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蓝皮书2019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代表性自由贸易港产业升级路径探究

(一)爱尔兰香农自由贸易港

1.概况

香农自由贸易港位于爱尔兰中西部,创建于1960年,占地2.43平方公里,坐落在爱尔兰第三大城市利默里克市,毗邻爱尔兰克莱尔郡香农国际机场,是世界上最早的利用外资发展出口加工业的自由贸易港(区)。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香农自由贸易港由一开始主要利用港口优越的地理位置条件从事航空航天加油服务的自由贸易区,逐渐发展到集出口加工、转口贸易、保税仓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自由贸易港。

目前,香农自由贸易港的外国投资94%来自欧美国家,其中美国投资占57%。起步伊始,香农自由贸易港内只有10家外资企业,每年雇用人数仅为580人左右,(1)而如今,16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遍布香农自由贸易港内,园区内雇员总数飙升到8000人,每年出口额高达25亿欧元。(2)

2.产业升级过程

20世纪60年代以前,由于自然资源缺乏,爱尔兰香农地区以农牧经济为主,其中有四分之三的土地种植小麦或其他谷物,其余用来饲养家畜和奶牛。(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受战争的影响,加上国内工业都是建立在狭小封闭的市场需要基础上,香农地区的农牧业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据统计,该地区劳动人口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高达41%,而从事工业生产的仅为19%。(4)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利用本地区在美欧大陆中轴线上的优势,爱尔兰政府于1942年建成香农国际机场,为飞机提供中转停留、补给燃油等服务,并开设了世界第一家机场免税店。随着飞机续航能力的提升,香农机场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区位优势。

为了解决单纯依靠为航空加油带动经济的困境,1959年,香农自由贸易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香农开发公司)成立,通过设置特殊税收优惠政策,配套发展空港产业吸引航空货运业务,以保持机场的国际地位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第二年,以出口加工为主的免税自贸园区建成,当地经济开始逐渐从农牧经济向加工生产型经济发展。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香农自由贸易港处于加工生产型经济向科技创新产业转型期,重点发展科技型工业,加大吸引外资力度。1960年,宾夕法尼亚州标准压制钢公司成为香农自由贸易港园区内的第一家租户,在国外生产所有产品并销往美国。1962年,通用电气公司(EI)入驻园区,到第四年共雇用了1200名员工。为了使香农自由贸易港享有自己的教育和科研服务机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1972年,爱尔兰政府在该地区建立了利默里克大学和利默里克工学院。随后,为了进一步探索出科研与实业相结合的发展道路,香农不仅建立了本土高新技术公司的创新中心,而且投资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科技园区——利默里克国家科技园,在此基础上又积极和其他各大高校进行合作,陆续围绕香农自由贸易港辐射出4个科技园区,最终布局成独特的“香农知识网络”。(5)香农自贸港区内充足的熟练技术工人,较高的劳动力素质,使得大批外资企业涌入,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农业比例降至23%,工业升为33%,服务业上升至44%。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香农自由贸易港在爱尔兰政府的引导下,逐步由科技型产业向服务业和知识经济型产业过渡。香农地区通过调整经济战略和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使得全球跨国公司大量进驻区内,国内本土企业迅速成长。比如,政府会给予一定的研发补贴,公司员工超过100人,并且经营状况比较良好的企业,最高可获得100万欧元的补贴。随着爱尔兰对外开放水平的逐渐提升,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2000年,国内农业占GDP比例为5%,工业为46%,服务业为49%,达到工业化国家的合理比例;人均GDP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0.7万美元增至3.3万美元。(6)2001年,香农自由贸易港与欧洲、北美洲实现了宽带网络连接,建立了电子商务环境,促使爱尔兰成为世界前列的软件出口国。

目前,香农自由贸易港产业集群主要涵盖航空航天、创新企业孵化、制药与医疗器械制造、国际金融及金融服务保险、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等领域。

3.产业升级理论分析

香农开发公司的成立,对该地区吸引外资、促进产业经济发展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其围绕香农机场进行深层开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以出口加工为主的自由贸易区,并凭借其免税与低成本优势吸引外国企业投资,并在此后的50年中逐步完成产业结构升级过程。

图4-1 1926—1996年香农自由贸易港各产业间劳动人口的转移

资料来源:根据《爱尔兰中央统计局》数据整理得到。

理论研究表明,随着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中心总是从农业转向工业,再从工业转向服务业,也就是由有形资产的生产转向无形服务的生产。配第—克拉克定律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现象。在香农国际机场建立初期,该地区劳动人口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高达41%,从事工业生产的为19%,从事服务业的为40%。1967年,香农地区的制造业出口额为1.1亿英镑,比1963年5000万英镑的10%有所增加。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尤其是香农开发区建立了利默里克国家科技园,依靠科技力量的支持实现了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工业的转变之后,该地区劳动人口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下降至23%,从事工业生产的升至33%,从事服务业的上升到44%。20世纪90年代后期,香农开发区逐步以服务业为主,开始向知识经济型转变。至此,香农地区产业结构的劳动力占比再次发生转移,农业部门进一步下降至9%,工业生产部门基本不变,服务部门升高至59%。(7)

