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艺文志六艺略笺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汉志》五经今文本与宣帝时期的学官本

《汉志·六艺略》乃其首略,体例与《诸子略》、《诗赋略》均有不同。这三《略》均为刘向亲自参与雠校的部分,故其源流之梳理,刘氏父子首功,班固踵武其后而已。今阅其体例,乃是先有五经书目,且标注今文经书的家派,如《易》经十二篇,标注曰“施、孟、梁丘三家”,尔后乃是传、说、记一类文籍。书目之后是小序,简述五经的渊源流变,其中特别涉及西汉学官所立之学,这也是家派。书目大体是刘向校雠的成果,班固于小学一类略有增加。《小序》叙事仅及汉元帝时期之学官设置,故亦当据《别录》或《七略》之文,班固或有增补(见下文)。

唯需特别留意处,乃是五经书目后的标注部分。如果书目各家仅是标示学官之学,而不区别版本的话,那么书目标注的“施、孟、梁丘三家”之类,则非三个不同经书文本,而是同一《易》经十二篇之下的三家之学。但《易》类小序云“刘向以中《古文易经》校施、孟、梁丘经,或脱去‘无咎’、‘悔亡’”,据此知“施、孟、梁丘三家”当指文本,而非学术。《易》类小序称“《易》十三家,二百九十四篇”,据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家数、篇数均需将施、孟、梁丘经单独统计,才可凑足十三家、二百四十九篇之数。《书》、《诗》、《礼》、《春秋》之统计也类似。(2)另外,《书》大、小夏侯与欧阳卷数不同,《诗》三家、《春秋》二家经更是有异文。故书目所列虽与学官所习有关,但主要还是指经书版本。

然若仔细对比《六艺略》之目录与小序,我们会发现二者前后所述版本竟不一致:

续表

五经之中,《书》、《诗》、《春秋》书目与小序一致,但《易》、《礼》不同。小序所言学官中所习《易》经有京房一家,但书目不载;《礼》经是大小戴、庆氏三家,但书目却为后氏、戴氏二家。小序在五经之后,并于五经之末均云“某某立于学官”,似刘氏父子所校经书与学官所立之学有关。然《易》、《礼》书目与小序的差异说明,书目又似与小序无关。

不过,考案《汉书》,我们会发现上述《易》、《礼》今文经家学之数,书目与小序的不同,与各家学问立于学官时间先后还是存在联系。《汉书·儒林传赞》曰:

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寖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初,《书》唯有欧阳,《礼》后,《易》杨,《春秋》公羊而已。至孝宣世,复立大、小夏侯《尚书》,大、小戴《礼》,施、孟、梁丘《易》,穀梁《春秋》。至元帝世,复立京氏《易》。平帝时,又立《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古文《尚书》,所以罔罗遗失,兼而存之,是在其中矣。

又《汉书·宣帝纪》甘露三年:

诏诸儒讲五经同异,太子太傅萧望之等平奏其议,上亲称制临决焉。乃立梁丘《易》、大小夏侯《尚书》、穀梁《春秋》博士。

《汉书·刘歆传》载《让太常博士书》:

往者博士,《书》有欧阳,《春秋》公羊,《易》则施、孟,然孝宣皇帝犹复广立穀梁《春秋》,梁丘《易》,大、小夏侯《尚书》,义虽相反,犹并置之。

《后汉书·章帝纪》建初四年十一月诏:

孝宣皇帝以为去圣久远,学不厌博,故遂立大、小夏侯《尚书》,后又立京氏《易》。至建武中,复置颜氏、严氏《春秋》,大、小戴《礼》博士。

据此,知西汉五经博士所教习之经典,武帝至宣帝时期为齐、鲁、韩三家《诗》,欧阳《尚书》,后氏《礼》,杨氏《易》,公羊《春秋》。宣帝时期又立大、小夏侯《尚书》,施、孟、梁丘《易》,穀梁《春秋》。其中穀梁《春秋》,梁丘《易》,大、小夏侯《尚书》四种为甘露三年诸儒讲五经同异后立。那么,施、孟《易》学在甘露三年之前已立于学官。元帝时,京氏《易》又立,《汉志》小序所言正是至此时而止。如《易》类小序称“讫于宣、元”,《书》类小序称“讫孝宣世”,《礼》类亦称“讫孝宣世”。《汉书·宣帝纪》与刘歆《移让太常博士书》均未称宣帝时立大、小戴《礼》,《艺文志》小序亦未明言。据汉章帝建初四年诏书,知《礼》大、小戴乃是汉光武帝建武年间所立,典章诏令可信度当胜于传赞,因此班固《儒林传赞》所述恐怕有误。

