究的方向和思路作者在1986—2014年期间围绕劳动价值论继承与创新问题断断续续开展研究,先后在各类报刊公开发表76篇文章,其中期刊论文38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14篇;报纸文章37篇,包括《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理论版专栏文章。本书只收入部分较有代表性的期刊论文。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劳动价值论作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笔者承担200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劳动价值论的坚持和发展研究》, 该项目于2002年完成并出版《劳动价值论坚持和发展研究》一书,2003年结项(结项证号:20030649)。形成了一些阶段性认识,下面就如何深化劳动价值论研究谈几点看法。

一、以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为研究方向

从一些文献来看,以往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偏重于分析社会生产关系。这样的研究无疑是必要的。但是,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意义绝不仅限于此。实际上,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功能是研究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而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迫切需要发挥这种功能。

人们知道,劳动价值论最早由西方古典经济学家提出,用于解释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共同基础,说明不同的生产者如何通过社会分工、资源配置和商品交换获得比较利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古典劳动价值理论,并用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由于他们当时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揭露资本主义剥削,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武器,所以侧重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马克思有时为了强调商品价值体现一定的社会关系,直接说价值就是一种社会关系。这可能给人一种错觉,似乎劳动价值论只能用于研究社会关系,而不能研究资源配置和利用。其实,劳动价值论本身是研究劳动和商品生产交换规律的一种理论,它不仅分析了商品所包含的各种矛盾,可以用来研究社会生产关系,而且揭示了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能够用来研究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应该说,研究资源配置和利用是劳动价值论更为基本、更为一般的功能,因为只有在研究资源配置和利用的过程中,才可能揭示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马克思正是运用劳动价值论研究资本家如何配置、利用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最大限度地实现价值增殖,才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其中一些原理和方法对我们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具有普遍意义。

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原理,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抽象劳动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存在于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之中,可以成为各种稀缺资源的一般代表。在短期内静态地看,一种资源的稀缺性表现为它同人类需要相比的差额和缺口。在长期内动态地看,资源稀缺性会随着人类需要和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人类消耗在各种资源开发和利用上的社会必要劳动量的多少,正好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不需要任何劳动就可获得的资源是不稀缺的;需要消耗一定量劳动才能获得的资源具有某种稀缺性,并且消耗的劳动越多就越稀缺。马克思曾以采矿为例分析过资源稀缺性与劳动量的关系:“金刚石在地壳中是很稀少的,因而发现金刚石平均要花很多劳动时间。因此,很小一块金刚石就代表很多劳动。”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3页。可见,金刚石的稀少固然是因为它在自然界里的储量小,但如果能够发明高效率的人造金刚石技术,就有可能使它变得不再像现在这样稀缺。有些资源原来比较容易开采,只需花较少的劳动时间就能够利用,但由于不注意节约、保护和合理开采利用,当资源减少乃至逐步耗竭,就要花越来越多的劳动才能开采出来;还有些资源在初期开采时因技术落后而要花大量劳动,后来因新技术的发明应用而大大减少劳动消耗量。这些资源的稀缺性不能从某个短期的个别劳动时间得到体现,但是仍会从长期内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消耗反映出来。

生产商品要消耗各种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后者的消耗过程就是劳动。如果物质资源不稀缺,人类可以免费使用,那么这些资源消耗就不会进入生产成本。绝大多数物质资源都具有稀缺性,人类要通过劳动才能取得,这些劳动消耗形成物质资源的价值,进而作为物化劳动通过追加活劳动来生产其他商品。人类取得各种资源所消耗的劳动和用这些资源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反映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各种具有稀缺性的资源。假设生产某种商品,产量为Q,消耗的稀缺资源为A1, A2, ……An;非稀缺资源为B1, B2, ……Bn。根据上面的分析,非稀缺资源消耗不加入商品价值,所以Q量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稀缺资源A1, A2, ……An。在现实中,如果把生产一种商品所消耗的各种资源都列举出来,不仅很不方便,而且无法用同一尺度进行比较。例如,假设生产两种商品分别消耗1吨石油和1吨铁矿,虽然两种资源的重量相等,但由于资源品种不同,无法判别哪种商品消耗的资源更多。在长期的商品生产交换中,人们自发地用获取各种资源所消耗的劳动量,来统一计量各种资源消耗量。假设资源A1, A2, ……An消耗的劳动量分别为L1, L2, ……Ln,并且是社会必要劳动,那么这些劳动量之和,即L1+L2+, ……+Ln,就形成Q量商品的价值。不难看出,由劳动决定的商品价值反映生产中消耗的各种稀缺资源。劳动价值论并没有忽视资源的多样性和稀缺性,只不过用劳动消耗来反映各种稀缺资源消耗,把各种资源看成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这就为研究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奠定了基础。

