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书诗集》编年校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幽州赋诗见意时佐刘幕(一作题太原落莫驿西堠)

征戍在桑干,年年蓟水寒。殷勤驿西路(一作堠),北(一作此)去(一作路)向(一作到)长安。

【诗歌来源】

明铜活字本《李益集》第八十八首,《唐诗百名家全集·李君虞诗集》第一百二十六首,原诗皆无注。

【校勘】

[幽州赋诗见意时佐刘幕],《石仓历代诗选》卷五十五、《全唐诗》卷二百八十三同,《御览诗》作“题太原落漠驿西堠”,《万首唐人绝句》卷十一、《古今诗删》卷二十、《唐诗品汇》卷四十二、《日下旧闻考》卷七、《畿辅通志》卷一百二十作“幽州”。

[征戍],明铜活字本《李益集》作“旌戍”,《古今诗删》卷二十作“径戍”。

[蓟水],《御览诗》作“蓟北”。

[驿西路],《御览诗》作“驿西堠”。

[北去],《御览诗》作“此路”,《万首唐人绝句》卷十一、《日下旧闻考》卷七、《畿辅通志》卷一百二十作“此去”。

[向长安],《御览诗》作“到长安”。

【注释】

①幽州:古九州及汉十三刺史部之一,隋唐时北方的军事重镇、交通中心和商业都会。《周礼·职方》云:“东北曰幽州。”其范围大致包括今河北省北部及辽宁省一带。幽州治所在蓟县,辖境相当于今北京市、河北省北部、辽宁省南部及朝鲜西北部。魏晋以后,幽州辖境日渐缩小,至北魏时仅领燕、范阳、渔阳三郡。隋炀帝大业初罢州置郡,故改幽州为涿郡。唐武德元年复为幽州,天宝元年改为范阳郡,乾元元年又为幽州,州治蓟县。

②见意:表达内心感受。

③刘幕:即刘济幕府。刘济(757—810),幽州人,唐朝藩镇割据时期任卢龙节度使。贞元元年(785)九月,刘怦病死,军中拥立刘济继位,任卢龙节度使。李益佐刘济幕,《旧唐书·李益传》云:“久之不调,而流辈皆居显位。益不得意,北游河朔,幽州刘济辟为从事。常与济诗,而有‘不上望京楼’之句。”崔郾《唐故银青光禄大夫守礼部尚书致仕上轻车都尉安城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赠太子少师陇西李府君墓志铭并序》云:“复为幽州营田副使,检校吏部员外郎,迁检校考功郎中,加御史中丞,以金印紫绶副焉。始以幽燕气雄,虵豕作固,虽大君有命,尚守正不行。后密旨敦谕,往践乃职,卒使逆流再顺,寒谷生和。”

④桑干:即桑干河,为永定河的上游,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相传每年桑葚成熟的时候河水干涸,故得名。上源为山西省元子河与恢河,两河于马邑附近汇合后称桑干河。在河北省怀来县朱官屯汇洋河后入官厅水库。

⑤蓟水:水名,永定河支流。《水经注》卷十三:“漯水又东与洗马沟(北京广安门外莲花河)水合,水上承蓟水,西注大湖(外莲花池)。湖有二源,水俱出县(蓟县北)西北平地。”

【编年】

李益初佐幽州刘济幕,有《献刘济》一诗,有句云:“感恩知有地,不上望京楼”,表达对藩镇的感恩和对朝廷的失望与决绝,遂为其操守污点,致使在为官京城时被谏官检举而“降居散秩”。但在此诗中对朝廷的感情已截然不同:“殷勤驿西路,北去向长安”,表现得十分恭顺和“殷勤”,此种原因,可能正如开篇所言:“征戍在桑干,年年蓟水寒”,久在藩镇军府,长期离家别亲,年岁日渐老大,仕途无望,思归之意与日俱增。故此诗应作于佐刘济幕府后期,其夫人卢婣卒之前。卢夫人卒于贞元十九年(803),《范阳卢氏墓志铭》云:“劳忧成疾,殁于泽州旅馆,享年三十七。”又云:“自结褵暨贞元十九年七月一日长逝,殆十年矣!”此诗应作于贞元十八年(802)或十七年(801)秋。