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您知道怎么测量血压吗
高血压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冠心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我国约有2.45亿高血压患者,约占全球高血压总人数的1/5。我国高血压患者存在“三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三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特点。超过一半的患者不知道自己患病,已确诊的患者中30%没有规律用药,用药患者中血压达标率也不足1/3。
测量血压是了解血压水平、诊断高血压、指导治疗、评估降压疗效以及观察病情变化的主要手段。目前测量血压的手段主要有家庭血压监测、诊室血压监测及动态血压监测3种方法,已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管理。
一、家庭血压监测
家庭血压监测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特别是已经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更应做好血压的实时监测,为医生及时有效地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以保证生命安全。所以家庭血压监测能够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血压的意识,防止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出血、脑梗死等并发症的发生。近几年来,中国家庭血压监测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大量自动化的电子血压计由于使用便捷、价格低廉而进入家庭,许多高血压患者都在家中测量血压,临床医生可以根据家庭血压监测结果进行高血压的诊治。
(一)选择合适的血压计
现在常用的血压计有水银柱血压计、腕式电子血压计、上臂式电子血压计3种。
1.水银柱血压计
水银柱血压计已经在临床上使用了100多年了,其优点是测出的血压值准确且稳定性好。缺点是使用起来比较麻烦,要求使用者须经过培训,若不能很好地掌握技术要领,反而容易造成测量误差。此外,水银柱血压计使用不当,容易造成汞外泄,污染环境,危害健康。
水银柱血压计
2.腕式电子血压计
腕式电子血压计携带方便,测量简单、快速,但不适用于患有血液循环障碍和血管病变的老年人,如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会加速动脉硬化,从而引起末梢循环障碍,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但肥胖患者及在不适合裸露手臂的冬季可以考虑使用。
腕式电子血压计
3.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上臂式电子血压计相对来说操作简便、稳定性好、精确度高,适用于患有动脉硬化的老年人群。《2019中国家庭血压监测指南》建议选择按照标准方案进行过准确性验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并根据上臂周径选择大小合适的袖带。
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二)血压测量步骤
(1)测量血压前至少休息5分钟,在测量前30分钟内禁止吸烟或饮茶、喝咖啡,并排空膀胱,防止受凉。
(2)全身放松,保持平稳自然呼吸,如果情绪紧张应等情绪稳定后再进行测量。
(3)被测量者要采取正确坐姿,最好坐靠背椅,双脚平放于地面,让自己处在放松舒适的体位下。
(4)测量时应尽可能裸露上臂,上臂及血压计与心脏处在同一水平。
(5)将袖带套在左或右臂上,捆扎松紧适度,以能伸进1~2根手指为宜,袖带的下缘应高于肘部1~2厘米,空气管应在中指(手掌方向)的延长线上。
(6)测量时不要说话或晃动身体。
(7)测量结束后,应立即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测量日期与时间、收缩压、舒张压与脉搏值。
(三)家庭血压监测的频率及时间
1.初始阶段
连续测量7天,早晚各测量3遍,间隔1分钟,取测量的平均值为测量值。测量时间,每天早晨起床后1小时内,服用降压药及早餐或晨练前,时间最好控制在上午6—9时;晚上应在晚饭后,晚上洗完澡后,服用降压药后,睡觉前测量血压,时间最好控制在晚上6—9时。排除第1天血压值,仅计算后6天血压的平均值。
2.治疗阶段
根据第1周自测血压值指导药物治疗。如果需要改变治疗方案,则需依据第2周的自测血压平均值来评估疗效。