配第—克拉克定律揭示了香农自由贸易港产业升级过程中劳动力在三种产业结构分布中的演变规律,而库兹涅茨法则分析了引起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各产业间变动的主要原因。该法则认为农产品的低需求收入弹性以及第一、第二产业间技术进步的差异性导致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相对比重趋于下降。曾经,爱尔兰作为“欧洲庄园”,农牧业生产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农业的占比逐年下降,到21世纪初期,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仅占9%。消费结构的变化与国民收入支出结构的演变都导致了工业的高收入弹性,其结果就是工业部门国民收入比重逐渐上升,表现为香农开发区产业结构由传统的农牧业转向工业。

随后,香农自由贸易港的工业部门呈现扩张的态势,吸引外资尤其是美国企业的投资,相继设立了香农国家科技园、利默里克大学、本土高技术公司的创新中心等一系列能够提供强有力科技力量的产业。同时,创新型企业普遍倾向于在当地进行研究和开发,并与技术园区的各种设施保持密切联系。截至2004年,香农国家科技园已有90多家负责科研开发和生产的高技术企业,其中本国高技术企业占45%、服务型行业占25%。(8)工业技术的进步抵消了工业扩张带来的劳动力,工业部门劳动力占比相对稳定,香农自由贸易港的产业结构由出口加工型逐渐向知识经济型转变。由于服务部门较之农业部门有更高的收入弹性,资本与劳动力进入门槛低,20世纪90年代后,香农开发公司开始注重对当地交通、服务、工业、旅游业和农牧业进行一体化多层次开发,利用香农机场的优势不断促进区内产业结构的优化。这一时期服务部门劳动力占比有显著的上升,与“经济服务化”规律相适应。

4.产业升级影响因素

(1)对外开放水平较高,提供贸易便利化政策

爱尔兰本土面积小,人口少,资源不够丰富,市场潜力不大,这些先天条件决定了爱尔兰必须实施开放型经济政策。在爱尔兰政府的指导下,香农自由贸易港实施了一系列的贸易便利化政策,不仅利用信息化技术建设电子海关系统,在各有关部门间进行信息共享,而且采用授权经营者制度,即在欧盟内符合条件的经营者会得到欧盟授权经营者资格,并在欧盟内部所有国家有效。这些措施使得大量跨国公司和知名品牌公司涌入园区,加速了香农自由贸易港向综合性自由贸易港的转型。

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发布的《2016年全球贸易促进报告》显示,爱尔兰在136个国家(地区)中排名第20位,国内市场准入率高达79%,平均关税水平较低。另外,根据美国传统基金会2013—2016年公布的《经济自由度指数》报告,在全球179个国家(地区)中,基于经济自由度50个指标评价的得分,爱尔兰连续三年位居前十,在欧盟国家中经济自由开放度较高。

(2)各种优惠政策叠加,企业运营成本低

为了吸引外商投资,爱尔兰政府一方面在欧盟结构基金和聚合基金的大力援助下,改善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税收方面,除了具有一般自由贸易港所具备的免征关税的特点外,香农自由贸易港的企业可申请免除出口税及部分的固定资产税,同时还可享受远低于欧盟大多数地区标准的公司税,即12.5%。另外,爱尔兰政府通过投资自由贸易港内的香农开发公司,与其签订100~130年的长期租赁合同,(9)使得香农公司以较低租金取得建设用地,进而以低价转租给自由贸易港内外资企业,并且给予企业享有5年内租金优惠,减让低于50%。(10)以上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大大降低了外国企业投资园区的成本,推进了香农自由贸易港从科技创新型产业向知识经济型产业的转型。

20世纪20年代初,在全球投资不振的情况下,爱尔兰吸引外资额仍达109.24亿美元。作为人口仅占欧洲大陆1%的国家,爱尔兰近年来却吸引了6%左右投向整个欧洲的外商直接投资额。(11)2018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最新公布的《2018年全球竞争力年报》显示,在其调查的63个国家(地区)中,爱尔兰排名第12位,比上年仅下降了2个名次,在欧盟成员国中吸引外资的竞争力仍旧较为强劲。

(3)大力度投资教育与研发,建立知识网络

首先,爱尔兰的经济发展得益于政府长期以来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其公共教育开支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居于发达国家第二位。自1985年以来,爱尔兰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形成了完善的教育体系,本地居民享有免费的基本教育和中等教育,使得爱尔兰成为世界上15~29岁年龄段人口在校就读率最高的国家。

