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了明确、系统的新要求,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背景,面对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迫切需要,是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迫切需要,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迫切需要,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国家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必将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的共同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一)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鲜明回答了在社会思想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来团结和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前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意义,以及它成为社会思想共识的“基础”,意旨在于:它既要认可思想观念上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又要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领域的主导权、主动权,避免和防止错误思潮的泛滥,绝不允许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滋长,不允许动摇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在这个前提下,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充分挖掘和鼓励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中所蕴含的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更好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凝聚力量,齐心协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它既有先进性的导向,又有广泛性的要求。
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二)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需要有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来维系。在这个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它是维系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
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它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动力,体现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要求,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利益和共同愿望。在当前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向世人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思想上、精神上的旗帜。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人民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建立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制度和体制。与这些根本性的制度和体制相适应,必然有一个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核心内容作出清晰的界定这一要求越来越迫切。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一面旗帜,鲜明地亮出这面旗帜,就是要昭示人们,不论社会思想观念如何多样多变,不论人们价值取向发生怎样的变化,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不能动摇的。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党就会瓦解、社会就会动荡、国家就会分裂。对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过程中形成的共同思想基础作出科学的概括和清晰的界定,明确其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使之容易为全党全社会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在今天社会思想观念和人们价值取向日益多样的情况下,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明确揭示了共同思想基础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将会推动全党全社会更加自觉地维护我们的共同思想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当前,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越来越呈现出层次性。我们不能因为存在着多层次的思想道德而降低甚至否定先进性的要求,也不能不顾人们思想道德的客观差异,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社会成员。那么,用什么来引领人们在思想道德上不断提升和进步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集中回答了这个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先进性要求,又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广泛性要求;既坚持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兼顾了不同层次群众的思想状况;既体现了一致的愿望和追求,又涵盖了不同的群体和阶层,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是联结各民族、各阶层的精神纽带。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国家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各国经济既相互融合又相互竞争,不同文化既相互借鉴又相互激荡。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既挑战着国家主权的内涵,又冲击着人们的国家观念、民族认同感。国家之间的竞争,既表现为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的竞争,又越来越反映为软实力之间的较量。在软实力中,最关键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它直接反映着民族的凝聚力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进一步凝聚民心、鼓舞斗志,增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此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只有抓住了这个根本,才能树立和谐的理念、培育和谐的精神、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塑造和谐的心态,才能营造和谐的舆论氛围、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共同的理想信念。
(三)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因而,正确认识、研究和挖掘马克思主义,对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决定性作用。
马克思主义是丰富的思想体系,我们过去主要从革命与社会动员的角度来认识和体会马克思主义。这种思维框架,使得认识的视角主要局限在两个角度:一是对剥削社会的批判角度;二是对未来社会的构建角度。唯独没有人类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后所开启的现代社会建设与发展的角度。然而,马克思主义最深刻的理论就在对现代社会的认识与把握上。我们不能否认马克思的一些论断已经过时,但我们也不能否认现实社会所处的实际历史阶段正是马克思所关注的现代社会的成长阶段。从这个角度看,社会主义现在面临诸多理论问题,不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过时了,而是因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和把握过时了。所以,要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必须更加深入地认识和研究马克思主义。
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就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的理论建设,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回答社会主义社会所面临的诸多理论与现实问题。这些问题,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所要面对的。马克思主义应该在回答社会主义实践面临的现实问题中重新获得其强大的现实力量。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研究,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说服力。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深刻把握其中蕴含的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真理,蕴含的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愿望的理想信念,蕴含的引领全党全国人民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的精神力量。通过理论研究,推动理论创新及其大众化,更好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的道德规范。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最强的广泛性,它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国家的、社会的、全体公民的核心价值体系。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用人民群众熟悉的语言、身边的事例、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持久地开展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头脑、扎根人心,真正为人们所接受、所掌握、所认同。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转化,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经过人们的理解、消化并转化为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贯穿到精神文明建设、政策法规和社会管理中,使之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追求、自觉行动。采取切实措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国民教育,体现到大中小学的教学中,体现到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中,切实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二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意识形态。
(一)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是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特征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大加强了国际经济联系和合作,但这绝不必然要削减乃至泯灭各个国家民族文化的特色和本质特征,从而实现文化趋同,甚至变成某种文化的一统天下。倒是相反,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要求文化的多样化。文化就其本质来说,是同各民族的精神本性和历史传统紧密相连的,其中包括各民族的思想、文字、思维方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心理素质等。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只有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现实,才能使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得到可靠保证。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应当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因此,我们正处在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健康文化与腐朽文化并存。人们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社会意识出现多样化的趋势。但是,多样化不是失去方向的“自由化”。提倡多样化是坚持确保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原则下的多样化,是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观引导前提下的多样化。文化模式的核心是价值取向或价值系统问题。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判断孰是孰非、孰重孰轻的标准体系。价值观虽各具特色,但有先进落后之分。文化的先进与落后,主要是价值观的先进与落后。如自由与专制、平等与特权、正义与邪恶、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显然前者是先进的,后者是落后的。自由、平等、正义,真、善、美,是当今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
