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史研究(第4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北部湾史前初现发达的采蚝业

(一)捞采贝类以牡蛎为主

在考古遗址中,鱼骨的保存往往都残缺不全,据残存鱼骨而得出捕鱼种类的结论很难做到。但对于先民捞取的贝类种类,由于遗址中贝壳堆积如山,则不难获得这方面的信息。为此,在发掘鲤鱼墩遗址时,我们有意识地对保存文化堆积最好的探方T0602北隔梁③~⑤层宽30厘米,厚30厘米范围的贝壳进行了柱状采样,并邀请广东海洋大学贝类学家蔡英亚教授鉴定了贝类种属。鉴定结果如下:

种类计有泥蚶、毛蚶、钳蛤、海月、牡蛎、青蛤、文蛤、格特蛤、加夫蛤、线纹蜒螺、望远螺、蟹守螺、角螺13种。

③层:蟹守螺6,线纹蜒螺8,青蛤29,泥螺3,加夫蛤1,毛蚶3,角螺2,钳蛤14,牡蛎460。总数526,牡蛎占87.45%。

④层:线纹蜒螺26,加夫蛤1,角螺1,格特蛤72,文蛤6,蟹守螺6,海月15,牡蛎780,不能辨别12。总数919,牡蛎占84.87%。

⑤层:线纹蜒螺232,望远螺4,蟹守螺134,泥蚶4、毛蚶85、角螺3、加夫蛤11、钳蛤57、毛蚶1,文蛤10,青蛤12,格特蛤9,牡蛎380,不能辨别4。总数946,牡蛎占40.17%。

显然,上述贝类以牡蛎最多。据蔡英亚教授言,牡蛎肉比较多,是较好的大众化食品,所以直到今天仍受大家欢迎,并发展出养蚝(牡蛎)业。出土贝类主要是生活在潮间带的贝类,不见潮下带东西。钳蛤是热带、亚热带种类,中国两广、海南、福建有产。

此外,鲤鱼墩还出土了一些水、陆生动物骨骼和牙齿共44件(枚)。其在各期分布情况是:一期缺,二期鹿17,牛8;三期鹿5,牛1;四期鹿8,牛3,猪1,鳄鱼1。经中山大学张镇洪教授鉴定,该遗址出土的兽骨大概有如下种属:水鹿(Cervus unicolor)、水牛(Bubalus sp.)、野猪(Sus scrofa)、小鹿(麂)(Pseudaxis sp.)。

长型亚腰形的尾椎骨是属于鳄鱼的,至于是哪一种鳄鱼则难以确定。这一发现,证明在6000~8000年前鳄鱼还在雷州半岛水域活动。鱼有两种,大的可能是鲅科的,小的属于鲤科。从脊椎骨的大小判断,这些鱼大的可达20多斤,小者也有1斤多。

遂溪鲤鱼墩遗址出土的兽骨组成简单,鹿类占绝大多数,它们生活在水草丰盛的沼泽地带或河边水草丛中。水牛也是喜水的。鱼脊椎骨数量多,另有鳄鱼,说明这里是水草丰美的河沼水网地带。野猪是广谱性的动物,加上出现的数量很少,而且是一个幼年个体,不足以说明问题。

从水鹿和水牛牙齿磨损程度来看,被杀者均为老年和幼年个体,青壮年个体极少,不像人工饲养情况下提供肉食的群体。鱼类的品种应不止这么少,或有遗漏。再加上贝类品种,我们对当时先民们的食谱和经济类型就可较清楚了解。初步推测,当时社会经济是以捕捞、采集为主,辅以狩猎的综合经济。家畜饲养似无迹象,可能与野生鹿类和牛类十分丰富,易于猎获有关,加上水生贝类大量繁殖,用以维持一个不大的群体的生计是不成问题的。按全新世的气候变化情况来看,距今5000~7800年之间正处在气候回暖阶段。进入暖和多湿的自然环境,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家畜饲养应已开始。但具体到遂溪鲤鱼墩遗址及其周边情况,并没有显示这种迹象,所以又当别论。

