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总动员:影响孩子一生的70首经典古诗词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6.宿新市徐公店

【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解说】

南宋大诗人杨万里号“诚斋”。这个号是怎么来的呢?杨万里在永州做官时,正巧遇到大学者张浚,杨万里前去拜访,张浚告诉他做人、做事、做学问就一个字——“诚”,于是杨万里就把自己的书房起名为“诚斋”,干脆连自己的号也改成了“诚斋”(《宋史·儒林列传三·杨万里传》)。

“诚”是什么意思呢?诚就是虔诚、真诚、有诚心。杨万里做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可谓用心良苦。三十五岁那年,他觉得早年的诗歌都是在模仿别人,于是就把已经写好的一千多首诗全部烧掉了。五十四岁时他还在问自己:我的诗歌比以前真的有进步吗(杨万里《南海集序》,辛更儒《杨万里集笺校》[第6册],中华书局2007年版)?杨万里活了八十岁,一生创作了两万多首诗歌,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多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物见长,由此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这就是他对诗歌艺术的诚意。

杨万里作诗悟出了一个道理:模仿别人的诗歌只能是死路一条,他要用幽默机智的语言,描写生动活泼的自然,这就是“诚斋体”最显著的特点。在杨万里看来,天地自然中的一枝一叶、一花一鸟无不充满着情趣,杨万里喜欢为它们写诗。他的朋友曾幽默地评价杨万里:你那么爱写诗,山川花月都被你写烦了,见了你都要躲着走,真是“年年花月无闲日,处处山川怕见君”啊(姜夔《送朝天续集归诚斋时在金陵》)。这首《宿新市徐公店》可以说集中体现了“诚斋体”的特点。

看到这首诗的标题我们就知道,当时的杨万里在杭州北边的新市镇(今浙江德清县新市镇),留宿在徐公开的酒店里,想必那天他一定是醉了。清明前的新市,气清景明,一派春和气象。满山遍野的油菜花,吐露着金黄色的芬芳,故意招惹着蝶儿、蜂儿前来挠痒。

酒店外面熙熙攘攘的人群,在为清明的到来而忙碌着,骡马的叫声,小贩的吆喝声,小孩的啼哭嬉闹声,在诗人微醉的大脑里,一一都略过了。只看到窗外微微的南风湿润而温暖,一张张高悬在酒楼上的幌子,在那里略不经意地招摇着,客人还没来,它们倒是先醉了。远处的风筝,也被南风撑起,一条弧线松紧适度地托在身后,在空中隐约可见,那是风筝最惬意的姿势。

酒店旁边疏疏落落的篱笆,伴着一条小路通向树林深处。树上的花儿落了,可嫩叶才刚刚长出,还没有浓密的树荫。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光影碎了一地。于是有两句诗自然来到了诗人嘴边:“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这是清明前再普通不过的风景了,这有什么好写得呢?

正在这时,一群孩子欢快的笑声,让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对杨万里来讲,孩童的笑声那就是醉酒的解药。他们在金黄的油菜地里,欢快地追逐着款款飞来的黄蝶。但蝴蝶哪有那么容易被捉到呢?它左闪右躲,孩子们刚刚够着,却又在指缝中溜走,或者一个急速地下坠,躲进了金灿灿的油菜花里,让孩子们无法辨别。当一群天真的儿童,遇到一只机智的蝴蝶,这个春天该是多么的有趣啊!我喜欢那群天真的孩子,还喜欢那只机智的黄蝶,更喜欢这位童心未泯的诗人,因为,他们在一起就是春天里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