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增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增强凝聚力和感召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意识形态,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的思想基础,如果动摇了这些根本,就会导致思想混乱和社会动荡,也就谈不上文化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必须尊重文化发展自身的规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将先进性与多样性、民族性与开放性统一起来,达到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统一。
(二)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关系
概括起来说,二者之间就是主导和被主导的关系。既不能因为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简单地排斥社会思想多样化,也不能因为存在社会思想多样化的倾向而怀疑和否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作用。社会思潮是一定时期内对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思想倾向,在某种意义上是社会气候的“晴雨表”。必须及时了解思想理论领域的各种倾向性问题,认真分析各类社会思潮的本质特征、主要内容、表现形式、现实影响、形成根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引导其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进,向着积极的方面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价值选择、社会意识、生活方式也日趋多样化。这种多样化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同时,也必须看到,意识形态越是纷纭复杂,就越需要主心骨;社会越是多样化,就越需要引导社会协调发展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对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多样化,我们更需要强调和坚持指导思想和主导价值的一元化,重视和巩固社会的理想信念,确立和壮大民族的精神支撑;更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主动权、话语权。
因此,要引领好各种社会思潮,关键是进一步提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想的水平,要在尊重差异中扩大共识,在包容多样中共铸和谐,努力形成团结和睦、万众一心、共创和谐伟业的生动局面,形成社会思想领域既百花齐放又主旋律鲜明的生动局面。
(三)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梁启超曾说:“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之价值,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者也。凡‘时代’非皆有‘思潮’,有思潮之时代,必文化昂进之时代也。”[3]
在理论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高度重视、积极主动地做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密切关注社会思潮的运动进程,把握趋势、正面引导、重在建设,妥善处理思想文化领域的问题,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团结和谐。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努力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团结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共同前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培养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
在实践上,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三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举措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键是在实践中抓好落实,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形成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
(一)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2004年1月5日,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提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力争用十年左右时间,形成具有时代特点、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设。把基础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互相促进。重点扶持关系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全局的研究项目,对学科创新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研究项目。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体制改革,逐步实行课题研究招标制,形成以项目为纽带、以课题负责人为龙头的研究机制。党委和政府要经常向哲学社会科学界提出一些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使哲学社会科学界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要正确处理思想理论领域的问题,注意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学术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没有禁区,理论宣传和教学要有纪律。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
2004年1月27日至28日,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举行。胡锦涛会见全体代表并作了重要讲话,指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任务,是加强党的理论建设的重大举措。李长春在会上讲话,阐述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大意义和面临的极好机遇,提出实施这项工程的总的要求和主要任务。第一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的必然要求。第二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大举措。第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迫切需要。第四是加强党的理论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工程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力争用十年左右时间,形成充分反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形成一支老中青三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骨干队伍。
从2004年初工程实施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扎实推进,成果显著。一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习研究不断深化,二是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不断拓展,三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和基本观点研究扎实推进,四是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五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势头良好,六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经过数年的努力,工程呈现出全面推进、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工程的实施,成为团结和凝聚理论界专家学者的桥梁和纽带,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界高奏了马克思主义主旋律,整合了理论研究资源、创新了理论研究机制。
认真实施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努力研究并深入回答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推出一批有社会影响、有理论深度、有创新价值的理论成果,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进一步增强科学理论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大力营造理论创新的社会环境,反对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抵制各种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
(二)切实加强舆论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据主导地位、不断深入人心
高度重视和积极主动做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掌握意识形态的主动权,密切关注社会思潮的运动进程,用科学的理论、价值观念引领社会思潮,努力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团结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共同前进。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使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必须从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努力形成以宣传教育部门为主导、实际工作部门相配合,以主流媒体为骨干、各类媒体齐心协力的舆论引导机制。要用通俗生动的语言解疑释惑,实现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与群众理论渴求的有效对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之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
(三)深入开展实践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对我国历史传统、现实国情和世情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高度概括和提炼出来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来完成。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要立足基层、面向人人、着力养成、注重实效,大力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等群众性创建活动,广泛吸引群众参与,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规范。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讲文明、树新风”等活动,带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蓬勃开展,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扎实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在社会生活中倡导相互关爱、服务社会的思想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