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让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在客观上要求通过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充分发挥它在研究资源配置和利用方面的功能,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当然,还可以继续运用劳动价值论来分析社会生产关系,但是应当明确以研究资源配置和利用为主要方向,也就是说,把劳动价值论研究的重点转移到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上来。

二、正确认识商品价值表达的双重信息

商品价值表达双重信息:一是反映生产商品所消耗的稀缺资源;二是反映使用这些资源所创造的财富。也就是说,价值是一个既反映资源消耗,又反映财富创造的概念。

从商品价值体现资源消耗来看,它是一个具有成本属性的概念。成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成本是指企业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要素所支付的费用;广义成本则是指人们从事某种活动或达到某种目标所付出的代价,包括所消耗的各种人力和物力。例如,在我国现实生活中,改革成本及其支付和补偿问题已被公认为是值得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的。所谓改革成本,显然不是指企业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要素所支付的费用,而是指社会为进行改革所付出的各种代价,包括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所引起的社会震动,一部分人损失的利益等。可见,改革成本属于广义成本。商品价值反映人类在获得商品使用价值过程中所消耗的以劳动为代表的各种具有一定稀缺性的资源,可以理解为一种广义成本。

企业生产商品实际消耗的资源或个别劳动时间通常会有差异,商品价值一般不是反映企业的资源实际消耗量,而是反映社会必要消耗量,也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各企业的资源消耗量在市场交换中接受社会检验和评价,按一定的比例折算为社会必要消耗量,由买方支付,从而形成生产者的收入,价值作为一种广义成本也就最终转化为财富。

价值所以能够充当财富的一般代表,是因为劳动力本身就是一种财富,它在生产中的正常使用和消耗会创造出新的财富,前一种财富的消耗可以抽象地反映后一种财富的产出;也是因为价值必须始终以使用价值为物质载体,而使用价值是财富的物质内容。应当明确,价值作为财富的一般代表是价值的一种社会功能,它不等于财富本身。财富的实质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绝不能因为价值表达了关于财富的信息,充当财富的一般代表和计量尺度,就把它混同于使用价值。在现实中,各种商品的价值以货币单位来计量,这使得价值反映财富的信息得以充分表达,而反映资源消耗的信息却在一定程度上被掩盖起来。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商品价值所表达的信息得到了全面的揭示。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阐明了“价格由生产费用决定”这一观点:“价格由生产费用决定,就等于说价格由生产商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因为构成生产费用的是:(1)原料和劳动工具的损耗部分,即产业产品,它们的生产耗费了一定数量的工作日,因而也就是代表一定数量的劳动时间;(2)直接劳动,它也是以时间计量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2页。这实际上说明了价值的成本属性。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提出了“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这一著名论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05页。同马克思的观点是一致的。马克思的《资本论》对商品价值成本属性的分析更为全面和深刻。首先,从马克思对商品价值的定义来看:“商品价值体现的是人类劳动本身,是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7页。根据马克思的解释,所谓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是指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的生产耗费,这是人类为生产商品直接由自身付出的一种成本或代价。其次,从马克思对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的关系的论述来看:“商品的价值量与实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地变动,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地变动。”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3~54页。这种正反比关系只有把价值看作一个成本范畴才能正确加以理解。显然,物质财富或使用价值应当与劳动的生产力成正比,而只有它的成本才可能与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再次,从马克思对商品价值的结构分析来看,一般商品价值由生产资料价值、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构成,其中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之和构成狭义生产成本,再加剩余价值则是广义生产成本。剩余价值的实体同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并没有区别,都是人类劳动;它对资本所有者来讲不是成本,而是利润,但对劳动者和人类社会来讲却是一种成本。正因为如此,剩余价值必须在交换中得到实现和补偿。商品价值作为一种广义成本,通过交换得到社会承认,转化为生产者的收入;当一种商品被用来生产另一种商品时,前者的价值就成为后者生产成本的组成部分。可见,广义成本可以转化为狭义成本。至于价值作为财富的一般代表,马克思也有明确的论述,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引用和分析。

综上所述,商品价值是个既体现资源消耗,又反映财富创造的概念,所以能够成为研究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的科学工具。对狭义成本和广义成本、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资源利用效率。狭义成本越是低于广义成本,个别劳动时间越是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资源利用效率就越高,企业经济效益也就越好。

三、深入探讨现实提出的新问题

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需要深入钻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其他有关文献,同时要密切关注现实情况的变化,特别是结合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敢于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提出新概念、新观点。下面就几个热点问题简要加以分析。

