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直戳痛点,开头就要欲罢不能
001 悬念式开头,吸引人往下看
经典文案回放:枪
出租车一直在前进,坐在后座的女孩的脸却越发难看。司机始终不怀好意地透过后视镜瞅着她,再想想新闻上时不时就有“女孩失联”的故事,女孩暗暗后悔自己怎么这么大意。
这时,女孩看见司机的右手从方向盘上挪开,往下伸,不知在摸什么。“大概是扁钻或刀子。”女孩僵直着身子想到。车窗外一片漆黑,正是当地的山间,也是歹徒最容易下手的地方。“要动手了吗?”女孩下意识地坐直身子,冷汗不停地往外冒。
但什么事也没发生,司机的手又伸了上来,放在方向盘上,什么东西也没拿。但女孩却看到司机再次从后视镜上掠了她一眼,这一眼非常狠毒,让她的冷汗再度冒了出来。
女孩要去的地方终于到了,出租车一停,她立刻打开车门冲了下去。刚松了口气,才想起自己还没有付钱给司机,便走到司机窗口边,把手伸到旅行袋里掏钱。突然,车子迅速往前冲去,然后很快拐了一个弯消失在不远处的街角。女孩最后看到的,是司机无比惊慌的神色。
她怔怔地站在那里,觉得莫名其妙,然后才看见自己旅行袋的右方开了一个口,有一节枪管露了出来。那是她在当地特意为家里的小孩儿买的玩具枪,但因为枪管太长,所以无法全部塞进旅行袋里……
案例解析:
悬念,是人们对事物发展变化所持有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在文案的开头设置悬念,能让文章显得眉目传神,以帮助我们将后面要展开的故事情节巧妙地表现出来。
因为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充满探究欲。所以我们的文案也可以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用某个人物、事物,或某种现象、情景等,引起读者关注,却又有意不立刻告诉读者结果,吸引对方去寻求谜底,从而有效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所以说,悬念式的开头法,就是在文章的开头设置扣人心弦的悬念,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比如有人写了这样一篇微型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小说虽短,却能让读者心中产生无数问号。
这种利用读者的期待心理制造的悬念,能够使文章的主题在更深的背景中得到深化,产生很强的艺术魅力。
而悬念式的开头,除了场景方面的,还可以是情节、感情或人物方面的。比如“‘信任危机’之下,婚恋网站何去何从?”这篇文章就这样开头:“时下流行‘剩斗士’‘必剩客’‘斗战剩佛’‘齐天大剩’等‘剩’系列网络语言。”看似一句不起眼的话,却能勾起人们的好奇心,婚恋网站和这些“剩”系列网络语言有什么关系?然后就能诱使读者继续读下去。
与文案手分享:
悬念式的开头既然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激发人们去思考,并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那么,我们要如何才能写出悬念式的文案开头呢?
一、设置问题,引出下文
在文案中用问题开头,是很多文案手都会使用的悬念式开头法,它能瞬间勾起读者的好奇心,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
这种方式分总领和引出两种,一般都是上文说明某件事或某种道理,下文回答“为什么这样说”;或者上文流露某种感情,下文对其进行具体阐述。比如老舍先生在《济南的秋》开头写道:“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
二、巧用反常行为
文案一开始就以人物的反常行为开头,引人发思,产生疑问。比如有篇文章在开头写:“一天,两天,一个多月过去了,每当日落西山的时候,小鞋匠都忍不住要向路口张望,希望能从落日的余晖中看见那个高大的身影。”一句话就调动起了读者的思想:这个小鞋匠在路口张望的这个高大的身影是谁?为什么他要张望?文章巧妙地利用了小鞋匠的反常行为,勾起人们的好奇心,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
三、善用对比
这种方法往往先写人们已经认定定势的东西,然后提出与之相反的看法。因为任何事物都有正与反、肯定与否定两个方面。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只承认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抓住“另一方面”大做文章,就会使人感到突兀的同时体会到主题的新颖别致。
比如曾经有人曾在一篇文章的开头这样写道:“愚公,早已被称为艰苦创业、持之以恒的楷模,但我却认为愚公确实是愚。”读了这样的开头,读者会产生疑虑,从而诱导对方继续读下去。
四、巧用倒叙
使用倒叙开头的目的,就是为了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并增加文章的曲折,显示文章的布局之美。比如运用回忆的方式,在文章开头写某人或事后对一些事或人的看法、评价,随着这样的回忆,读者的思绪也被带入当时的情景中,通过诱发读者的情绪,让读者产生代入感,吸引读者读下去。
有些文案手可能会觉得,这种回忆的形式出现得太多了,显得比较单一。其实倒叙开头的角度是非常丰富的,比如先安排一个引发故事的场景;先介绍与故事情节紧密相关的人物;先摆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先截取一个精彩的事件片段;先交代一个起线索作用的物件;先显示故事或人物的结局等。
无论哪种角度,都能迫使读者产生追究起源的想法,然后情不自禁地、迫不及待地读下去。
最后我们要注意一点,给文章开头设置的悬念要简明扼要,不能啰唆,与悬念无关的内容不要写,并且悬念的点要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