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超前思维研究
论超前意识[1]
人们都承认有落后于存在的落后意识,那么有没有先于存在的超前意识呢?本文就是对这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恳望大家指正。
一 何谓超前意识
意识能超前吗?说意识超前是否就否定了存在决定意识呢?
本人认为,承认超前意识如同承认落后意识一样,并不与承认存在决定意识的问题相矛盾。
所谓存在决定意识,其全部意义无非是从本体论上肯定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从认识论上肯定存在不依赖于意识,意识是存在的反映。说意识超前或落后,都不是讲本体论方面的问题,而是讲认识论方面的问题。
意识究竟如何反映存在呢?是客观事物有个啥,意识就能反映个啥,或才能反映个啥吗?不是的。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但并不像机械唯物论那样把意识对物质的反映看成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把这种反映看成是积极的、能动的。
所谓能动的反映论,实际上说的就是反映的主体性。而人之所以会成为反映的主体,是因为人具有意识。一个完全丧失了意识机能的人,也就不会成为反映的主体。因此,所谓反映的主体性实际上就是反映的意识性。即认识是在意识支配下进行的,具有目的性、创造性和自身发展的规律性等能动特点,这就决定了它不单单是客观事物的摹写。就是说,客观事物尚未出现的东西,意识也可能把它想象出来、创造出来。早在20世纪50年代,有人就曾专门论述了先有关于桌子的思想,然后才造出桌子来的问题。应该承认,这种意见是对的,因为它符合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推而广之,一切人所创造的最初的那个东西,都是按照人的思想创造出来的,所以说是先有思想,而后才有物。这里所说的物,当然主要不是指山脉、太阳一类的自然物(其实这类物的名称也是人的意识的产物,不然天生盲人或原始人竟也不知道石头谓之何物),而是指舰艇、火车一类的创造物。这种情况在社会发展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社会主义还没实现的时候,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就产生了;改革还没有进行,改革的思想就已经提出来了,这都是人所周知的事实。可以说,历史上一切伟大思想家,包括康德、马克思、孔子、鲁迅、毛泽东,他们对人类社会的主要贡献都来自一种先进的思想,离开了这种先进的思想,他们就谈不上对社会的贡献,当然也就不能称其为思想家了。
这种先于客观事物的出现而出现的意识,先于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意识,就是我们所说的超前意识。
二 超前意识的形成
超前意识是意识能动性的一种创造。但人类超前意识的出现,除了依赖于意识的能动性以外,也依赖于一定的客观条件,受一定的客观条件所制约。
(一)超前意识的产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人的行为总是和一定的目的联系在一起的。而人的目的、目标的选择,又总是和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联系在一起的。人正是根据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去探讨事物的奥秘,预见事物未来的发展,从而形成自己的超前意识。所以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是人类超前意识产生和发展的最直接的动力。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总的来说可以分为物质利益需要和精神文化需要两大类。其中物质利益需要是人类整个需要的基础,精神文化需要只有在物质利益需要得到一定满足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和得到保证。在任何社会中,物质利益需要都是最基本的需要,因而都是社会前进的最基本的动力。只不过物质利益需要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社会中具有不同的社会内容和属性。就是在同一个社会或国家中,不同人的需要也是各不相同的。这种需要的不同,也就决定了超前意识发展的取向不同。就我们整个国家来说,最基本的需要就是全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是我们研究中国国情,探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形成“生产力标准”这一超前意识的直接动力。
(二)超前意识是产生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超前意识虽然是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之下产生的,但它并不是人脑凭空创造的。相反,超前意识也同样根源于物质,归根到底它也同样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用马克思的话说,意识不过是意识到了的存在。所以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是提出了产生超前意识的要求,这种要求得以实现还依赖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任何超前意识,都是在对客观事物的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离开了对客观事物的一定认识,再发挥意识的能动性,也产生不了任何超前意识。
在这里所说的认识,主要是指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人们认识了规律,才能发明创造,预见未来。人们之所以在寒冬到来之前就把棉衣准备好了,是因为掌握了一年四季发展变化的规律;无产阶级之所以在反动统治阶级表面还很强大的时候就坚持不懈地进行革命斗争,是因为掌握了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
与此同时,人类的超前意识又总是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人类的科学知识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现在人类能够准确地预报天气,能够成功地发射宇宙飞船,能够大致预测若干年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所凭借的就是科学技术。
(三)超前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也是由社会条件所决定的
人的意识实质上就是社会意识,它的发生和发展不仅依赖于人的大脑,而且也为社会所制约。这一点同样适用于超前意识。
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内容。而就文化而言,不仅包括科学技术和艺术,也包括宗教、道德和心理等诸多因素。社会的所有这些内容和因素,都对人的认识有影响。实际上,人的一切认识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但只能在时代所提供的社会条件下来认识事物,而且社会条件提供到什么程度,便能认识到什么程度。这样,以一定认识为基础的超前意识,无论其形成还是发展,也就不能不带有时代的特征,不能不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马克思之所以会创立出马克思主义,不仅同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及其与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的激化分不开,同工人运动的发展分不开,而且也同当时以进化论、细胞学说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这三大发现为标志的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分不开。没有社会发展所提供的这一切条件,马克思主义是不会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之前的社会主义之所以尚停留在空想阶段,也同样是由于受当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还很不发展的社会条件所限制。正如恩格斯所说:“不成熟的理论,是与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2]