(一)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中劳动创造价值的特点问题

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中的劳动有不少新变化,劳动创造价值必然有一些新特点。例如,由于劳动对市场的依存度空前提高,需要重新认识市场对商品价值形成的作用,改变过去脱离市场来研究价值决定问题的做法。市场需求的存在决定劳动的必要性,没有市场需求的劳动不属于社会必要劳动,因而不形成价值;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劳动的有效性,从而影响商品价值量;市场范围决定商品价值生成空间。企业只有按照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才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又如,在企业内部分工合作中,各个生产环节之间、生产和销售之间密切联系,价值量取决于包括科技工作者和经营管理者在内的全体员工的劳动状况,而不是仅由生产线上的员工或某一部分人的劳动决定。判断企业内部一种具体劳动是否创造价值,主要看它能否按照市场需求和企业分工的要求完成某个岗位的工作任务,对企业生产经营作出贡献。不能简单从一种劳动是否直接作用于商品体来判断它是否创造价值。再如,劳动质量不断提高成为价值总量增长的主要源泉。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商品价值总量增加有劳动数量增加的贡献,但主要是依靠劳动质量提高。科学地说明劳动质量的提高引起价值总量增加的内在机制,是深化劳动价值理论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二)劳动创造价值的充分必要条件问题

在现实中,常有人提出某种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例如,科技工作和经营管理是否创造价值?对这类问题,可以通过具体分析作出回答;同时还需要探讨劳动创造价值的充分必要条件,用来判断各种劳动是否创造或形成价值。深入研究表明,一种劳动要形成价值,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这种劳动属于有效劳动,能够满足社会或市场的某种需要;二是这种劳动的产品或服务参加交换。前一个条件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为一种劳动如果属于无效劳动,那就不能以任何方式满足人们的需要,当然不可能形成价值。后一个条件的必要性在于,只有当劳动的产品或服务参加交换时,才需要根据其价值大小来决定交换比例,生产中的各种利益主体所消耗的劳动也才需要从交换中得到必要的补偿。这两个条件分开来看对劳动创造价值具有必要性,加在一起则具有充分性。也就是说,只要一种劳动属于有效劳动,其产品或服务参加交换,那就必然形成价值。道理很浅显:如果一种劳动是有效劳动,其产品或服务参加交换,那就说明这种劳动的产品或服务能够在某个方面满足市场的需要,而且生产者不是无偿提供这种产品,其劳动消耗必须通过交换得到补偿;只有当这种劳动形成价值时,才能按照价值大小来决定交换比例,才能由消费者以货币或实物形式加以支付,从而使生产者得到应有的比较利益,维持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无论劳动主体和形式有什么差别,是普通工人劳动,还是科技工作者和经营管理者劳动,只要符合这两个条件,就应当创造价值。值得指出的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的劳动贡献可以通过创造价值来体现,也可以通过直接为社会服务来体现,判断一种劳动的社会意义,主要看它是否符合上述第一个条件。不管一种劳动是否形成价值,只要能在某个方面满足社会的需要,就有意义,就能对社会做出贡献。不应把创造价值与否当作衡量各种劳动是否重要的唯一标准。

(三)各种要素在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形成中的作用问题

在生产中,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对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不能简单从各种要素对商品使用价值形成所发挥的作用来推断它们创造价值。例如,阳光、雨水、空气对农产品的使用价值形成所起的作用很大,但不能说它们创造农产品价值,因为它们作为自然资源没有消耗人类劳动。如前所述,不稀缺的要素无需劳动即可获得,因而没有价值;绝大多数要素都具有稀缺性,需要付出一定量的劳动才能获得,生产各种要素的社会必要劳动形成要素的价值。当这些要素被用于生产其他商品时,前者对后者使用价值的形成作出贡献,因而前者的价值转移给后者,成为后者价值的组成部分。劳动力也是一种具有稀缺性的要素,当它成为商品时同样有价值,并且它的价值也是其他产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与其他要素不同的是,劳动力在生产中不仅把自己的价值加进产品,而且形成新价值和利润。人类劳动创造价值,固然以对商品使用价值形成所起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为前提,但是根本原因还在于:劳动力是唯一由人自身输出的经济资源;它在生产中的消耗是人的生命时光的不可逆转的流逝,构成生产的终极成本;劳动是各种不同的商品相互交换的共同基础,是决定交换比例的客观依据;只有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商品生产者才能获得应有的比较利益。应当把各种要素对商品使用价值的作用与对价值的作用区分开来。尽管现代社会活劳动推动的物化劳动不断增加,但是并没有改变只有活劳动才创造新价值的结论。

