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风传韵:新媒介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影视配音初体验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指出:“语文课程要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由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转变为接受性,体验性,研究性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借助新媒介,可以让课堂教学的方式多样化,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进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

叶圣陶先生认为课外阅读须配合着教材随时进行。为提高名著阅读的效果,应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度,适时向学生推荐名著。在部编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中,就有经典名著《红楼梦》的节选。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堪称经典,但是学生很难把它读下去。不太通俗易懂的语言,复杂的人物关系,不明朗的主旨,都成了学生阅读的绊脚石。经常有学生这样感叹:“看也看不懂。”也有同学不屑:“不就是爱情悲剧故事吗?”我一直也在寻找一个契机,让学生们对这本书感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执教《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课时,我先尝试了把影视搬进课堂。随着经典的音乐响起,教室里安静了下来。一位乡村老妇初次进入大观园的形态通过画面呈现出来。学生们被刘姥姥的言行举止逗得忍俊不禁。我趁机又补充了刘姥姥其他几次进大观园的背景。这位刘姥姥的命运如何?是不是像四大家族一样?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布置了一个任务:阅读刘姥姥其他两次进大观园的章节,几人一组,根据影视剧中的画面来为人物配音。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有认领角色的,有要求旁白的,有把章节文字改为人物台词的。

在展示的时候,我欣喜地感受到学生们的投入程度。刘姥姥语言的谨慎、粗俗,凤姐言语的泼辣,学生们都把握得惟妙惟肖。更意想不到的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中出现了“刘姥姥粉丝团”“凤姐偶像群”,至于其他的几位主角,魅力也不在话下。很多学生有了要阅读整本书,甚至研读“红学专著”的冲动。

用画面唤醒文字记忆,再从画面转化为语言表达。这一过程,是对名著内容咀嚼再反刍的一个过程。通过人物语言的表达,更能够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需要注意的是,对良莠不齐的影视材料,则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筛选,做到用经典再现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