其次,爱尔兰政府建立了科学基金会,设立了各项政府专项资金,集中有限资源加大对科研基金的投入。比如,21世纪初,政府建立的7.1亿欧元的“技术前瞻基金”,是爱尔兰史上最大一笔用于加强信息通讯技术与生化领域的高水准应用研究的单项投资基金。(12)

最后,爱尔兰政府为了加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还积极促使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实业界公司与各类基金组织之间相互参与、合作与联合。在香农自由贸易港内建立的四所著名的大学和学院,分别是利默里克大学、利默里克工学院、高威国立大学和高威梅雅理工学院,为该园区内的外资企业提供了年轻、高学历和有创造力的劳动力。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极大地推动了香农自由贸易港由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产业向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科技创新产业的转型。

(4)基础配套设施完善,设置专职部门落实产业规划

过去20多年间,爱尔兰政府始终致力于倡导面向国际、促进信息密集业发展的电信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与升级,尤其是着力建设世界一流的宽带通信设施,从而促使爱尔兰电子商务、移动商务、软件等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香农自由贸易港交通基础设施高度发达,铁路网络横穿全岛,使得香农自由贸易区由以机场运输为核心向配套发展航空运输物流业、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商业和服务业转型,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资金和原料,直接带动了当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由于香农自由贸易园区是爱尔兰最大的工业园区之一,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交通运输发达,2005年,世界上最大的咖啡公司和咖啡连锁店星巴克在园区内开设了第一家门店,13年后,在香农自由贸易港园区开设了全国第一家“Starbucks drive-thru”门店,这种“得来速服务”使得客人无须下车点单取餐。为了更好地向整个工业区提供服务,香农自由贸易园区还适当地设立了咖啡码头和会议中心。(13)

为落实国家的高科技产业发展规划,由政府专职部门负责实施。比如,爱尔兰的全国软件指导委员会设在国内企业局中,具有专门扶持软件业发展的“软件和国际服务司”的工作职能。工作发展署则专门负责全国对内、对外的投资事宜,并在全球设有15家办事机构,包括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他们通过在全球的办事机构,寻求国际上能够在爱尔兰有效运营并获利丰厚的优势项目,吸引外国资本投资电子、软件、制药、医疗保健工程等制造业和国际金融服务等行业。

(二)阿联酋迪拜自贸区

1.概况

在世界所有自由贸易区的类型划分中,迪拜被认为是贸工结合、以贸为主的典型。这是因为尽管迪拜的自贸区设立在本国领土内,却被认作海外生产中心;在自由贸易区内经营的公司均被视为境外实体,或独立于阿联酋法律监管外的公司。因此,在迪拜自贸区内设立企业,更适合那些想借助迪拜在该地区发展制造业以及物流基地,以用于发展出口加工贸易的企业。近年来,针对不同的行业需求,迪拜筹建了众多成功的投资中心。

表4-1 迪拜自由贸易区一览表

在迪拜自由贸易区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首先是迪拜港,迪拜港于1978年开始投入运营,1979年,世界最大的人工港迪拜杰贝拉里港(Port Jebelali)开始投入使用。1991年5月,迪拜成立了港口专业管理机构——迪拜港务局(Dhabi Port Authority),对这两个港口实行统一管理。拉什德港和杰贝拉里港都设有适应大量集装箱通过的集装箱修理设施,以提供更为有效的港口服务。此外,杰贝拉里港还拥有4.3万立方米的特大冷藏仓库。2009年受全球海运业整体形势严峻影响,迪拜世界港口公司2009年集装箱吞吐量2560万TUE,较上年下降8%。(14)但仍有约125家海运公司的航线经过迪拜。由此可见,迪拜已跻身世界主要港口之一,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中转贸易港口。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迪拜不仅成为波斯湾地区的第一大港,在世界港口航运业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另一核心自贸区域为杰贝·阿里自由贸易区,该自贸区位于迪拜市西南50公里处,总面积达48平方公里,是阿联酋最大的自由区,也是中东地区最大的自由区。自由区于1985年由迪拜政府发起建立,是全球第一个通过ISO9000国际认证的自由区。杰贝·阿里自由区已成为阿联酋最受欢迎的投资目的地之一。(15)

2.迪拜自由贸易港产业升级

20世纪50年代,迪拜主要产业是渔业、珍珠业和海上贸易。1966年迪拜发现石油后,谢赫·拉希德酋长利用石油收入来建设迪拜的基础设施。20世纪70年代,迪拜的学校、医院、道路、港口、机场、现代化的电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发展迅猛。1985年,杰贝·阿里自由区建立,接着迪拜陆续建立了十多个自由区,成为了迪拜经济的一大支柱。迪拜的自由贸易港也促进了迪拜旅游业的发展,迪拜推行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的战略,每年都吸引数百万国际游客来这里观光和度假。自2003年起,迪拜旅游业的收入已经超过了石油收入,占到了迪拜GDP的10%以上。(16)近年来,迪拜开始新一轮转型升级。2000年迪拜网络城开始建立,其是一个高科技产业免税园区,成功地吸引了包括IBM、微软、甲骨文和思科在内的700多家顶级跨国公司。将商业、贸易和旅游推向高端发展,从中赚取高附加值。