东兴亚菩山、马兰嘴山出的软体动物遗壳,经鉴定有文蛤、魁蛤、牡蛎、田螺、鸟蛳。此外,海中生物还有龟、鱼等。

可见,在距今4000~8000年间,环北部湾土著对海洋资源的利用主要还在于浅海潮间带,深海捕捞可能尚未开始。

(二)数量较多的与采捞或加工贝类相关的石器工具

由于谋生与海洋密切相关,北部湾史前人类的工具系统也多是渔获工具。可以肯定的是,在鲤鱼墩时期,尚未见到谷物农业的任何痕迹。但亚菩山、马兰嘴则可能已经有稻作农业迹象,因为在磨制石器中,计有斧、锛、凿、磨盘、杵(磨棒)、石饼和砺石等。这些磨制石器“大都是农业生活生产工具或加工工具”;磨盘与杵是“一种舂磨谷壳的农业加工工具”。上述两遗址共出土8件磨盘与杵,占105件磨制石器总数的7%。这样的比例使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工具是用来加工稻作农业的收获物的,而不是用于加工采集来的谷物的。[8]因此,岭南的稻作农业,很可能最早始于北部湾地区。

1.牡蛎啄(尖状器)

从形态上看,这是一种尖状器。尖状器在旧石器时代已经很流行,是该时代的常见工具。这种“尖状器”和旧石器时代的“尖状器”一脉相承,因此,可以说,新石器时代的尖状器,是旧石器时代的“孑遗”。这种工具在沿海地区的贝丘遗址中广泛地存在着。其典型者,从潮安的陈桥村[9]首先发现并被命名为“牡蛎啄”以来,广东沿海的东莞南城蚝岗[10]、珠海宝镜湾[11]、台山铜鼓湾[12]等都有大量发现。它是我国东南沿海常见的石器工具,应是采蚝的工具。

鲤鱼墩遗址四期地层中,二期尖状器(牡蛎啄)5件,全部都是由粗面砂岩略加打制而成。标本T0602⑤:62(表示0602号探方第⑤层出土第62件标本,以下标示类推),黑褐色,利用自然石头的一端打制加工为尖状而成。长14厘米,宽8.9厘米,厚3.4厘米。标本T0702⑤:8,近似菱形,手执部位略收窄,下部打成尖状。长9.9厘米,最宽7厘米,厚2~2.5厘米。

四期尖状器3件。标本T0402②:7,褐色砂岩,整体略呈三角形。长7.3厘米,宽5.2厘米,厚1.9厘米。

据统计,防城贝丘遗址出土打制石器366件,而其中“牡蛎啄”就有204件(见附图),占打制石器总数的1/2强,充分说明防城滨海居民采蚝业的发达。

2.凹石和石槌

所谓“凹石”,也叫石饼,和尖状器一样,也是分布很广的器物,在我国东南沿海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较常见,但目前学界还不太明了其功用。笔者猜测,它很可能是用来砸烂海螺取肉的砧石和石锤。

鲤鱼墩二期凹石18件。标本T0503④:10,灰白色砂岩。只略加打制,粗糙,近似椭圆形。上下面均留下无数次撞击造成的凹窝。长径5.7厘米,短径4.5厘米,厚3.3~4厘米。

三期石饼(石槌)6件,褐色粗面砂岩,周边经打制加工。标本T0403③:2,直径7.4厘米,厚2.1厘米。标本T0602③:6,直径7.9厘米,厚1.0厘米。

四期凹石16件。标本T0205①:10,褐色粗面砂岩,两面中间微凹,周边经打制。直径6.2厘米,厚1.5~1.8厘米。标本T0205①:12,褐色砂岩,近似圆形,周边经打制,两面有凹窝。直径7.1、厚4.2厘米。

3.网坠

网坠在珠海宝镜湾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商时期的遗址中较常见,但鲤鱼墩则少见。

二期网坠4件,全属粗面砂岩,制作粗糙,只略加打制。标本T0702④:3,亚腰形。长9.1厘米,宽5.5厘米,厚1.6厘米。

四期网坠3件。标本T0201①:1,粗面砂岩,周边经打制,长9.1厘米,宽5.4厘米,厚2.2厘米。

北部湾新石器时代遗址网坠不多,其原因恐怕与采捞贝类已足以维持生活,无需对海洋深度利用有关。在距今4000~8000年间,当地先民对渔网的使用不普遍,主要依靠捞取潮间带的贝类及少量鱼类,其经济还属于“攫取性”经济,而不是“生产性”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