3.长期观察
高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后,一般每周自测血压1天,早晚各1次。
4.其他
如需了解24小时血压波动变化,可增加自测频率,如早晨起床后、上午、下午、晚上睡觉前各测1次,连续自测2~4周。
(四)家庭血压监测的注意事项
(1)血压计要定期检查以保证其准确性。
(2)并非所有的高血压患者都可以通过自测血压进行血压监测。对精神抑郁或焦虑、擅自修改治疗方案的患者,不建议自测血压。心房颤动、频发心律失常、严重房室传导阻滞会影响血压测量值的真实性,也不推荐这些患者进行家庭血压监测。
(3)两臂血压差异较大时以高的那侧为准,偏瘫患者以健侧血压为准。
(4)患者测量血压时不宜聊天、活动四肢,宜坐有靠背的座椅并保持安静,否则可能导致测得的血压值偏高;患者不宜自测血压,应由家人、朋友代为测量,若患者亲自操作血压计,注意力便会集中在血压计上,精神可能会比较紧张,易导致测得的血压值略高于真实血压值。
(5)一般情况下,家庭血压监测的血压值低于诊室测量的血压值,当家庭血压监测的平均值为135/85mmHg时,相当于诊室测量的血压140/90mmHg。非同日多次家庭血压监测的平均值≥135/85mmHg,可考虑诊断为高血压,应到医院结合诊室所测量的血压做进一步检查及筛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6)不能擅自根据家庭血压监测情况修改治疗方案或自行停服降压药。
二、诊室血压监测
(一)诊室血压
诊室血压是由医护人员在标准条件下按照统一规范进行的血压测量,是目前诊断高血压、评估血压水平以及观察降压疗效的常用方法。目前国际上推荐使用标准方案认证的上臂式医用电子血压计,不推荐使用腕式电子血压计,以往常用的水银柱血压计将逐步被淘汰。现在,很多社区医院都配有自助血压测量仪,如果患者在医护人员测量血压时容易出现因为紧张而造成血压升高的假象,那么选择自助血压测量仪测量血压是个很好的办法。
(二)诊室血压测量时的注意事项
(1)测量血压前不要喝浓茶、咖啡,不要憋尿,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心情保持平静。
(2)坐位测量上臂血压时,肘部放松置于桌面上,与心脏水平大致相当。
(3)使用标准规格的袖带(气囊长22~26厘米、宽12厘米),肥胖者或臂围大者(臂围>32厘米)应使用大规格的气囊袖带。
(4)袖带下缘应距肘关节2横指,松紧要合适,以能伸进1~2根手指为宜,不要太松或太紧,否则会影响血压测量的准确性。
(5)在测量血压过程中手臂放松,不要说话或活动,保持平静。袖带加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手臂麻木等不适,这是肢体血流被阻断后出现的正常现象,会随着袖带压力的降低而消失,不要紧张。
(6)建议测量2~3次取平均值,第一次测量血压后,相隔1~2分钟再次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如果两次读数相差5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7)在测量血压的同时,应同时测定和关注脉搏。
三、动态血压监测
动态血压监测(ABPM)又称为无创性血压监测,是通过动态血压记录仪自动间断性定时测量日常生活状态下血压的一种诊断技术。由于ABPM测量次数多、无测量者误差,可测量夜间睡眠期间血压,同时避免了“白大衣高血压”,因此ABPM可用于鉴别“白大衣高血压”和隐蔽性高血压,诊断单纯性夜间高血压。
(一)动态血压记录仪的分类
动态血压记录仪是指能反映血压动态变化的仪器,分为以下两类。
1.袖带式动态血压记录仪
袖带式动态血压记录仪的优点是可定时给袖带充气,测量肱动脉血压,并自动存储数据,一天最多可存储200多个血压值,然后在全机回收系统分析打印出血压值。缺点是测量时需要频繁地充气和放气,晚间影响患者休息,此外,肢体活动可能干扰测量值,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2.指套式动态血压记录仪
指套式动态血压记录仪是指在指套上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器,用来测量手指的动脉血压。用这种血压记录仪测量时,虽然不影响休息,也可以在站立位时测量血压,但是手指的活动较多,可能会使血压有较多误差。
另一种指套式动态血压记录仪是用来测量脉搏传导时间的,将脉搏传导时间输入电脑计算出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它不受体位和肢体活动的影响,测量时患者无感觉,因此也不影响患者休息,每天可测量2000次以上。所以,这种血压记录仪测得的一系列血压,可以真实反映患者日常活动时的血压变化情况。
(二)动态血压监测的优点和缺点
1.优点