杰贝·阿里自贸区成立初期的企业数量仅19家;至2006年底,企业数量已达到60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有147家。其中从事贸易、仓储和分销的企业占72%;从事工业生产的企业占25%;从事服务行业的公司占3%。(17)在短短的时间里,杰贝·阿里自由贸易区已成为世界工业大国向西亚、西南亚和非洲销售产品的转运站。许多大的跨国公司均在此设有地区分部。自由区吸引的投资总额已超过200亿美元,而且还在进一步增加。

3.产业升级理论分析

结合产业聚集理论来分析,迪拜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带动了迪拜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并且吸引了很多顶级的跨国公司,形成一组在迪拜集中的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产业群。这些产业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促进,呈现横向扩展或纵向延伸的专业化分工格局,通过互相之间的溢出效应,使得技术、信息、人才、政策以及相关产业要素等资源得到充分共享,聚集于该区域的企业因此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进而大大提高整个产业群的竞争力。因而在迪拜,世界500强企业有上百家,大大地吸引了外资企业的投入,同时也聚集了迪拜当地自己的企业,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大大地促进了产业升级。

再结合产业结构高度化理论进行分析,20世纪50年代,迪拜主要产业是渔业、珍珠业和海上贸易,生产效率很低,以及靠出口石油,能达到总GDP的10%,直到迪拜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迪拜开始新的产业升级,逐渐向第三产业演进,原有要素和资源从劳动生产率较低的产业部门向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业部门转移,使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业部门的份额不断增加,不同产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共同提高,使得自由贸易区吸引的投资也在逐渐地扩大。

4.产业升级影响因素分析

有关优惠政策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举的相关内容:

(1)全生产过程免税

货物在区内储存、贸易、加工制造均不征收进口环节关税和增值税,如进入阿联酋关税区时再征税,入关后再出口的商品给予全部退税;公司和企业进口其生产所需要的机器、设备、零件和必需品一律免征关税;自由区内的所有公司和企业在50年内免交所得税;自由区内工厂的工作人员免交个人所得税;企业可随时将其利润和资本汇出境外,不受任何金融和货币限制;允许外资设立独资企业,区内外商可100%控股。此外,企业在雇工方面也无国籍限制。

(2)一站式的政府服务

迪拜政府在贸易自由区的基础设施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包括道路、通讯、能源供应和高速数据传输;员工住宅区、超市、药店、银行、保险和休闲场所等配套设施也一应俱全。贸易自由区内除有空地可供出让外,还可出租已建成的办公室、厂房、仓库。众多大型物流公司的入驻,也为园区企业提供了便利的物流服务。自由区的管理机构是自由区管理局,是由港口、海关和自由区组成的联合体。自由区管理局可以直接向投资者颁发营业执照,同时提供行政管理、工程、能源供应和投资咨询等多种高效和简便的一站式服务。自由区管理局还定期为园区企业组织商务配对活动,为入驻企业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政府还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高效服务,包括提供未来发展和投资的建议,协助客户挑选理想的投资场所,以及确定运营必备设施,帮助企业在本地和国际市场上获得合资机会,以及定期开展回访和企业沟通。

(3)1+N产业布局,寓产业升级于规划中

1个自由贸易港(杰贝·阿里自由港)结合N个特色产业城(迪拜金融城、迪拜互联网城、迪拜媒体城等)。杰贝·阿里自由港定位为低投资、低运营的工贸结合型自贸区,专注于物流贸易供应链管理、加工制造再出口等相关的业务,主要实现贸易便利化的功能。杰贝·阿里自由港设有物理围栏,主要进行区域监管(海关特殊监管区)。而各个特色产业城则发挥人才、资本、技术集聚的作用,实现特色产业的高速发展。各个产业城不设物理围栏,主要进行产业政策监管和企业自主管理。

迪拜的“1+N”模式,成功实现了自由港与产业的协调发展,突破了物理围栏的界限,最大限度地释放了自由贸易港的“制度红利”和辐射效应,以点带面,形成了自由贸易港与腹地经济之间的综合性功能网络。

(4)制度方面的“软实力”

首先,在金融方面,迪拜实行自由和稳定的经济政策,这在各国之间以及国际工商界赢得良好的声誉。由于没有外汇管制,资金在这里流动更为频繁。其次,迪拜良好的治安和完善的法律体系使得社会安全得到极大的保障。迪拜已经实现重点地区24小时高清的全监控系统,迪拜警方无论是响应速度还是出警速度在世界上都是优秀的。迪拜还有宗教信仰上的严厉惩罚,使犯罪成本大大增加。