(四)价值创造与收入分配的关系问题

价值创造与收入分配是两件有联系但又不同的事情。一个人是否创造价值,要看他的劳动是否符合上述两个条件;他是否参加收入分配,则取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价值创造和收入分配的决定因素是不同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人们的正常收入主要来自两个途径:一是劳动贡献的收入,二是提供非劳动要素的回报。如上所述,劳动贡献可以是创造价值,也可以是直接为社会服务。在公有制基础上,由社会或企业按照人们的劳动贡献来进行分配,就是按劳分配。从事商品生产经营的各类企业把劳动者的收入同他们在商品生产和价值创造中的贡献挂钩,做到贡献越大,收入越多,将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但也有某些公务性劳动不创造商品价值,所以不能按照创造价值的多少来分配,但是他们的收入仍然可以同劳动贡献挂钩。可见,实行按劳分配必须明确考核人们的劳动贡献,不论这种贡献表现为价值形态还是实物或服务形态,都可以实行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则是在市场配置资源过程中,由要素使用者按照要素的价值或价格向其所有者支付报酬。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如果使用者一次买断要素所有权,则要素的报酬就是使用者支付的价格,并在要素的使用中全部进入产品成本,以后不再另行分配;如果只是分期转让要素使用权,其所有者不放弃所有权,则需要分期支付要素价格。实行按要素分配,需要明确界定要素的产权,承认要素本身具有价值,但是并不需要以承认各种要素都创造价值为前提。

四、从四个层面拓展劳动价值论研究

劳动价值论不是一种孤立的理论,它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应当在经济学的其他理论中得到贯彻、体现和进一步阐述。为此,可以从四个层面拓展劳动价值论研究。

(一)从微观层次分析价值形成和增殖

在现代市场经济,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都通过市场交换配置而成为商品,劳动力价值和生产资料价值一起转移给产品。因此,商品生产过程包括三部分价值运动,即生产资料价值转移,劳动力价值转移,活劳动形成新价值。价值增殖就是劳动力在转移自身价值和生产资料价值的同时形成新价值的过程。从价值实体劳动来看,在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成为商品的条件下,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三部分构成:第一,生产所消耗的生产资料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部分劳动时间形成生产资料价值;第二,生产所消耗的劳动力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部分劳动时间形成劳动力价值;第三,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最后生产这种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这部分劳动时间形成新价值。在现实中,企业会自觉把购买生产资料支付的费用和购买劳动力支付的工资计入产品成本;新价值形成企业利润。企业在竞争中追求价值增殖,必须不断改进技术和管理,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并努力降低狭义成本和个别劳动时间,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企业经济效益的实质就在于价值增殖。

(二)从宏观层次分析国民经济中的价值运动

以马克思关于两大部类的划分为基础,拓展对国民经济结构的认识,进行三大部类划分,即在两大部类划分的基础上定义第三部类。将社会总产品分为物质资料和非物质资料,其中物质资料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非物质资料包括劳动力、各种知识形态产品和商业性服务。凡是进入生产消费的物质资料及其生产部门或行业,属于第一部类;凡是进入人们生活消费的物质资料及其生产部门或行业,属于第二部类;凡是进入生产消费或生活消费的非物质资料及其生产部门或行业,属于第三部类。第三部类的劳动总的来讲也创造价值。三大部类之间必须进行交换并保持平衡,在开放条件下,三大部类还会开展对外贸易,从而使价值发生跨国运动。三大部类的划分以马克思关于两大部类的划分为基础,以现代社会总产品的用途和物质形态差别为划分根据,有助于应用劳动价值论从宏观上研究国民经济。同时,还要完善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运用劳动价值论分析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关系,研究经济增长,说明劳动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三)从世界范围分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价值变化

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国际劳动的变化趋势,资源的跨国流动及配置,高新技术在不同国家受产权保护条件下的应用对国内必要劳动时间和国际必要劳动时间的影响,国内必要劳动时间向国际必要劳动时间转化的途径和条件,国际价值增殖与分割,各国劳动质量差异对汇率的最终决定作用,等等。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将促进劳动价值论的创新和发展,使之进一步贯彻到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世界经济理论中。

(四)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探讨按价值规律办事,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和方法

价值规律在市场经济中可以调节资源配置,促进企业改进技术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实现优胜劣汰。这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但是,在现实中,一些企业片面追求价值增殖,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对价值规律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刻,没有自觉加以遵循。例如,治理和净化受到污染的环境要消耗人类劳动,这种劳动消耗应当计入生产的总劳动消耗,是产品价值的组成因素。对此,消费者按社会必要水平的环保费用予以支付,用于建设环保设施。这需要有法律保障和社会监督,但从根本上讲还要按价值规律办事。当商品价值量真正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时,市场价格的变化会反映资源稀缺程度,调节其供给和需求。要运用劳动价值理论,深入研究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中的价值形成和增殖。这样的研究具有光明的学术前景,很可能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大发展,进而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出贡献。

(原载《当代经济科学》200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