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史研究(第4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北部湾史前考古发现概述

20世纪50年代,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曾对包括合浦、北海、灵山、钦县(钦州)、东兴(防城)等13个县市进行过文物普查,在北部湾地区发现钦县上洋角和东兴亚菩山、马兰嘴、杯较山等遗址,并对亚菩山和杯较山做了试掘。[3]

亚菩山位于东兴江山镇石角村西,石角河与王竹河交汇处,其文化堆积大致可分为两层,上层为深黄色细沙土,下层为含有大量贝壳的灰褐色土层,贝壳层厚约1米。马兰嘴位于东兴江山镇马兰基村南面珍珠港东北岸的山嘴部分,西临珍珠港,潮水直淹山脚,西北距亚菩山约5公里。贝壳堆积层较薄。杯较山位于东兴大围村东茅岭江出口处一座小山岗上,四周环水,东面为平坦的冲积台地,高出水面约10米。遗址东西长150米,南北宽50米,面积7500平方米。文化堆积也大致分两层,上层为表土,厚0.4米,下层为贝壳,厚2.2米。这三个地点出土遗物丰富,在华南新石器考古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以下以“防城贝丘遗址”统称上述三遗址(地点)。1965年6月,合浦、北海、灵山、钦县、东兴划归广西。此后广西北部湾地区的考古工作,除了1977年试掘、1978年发掘的钦州独料遗址等外[4],主要力量还是放在合浦汉墓的发掘研究上。该区的史前考古工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处于半停顿状态。

同样,包括雷州半岛在内的粤西地区考古也是广东考古的薄弱环节,有关史前北部湾的考古资料并不多。20世纪80年代,北部湾广东诸县市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20处,其中廉江8处,雷州6处,遂溪5处,徐闻1处,其中以遂溪鲤鱼墩遗址年代最久,也最重要。[5]2002年底至2003年初,在国家文物局的资助下,笔者主持了对遂溪鲤鱼墩遗址的发掘。该遗址位于北部湾东海岸,是一处新石器时代中期的贝丘遗址。遗址总面积约1200平方米,发掘面积629平方米。文化堆积分为6层,其中第2~5层为贝壳堆积,堆积最厚处达1米多。第6层为黄色沙土层,出土夹砂绳纹红陶,厚薄不均,火候低,纹饰凌乱、粗糙,为遗址分期的一期。鲤鱼墩第一期(距今8000年以上)陶器均为夹棱角分明的粗石英碎粒,这与顶蛳山一期是相同的,但陶色不同,为红色(或灰色),而顶蛳山一期所见沿外有凸出的压印花边、花边下饰一周附加堆纹的陶釜在鲤鱼墩则没有发现。

鲤鱼墩第一期有两组陶器。一组陶器直接被叠压于二期地层之下,陶片都是夹砂灰褐陶,夹砂较粗,多为棱角分明的粗石英粒,饰细绳纹。另一组与二期地层没有直接的叠压关系,但从该层的土质土色判断,应属最早的地层。该组陶片为夹砂红褐陶,内壁、外表及胎都是红色,表面再加一层红陶衣,夹粒度一般的石英砂,纹饰为深篮纹(或粗绳纹),厚薄不均,火候低,纹饰凌乱,器形不明,但据分析,与顶蛳山二期比较接近。

第5层陶器为夹砂红褐陶,器形只有钵形釜,纹饰为鳖甲印纹。第4层陶器为夹砂褐陶,也只有钵形釜,器外装饰以毛蚶或泥蚶划出的或竖或斜条纹。第5、4两层同属遗址二期。第二期(距今7000~8000年)陶器为夹砂红褐陶,饰中绳纹再略加抹平,造成类似乳钉纹的效果。主要器形为钵形釜,这种器形与顶蛳山第三期的Ⅰ式釜甚相似,所不同的是前者腹部较浅,后者腹部较深。鲤鱼墩出少量的罐,束颈,溜肩,颈短而器小,与顶蛳山三期Ⅰ式罐甚为相似。

第3层出土夹细砂的磨光红衣圈足盘以及花边口、颈部刻划菱形交叉纹罐,为遗址三期。第三期(距今约5000~7000年)以红衣陶钵为特色,这种带陶衣的红陶也见于东兴杯较山,因为没有可复原器物,对这种文物遗存的认识尚有待今后的发现与研究。

第2层出土夹砂窄沿厚唇绳纹釜或罐,为遗址四期。第四期(距今约3500~5000年)以夹砂陶釜和红褐色泥质圈足盘为特色。从总体上看,它们与珠江三角洲商时期(以前定为新石器时代末期)的文化面貌相似,其中如釜和带图案陶纺轮,与南海鱿鱼岗AⅡ式釜和Ⅰ式纺轮基本一致。[6]

鲤鱼墩一至三期约略与广西邕宁顶蛳山二到四期相对应,两者文化面貌相似,具有密切的关系,属于同一文化传统。[7]遂溪鲤鱼墩遗址是目前广东发现的与顶蛳山遗址具有密切联系的文化遗存。

东兴亚菩山、马兰嘴、杯较山和遂溪鲤鱼墩诸遗址,为我们认识北海湾地区土著居民的海洋生活,提供了重要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