(5)客观的环境因素

迪拜位于五海三洲之地的交通要道,是中东地区的海陆空交通枢纽。并且迪拜商业环境较为宽松,基础设施比较发达,物流体系比较齐全,对于发展国际贸易条件有充分的先天性。很多周边的国家商人都把自己的货物运进迪拜,然后再转口运输到自己的国家,或者直接到迪拜的销售市场上购买现货,促进了迪拜商品之间的流动。迪拜位于亚洲和西方国家的中间位置,具备介于纽约、伦敦与香港、东京之间的区域金融中心的地理条件。

(三)新加坡自由贸易港

1.概况

新加坡自由港将新加坡整体的开发目标、功能和港口本身的货物集散中心作用紧密相联,其功能和运行机制与自由贸易区基本一致。新加坡地狭人稠,资源贫乏,依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发展经济,成为东南亚的经济中心,主要有国际航运、航空和贸易中心、工业和技术服务中心、投资和金融中心、国际旅游和会议中心等。

新加坡的自贸区通常是特定地方或地点,目前已知的9个自由贸易区包括布拉尼、吉宝集散处、巴西班让、三巴旺码头、丹戎马葛、裕廊码头、新加坡机场物流园、樟宜机场集团和樟宜机场航站楼。其中,前5个自贸区由新加坡港务集团管理,其前身是成立于1964年的新加坡港务局,负责经营、管理、运作新加坡港的所有港务事宜。裕廊海港(该自贸区设立于1969年,是新加坡的第一个自贸区)由裕廊海港私人有限公司管理,最后2个自贸区由樟宜机场集团管理。(18)

2.产业升级过程

(1)向有限自贸港过渡的转型期(1966—1970年)

自新加坡独立起,为了解决国内经济问题,并争取在国际贸易上进一步的地位,新加坡开始了向有限自贸港的转变,实施“生产低价值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以出口为导向的工业化政策,产品涵盖“纺织品、服装、家具、日用家电、船舶修理和个人用简易电器组装生产线”等,炼油和化工业也吸收了不少资本的投资。

这个阶段的变革以1966年《自由贸易园区法案》(Free Trade Zone Act)的通过为标志,这部法案的最大意义在于其勾勒出了自由贸易区的核心特点,为推进以出口为导向的工业化进程打下了基础。据统计,在1968年到1973年间,制造业机构增长了279%,制造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增长了624%,(19)而同期上升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带动了外贸的增长。据统计,截止到1971年,外商公司占新加坡注册公司总量的26%,而其出口额占到了所有出口的75%。(20)

(2)制造业与服务业并举的发展期(1970—1990年)

在这个阶段,新加坡政府扶持那些虽吸收大量劳动力但对技术和产业升级无益的既有产业的政策逐渐淡出,相反,政策开始倾向于那些技能、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如计算机、电子设备、机器和制药行业等。此举旨在劳动力数量一定的前提下,通过提升单位劳动力的产出来获取更多的附加值。

为了促进那些高技能技术的产业落户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制订了激励政策,还与外资跨国公司联合创办了培训中心,为平稳推进产业升级,新政府也制订配套政策给予支持,有效地奠定了新加坡作为东南亚“区域中心”的核心地位,通过“低技术和低工资”产业的外移和“高技术和高工资”产业的聚集,新加坡不仅发展了国内的高端工业和金融航运等第三产业,还将其影响辐射到整个东南亚地区。

(3)多功能自贸港的繁荣期(1990年至今)

前两个阶段里,制造业的GDP增长率都超过了所有行业的平均GDP增长率,显示出工业化和产业升级给制造业带来的蓬勃发展。在这个阶段,产业结构从以制造业为主转型成为以服务业为主,并进入两种产业并举的经济多元化时代。

这一期间,产业结构的重心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倾斜,这从就业人数上有所体现。尽管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占全部劳动力之比从1970年的22.1%上升至1980年的30.1%,但在随后的十多年内,该比例呈下降趋势,到1994年时只占到劳动力总和的25.6%。而在同期,服务业中的金融和商业服务人数却稳定上升,从1970年的4%,经1980年的7.4%,一直上升到1994年的12%。由此可见,金融和商业服务在该时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21)

3.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

产业升级就是使产品附加值提高的生产要素改进、结构改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提高、产业链升级。宏观的产业升级或产业结构升级既指旧的产业结构升级,也指新的、更高级的业态产生。

产业结构高度化是建立和实现高效益的产业结构的过程。从产业结构的结构比例来看,高度化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即产业重点依次转移;二是,在产业结构中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资金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占优势比重演进,即向各种要素密集度依次转移;三是,在产业结构中,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即向产品形态依次转移。

