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学整理:从收拾玩具到管理自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建立属于孩子的“私人领土”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是没有自我的,他是通过不断去“占有”各种事物,来区分自己的和他人的。帮助孩子去找到那个“我”,就要给他提供完全属于他的东西,并予以尊重。孩子只有形成了完整的自我,才会看得到自己和他人之间的边界,才会懂得尊重他人。

有时候孩子不愿意去整理自己的物品,就是因为:

“我没有感到自己是这个房间的主人,因为里面都是爸爸妈妈的东西。”

“我根本不知道哪个房间、哪个区域是属于我的,爸爸妈妈从来没跟我说过,我自己也分辨不出来。”

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领土”在哪里,知道这个地方是属于他自己的,他就会主动地去维护。

有的家庭整体面积比较大,可以给孩子预留一间儿童房,甚至还可以有独立的游戏室和书房;而有的家庭却是一家三代五口人住在一起,人均使用面积不足,没法给孩子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

这都不影响我们去给孩子建立一个有边界的区域。

儿童房的边界很好划分,门和墙是很容易理解的实体界限。如果没有儿童房,那我们至少也要在客厅或者爸爸妈妈的卧室里找出一个区域来,借助柜子、置物架、地毯、软垫、纱帘等,标识这个边界,并且告诉孩子:从这里到这里,都是你的“领土”,你要好好管理它哦!

明确了边界之后,接下来就是把大人的物品从这个“领土”上彻底地清理出去,完全地、彻底地清理,一张纸片都不要留下。

自己的房间放不下了,一看儿童房的柜子还空着,就把多余的东西塞进孩子那边去——这恐怕是许多父母都做过的事情。一旦自己的空间里混入了爸爸妈妈的东西,孩子就会感到自己的“领土”被侵犯,破坏了之前建立的边界感。他们心里也清楚得很,这种侵犯,他其实是无力反抗的,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放弃自己的权利。

我自己的家,是一个不到80平方米的两居室,其中两个卧室各有一个背靠背的壁橱。第一次看到这个房子时我就想,如果只有主卧的壁橱,肯定不能满足我和先生存放全部衣物的需求。而另一个房间的小朋友,其实不需要那么大的储物空间。于是,我们在装修的时候将两个壁橱合并成了主卧的衣帽间。

虽然我们把孩子的空间“抢”过来了一点儿,但却给了他一个永远不会被爸爸妈妈侵犯的、独立的空间。

界限比面积更重要,对孩子来说,“独立”也比“大”更重要。

只有主卧收纳空间充足,我们才可以真正做到不把自己的物品放到孩子的房间去。我们从入住这个房子的第一天开始,就没有在孩子的房间里放过任何我们的物品。我的孩子对他的房间也充满了归属感,总是把“我的屋,我的屋”挂在嘴边,在他的心里,也自然产生了对这个小小房间的责任感。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是,当孩子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而你实在不想收拾的时候,可以先把孩子的东西全部放到他自己的地盘去,然后就可以“眼不见为净”了。有一次我这样做了之后,惊喜地发现,孩子在房间里嘟囔了一句:“我的屋子怎么这么乱啊!”然后就自己整理了起来。

如果实在是因为先天条件的限制,大人孩子的物品不得不混合放在一个柜子中,那就在柜子内部做“边界”。

我家的壁橱改造示意图

界限感会让孩子对自己的房间产生责任感

日本有一位整理师在帮客户改造客厅的置物柜时,将原本混放的空间进行分割,最下方两层分配给了孩子专用。后来这位客户发现,之前从来不主动收拾的孩子,现在自己就能把那两层物品管理得井井有条,而柜子里其他的部分,他连看都不看一眼。

哪怕只能在家里找出一平方米,也要把它完完全全地交给孩子。建立边界,是一切整理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