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格纳词典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Edward Bulwer -Lytton 爱德华·布维尔-李顿

苦难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布维尔-李顿4岁丧父,母子只好相依为命,艰苦的生活磨砺了年幼的布维尔,生活中没有父亲的照顾,他就自视小主人。入学前,母亲带他来到伦敦。布维尔敏感而内秀,与寄宿学校的同学格格不入。学习生活枯燥乏味,所授知识陈腐僵化。在课上,布维尔心荡神驰,下课后,他独自在河畔散步,观察四季冷暖:干枯的芦苇,密布的浮萍,浅浅的水草,机灵的野鸭,聒噪的青蛙,敏感的云雀,灰色的云层下,时间缓缓流逝。他将所思所想,一一记录。一次偶然的机缘,布维尔在巴林镇(Baling)结识了瓦林顿(Wallington)先生,受其熏陶,爱上了写诗。 14岁时,他出版了第一本诗集。

1822年,布维尔在牛津大学圣三一学院读书。三年后,他的散文赢得“校长金奖”(Chancellor’s Gold Medal)。大学毕业后,他相继发表了许多诗歌和文章。文学上,布维尔顺风顺水,潇潇洒洒。自信的他不顾母亲的反对,于1827年和罗斯娜·维勒(Rosina Wheeler)结婚,她是一位来自爱尔兰的姑娘,美丽端庄,性格刚毅。俗话说,没有老人的支持,婚姻难以幸福。失去了母亲的庇护,布维尔只能自力更生。1831年,他开始涉足政坛。在康沃尔(Cornwall)和林肯(Lincoln)担任地方议员。当时,他为改革法案振臂高呼,广得民意。正当事业蒸蒸日上时,婚姻显露危机。 1833年,他与妻子分居,三年后,分居获得法律认可。妻子罗斯娜为此写了《荣耀的男人》,在书中她揶揄前夫,满是尖酸刻薄。矛盾持续发酵,影响甚广,布维尔不得不使用一些手腕,将罗斯娜整到了精神病院。对于此事,民众集体抗议,几周后,罗斯娜重获自由。罗斯娜后在回忆录《毁掉的一生》里记载了该事。历史上作家虐妻的事颇为常见,《印度三部曲》的作者奈保尔,写得一手漂亮的英文,可是打起妻子来,下手又狠又辣。

婚姻的失败非但未能影响布维尔的心境,反而激励他在写作上勇往直前。在1833年左右,他先后出版了《莱茵的朝圣者》《庞贝最后的日子》《黎恩济》。俄国画家卡尔·布留洛夫(Karl Bryullov)受其著作影响,创作了油画《庞贝最后的日子》。《黎恩济》根据14世纪罗马的一位政客生平而写,此书的德文版出版于1835年。瓦格纳读过德文译本,了解了这位罗马的大人物黎恩济,一个平民出身、具有民主思想的官员。《黎恩济》在1842年被瓦格纳搬上舞台,戏剧的影响力超过了小说。

1843年,布维尔的母亲辞世。布维尔伤心欲绝地来到母亲房间,在一件金属物件上刻下自己的心愿:后嗣有敬,愿岁月如旧。其母亲的房间至今保持原貌。1844年,布维尔遵循母亲的遗愿,将自己的姓改回布维尔-李顿。

晚年的李顿饱受眼疾之苦,遂放弃写作。其耳朵也动过手术,术后,身体多处感染,使他时常陷入昏迷。最终,在过完70岁生日后不久,他便驾鹤仙去。他的葬礼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这对英国人来说是莫大的荣誉。不过这可能有违他生前的意愿——李顿虽是贵族的姓氏,但布维尔厌恶钟鸣鼎食的生活,曾经拒绝王室授予其贵族头衔。

李顿和妻子育有两个孩子:女儿艾梅里和儿子罗伯特。后来儿子任东印度公司的总督(1876—1880)。李顿的作品被翻译成塞尔维亚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挪威语、法语、芬兰语等多种语言。布维尔-李 顿有句名言:“笔比剑更加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