如此,则《汉志》小序所载五经立学情况,除《礼》三家未知外,其他经学乃是迄于元帝之时。相比于小序,《汉志》书目部分的记载则止于汉宣帝之时,因甘露三年所立诸经已著录于目,而元帝所立京氏《易》则不在目中。

但是除了上述诸家文本外,西汉武帝、昭帝时代学官中还有其他的经文在讲习,这些文本并未载录于《汉志》。学官之外的经文本更是多不见录。

先看《易》。西汉《易》学传自田何,田何授周王孙、王同、丁宽等人。王同传淄川杨何。杨何之学,汉武帝至汉宣帝时为学官所习。《史记·儒林传》云:“然要言《易》者本于杨何之家。”当指学官所习以杨何之本为主。《汉书·儒林传赞》亦称武帝至宣帝期间,学官中《易》学只有杨氏一家,此时,当有杨氏《易》经之本。

《易》为卜筮之书,民间传本得以避过秦火,故当不止有田何一家之传本。查《汉志》,《易传》有“周氏、服氏、杨氏、蔡公、韩氏、王氏、丁氏”,韩氏当指韩婴,他并非田何弟子或再传弟子,韩氏学有传,则其必有经。韩氏《易》经的情况已不可考,但此本必属于田何传本之外的本子。

除了韩氏《易》,西汉时期淮南地区的《易》学也不出于田何一系,《汉志》著录有《淮南九师道训》,刘向《别录》曰:“淮南聘善为《易》者九人,从之采获,故中书著曰《淮南九师书》。”此九人亦非田何一系也。

又,《史记索隐》引刘向《别录》曰:“《易》家有救氏注。”更知《易》本非仅田何一系。

《汉志·六艺略》小序又曰:“汉兴,田何传之。讫于宣、元,有施、孟、梁丘、京氏列于学官,而民间有费、高二家之说,刘向以中《古文易经》校施、孟、梁丘经,或脱去‘无咎’、‘悔亡’,唯费氏经与古文同。”知中秘尚有《易》中古文本,学官尚有京氏本,民间尚有费氏本、高氏本。

故西汉时《易》经本至少有:中古文本、杨氏本、施氏本、孟氏本、梁丘氏本(三家皆祖田王孙)、京氏本、韩氏本、费氏本、高氏本、淮南本、救氏本等十一个。这十一个传本,都不难见到。且除杨氏本、韩氏本外,其他各本刘向校书时都雠校过。但列于《汉志》书目的只有施、孟、梁丘三家。

再看《尚书》。《史记·儒林列传》记载倪宽“以文学应郡举,诣博士受业,受业孔安国”,倪宽师从孔安国,则当时五经博士中的《尚书》博士乃是孔安国。(3)孔安国非伏生一系学者,学官中当有《尚书》孔氏本。(4)

此外,西汉中秘尚藏有中古文本《尚书》,见于《汉志》小序。(5)可知除欧阳本、大小夏侯本、孔壁古文本外,西汉时至少还有孔安国本、中古文本。

《礼》经之本,书目载“后氏”、“戴氏”二家。后氏,即后苍(或后仓),因善《诗》、《礼》而为博士。《汉书·百官公卿表》载汉宣帝本始二年(前72),后苍由博士迁任少府,本始三年(前71)离任,当卒于任上。本始二年距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有六十多年的历史,故而武帝至宣帝时期学官的《礼》学尚有许多博士主持过,也当有《礼》经的某家学官之本,且非后氏本。

《汉书·儒林传》又载后苍弟子有闻人通汉、戴德、戴圣、庆普,其中只有戴圣曾任博士,“小戴,以博士论石渠”。由此推断,《汉志》书目所说的戴氏,当是戴圣本《礼》经。

总而言之,《汉志》并未将西汉五经的各个版本全部载录,而是仅著录了与汉宣帝时期学官所立有关联的五经版本。武帝时期的杨氏《易》、昭帝时期的后氏《礼》和元帝时期的京氏《易》,这些都是武、昭、元时代学官中讲习的版本,但《汉志》均未载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