无观察误差和读数选择偏差;有较多血压读数,可获得24小时、白天、夜间和每小时的血压均值,24小时血压均值有较好的重复性;无“白大衣高血压”和安慰剂效应,能够科学地评估短时血压变化、昼夜血压改变和降压治疗后24小时血压控制情况。
2.缺点
(1)每次测得的血压读数不一定准确,尤其是在活动时。
(2)受睡眠质量的影响,每小时血压均值的重复性较差。
(3)费用较高。
(三)动态血压监测在临床上的应用
1.诊断“白大衣高血压”
“白大衣高血压”是指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呈现在诊室中所测量血压始终增高,而在诊室以外环境时日间血压不高,同时动态血压监测正常的现象,而我国医护人员普遍穿的都是白色的工作服,所以被称为“白大衣高血压”。实际上这类人群并不是真正的高血压患者,而是因为害怕得高血压,医护人员为其测量血压时会比较紧张,导致血压偏高的假象,这种现象很常见,与患者的心理因素有关,是由于患者看到医生后过分紧张造成的。目前研究发现“白大衣高血压”可能是处于正常血压与持续性高血压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青年人、女性、非吸烟人群的发病率较高。因此对于“白大衣高血压”人员应加强随访观察。
2.诊断隐蔽性高血压
隐蔽性高血压是指诊室血压正常,但ABPM高于正常值,这一类患者又被称为“反白大衣高血压”患者。这类患者表现为对日常生活中的应激状况或运动有较强的升压反应,多见于男性、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患有代谢综合征的人群、诊室血压在正常高值者。隐蔽性高血压患者在确诊时大部分人已经有微量蛋白尿和左心室肥厚等明显靶器官损害。如果临床上有难以解释的明显靶器官损害,例如鼻出血、眼底出血、心力衰竭等,应高度怀疑隐蔽性高血压,其诊断主要依靠ABPM。对这类患者来说,应该积极实施降压治疗,尽可能逆转靶器官损害。
3.诊断单纯夜间高血压
单纯夜间高血压是指受检者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表现为单纯夜间血压升高(≥120/70mmHg),而白天血压正常(<135/85mmHg)。这种新的高血压临床类型在中国人中患病率约为10%。
4.了解老年高血压的特殊表现
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动脉血管僵硬、顺应性减退、血管压力感受器的调节功能障碍等因素,血压波动性很大,易出现特殊情况,如单纯型收缩期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饭后低血压以及直立性低血压等。ABPM既可以早期发现高血压,又可以避免过度治疗引起严重低血压。
5.观察异常的血压节律与变异
正常人24小时血压节律呈“双峰一谷”规律:上午6—10时上升,下午4—6时又上升,以后缓慢下降直至凌晨2—3时的最低谷值。这样变化形成的昼夜血压波动曲线状如长勺,我们形象地称这种血压为“勺型血压”。血压的这种昼夜节律变化可适应机体活动,能有效保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对高血压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如果夜间血压下降的幅度超过白天血压下降幅度的10%,称为“勺型血压”;如果超过20%称为“超勺型血压”;如果不足10%称为“非勺型血压”;如果夜间血压反而比白天血压要高,称为“反勺型血压”。这是高血压患者一天内的短时血压变异性,这种变异性无论减小或增大都将影响人体功能自我调节,造成相应器官损害,从而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有关。
6.评估降压疗效
24小时内、白昼和夜间血压的下降幅度,即服药前与服药后的血压差,能有效反映血压降低的程度。服药后18~24小时的平均降压幅度可以帮助我们评价药物的持续降压能力。ABPM可通过测量降压幅度指导药物治疗,帮助选择药物、调整剂量与给药时间。
(四)动态血压监测的注意事项
(1)使用经过国际标准方案认证的动态血压监测仪,并定期校准。
(2)通常白天每15~20分钟测量1次,晚上睡眠时间每30分钟测量1次。应确保整个24小时期间血压的有效监测,每小时至少有1个血压读数;有效血压读数应达到总监测次数的70%以上,白天血压的读数≥20个,夜间血压的读数≥7个。
(3)ABPM指标:24小时、白天(清醒活动)、夜间(睡眠)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值根据ABPM数值得到。
(4)ABPM的高血压诊断标准:24小时平均血压≥130/80mmHg,白天平均血压≥135/85mmHg,夜间平均血压≥120/70mmHg。
(姜玉蓉 赵韶华 郭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