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基本预设
因此,我在学界开始摆脱西方“唯物—唯心”的哲学史“对子公式”,肯定中国传统哲学独立地位的学术“拨乱反正”之背景下,根据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多元交互发展的地域特点,首先设定“关学是宋明时代关中一个独特的哲学传统”,自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即西方学者所谓的“自主性”(autonomy)。进而将“关学”定义为:“宋明理学思潮中由北宋哲学家张载创立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学派,是宋元明清时代的关中理学。”为了说明这一基本设定对关学研究的实际意义,我特别申明:
(一)关学不是历史上一般的“关中之学”,而是宋元明清时代的“关中理学”。辨明“关学”即“理学”(亦即“道学”或“新儒学”)乃是研究关学思想的重要前提。
(二)关学不只是一个“张载思想”,它同宋明理学思潮相关联、共始终,也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发展史”。无论就外在形式,还是内在思路,究其大端而论,从张载经吕柟(泾野)、冯从吾(少墟)至李颙(二曲)的演进,基本上反眏出关学从北宋兴起,经南宋衰落,明代中兴,到明清之际复盛而走向终结的历史过程。
此后,我还以“儒学地域化与道学诸学派”为题,讲学于海峡两岸诸大学讲坛,针对宋儒创新的道学之兴,我提出了“地域化新儒学学派”和“地域化道学形态”的概念,进而设定“关学”是地域文化生态中形成的道学学派及学说,它始终保持“以礼立教,变化气质”,“以躬行礼教为本”的儒学传统,有自己独立发展的历史。但这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于宋代濂、洛、蜀、浙、湘、闽诸学派而言,也是相对于宋明理学思潮和中国哲学思想传统的整体而立说。因为,关学的产生与发展不是孤立的,它不仅与诸学派相互影响,互相促进,同时受整个宋明理学思潮和中国哲学发展进程的制约,而且同宋元明清诸朝不同的政治文化生态密切相关,不可分离。所以,只有把关学置于整体的宋明历史与地域文化背景中,并同它相关的诸多领域联系起来思考,才可能获得全面的理解。
(1) 以上参见陈俊民:《张载哲学思想及关学学派》,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4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书名及页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