这段过程主要体现在1966年,为适应世界范围内的产业升级潮流,新加坡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基础工业,进一步改变转口贸易机制;面向国际市场,发展出口型工业,同时借助外部力量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在上述政策的刺激下,工业化进程加快。新加坡GDP年均增速10%,制造业占GDP比重上升到24%,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的竞争优势有所削弱,新加坡政府于1979年提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经济重组计划,(22)这种产业转型的成果也在制造业的不同分类产品产出中得以体现。从商品制造业和服务业两个大类来看,商品制造业国内生产总值从1974年的4252.5百万新元,增长到1984年的15111.9百万新元,增长幅度达255%,服务业在十年间从7774.9百万新元增加至23874百万新元,增幅达207%,其中交通物流与仓储产出的涨幅达270%。产业升级可见一斑。(23)

产业集群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种西方经济理论。其含义是:在一个特定区域的一个特别领域,集聚着一组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通过这种区域集聚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构建出专业化生产要素优化集聚洼地,使企业共享区域公共设施、市场环境和外部经济,降低信息交流和物流成本,形成区域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和区域竞争力。

该理论体现在,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虽未直接冲击新加坡货币体系,但对新加坡整体经济活动形成了严重冲击,新加坡政府提出如下对策:继续降低企业成本;继续深化产业调整,着重加强先进制造业,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本地企业与跨国企业和政府控股企业的合作;将“知识经济”作为城市国家竞争的高端,在生物医学、环境及水务科技、互动与数码媒体科技等领域投入巨资。

目前,新加坡已形成电子、化工、生物医药、资信与传媒、物流、金融等多个产业群,超前的经济政策、灵活的应对策略、高效的行政手段、广泛的世界联系,为新加坡产业升级和经济竞争力持续领先奠定了坚实基础。

4.产业升级影响因素分析

(1)多层次、多方向,管理效率最大化

新加坡自贸区由企业直接管理。以裕廊自由贸易区为例,它主要由裕廊海港私人有限公司经营和管理,定期向政府有关部门汇报工作,但不受政府的管制,使自贸区的运营得到了效率最大化。

此外,建于1961年的经济发展局负责制定政策,通过便利化贸易投资,帮助提升新加坡吸引外商投资的能力。对内,经济发展局与其他政府机构有密切的联系,一些机构或组织的主席是经济发展局董事会的成员;对外,经济发展局与跨国公司等进行紧密合作,以帮助外资顺利落户新加坡。现在,经济发展局已经在纽约、芝加哥、伦敦、香港等各地建立了分部,与世界主要城市和国家建立起非常紧密的经济纽带。(24)

这种多层次、多方向的管理模式提升了效率,又起到了协调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政策的执行,有益于自贸区的管理和发展。

(2)低税负、高开放,营商环境优越

作为世界上税负最低、税制简易国家之一的新加坡,其企业所得税税率、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对进口产品征收增值税税率分别为17%、20%、7%,而上海分别依次高达2.5%、4.5%、17%。除“全球超过90%的货物进出不需缴纳关税”外,为吸引国际级金融机构进入,新加坡政府还取消了非居民的利息所得税。(25)如新加坡于2001年6月推出的全球贸易商计划,对政府批准的“国际贸易商”给予5~10年的税率为5%或10%的企业所得税优惠。为推进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在进出口与投资方面,新加坡政府制定了优惠的税收政策。(26)

新加坡陆续实施了国内利率自由化(1975年)、外汇管制取消(1978年)、国际版推出(1995年)、本币管制放开(1999年)等金融改革开放措施。为进一步扩大开放,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其中包括新设“特许完全业务”牌照,增发“部分业务”牌照;取消外资在本地银行持股比例40%的上限。正是金融开放步骤的合理安排,保证了新加坡开放过程中金融业的稳定运行。

在优惠政策方面,新加坡《自由贸易园区法》规定,除由成文法明文禁止的货物外,其他货物均可自由进入自贸区。所有货物可依据该法在自贸区内销毁、转运、储存、展览、销售、拆卸、安装、分拣、分级、清洗、包装、混合、制造等。为吸引航运企业集聚也推出了诸多特殊优惠政策,对外商投资限制很少,完全开放商业、外贸、租赁、直销广告、电信市场。同时新加坡政府大力鼓励企业“走出去”,实施海外企业奖励计划,并通过企业基金、国际贷款计划等对企业进行融资支持。(27)

