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PAC日志的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与检索行为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3 研究方法与过程

1.3.1 研究方法

围绕前述研究内容,借鉴国内外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成果,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内容分析法、日志分析法等。

(1)文献研究法:也称情报研究法、资料研究法或文献调查法,是一种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主要通过对文献信息资料的检索、收集、鉴别、整理和分析来完成[19]。为了探索高校图书馆用户的信息检索行为,本书基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与方法,借鉴了关于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较为系统、全面地收集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与检索行为研究等进行综述,为本书的研究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2)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是一种按照某种因果假设设计的,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人为操纵某些因素探索现象之间因果联系的研究方法[20]。参照已有研究,科学合理地设计用户实验,采用计算机行为录像、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的方式,来探索高校图书馆用户的检索行为规律。用户实验中,随机招募了图书馆用户作为研究对象,布置检索任务,借助屏幕录像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并对其进行编码,运用SPSS和Excel统计分析不同认知风格用户的检索行为。

(3)问卷调查法:也称书面调查法或填表法,是借助书面形式来间接收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手段[21]。问卷调查法向调查者发放目的明确、简明扼要的问卷,通过调查者填写结果间接获得材料及相关信息。本书在实验研究中采用问卷调查法来判定用户的认知风格。

(4)内容分析法:一种对显性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定量研究的方法[22]。内容分析法处理的对象包括文本、图像、音视频、信件、照片等多种资源。内容分析法中的关键环节是确立分析单位和内容类别,进行人工分析与编码,将非结构化资源转化为结构化、可统计分析的形式。本书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对用户完成任务时的视频数据进行人工编码、信度检验,为后期分析提供量化数据基础。

(5)日志分析法:通过分析数据库系统的日志来判断、检测用户的行为特征[23]。本书中分析的数据对象主要是OPAC日志。该日志记录了用户与OPAC系统之间的交互,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用户的信息需求和检索行为特征。

1.3.2 研究过程

本研究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1)文献调研阶段:通过清华同方知网数据库(CNKI)、Web of Science、Scopus等文献检索系统,进行较为系统的中英文文献检索。在获得初步的相关文献集合后,进一步从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扩展,从理论、方法和技术等角度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

(2)研究设计阶段:结合前期文献调研结果,针对到馆用户的信息检索需求、公共检索计算机和非公共检索计算机用户的检索行为比较、到馆用户的提问调整方式与模式、基于认知风格的数字图书馆用户检索行为、检索失败原因、检索失败应对策略,以及检索失败应对效果评价等具体研究内容,分别进行研究设计,明确研究问题,确定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方案。

(3)研究实施阶段: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用户为研究对象,一方面,针对收集到的OPAC日志进行清洗和抽样,采取简单随机、系统抽样等方法,对抽样数据进行人工编码培训,并通过多人编码和信度检验保证编码质量。另一方面,开展实验研究,随机招募被试,开展标准实验室研究。根据实验记录的视频数据、问卷数据、语音数据进行编码和分析。

(4)数据分析与报告撰写阶段:根据日志数据和实验数据,围绕研究问题,进行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等数据分析工作。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讨论,撰写研究报告,并从高校图书馆建设、读者培训与服务等方面提出建议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