三 超前意识的作用
超前意识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之广、非常之大的。
《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托夫勒,在《预测与前提》一书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人要是不动脑筋去推测未来,就连10分钟也过不去。伸手去拿杯咖啡,也要对未来有个默默的假设——手伸到的时候,杯子还在桌子上。这当然是个极短期的预测,不过,总还是对未来事态的假设。托夫勒在这里是用极普通的事例说明人的一切行动都离不开对未来事态的假设。而他所说的对未来事态的这种假设,实际上也就是一种超前意识。恩格斯曾经指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3]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人的一切行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支配人的行动的意识、目的中就有超前意识。
我们常说世界是人创造的。人是怎么创造出世界的呢?当然是通过自己的行动。但人的一切行动都受自己的意图、目的所支配,因此其中也就有超前意识在起作用。例如,要发展生产,就要先把发展生产的办法研究好;要进行改革,就要先把改革的方案拿出来。
在社会历史领域,超前意识的这种作用表现得尤为明显。任何一个社会变革,在变革之前都必须先出现变革的意识。无论是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还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都是如此。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最终决定力量当然是生产力。但当生产力发展了,要求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变革的时候,就一定要先出现进行这种变革的意识,形成进行这种变革的理论,然后才能进行这种变革。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所以说,超前意识在人类社会的变革中,确实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超前意识和落后意识是相对而言的。超前意识一般来说对社会前进起推动作用,落后意识对社会进步起阻碍作用。超前意识所支配的力量大于落后意识所支配的力量,社会变革才会成功。否则,必然失败。社会变革阻力的大小,就取决于这两种力量之间的对比。所以要实行社会变革,推动社会发展,就要大力宣传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超前意识,使它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变成改造世界、创造世界的强大的物质力量。
那么是不是一切超前意识都具有这种创造世界的积极作用呢?不是的。
认识有对错之分,在一定认识基础上所形成的超前意识自然也有正误之别。超前意识虽然是先于它所反映的具体存在物而出现的意识,但它也有一个是否与客观实际、客观规律相符合的问题。与客观实际、客观规律相符合的超前意识,就是正确的超前意识。只有以这种正确的超前意识为指导,人的行动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才能获得成功。而与客观实际、客观规律不相符合的超前意识,就是错误的超前意识。以这种错误的超前意识为指导,人的行动就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就不能获得成功。
当然,无论是在变革自然还是在变革社会的斗争中,因为某些具体条件不具备,基本思想正确的超前意识,短时期内也没有获得成功的事情是常有的。特别是在变革社会的斗争中,由于革命力量大于反动力量需要有一个过程,正确的超前意识也不会立即获得胜利。因此,我们不能根据行动没有获得成功,就断定超前意识不正确。但不正确的超前意识不会获得成功,这是确定无疑的。
四 探讨超前意识的意义
(一)从理论上讲,只有明确超前意识,才能正确回答存在和意识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存在和意识关系问题的完整回答是3句话:第一句话是存在决定意识,第二句话是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第三句话是意识对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所以我们明确了超前意识,对这3句话中的每一句,都会作出新的解释。
“存在决定意识”,通常只是解释为先有存在,后有意识,存在不依赖于意识,意识只不过是存在的反映。现在我们看到,从本体论上讲当然是先有存在,后有意识。但从认识论上讲就既要承认先有存在,后有意识,也要承认一定意义上的先有意识,后有存在。因为超前意识就是先于相对于它的创造物而存在的。
“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通常只是解释为意识一旦形成,也就不一定随着存在的变化而立即发生变化。现在我们看到,意识一旦形成,也有自己的内在机制和发展变化规律。相对于存在的变化来说,意识不仅可能落后,也可能超前。原来仅讲意识落后,不讲意识超前,那是不全面的。
“意识对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通常只是笼统地说到意识能够通过指导实践来改造世界。实际上,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意识不仅仅是作为存在反映的一般意识,而且还包含着在这种反映的基础上所形成的超前意识。
(二)明确超前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1.了解了超前意识,就会懂得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极端重要性
超前意识的理论告诉我们,我们要完成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就必须改变目前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的落后状况,使马克思主义有个大发展和大普及。
2.了解了超前意识,就会懂得必须重视决策研究
决策是一种超前意识。各项工作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都直接取决于决策。20世纪50年代竞争激烈的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和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之所以在70年代拉大了距离,关键在于丰田汽车公司早在60年代初期就根据70年代将出现世界能源危机的预见,制定了制造节能小型轿车的科学决策。
[1] 本文发表于《社会科学辑刊》1988年第5期。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409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2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