(3)自助信息管理服务,监管高效化

新加坡一直以来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在贸易、投资便利化中的作用,实行了高度整合的信息统一监管系统。港口网(PortNet)、贸易网(TradeNet)和码头作业系统构筑了新加坡国际航运中心信息平台。1986年开始开发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1989年推出贸易网(Trade Net)。贸易网连接着新加坡税务、海关等35个政府部门,形成为企业服务的单一窗口,是新加坡具备自由港最佳国际竞争力、监管高效化、贸易便利化的集中表现。通过贸易网可进行与转口、出口、进口贸易有关的管制、许可、审核、申报、申请等所有手续。通过系统之后,企业和贸易商递交的文件数量从3~3.5件降为1件,费用从6~12美元降到2美元,参与通关处理的人员从134人降到1人,通关处理时间从27天缩为10秒钟以内。2001年,开始实施“网上综合服务申请系统”项目,该项目使执照的平均处理时间从21天缩短至8天,公司注册费从21000美元降至180美元。目前新加坡自贸区所有贸易中已有95%的进出口清关手续通过此系统完成。(28)

(4)高效物流体系,转运简单快捷

在新加坡自贸区,通关手续和程序都非常简单便捷,区内卸货以及货物区间流转也非常快捷。货物可以在同一自由贸易区内自由转运;但如果要从一个自由贸易区运到另外一个自由贸易区,则需要在海关的监管控制下进行。新加坡海关在自贸区内所设的海关检查站是24小时全天候工作,以配合自贸区的24小时运作;码头作业系统管理、规划和整合货柜码头所有的货柜作业,借助全程自动化无纸作业,集装箱通过港区大门通道仅需2.5秒。一艘3000个标准箱的货船,周转时间仅6小时。(29)

(5)天然地理优势,转口贸易旺盛

新加坡拥有十分优良的地理位置,是东南亚一个面积只有715.8平方公里的城市岛国,地处马六甲海峡的一部分——新加坡海峡,是印度洋与太平洋的航运要道,名副其实的重要战略要塞。新加坡是东南亚最大的海港,港区内有“长达3.4公里的码头群,可同时容纳30余艘大轮船”,以该港为中心,“有100多条航线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同时还有“20多条国际航空线联系世界各地,是重要的国际航空中心之一”。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新加坡历来是邻近各国的“集散中心”,自殖民时代起,其转口贸易便十分旺盛。

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的公开资料显示,新加坡与世界上超过120个国家和地区的逾600个港口建立了联系,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四)美国纽约自由贸易港

1.概况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开始下降,美元贬值,失业人数增加,为刺激对外贸易发展,各州开始设立自由贸易区,美国纽约港自由贸易区就成立于1979年,由美国国会批准成立,纽约―新泽西港务局是该自由贸易区的管理者。该自由贸易区的通用区共占地1800.7公顷,在全美200多个自由贸易区中排名第三,也是东海岸第一大港口,由12个部分组成。其中,纽约―新泽西港务局拥有并负责运营970.4公顷,占比超过一半,达到53.89%;私营部门合作伙伴拥有并负责运营830.3公顷。(30)其具体涵盖范围如表4-2所示。

表4-2 纽约港自贸区地理范围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纽约—新泽西港务局官网资料整理所得。

2.产业升级路径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迎来自贸区设置的高峰,纽约自贸港就是在这一时期设立的,随着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与之相伴的是自贸区数量的快速增加,这一阶段美国共新增181个自贸区,较上一阶段增长了11倍。其中,东海岸25个、西海岸13个、墨西哥湾20个、五大湖地区12个、河流沿岸37个、外海地区6个。(31)而随着美国国内生产制造成本上升和海外加工生产体系的渐趋成熟,美国制造业出现较大规模衰退,制造业人数减少了40%,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有力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美国的产业结构得到更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1985年,美国的三大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到2.3%、27.5%、69.3%。(32)但与此同时,自贸区却普遍保留甚至新增了制造业就业岗位,提供就业机会的企业主要来自于海外进口商,他们基于降低生产和运输成本的考虑在美国自贸区内进行组装加工。因此,这一时期,纽约港自贸区内实际上并未出现制造业大规模衰退的情况,相反,纽约港自贸区在刚刚建立时并未受到制造业衰退大潮的影响,而是凭借倒置关税等政策吸引外国制造厂商在区内建厂,区内制造业占比虽有所下降,但仍然占60%以上,而此时区内的第三产业在各大服务类型公司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占比迅速上升,1990年,区内二三产业占比大约持平,各占一半。

20世纪80年代到2008年金融危机,美国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继续保持迅猛势头发展,美国去工业化的影响也逐步加深,在金融、保险、房地产等新兴产业等行业的迅猛发展过程中,纽约港自贸区也建起了越来越多的以金融业为主的分支企业或小企业,虽然区内康菲石油公司、摩凡陀集团等几个工业运营商仍有较大影响,但随着区内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国际贸易交易额迅速攀升,带动商业产值迅速提升,纽约港自贸区的第三产业渐渐超过了第二产业,到2008年,区内第三产业吸引的就业人数已经达到了81%,而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达到历史最低。(33)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为解决就业等方面的矛盾,美国提出“再工业化”,强调创新对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的投入,发展新兴制造业,推动制造业升级,纽约港自贸区也受到这些政策的影响。但在这段时期,从就业人数来看,纽约港自贸区内的产业占比其实和整个美国类似,制造业所占比重并未上升,甚至还有所下降。

美国金融危机后的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比如图4-2所示。从中可以看出,美国的再工业化并没有使美国的制造业人数占比增加,在纽约港自贸区内,该政策的影响也应该类似,即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的再工业化政策对纽约港自贸区的产业结构影响不大,这一阶段纽约港自贸区内仍以第三产业为主,只是其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内容更加高级化。

图4-2 2008—2016年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比

资料来源:美国劳工部官网。

3.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

第一,总体而言,纽约港自贸区的产业升级路径和配第—克拉克定律所描述的产业升级路径相似但有所不同,劳动力逐渐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再由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只是纽约港自贸区成立的时间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纽约港自贸区甚至整个美国都已经处于去工业化的时期,再加上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冲击,纽约港自贸区刚成立便处于劳动力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过程,没有经历配第—克拉克定律所描述的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这一过程,但其后半段发展还是符合这一定律的。

第二,根据产业结构高级化理论,低附加值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会逐渐向高附加值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演进。在进入21世纪后,纽约港自贸区的产业结构升级不仅体现为劳动力在一二三产业间的转移,而且呈现出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资源、制造业和服务业相融合的状态,二三产业之间相互融合发展,资源不断向能源耗费少、需要高度技术知识、能够形成高附加值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倾斜,注重产业内生产率的提高,在这方面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理论还是相吻合的。

第三,纽约港自贸区内的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也越来越国际化,即符合经济服务化的规律,即便美国表现出反全球化的趋势,纽约港自贸区内的货物贸易自由化、国际投资自由化和跨国公司的跨国经济活动却越来越普遍,区内分工也越来越系统化和专业化,纽约港自贸区作为毗邻纽约的关键自贸区,在美国几百亿美元的服务贸易顺差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4.产业升级影响因素研究

(1)金融自由度高

金融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通过影响和调整产业存量结构和增量结构,直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而金融自由度越高,不仅可以发挥将国内的储蓄转化为区内投资的优势,还可以引入国外的资金投资区内产业,促进区内产业结构的升级。纽约港在区内放松金融管制,实行金融自由化,放宽或取消对银行支付存款利率的限制;减少或取消对银行贷款规模的直接控制,并允许业务交叉和更多新金融工具的使用和新金融市场的设立,同时减少外汇管制,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将区内产业向着高级化的方向推进。

(2)税收优惠

企业缴纳的税款对企业的成本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税收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这也间接影响了税收区域内的产业结构,政府或管理机构对想要在区域内大力发展的产业一般会给予税收优惠,纽约港自贸区也不例外。

纽约港自贸区的税收政策实行独树一帜的倒置关税政策,即原料关税高于成品关税。由于原料进口关税比成品进口关税高,因此需要大量进口原料的企业会倾向于在自贸区内建厂,把原料加工成成品后再进入美国市场。这其中收益最大的是区内的制造业,例如汽车零部件的进口税率高于成品汽车,利用倒置关税的政策,贸易商在区内将零部件组装成汽车之后便“只需支付2.5%的关税”,若没有自贸区,外国汽车制造商更愿意在其国内生产汽车然后整车出口美国,而不会像现在一样在美国建立汽车厂从事组装,这些自贸区里的汽车制造厂总共提供了45583个工作岗位,大约占自贸区所有就业岗位的15%,而在2016年,外国汽车制造厂免税运输450亿美元的零件进入自贸区,同时有169亿美元的整车出口到美国以外的市场。(34)此外,企业增值税方面,较之区外大约6.5%的企业增值税率,区内企业税率仅收3%左右,在加上推迟缴纳进口关税、无关税出口等方面的税收优惠,纽约港自贸区吸引了大量先进制造业厂商和现代化服务业厂商,带动区内产业结构升级。

(3)贸易优惠政策

贸易优惠政策主要影响区内的商业发展,但商业的发展能很大程度上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其发展带来的倒逼机制,还是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都或多或少对整个产业结构产生影响。根据纽约自贸港的21条优惠政策,纽约自贸港内任何国外或国内的商品,除法律禁止或由管理局规定为有害公共利益、健康或安全的,皆可不受美国海关法的限制而进入对外贸易区。另外,国际贸易活动均可在区内开展,可以存储、展示和销售、重新包装、组装、分类、清洁、搭配国内货物进行加工,只要没有零售销售,商品可以自由买卖。货物进入对外贸易区不受配额的限制,无配额的货物准许暂存在区内,有配额时再进口,也可以无限期在区内保存,其货物还可以24小时无限制地通过海关,享受每周只用申报一次过关记录和缴纳一次货物处理费的优惠,每个企业每周需要缴纳的货物处理费最多为485美元。这些优惠政策都极大地促进了区内商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的连锁效应推动区内产业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